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綁定系統后,接下了瀕臨倒閉的小店陳陽 > 第619章 兩家五放齋

第619章 兩家五放齋


時間過得很快。

        后天就是秋季糕點品鑒會開幕的日子。

        蘇曼清和宋燕今天早早就起床洗漱了。

        原來雖然品鑒會后天開幕,但今天是主辦發給參加的各個單位熟悉場地和工具的日子。

        陳陽也很早就開車來到小院。

        昨天他就跟蘇曼清和宋燕說好,今天由他親自接送兩人去中山公園。

        公園位于紫禁城南,天A門西,與故宮就是一墻之隔。

        中山公園占地很廣,足足有二十多公頃,這次秋季糕點品鑒會是在惠芳園內舉行。

        惠芳園是中山公園的“園中園”,園內經常會舉報名花展覽,環境很不錯。

        主辦發將多是傳統糕點參展的盛會擺在惠芳園里,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陳陽剛領著兩位女士來到惠芳園時就發現,場地分為室外和室內兩處。

        為了保證糕點的口感,參加比賽的人員可以提前準備半成品材料,比如陳陽之前制作年糕時的糕粉,這樣可以節省大筆時間。

        室內就是給參賽人員加工糕點的場地,此時室內已經被辟為若干小間,工作人員正在做比賽前的布置和消防設施安裝。

        蘇曼清滿意地點了點頭:“現在國家是越來越注意保護各個商家的隱私,很早之前,品鑒會就是個大廳,所有人都在眾目睽睽之下制作。搞得很多有傳承,不愿給外人看到制作方法的面點師最終選擇不參加比賽。”

        “比如03年時,浙省金華有家制作金華酥餅的百年老店,就是因為參加比賽,被競爭對手找人偷拍了他們的制作全過程,搞得后來那家店的秘方被盜!這事情一時間沸沸揚揚,最后還打官司上法庭,反正鬧得很不愉快!”

        剛說到浙省,蘇曼清就看到前方有一群人結伴走過。

        蘇曼清笑道:“看到那群人了嗎?都是浙省的師傅,走在最后的那位是杭州17樓的老板,他們家的吳山酥油餅最為有名!”

        說完她又指著最前面談笑風生的老人給陳陽和宋燕介紹到:“那人是嘉興五放齋的掌門人!”

        五放齋的名字一經說出,宋燕和陳陽的目光不由朝那人多看兩眼。

        沒辦法,這兩年五放齋無疑是傳統點心最為成功的典型。

        到了南方很多高速的服務區,里面都有賣五放齋的粽子。

        尤其是咸蛋黃肉粽,一口吃下去,那味道,絕了!

        說實話,浙省人是真的會做生意。

        一個攤位、兩個阿姨,就能在服務區將粽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而且各大超市每到吃粽子的季節,五放齋的禮盒也是走親訪友必不可少的東西。

        能將小小的粽子做到上市,你說這可不可怕?

        難怪浙省的一幫人都隱隱以那人為主,人家牛啊。

        那幫人剛剛走遠,陳陽他們面前又有十來個人走了過去。

        這幫人里打頭的三位看到蘇曼清還特地停下打了個招呼。

        蘇曼清笑著跟兩人聊了兩句,那班人就離開了。

        “武昌曹祥泰和荊州聚珍園的老板!”蘇曼清小聲給陳陽和宋燕說出了其中兩人的來歷。

        “都是百年的老店,曹祥泰是做鄂式月餅、綠豆糕非常有名;聚珍園的東坡餅和散燴八寶飯則最為出名。”

        陳陽問:“那另一個高高的穿西裝的是……?”

        蘇曼清笑了:“他是五放齋的老板!”

        陳陽和宋燕聞言互相看了看彼此,心說自己是聽錯了還是看錯了?

        剛剛浙省那幫人領頭的不就是五放齋的BOSS?

        怎么鄂省這又來了一個五放齋?

        蘇曼清早就猜到兩人會有這反應,頓時有種計謀得逞的小開心。

        “06年的時候,商務部公布了我國第一批中華老字號,在當時的名單里就有兩家五放齋,一家在武漢,一家在嘉興。關于這兩家五放齋還真有一段故事。”

        說起五放齋就不得不提一個人的名字……倪錦財,1913年,倪錦財出生于蘇省南通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他37年走出家門先后到上海各大輪船公司跑船,往返于滬市和重慶之間。

        抗戰爆發,因為經常有飛機轟炸長江這一黃金水道,跑船這個職業既辛苦又危險,于是倪錦財便決定辭職在重慶開了一家名叫“三六九小菜館”的店,不就改名“小世界小吃經營店。”

        到了45年十月,倪錦財積累了一點錢和經驗,便在漢口落腳,46年的時候選擇了中山大道大智路這一繁華地段,開了一家名叫上海五放齋的商號。

        創業之處,倪錦財雇傭了十八名江浙老鄉,主要經營湯圓、粽子、糕團、陽春面等江浙傳統小吃。

        在紅案上聘請江浙名廚謝榮成掌廚。

        因為倪錦財頭腦靈活、經營有方,產品制作精細、風味獨特,所以五放齋的名氣大振,生意越來越紅火。

        而這時浙省的五放齋還沒影子呢。

        嘉興五放齋前身是嘉興市飲服公司,這家公司的五放齋粽子店在江南小有名氣。

        88年時得到了第30類“粽子”的商標使用權。

        實話實說,嘉興五放齋的“五放齋”三個字是因為武漢的五放齋名氣太大,他借過來給自己品牌鍍鍍金來著。

        可后來,嘉興的五放齋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反觀武漢的五放齋卻任然只是一家百年老店。

        甚至直到93年時才申請注冊了第42類“餐飲小吃”類的五放齋商標。

        這下好了,兩家五放齋都有五放齋的商標使用權,兩家都有自己的市場知名度,也都有自己的主打爆款產品。

        不過兩家除了品牌名稱之外,有似乎沒有太多的共同點。

        武漢的主打湯圓,嘉興的主打粽子,他們原本遙遙相望,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隱隱有惺惺相惜之感。

        可一切都在資本注入的今天發生了改變。

        嘉興的五放齋走上了上市的道路,眾所周知,上市公司對于品牌的維護那是幾近苛刻的。

        商業的本質就是競爭,資本的字典里沒有“溫情”和“歷史”。

        所以官司開始了,從2000年開始,兩家公司圍繞“五放齋”這個商標打起了品牌保衛戰,一打就是13年。

        在商戰中,資本就是腰桿子。

        偏處內陸的五放齋年營業額千萬級別,而嘉興的五放齋則乘著沿海大發展的東風,年營業額飆升到了15億。

        這一仗到這里,就已經宣布了輸贏。

        從此武漢五放齋成為敗走麥城的那一方,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現在的武漢五放齋已經完成了股權交割,正式委身于嘉興五放齋之下,成了他的一家子公司。

        陳陽聽到這便沉默了。

        一個誕生于武漢的中華老字號,給武漢人留下了文化傳承和歷史回憶的五放齋,現在已經跟武漢沒有太大的關系了,你吃的每一個五放齋粽子都是由另一家企業生產出來的工業品。

        那這個粽子還有武漢的魂嗎?

        陳陽倒不是想道德綁架嘉興的那家粽子企業,只是感嘆市場經濟真的猶如滾滾長江東流,弱小的自然會淹沒在浪花之中。

        從這他想到了人間滋味和淮揚新勢力。

        無疑,論資本,自己在唐深面前肯定是弱者,那他會成為江水中被資本淹沒的那朵浪花嗎?


  (https://www.dzxsw.cc/book/28539956/1422764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