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黃晉臨
一般來說,茶葉入菜的方式有四種。
第一,將新鮮茶葉和菜肴一起烤制或者炒制,這種叫茶菜。
第二,在茶湯里加入菜肴一起燉或者燜,這種叫茶湯。
第三,將茶葉磨粉撒入菜肴或者架在點心里,是為茶粉。
最后就是用茶葉的香氣熏制食品,是為茶熏,
如果從做菜的效果來看,不同的茶葉適用于不同菜的做法。
這句話似乎很難理解,據陳陽上網查詢了一下,每種茶葉的香味不同、發酵程度不同,那適用的菜品自然也不同。
最簡單的例子,大名鼎鼎的龍井蝦仁。
如果你把這道菜中的龍井換成普洱,那這道菜是啥味道?想想都很怪。
那么為什么是龍井蝦仁嗎?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
因為寒涼的水產品搭配上涼性的綠茶最為合適,再加上龍井的清香很適合凸顯蝦仁的鮮美,所以龍井和蝦仁的搭配就這么被試錯出來了。
沒錯,陳陽覺得古人一定是通過不斷試錯才得到了龍井+蝦仁這一最優配搭。
那么問題來了,除了龍井蝦仁之外,還有什么菜用到茶葉呢?
“茶葉做的菜?”葉佳怡正好路過聽見陳陽自言自語。
“茶葉做的菜好多,最有名的不應該是樟茶鴨嘛?”
“咦!”陳陽剛聽到她這話時還以為她要說龍井蝦仁,沒想到她竟然說了個樟茶鴨。
樟茶鴨,還真是。
雖然不了解這道菜的做法,不過這名字里有“茶”,應該跟茶葉有關吧?
現在去很多餐廳,到了地兒都有樟茶鴨這道菜,看起來外皮的眼色跟烤鴨差不多,吃在嘴里的口感就是香香的那種。
要說好吃吧!確實還行。
但在陳陽看來,并沒有到那種驚艷的程度。
“不知道為什么那么火,每家店都有這道菜!”陳陽疑惑道,然后他翻出手機查了查。
樟茶鴨屬于熏鴨的一種,是川省經典的傳統名菜。
“川菜呀!”
陳陽見樟茶鴨是川菜,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張玉山。
張玉山是淮揚菜和川菜兼修的大師傅。
可能這兩種菜系他都不屬于頂尖的高手,但水平之上,屬于甩普通主廚幾條街的那種。
想到這,他掏出手機給張玉山打了個電話:“張叔,在鴻運樓嗎?啊對!找你有點事!”
“行,行,我馬上過來!”
陳陽跟葉佳怡招呼便直奔鴻運樓而去。
到了地兒,陳陽找到張玉山,直奔主題便問道:“張叔,咱鴻運樓有樟茶鴨這道菜嗎?”
張玉山聞言一愣:“有啊!”
陳陽心中大喜:“真的?太好了!看來張叔你會做樟茶鴨?能不能教教我?”
張玉山:“……小五,要不我先帶你去看看樟茶鴨吧!”
到了后廚,張玉山拉開雙開門商用冰箱,陳陽眼珠子都瞪出來了,好家伙,一冰箱全是深紅色鴨身的樟茶鴨。
“現在市面上的樟茶鴨都是成品,回來后只要加熱一下就可以上桌了!”
陳陽聞言恍然大悟:“我說每家飯店都有這道菜,原來這是成品!”
接著他又問:“張叔,那你會做樟茶鴨嘛?”
張玉山點了點頭,又苦笑著搖了搖頭!
“啥意思?”陳陽有些不懂!
“小五,樟茶鴨的制作說復雜很復雜,說簡單也很簡單。當年師傅曾經教過我,不過,我們做出來的樟茶鴨跟正宗的樟茶鴨味道還是有差別的!”
陳陽這下算是聽懂了。
說白了,現在市場上的樟茶鴨有三個版本。
第一,自然是中央廚房做好后配送到各大飯店的成品。
這種鴨子陳陽都不用嘗都知道,肯定是千篇一律、沒有特色。
還有中版本就是民間流行,比如張玉山的師傅教他的那種做法。
這種做法應該比中央廚房做出來的批量貨好吃一點,但好吃得有限,而且估計工藝也很復雜,一般飯店不會浪費這個人工和資金去做這么復雜的菜品。
第三應該就是這樟茶鴨的秘方可能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想要學會這秘方,必須要入了人家的門墻才行。
果然張玉山接著說道:“樟茶鴨的制作要選用秋季上市的肥嫩公鴨,經過腌、熏、蒸、炸四道工序制成,其中以用樟樹葉和花茶葉煙熏鴨這一步最為關鍵。”
陳陽聽到這立馬明白為什么張玉山這道菜整不出來了。
別的不說,就這樟樹的樹葉就很麻煩,難道鴻運樓還要弄個專業滿世界薅樟樹葉的人?
別說這帝都有多少樟樹,就算有,綠化管理這塊能讓你薅?
可為了樟茶鴨的味道上升一點點,去外地收,顯然也不合適,成本太高,不符合鴻運樓的消費。
“張叔,你能給我具體講講樟茶鴨這道菜嗎?”陳陽問。
張玉山將他領到辦公室,給陳陽倒了一杯水后娓娓道來。
“樟茶鴨到底是重慶菜還是成都菜,這點到現在還有爭議,甚至這道菜到底是誰發明的都不好說!”
“不過很多人都認為是黃晉臨老先生所創!”
“黃晉臨?”陳陽沒聽過這個名字!
張玉山點了點頭:“黃晉臨是川菜發展中的一位大師級奇人。他出生于同治十二年川省華陽縣的一個名門望族家庭,因為家境殷實,所以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而且為人瀟灑倜儻,是個不折不扣的風|流才子!”
除了讀書這位黃晉臨還有個特別愛好,鉆研美食。
這人除了喜歡研究袁枚的《隨園食單》之外,一旦遇到美味佳肴,就要找做菜的廚師,刨根問底,甚至跑進人家后廚偷師。
以前的讀書人家,子孫都是要走科舉這一條路的,黃家自然也不例外。
黃晉臨后來參加科舉,考得不錯,進京被派到御膳房為慈禧管理膳食。
進御膳房這種地方對于傳統讀書人可以說是仕途上的一個跟頭,但對于黃晉臨來說,這叫如魚得水。
就是在這段時間里,他為了提高川菜檔次,創新了一些列以精致著稱的功夫菜和養生滋補菜,瞬間提升了川菜的檔次和品相。
“你猜猜,其中名氣最大的是哪道菜?”說到這,張玉山笑著問陳陽。
陳陽想到了第一次跟張玉山認識時的場景:“張叔,不會是開水白菜吧?”
張玉山笑得下巴上的肉都在顫抖,十分開心:“你小子就是靈泛,沒錯,就是開水白菜!”
(https://www.dzxsw.cc/book/28539956/1420672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