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朱家三房
灶房里,娘仨個剛放了碗,就忙著商量鋪子經營事宜。
朱文松看著周氏笑道:“阿娘,我覺得姐姐的提議就很好,咱家鋪子還是賣面罷。阿娘煮的面好吃,吃的人肯定多。”
周氏聽了,看了朱九良一眼,問道:“阿根,咱家單賣面條,還是連著包子饅頭都有呢?”
朱九良想了想道:“娘,還是單賣面條罷。”
包子饅頭需得自己起早和面、揉面,剁餡,工序不知多繁瑣。而家里大小加起來只有三人,便是每日天不亮就起來和面包包子,也包不完。而面條卻不用這么麻煩,良渚鎮上光賣生面的鋪子就有三家。他們可挑一家合作,每日買上十斤或二十斤生面便足夠了。
“那就賣湯面和拌面?”周氏問道。
朱九良點頭,道:“湯面就拿娘最拿手的雪菜筍片肉絲湯面做招牌,其次便是我說的豬肝湯面,大腸湯面和煎蛋湯面。拌面就賣蔥油拌面,韭芽肉絲拌面,豬肝拌面。”這些食材都不貴,甚至豬肝、大腸這些內臟下水要不了多少成本。
朱文松小眼珠轉了轉,笑道:“姐姐,再加上餛飩和炒飯罷。我愛吃阿娘做的餛飩和炒飯。”
朱九良笑道:“小饞貓,你問娘罷。”
周氏看了朱文松一眼,眼中帶笑道:“也行。加上餛飩和炒飯,顯得種類多一些。生面鋪子也有賣餛飩皮的,倒不用我費什么力氣。炒飯就賣雞子炒飯和肉絲炒飯罷。”
“太好了。”朱文松拍掌。
不過,周氏雖然答應的干脆,可到底大姑娘上花轎。
頭一回開鋪子,說實話,周氏對自己并沒有太大的信心。她做的吃食,雖朱九良幾人都說滋味不錯,可到底沒拜過師學過正經手藝,吃食能不能賣出去,她也沒有把握。
另外,開吃食鋪子,怎么開,周氏是一點頭緒也沒有。
后來,朱九良提議請教朱來財。畢竟老朱家只有他有開酒鋪的經驗,并且還開成功了。
周氏沒有反對,不過她也說了,即便他們是請教朱來財,也要往二房送一份人情禮。
朱九良暗暗點頭,問道:“娘,咱們送什么合適?”
周氏道:“你二叔鋪子就是賣酒的,咱們就不送那個了”
短暫思考后,抬起頭道,“就送二斤好茶罷。”
朱九良點點頭。隔日便買了二斤好茶,往二房走了一趟,也算顧全了親戚面子。
何氏這邊,在得知周氏請教朱來財鋪子上的事情后,出人意料的,沒有生氣,甚至還對外說三房不容易,做哥嫂的幫襯幫襯也是應該的。
因聽周氏說鋪子只賣面,朱來財便告訴周氏,做吃食鋪子,口味其次,干凈衛生卻是最重要的。手藝可以練,可若不夠干凈,把客人肚子吃壞了,那不止賠錢,吃官司都有可能。不止這些,朱來財還告訴她鋪子裝修不能太好,若太好了,平民老百姓都不敢進來消費。
于是,周氏當即把鋪子裝修的想法告訴了朱來財。
朱來財看了一眼周氏,點點頭,“倒是不錯。”
然后便是裝修鋪子的事。
這事周氏托了季氏請朱來發幫忙找人,季氏也沒要人情禮,只道是順嘴的事,拿了東西,對不起三弟。
這日,周氏起了個大早,梳洗后,先往灶房來做了早飯。吃過飯,方來到東廂房北屋門前,朝里面喊了一聲,“阿根,你等你弟弟醒了,吃了飯再過來。記得燒一壺茶水帶上。”
聽了這話,朱九良忙起身來開門,揉了揉眼,問道:“娘這么早就去鋪子了?”
周氏點點頭,道:“你既醒了,就先去吃飯,我也不等你們了,就先去了。”說罷,也不等朱九良回話,便先一步往鋪子里去了。
說起來,朱來恭買的鋪子,離三房住處不遠。出了石榴巷,往北面走,只需過一個街道便是了。
鋪子就在烏衣巷巷子口。
前幾日,鋪子就已經裝修好了。只是定做的桌椅板凳,今兒個才送到。若不然,她也不必大冬日的起這么早。
想到這里,她這才意識到,立了冬,阿根她爹也走了一年了。
“朱三嫂子,你這一早是去鋪子罷?”周氏原本還在傷感,忽聽到這話,忙轉眼看了過去。
原是隔壁賣餅的賴四媳婦。
周氏笑吟吟點頭,“是呢。”
又見賴四媳婦往鋪子相反的方向走,就笑了笑道:“賴四媳婦,你這是往哪里去?”
“他爹把芝麻落家里的,我回去一趟,”賴四媳婦笑道,“朱三嫂子,你先去忙,空了我再找你說話。”
“好。”周氏笑著點點頭。
等賴四媳婦走遠了,周氏在心里暗嘆賴四媳婦運道好。雖說賴四年紀比她媳婦大了七八歲,可她到底嫁了個長命相公,不用為生計奔波。
再看一眼自己,女兒被退了親,兒子年幼尚撐不起家業。她一寡婦因著鋪子的事,還被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周氏一面走著,一面抬眼朝遠處望了望,昨兒下了半夜的雨,黑云散開,天好似被人洗涮一番,比平日更藍了。
一陣風吹過,留在枝頭上的雨珠紛紛落下。
周氏忽然覺得陽光下的雨珠特別晃眼。
她撇開視線,嘆息一聲:樹依舊,路未變,只是故人何在?
想到這里,她又回過神來,苦笑的想著,眼下想這么多作甚,倒不如先把鋪子打掃干凈,等木匠送了貨,把桌椅擺齊了,再仔細清理一番,明日也就能開張了。
心里記掛著這些事,她也就加快了腳步。
且說朱九良這邊,她洗漱后,先往東廂房南屋里來。
剛進屋,只見朱文松已經起床,便上前把棉被折疊起來,轉頭又見他小襖穿歪了,朱九良就笑著幫他整理,道:“阿松,這幾日睡得可好?”
原來朱文松自出了孝,便單獨搬到朱九良隔壁屋來住了。
“頭兩日還有些怕黑,這兩晚倒覺得一個人自在多了。”朱文松撓了撓頭道。又看見朱九良穿著嶄新的藕荷色短襖,笑著道,“姐姐,你這身新襖子可真好看。”
朱九良拍拍他的背,微微一笑,道:“快去洗漱罷,娘已經去了鋪子里,咱們吃了飯,也去幫忙。”
“好。”朱文松點頭道,“我要多吃幾碗,好有力氣幫阿娘干活。”
說罷,一陣風似的跑了出去。
朱九良被他這番話給逗笑了。忙跟著后頭往灶房走。
吃過早飯,朱九良泡了一壺熱茶,鎖上院門,便和朱文松一道往烏衣巷來。
到了烏衣巷口,朱九良還未走近,就見桌椅板凳都擺在了鋪子門口。
她忙拉著朱文松快步走上前,朝著鋪子里的周氏問道:“娘,貨都送全了?”
周氏已經將鋪子里外打掃了一遍,此時正放下掃帚,忽然聽見朱九良叫她,忙回道:“都送來了。我正準備把桌椅擺上呢。”
朱九良點點頭,走進鋪子,將水壺遞給周氏,道:“娘,你先歇一會兒,喝口熱茶。”說著,穿好從家帶來的襜衣,又叫朱文松和她一起來擺桌椅。
朱文松聽了,立馬學著姐姐的樣子,穿上襜衣。
然后和朱九良一起,將兩張桌子、八張凳子靠墻邊擺放整齊。中間留了過道兒正好通往后面灶房。
灶房不大,只大堂的一半大小。碗柜、水缸、木桶等放置后,只能余一人通過。
擺放好桌椅,朱九良抬頭看向周氏,道:“娘,你看這桌子這樣擺可好?”
周氏看著她,點頭笑道:“這樣最好不過了。”
想了想,她又指著大堂與灶房之間的小門,道:“我有個主意,咱們把家里舊門簾拿過來,遮住這扇小門。如此,客人便看不見里面,又不耽誤咱們進出的事。”
朱九良聽了,笑道:“娘這主意好。”
“真的?”
朱九良點點頭。
朱文松適時地插話道:“阿娘,我都等不及想吃你煮的面了。”
“你這孩子。”周氏哭笑不得。
朱九良回頭,看著朱文松,道:“快些收拾完,晌午便有的吃了。”
“姐姐,你就會拿話哄我,”朱文松在杌子上坐下,嘟嘴道,“這鋪子里什么都沒有,怎么能煮面?”
“我方才瞧了,灶房里鍋碗都齊全了,碗柜里也有米面肉菜。”朱九良眨了眨眼,道,“你說,有了這些還怕沒的吃?”
朱文松驚喜道:“真的?”又拿起桌上抹布,道:“那我還是趕快收拾罷。”
被他們姐弟一打岔,周氏也不覺累了,她道:“你們倆在這收拾著,我家去一趟,把舊門簾拿過來。”
朱九良點頭答應了,“好。”
朱文松則一面把周氏輕推到鋪子外,一面催促道:“阿娘,你快去,這里放心交給我罷。”
周氏看了他一眼,笑道:“你這么急作甚,離晌午飯還早著呢。”
朱文松笑瞇瞇道:“我不急,阿娘去罷。”
周氏笑著囑咐了兩句,這才往家去了。
等周氏走了,朱九良含笑看著朱文松,道:“阿松是想讓娘回去歇歇罷?”
朱文松聽了,小臉一紅,道:“姐姐說什么呢。”
朱九良笑著打趣:“哎呀,我們家阿松長大了,知道害羞了。”說罷,還不忘沖朱文松眨了眨眼睛。
朱文松一時臉又紅透了。
(https://www.dzxsw.cc/book/26470705/311012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