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攀權貴顛倒黑白
朱棣一面安撫人心、歌功頌德,一面清理舊黨、斬除異己。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視建文帝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殺害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明成祖答應了他。
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為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見自己,方孝孺穿著喪服當庭大哭,派人反復勸他歸順,并要他草擬朱棣即位的詔書,方孝孺當眾嚎啕,聲徹殿庭,明成祖見此頗為感動,連忙從后臺走向前臺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只是效法周公輔周成王。”方孝孺反問:“成王在哪里?”明成祖答:“已****。”方孝孺問:“那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孝孺說:“如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這是朕的家事!”并讓人把筆交給方孝孺,說:“此事由不得你,詔書一定要擬!”方孝孺投筆于地,且哭且罵:“就是死,詔書都不可草。”成祖暗壓怒火說:“既然想死,就不是一人了,而要誅殺九族”方孝孺用更大的聲音答道:“便是十族,又奈我何?”
朱棣氣急敗壞,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大捕其宗族門生,每抓一人,就帶到方孝孺面前,但他根本無動于衷,頭都不抬。后來方孝孺被誅十族。
年輕的建文皇帝書生氣十足且溫文爾雅,他繼承了父親的溫和脾性。他靦腆,毫無國政經驗;沒有雄才大略,更沒有那種自信心和堅強的性格,甚至也沒有那種能力。年輕皇帝的溫順性格與老師方孝孺的教育思想是分不開的。方孝孺師從宋濂,他的文章、學問為宋濂諸弟子之冠。洪武二十五年(1392)任漢中府教授,建文帝時任翰林侍講,頗受信任,凡大政多所咨詢,當時《太祖實錄》及《類要》等書皆由他總裁。
建文帝講得是“仁義道德、禮義孝信”。在得知四叔朱棣有叛亂的跡象后,建文帝有四次殺他的機會,但都顧忌仁孝而予以放棄。當老師方孝孺問及原由時,建文帝答:“師授:孝為先,忠為本。”方孝孺哭曰:“師害也,此乃帝王大忌啊!”
通過了一年多的清理和斬除,剩下的舊臣都愿意和建文皇帝劃清界限,有的甚至罵他是荒淫無道,罪有應得。朝廷內外對建文帝是口誅筆伐、撻伐聲討,對明成祖卻是歌功頌德、樹碑立傳,真應驗了那句古語:“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這股風自然刮到了畫院當中,邊景昭在畫院里,總是鼓動學員們,多出些歌頌當今皇帝的美好作品,說朱棣是拯救大明皇朝的英明天子。他能夠為皇,是天意所在,民心所向。他對李朗院長也是必恭必敬,每次見院長過來,總是閃在一旁,深深鞠躬,待李朗走遠,才立身離開。
可明成祖尋找畫師,作百鳥朝鳳圖,李朗向朱棣推薦的人不是處處張顯自己本事的邊景昭,而是默默無聞、憂國憂民的上官伯達。上官伯達除畫技特別之外,院長更加看中他的是為人的格調與做事的風格。
上官伯達,乃福建、邵武坎下人,1385年六月生。他自幼聰明過人,父親還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得下肺癆死去。親眷和鄉親規勸其母改嫁,母親黃氏死活不依。
伯達都8歲了,母親向人借了些銀兩,要兒子和別人一樣去和平書院讀書、習字。伯達不依,他背著母親給當地的財主廖貴財簽下了2年的雇傭合同,給他家放牛打柴,每年凈掙4擔谷子,兩年就是8擔,除了上交給書院的5擔谷子之外,母親還可留些糧食。
聽說兒子要兩年后讀書,母親拿起掃帚便打,伯達的頭上立刻就冒出了鮮血,黃氏見后,連忙用黃老鼠的絨毛將鮮血止住,然后心疼地抱著兒子,大聲地痛哭了起來。
伯達的事情讓書院的黃明院長知道,他立刻前往坎下尋找上官伯達。他和黃氏一起來到既是表弟又是妹夫的廖貴財家中,廖貴財極其客氣地招待了一番,黃明不領情,大聲斥責:“你的心是怎么長的?會去盤剝一個8歲的孩子,讓他放棄學業,你這心地也忒黑了吧?”廖貴財無可奈何地說道:“你以為是我找他的,是伯達寫好了合同來求我的,伯達說兩年后再去書院學習。廖貴財怕黃明不會相信,便把雇傭合同拿了出來。黃明一看,驚呆了,這合同上的字工工整整的,哪是沒有上過學堂的人能夠做到的?他向黃氏了解伯達的情況,黃氏便一五一十地道出了原委。
原來,伯達的鄰居家,有個13歲的孩子,在和平書院學習了5年,伯達經常和他一起,一年中,覽閱完鄰居孩子5年的書籍且過目不忘。黃明要黃氏領他去伯達的房間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讓他驚嘆不已,房間里掛滿了山水、禽鳥、花果,道釋、神佛、人物等畫像。黃明退出了伯達的房間,他心潮澎湃,激動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黃明要伯達去書院學習,伯達不依,那白紙、黑字,字字千斤。見伯達如此,黃明越發地喜愛。
伯達應諾黃明,“2年后書院報到,而且好好學習,不負眾望。”黃明聽后,十分高興地點了點頭。
(https://www.dzxsw.cc/book/26176/14248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