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紅梅醉英雄 > 第1章 ?遇大通點化,醉陷美人計,判案接地氣

第1章 ?遇大通點化,醉陷美人計,判案接地氣


十八  巧遇大通

        李開本是放蕩不羈的性格,一路上時而打驢快奔,時而由著驢的性子慢行,自己則欣賞起兩邊的花草,陶醉在忘我世界。

        古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之說,可見路途艱險。宋初,趙匡胤伐蜀時,兵分兩路,一路自鳳州(今陜西鳳縣東北)沿嘉陵江南下,一路自歸州(今湖北秭歸)溯江而上。但南下之路首先要趕赴陜西,翻越連綿險峻的秦嶺,十分兇險。

        李開是先下湖北,轉而沿江北上,走的是當年本朝開國大將王全斌奉旨伐蜀時的路。

        一路走來,城鄉差別之大讓李開感慨萬分:開封城夜夜笙歌,花天酒地;鄉村里卻是房屋低矮,粗茶淡飯,勉強度日  。

        好不容易到了秭歸渡口,從此乘船可以直達四川巴中縣,李開才感到屁股已經麻木,忘記了疼痛。

        那渡船長達十丈,寬兩丈,桅桿高聳,白帆直掛,船工一聲吆喝,底層兩邊四個梢公一起搖動船槳,不緊不慢離開了渡口。

        李開把驢拴在一個木樁上,這才坐下來,開始欣賞兩岸的風景。

        這李開本是中原人士,見慣了一馬平川,平生第一次看到兩岸高聳入云的峭壁,船下是激流飛濺的江水,旋渦一會將船托起,一會又將它摔下,他被顛簸的仿佛五臟六肺開了鍋,隨時都要掉出來一般,難受至極,干脆一下躺在船板上,一動都懶得動彈。

        越往上走,地勢越險,水流卻平緩了許多,李開的心終于稍稍平復了些,他努力站起來,依了船欄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阿彌陀佛!這位施主暈船如此厲害,想必是第一次坐船吧?”

        這一聲如洪鐘的聲音把李開嚇了一跳,回頭看時,只見一個身披大紅袈裟的和尚,對著他雙手合十。

        那和尚方頭大臉,在袈裟的映襯下滿面紅光,頭頂上的戒印分外明顯,濃眉下一雙大眼灼灼有神。

        李開忙定了神,回了一禮:“讓大師見笑了!”

        “老衲大通,這里有些丹藥,吃一粒保你神清氣爽!”和尚說著,從袖子里摸出兩粒黑色藥丸出來。

        李開心中一驚:這大通和尚可是汴梁首屈一指的富翁,家產數以千萬量銀子來計,怎地突然出現在這艘船上?

        大通似乎看出了李開心中的疑惑,拈著額下一指長的黑胡須,緩緩說道:“老衲喜歡周游各地,正要到巴蜀這天府之國游歷一番。”

        李開吞下藥丸,果真見效,片刻功夫就感到神清氣爽。

        李開本是心直口快之人,和這大通和尚一見如故,兩人同賞山水,都有些相見恨晚之意。李開告訴大通,自己其實是被貶到巴中的,大通微微一笑:“榮辱富貴,自有定數,有時何嘗不是互相依附?自此遠離那是非之地,寄情山水,倒不失為人生幸事!”

        李開茅塞頓開,郁悶的心情一掃而光。

        大通在青城縣下了船,兩人就此別過,竟有些相見恨晚之意。李開相約大通,如有機會,一定到巴中再續。

        船到巴中碼頭,李開直奔縣衙附近的公房。

        巴中縣籠罩在一片黑漆漆的夜幕之中,偶爾經過的打更人,手里提的紙燈籠猶如螢火蟲一般。而開封府此時正是華燈初上,行人如織的時候,李開不由感慨兩地的天壤之別。

        問小二,怎的不見巡街的差人?對方回答:“此地窮得人人叮當響,家里那有什么值得偷的?”

        李開不解:“這巴蜀之地不是十分富庶嗎?”

        小二說:“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自從本朝開始,連年兵亂,好不容易太平幾年,旱災又起,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老百姓哪有活路?”

        李開并不急著上任,第二天早上,換了身常服,挨著街道溜達。

        這巴中縣曾被《邸報》通報過,說四川本是戰亂之地,民風彪悍,唯獨在寇準治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寇準升遷后,劉魁接任,也就是接替李開當上監察御史的那位。

        街道上道店鋪林立,但開門的只有十之二三,行人稀稀拉拉,人氣連開封府管轄的一個村莊熱鬧都不如,這令李開十分失望。

        李開走進一個半掩屋門的肉鋪,一名四十多歲的屠戶正伏在案板上打盹,見有人進來,兩眼頓時放了光,十分麻利地站起身,遞著笑臉迎了上來。

        “這街上人咋這么少?平時都是這樣嗎?”李開問。

        “都出來干啥?吃的半飽經不住來回折騰。”屠戶回答。

        “吃半飽?咋回事?”李開不解。

        “一看客官就是新來的。我們這里剛過了幾年太平日子,這不,又回到以前了。”屠戶不滿地抱怨著。

        看李開滿臉疑惑,就解釋道:“寇大人在時,事事公正,大家一視同仁,遵循法度,再加上老天作美,風調雨順,莊稼收成不錯,大家都能混個溫飽,做個小生意。實在遇到一時半會過不去了,給寇大人說一聲,那寇大人真不含糊,銀子整兩整兩地給,那可是真給呀!”

        屠戶一提起寇準,仿佛口中沒有了把門的,繼續說道:“寇大人借出去的錢,從來不記名字,誰有錢了就還,還多還少他也不知道。當然,到他走時,沒還的不在少數。”

        “寇大人在任那幾年,咱巴中打架的、偷東西的幾乎絕跡,人家是拿自己的錢給百姓,不像剛走的那位,從巴中拉走了好幾車值錢東西,哪管百姓的死活,你問問誰不罵他祖宗八代?”

        “好官上天保佑,賴官天怒人怨。自打這家伙上任,夏天澇災,大雨過后又是蝗災,那蝗蟲飛起來遮天蔽日,過后寸草不存;到了冬天,大雪封門,只能躲在家里挨餓。沒人管你的死活。”

        屠戶說著,不由連連嘆氣。

        “那你這肉鋪開著,生意還可以吧?”李開問他。

        “我這還好點,守著縣衙,總歸他們要吃肉,羊肉一是太貴,二是也不好運到,只好吃豬肉。你看咱倆說了半天,尋常百姓問都不來問一下,吃不起呀!”屠戶說。

        李開一路走一路問,有的說:“縣城還好點,山上那些村子都吃上野菜了,那真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又回到戰亂年代了。”

        有的說:“好多地方啥也不干,成天跪著求上天開恩呢!”

        李開心里越來越堵得慌:這巴中縣可不好弄呀,窮山惡水的。他娘的!自己開始時,還以為雖然遠,畢竟還是個好地方,準備大干一番呢!誰想到,這是把自己放在炭火上烤呀!

        這一架打的,可真是不值,一下子把自己從京城弄到千里之外,這不和充軍發配一球樣?

        事到如今,后悔也晚了,回也回不去,自己只有見風使舵,看能否有所改觀。

        十九  紙醉金迷

        李開對巴中縣的情況十分失望,耐著性子去縣衙上任。

        在縣衙見過大小官員,大家眾口一詞地說著歡迎的話,個個表現得恭恭敬敬。

        李開做監察御史時,天天見的也就不幾個人,爭來斗去地誰也不服誰。現在一看幾十號人圍著自己轉,如同眾星捧月一般,一下子來了精神。

        心想,去他娘的!寇大人那樣咱學不來,中規中矩還不會嗎?

        當晚,巴中縣大小官員一股腦地匯聚在“巴中酒家”,給新來的知縣接風。這是巴中縣城最大的酒家,上下兩層,二十多間雅間,裝修的富麗堂皇,甚是氣派。

        在一片恭維聲中,李開越喝越興奮,對敬酒的,來者不拒。

        酒至正酣,忽然門簾一挑,進來幾名歌妓,均身著綠衫,紅抹胸分外醒目,身姿盈盈,眉目含情。李開只感覺如同仙子降臨,直飄到自己面前,頓時香氣四溢,恍如仙境。

        琴聲起,美人舞,剛才嘈雜的聲音頓時消失,眾人皆伸長了脖子,隨著曼妙的舞姿搖頭晃腦。李開起先抹不開面子,偷眼一掃,見眾人都在凝神觀看,哪里還有人注意自己,便醉心欣賞。

        兩曲舞罷,眾人拍手叫好,眾歌妓又去其他房間獻舞,只留領舞的美女在李開身邊坐了,陪著吃酒。

        坐在李開另一側的縣丞李炳起身,大聲說:“李大人初到巴州,就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實乃我等為官的典范!此女是我巴州名伶趙妍,喚作巴州趙飛燕,甚有情趣,特地叫來陪李大人吃酒。”

        剛才那幾名女子身著衣服相同,又都是青春年少,竟然看起來如同一個模樣;現在趙妍離李開如此之近,再看時,真的是發如墨染,面似桃紅,一雙大眼秋波流動,自有風情萬種,讓人不能自已,李開的心不由一下就酥了。

        趙妍斟了兩杯酒,伸了一只玉手遞過來,櫻桃口中嬌滴滴地說道:“李大人,可否與妍兒吃一杯?”

        李開眼睛正直盯了她蓮藕一樣雪白的手臂出神,半天才反應過來,連忙說:“可!可!”

        又吃了幾杯酒,李開已經有些醉意。此時,李炳又起身說話:“久聞李大人是有名的才子,能來巴中縣,是此地福分。此情此景,李大人如不賦詩一首,豈不美中不足?”

        眾人紛紛附和。

        李開借著酒意,起身離坐,口中說:“承蒙錯愛,我就獻丑了!昔日曹子健七步賦詩,我也學他,班門弄斧一回。”

        眾人一陣叫好聲。

        李開定了定神,思忖了片刻,背了雙手,往前邁了一步;未幾,又邁了一步------

        到了第五步,站立不動,口中朗然吟道:

        “巴山巍峨眉含翠,

        一江碧水天際匯;

        醉看微風斜雨里,

        紫燕紛飛成雙對。”

        吟罷,面對眾人說道:“見笑!見笑!”

        眾人又是一陣叫好聲。師爺范不惟起身贊道:“此詩寫我巴中縣,有山有水,有風有雨,最妙的是雨中成雙的燕子!李大人真不愧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李炳接話說:“師爺有所不知,李大人寫燕子是明,暗喻和趙姑娘成雙成對這才是真呢!”

        眾人這才醒悟,紛紛稱妙。

        趙妍何等精透,早看出李開對自己有意。再看李開一表人才,風流倜儻,又如此才華橫溢,豈是在座之人可比,心中頓生愛慕之情,又斟了酒,和李開對飲。

        當晚,李開喝得酩酊大醉。

        看著趙妍扶了李開離去,范不惟和李炳會意地相視一笑。

        李炳附在他耳邊說:“可球別學寇準,翻臉不認人。”

        范不惟輕聲說:“放心,我看這李大人倒是性情中人。”

        李開一覺醒來,天已經大亮,睜開眼時,趙妍正站在床邊,溫柔地看著他。

        李開一驚,恍惚間怎么也記不清楚昨晚后來的事,慌亂之中紅了臉對趙妍說:“我貪了幾碗酒,多有失禮,讓趙姑娘見笑了!”

        趙妍嫣然一笑,輕啟朱唇:“大人要不是醉酒,豈有我的機會服侍你?這也算是上天有意。”

        說完,拿了衣衫,幫李開穿戴整齊。李開心中慌亂,倉促用了餐,急急奔了縣衙。

        衙門口聚集了幾十名百姓,皆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猶如叫花子一般。李開看了,怕生事端,轉到后門而進。

        鼓聲三通,衙役齊喊升堂!

        李開坐了大堂正位,眾人皆肅然站立兩廂。忽然,門口喊冤聲、哭聲一片,李開從沒見過這種場面,正不知如何應對,縣丞李炳附耳低語:“此縣民風彪悍,多有刁民,屁大的事都鳴冤告狀,案件多如牛毛;大人剛到,做做親民樣子,走走過場,然后交由縣衙各部辦理即可。”

        李開點頭,隨即命第一個喊冤人上堂。

        一個瘦成皮包骨頭的中年男子走上來,跪倒在地,呈上狀紙,口中喊了幾句四川方言,李開一句沒聽懂。

        師爺趕緊湊在他耳邊:“這人叫王拐子,右腿不得勁,不是太明顯。告的是渾家柳氏被人霸占。”

        李開看了訴狀,見告的是本縣富戶胡成,當下命衙役傳胡成和王拐子的渾家柳氏。

        當堂一問,果真不假,不過柳氏說純屬本人自愿,非胡成所逼。

        李開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下判。靈機一動,見那胡成一臉富態,衣著華麗,當下判決:由胡成拿出五兩銀子,給王拐子作為補償,柳氏跟誰自愿。

        王拐子家徒四壁,眼見渾家不可能回來,白得了五兩銀子,算是一筆巨資,夠自己自花銷兩年的了,心中自是愿意;胡成雖然心疼銀子,但自此后沒人再來糾纏,也算了卻心事一樁。

        滿堂上下,無不為李開折服:若按照理律來判,柳氏自然不肯回家,以后鬧出什么事來也說不定。倒是李開看似不合規矩的一判,結果卻是三人滿意。看來這李大人不但是個風流瀟灑的情種,斷起案子來還真有兩把刷子。

        一上午時間,李開連斷四起案子,件件雙方滿意。這下徹底服了眾人,紛紛稱贊。

        退堂后,師爺范不惟對縣丞李炳悄聲說:“我觀這李大人明顯是向著刁民一方,都是讓富戶出錢了事。”

        李炳點頭:“刁民雖可恨,但李大人這樣做,也未嘗不可。富戶出了錢,刁民不鬧事,咱們不都是臉上有光?”

        范不惟點頭稱是。

        接連幾天,李開都是此種方法斷案。對于雞毛蒜皮這類小糾紛,一律交給李炳和范不惟處理,自己則該吃酒吃酒,該喝茶喝茶,心潮一來還去趙妍那里瀟灑一下。


  (https://www.dzxsw.cc/book/23894054/312478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