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逃荒后背靠深山發(fā)家致富 > 第11章 下山

第11章 下山


陳三郎幫他們把野雞翅膀剪了,野雞飛不起來,就暫時先扔到陳家的雞圈里面養(yǎng)著,他們自己家的雞圈還沒來得及修整。
  至于下山的事情,陳三郎要他們等趙春娘醒了問過再說。
  陳三郎把院子里曬好的野菜都收了,進屋去和貞娘說了一聲,牽著陳大丫帶李家三姐弟往他說的那個地方走。
  大概走了有小半個時辰,陳三郎帶他們來到山里的一處野塘,水塘四面環(huán)山,周邊生長著不少隨風搖曳的茅草。
  “長在濕地的茅草做屋頂最好,防雨又有韌勁兒。”陳三郎說道。
  李桃突然想到了什么,問道:“陳叔,這塘里有魚嗎?”
  陳三郎思索了片刻,說:“應該有吧,但是沒多少人捕,這玩意兒難抓的很,費時間又費餌,來捕魚的人我沒見過幾個。”
  “往另一個方向走,有個大些的湖,那里我倒是見過幾個捕魚的人。”
  北方人其實不太擅長捕魚,在這個時代,有油水能吃飽肚子才是王道,相比較大多數人喜歡吃的羊肉豬肉而言,魚肉有些寡淡,最重要的是,還很費時費力氣。
  李桃點了點頭,心里有些沒底,想了想家里存著的厚果崖豆,哪天打碎了來試試才好。
  有了下山的事情吊著,幾人干活兒都有勁了不少,割起茅草來唰唰的。
  李棗跟在哥姐屁股后頭把他們割下來的茅草收攏到一堆,一趟接一趟,小蘿卜頭故意多干些活兒,也想跟著一起下山。
  修屋頂要的茅草多,現(xiàn)在附在屋頂上沒被風吹掉的那些很多都腐壞了,也要換不少,李桃?guī)е钅纠顥椡匕崃艘惶耍惾衫^續(xù)割。
  割得差不多的時候,已經近午時了,陳三郎直起身來,說道:“一起去我家吃飯吧。”
  李桃擺了擺手連忙拒絕,說:“陳叔,我們就不去了,我泡了豆子,午時我們煮豆粥吃。”
  陳三郎聞言也不多勸,他大概感受到李家人并不是很想麻煩他,能不麻煩他的事,他們都盡量自己干了。
  地上還有不少茅草,三姐弟一人抱了一大捆往回走,三個人都樂呵呵的,心里想著的全是下山趕集的事。
  茅草扛回去就鋪院子里了,要曬兩天,把水分曬干了才能下一步處理。
  等再去陳家的時候,趙春娘早已醒了,她聽姐弟倆說了想下山的事,面色有些猶豫,說:“桃子,下山去看看趕集娘沒意見,你們順道看看能不能打聽打聽別的難民如何了,現(xiàn)在官府可有賑災的動靜?”
  一旁的陳三郎說:“集市上不好打聽,待再過幾日,我要去一趟縣城,你們賃屋的事要跟穆叔說一聲,順道打聽打聽。”
  趙春娘點點頭,說:“有勞你了。”
  李棗抱著趙春娘的腿,嬌聲說:“娘,我也想去。”
  “小棗不去,大丫還等著你陪她玩呢。”陳三郎帶上他家兩個孩子已經夠麻煩了,再帶一個小的,她也有些不好意思。
  李棗有些喪氣,低著頭不說話。
  “等我們先去探探路,下次姐帶你去。”李桃安慰道。
  李棗聞言笑了起來,小孩心里不裝事,轉頭又樂呵呵地跟陳大丫玩去了。
  趙春娘又交代李桃:“包袱里頭還有六文錢,你拿著,買些鹽回來。”
  李桃點點頭,其實要買的東西實在太多,錢太少,只能先撿著最需要的買。
  回去的路上幾人又在山里轉了轉,砍了些野麻扛回家,陳家有簡易的織布機,李桃打算做些麻絲出來,再借織布機紡麻布。
  忙忙活活又一日,等天色暗下來,李桃?guī)е顥椞上铝耍瑳]有油燈,山里頭烏漆嘛黑的,她也不敢晚上到處亂轉。
  鹽,油燈,窗紙,鍋,糧食......
  一樁樁一件件,缺的實在太多了。
  外面的樹葉沙沙響,  山風吹過,門嘎吱兩聲,殘缺的窗紙被吹起又落下,李桃裹緊了被子,入秋了,山里頭比外面涼快不少。
  ......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三人就爬了起來,李木非常興奮,趕集啊,小孩兒最喜歡湊熱鬧了。
  兩人把李棗送去陳家,跟趙春娘說了一聲,就跟著陳三郎下山了。
  出來的時候天色還早,走到的時候已經天光大亮了,李桃算了算,大概走了快兩個時辰。
  陳三郎帶著他們走的小路,其實他們當時進山走了有大半天,是因為在山里頭胡亂轉,走對路的話,進出單程就一個來時辰。
  遠遠地就看到熱熱鬧鬧的集市,不少攤主高聲吆喝著招攬生意,又混和著些討價還價的聲音,跟山上相比,頗有煙火氣息。
  李桃深呼一口氣,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麻衣,這已經是最好的一身了,還是破爛了不少地方,好在提前洗了頭洗了澡,看起來干凈了不少。
  因是跟著陳三郎,他們才沒那么害怕被人看出來是難民而被驅趕。
  陳三郎走在前面,說道:“附近有十來個村子,這是個大村,叫桃花村,這個村子有片桃花林很有名氣,就叫了這個名字。”

  李桃才知道,這里的大集是在周邊的村子里選一個位置相對居中的大村開的集市,每三天一集,方便周邊的村民買賣交易些東西的。
  “那這里離縣城遠嗎?”
  “不算遠,十來里,走得快一個多時辰就到了。”陳三郎答道。
  李桃算了算,從山上下來走到縣城大概三個時辰,那這個桃花村剛好在家里和縣城中間。
  說話間已經進了桃花村的集市,集上熱鬧的很,有不少擺攤的,還有挑擔的、扛筐的,形式各種各樣,里頭有賣菜的,賣果的,賣包子饅頭的,賣各種筐和籃子的,甚至還有支個攤子算命的。
  李桃還看到有人用草繩綁了只雞來賣,李木看得眼睛都直了。
  賣雞的攤主收到他們的目光,也不管他們穿的破爛,忙出聲吆喝:“公雞,大公雞,家里養(yǎng)了一年多的公雞,肉肥油厚的大公雞。”
  見李桃等人走了過來,攤主忙問道:“小娘子買雞嗎,家養(yǎng)的公雞,養(yǎng)的肥肥的。”
  只見那大公雞被綁住了腳,還在地上掙扎不已,時不時叫喚兩聲,看起來活力十足。
  李桃笑瞇瞇問:“阿叔,雞怎么賣。”
  攤主把雞往外推了推,指著雞道:“十五文一斤,我這只雞養(yǎng)的肥,有五斤半重,給八十二文就好。”
  李木在一旁驚呼:“現(xiàn)在雞肉這么貴了?”
  以前在家鄉(xiāng)的時候,活雞一斤才十二文,便宜的時候,十文、十一文也有。
  攤主看出他們不是誠心想買,不悅道:“不算貴了,南邊都發(fā)大水了,現(xiàn)在什么都漲價了,麥子都漲到快六十文一斗了,更別說肉了。”
  李桃目瞪口呆,根據原身留下的記憶,平常時候,麥價才不到三十文一斗,要是收成好,二十幾文一斗也是有的,這是漲了一倍了。
  她摸了摸兜里的六文錢,不知道這六文錢還能買到多少鹽。
  李桃沖攤主歉意地笑了笑,拉著李木往前追陳三郎去了。
  陳三郎正駐足在一家包子攤前,蒸籠里的白煙彌漫,包子攤的一圈都彌漫著一股誘人的麥香和肉香。
  “這家的包子好吃。”  陳三郎回頭跟二人說,又從懷里掏出九文錢,對攤主說道:“來三個肉包。”
  攤主看了陳三郎一眼,沒有接錢,只說道:“郎君好久沒來了吧,現(xiàn)在糧食漲價了,包子也漲價了,肉包五文錢一個了。”
  “之前不是才三文嗎?漲這么多?”
  攤主尷尬地笑了笑:“菜包現(xiàn)在是三文,肉包已經漲到五文了,沒辦法,麥價肉價都漲上天了,我們小本生意,客官見諒。”
  李桃聽陳三郎說三個肉包,就知道是給他們姐弟倆一人一個,忙擺手道:“陳叔,我們不餓,不用給我們買。”
  哪能不餓呢,走了這么遠的山路,別說兩個半大孩子,陳三郎自己都覺得腹中有些空,他對著攤主說道:“那來三個菜包吧。”  又看著姐弟倆說:“這家菜包也好吃的,面發(fā)的可好。”
  李木接過遞來的包子,一口咬住,說:“這包子確實香。”
  李桃也咬了一口,面發(fā)的軟硬適中,里頭是白菜餡,餡也不綿軟,確實好吃,她笑著給陳三郎道謝。
  幾人繼續(xù)走,陳三郎三兩口吃掉包子,說道:“這里的肉鋪每日都是開門的,因著附近的村子不少,肉鋪就這一家,每日都有人來買肉,還有雜貨鋪也是每日開著門的,就在肉鋪旁邊,我聽你娘說你要買鹽,可以一起去看看。”
  三人走到集市頭,再往左一拐,肉鋪就在前頭了。
  賣肉的漢子正給案前的老婦切肉:“半斤肥膘肉,十四文。”
  老婦心疼地遞出銅錢,嘟囔道:“要不是家里小孫子實在饞....."
  陳三郎驚訝道:“現(xiàn)在肥膘肉這么貴了?”
  漢子看他們一眼,后頭兩個穿得破破爛爛的,不像買得起肉的,他笑道:“什么都漲價了,肉還能不漲價?客官要點什么?”
  陳三郎訥訥道:“豬腳怎么賣?”
  “噢,豬腳便宜,十六文一斤,你要多少?”
  十六文一斤還算便宜,三人心里都腹誹不已,要知道以前豬腳可才十文錢一斤。
  陳三郎指了指:“要這兩根吧。”
  漢子麻利地給他拾了稱重:“剛好兩斤,三十二文。”
  三十來文不算少,漢子看他們有些肉痛,又搭了根筒骨,說:“這個送你的。”
  陳三郎暗嘆一口氣,從懷里掏出錢來,數了三十二文遞出去,好在貞娘在出門前叮囑他多帶些錢出來。
  買好了肉,幾人又走了兩步往隔壁的雜貨鋪去。
  “什么?鹽三十文一斤?”  李桃驚呼。
  雜貨鋪的伙計是個年輕小伙,他看他們手里拎著剛買的肉,指了指隔壁,笑道:“不算貴了,原先鹽也要二十文一斤的,比起糧肉,漲的算少的了。”
  李桃心里有些氣,這個時代人吃鹽都吃得不多,耗費的量少,漲價的速度當然跟糧食比不了了,而且這個東西有點復雜,她現(xiàn)在也不知道這里的鹽是官營的還是私營的,還是混著來的。
  但是沒辦法,家里的鹽罐都見底了,這個東西做菜可以放得少,但是不能不放,要不然沒力氣不說,還容易得病。
  她從懷里掏出小心翼翼護著的六個銅板,說道:“買六文錢的。”
  買鹽這樣散買的人不少,尤其是鄉(xiāng)里,伙計從一旁拿出一個小竹筒,舀了兩下,李木從背簍里拿出準備好的鹽罐子遞過去,背簍里頭還有一些他們下山撿的野菜野果。
  買完東西,三人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尤其是李桃,現(xiàn)在李家可謂是身無分文,一點都不剩了。
  幾人又逛了逛,李桃見集市上有賣肉的賣雞的,卻沒有賣魚的,問陳三郎:“陳叔,這里沒有賣魚的嗎?”
  陳三郎思索一瞬,回道:“少得很,不一定每次趕集都有,魚不好捕,尋常人家捕到自己就吃了。”
  “噢,那魚一般怎么賣?”
  “比雞便宜一些,具體多少我也不甚清楚。”
  李桃心里有數了。
  但是撈魚的事還沒影,能撈多少還不確定,正好走到一個賣野菜的攤子,攤主是個中年男子,攤位前擺著五六種菜,有自家種的白菜,也有山里的野菜。
  李桃眼睛一亮,快走了兩步,問道:“老板,這個薺菜怎么賣?”


  (https://www.dzxsw.cc/book/21620949/3636605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