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回程
賣菜攤子的生意很是一般,沒有生意,男人顯得有些局促,不停地搓著雙手,見有客人來了,忙指著菜說道:“薺菜和蕨菜一文錢一把,都是今早在山上采的,很是新鮮,這幾堆兩文錢一把,是自己菜園子種的。”
李桃看了看,一把有挺多,一把就夠吃一頓了,白菜和菠菜一把倒是少些,而且野薺菜和蕨菜的價格還更便宜。
看來野生的菜不怎么值錢,哪怕是糧價肉價都漲上天了,菜價還是趴在地上,尤其是野菜。
李桃和攤主道謝,轉身拉著李木走了。
“姐,怎么薺菜和蕨菜那么大一把才一文錢?我看比那白菜大一圈!崩钅疽苫蟆
“這地界靠山,現在的時節野菜不難尋,只是費些力氣,不怎么值錢。”
李桃思忖著,如果她也擺個攤賣野菜,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野菜不值什么錢,但是這是無本的買賣,多賣一文就賺一文,只是多費些力氣罷了。
陳三郎在一個賣筐攤子前停了下來,攤主和陳三郎他爹是一個村的,他給了兩文錢,讓幫忙給他爹帶個口信,就說他媳婦生了,生了個小子。
見姐弟倆追上來,他繼續走,說道:“你嬸子囑咐我去桃花村里頭找個大夫,請他上山給我家那小子看看,他是早產兒,我一直擔心怕他身子會不會有些問題!
陳三郎的小兒子早產,怕養不活,現在都還沒取名字。
桃花村是個大村,雖然沒有正經的醫館,但是有個十里八村有名的老大夫,醫館就開在家里,多拿些錢,人家也是愿意跑一趟的。
李桃二人跟著他走,眼睛不住地往人家村里轉悠,桃花村大多是麥田,土質瞧著不賴,這個時節的麥子已經都收完了,有些人家一家子青壯漢彎著腰在田里翻土,有的人家哼哧哼哧在收豆子。
“陳叔,你們這里沒受到大水影響嗎?”
陳三郎搖了搖頭,說:“我們這地界已經有兩個多月不怎么下雨了,中間有也只是淅淅瀝瀝一點雨水,前些日子,我聽說山下的村民為了搶水都有大打出手的,好在我們住在山上,溪水還有干涸,說不定是我們這地界的雨都下你們老家那去了!
李木看著這一片田地,心里有些難受,北方種麥子多,雨水少的影響也沒有種稻子大,他垂著頭悶聲道:“那也比我家那好很多了!
他們家那里的田地都被沖垮了,別說糧食了,地皮菜都靠搶,有些地方大水甚至沖走了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了。
陳三郎不太會安慰人,扭頭看了他一眼,僵硬地說:“以后會好的!
李桃往他肩上拍了一巴掌,說:“別想了,最難的時候都過來了,以后只會越來越好的!
三人在桃花村里頭走了有一刻鐘,陳三郎有點忘路,又問了兩個村民才找到。
進門處插了根旗子,上面用一塊粗布寫了個“醫”字。老大夫年紀挺大了,胡子花白,待陳三郎說完,他盯著看了看他:“我說看你有些眼熟,前幾年你媳婦有孕是不是請我去看過?”
陳三郎點頭應是,那會兒子貞娘剛有孕,吐得厲害,他放心不下,索性請了個大夫上山瞧了瞧。
老大夫撫著胡子笑:“我年紀大了,山路不好走,我不大能爬上去了,我兒子也學了我不少醫術,讓他跟你走一趟吧! 又回頭往里屋喊了幾聲。
老大夫的兒子走了出來,是個三十出頭的中年男子,留了兩撇胡子,幾人商議了一番價錢,尋常坐診的診費是五文,像他們這種出外診的視路程而定,陳大郎家住山上,最后說好二十五文,藥費另算。
老大夫姓王,王是桃花村的大姓,他這個兒子家中排行老二,王二郎回藥房收拾了些小兒生病的常用藥,拎著藥箱就跟他們離開了。
幾人在山中又走了一個來時辰,李桃覺得餓的前胸貼后背的,想起李木背上的背簍里還有些六月瓜果子,忙拿了幾個出來分了。
李桃在一顆大樹下找了塊看著不大臟的石頭,一屁股就坐了下去,扯片樹葉往一旁擦了擦,就招呼另外幾人來坐。
王二郎放下藥箱,錘了捶腿,咬了一口遞來的果子,說:“六月瓜?這果子味道不錯,就是不大好找,我婆娘前些天去山里還找了找,就找到十來個!
李桃愣了愣,問道:“你們都覺得這個味道不錯。俊
“是挺好吃的,甜滋滋的,我小女兒愛吃的緊,就是籽太多!
李桃看著手里被啃了一大半的紫皮果子,心里有了打算,賣菜不好賣,要不試試賣果子?之前他們發現六月瓜那里有好幾棵這樣的果樹,可結了不少果子。
還有五味子,刺泡那些,反正都是山貨,無本生意,賣不出去就自己吃。
打定主意,她整個人都有勁了,吃完了拍兩下手一鼓作氣繼續爬。
李木在后頭丈二摸不著頭腦,他摸了摸腦袋,背上背簍就小跑著跟上去。
又走有小半個時辰就到陳家了,李桃姐弟跟著陳三郎先回陳家,她順便把現在物價飛漲的情況跟趙春娘說說。
陳三郎帶著大夫進了臥室,路上他們又說了說,陳三郎想著媳婦當時生小兒的時候有些磨難,想想還是讓大夫看看為好,于是便說好了看診費再加十文錢,大人小孩都瞧瞧。
大夫進了臥室,先給大人看,他瞧了瞧躺在床上的婦人,臉上沒什么血色,但是精神頭不算差,一把脈,說道:“有些虧空,不算什么大礙,多吃些肉蛋,好好補補,一兩年內別要孩子,身子也就能恢復了。”
貞娘大呼一口氣,遭此一難,她也不想生了,又忙招呼大夫:“這是我小兒子,剛出生幾天,您給看看。”
趙春娘抱著小孩上前,相比于剛出生的時候,孩子長開了一些,但是看著還是瘦弱,比足月生的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都小。
“早產兒,現在瞧著五臟六腑應該是沒有什么大問題,就是身子弱些,得好好將養著,三歲前都不可大意,上了六七歲也就好了!
陳三郎夫婦差點喜極而泣,尤其是貞娘,她一直惦念著要不是她摔那一跤孩子也不會早產,內心一直深深自責。
大夫又囑咐了不少,眼見著天色不早,大夫說要告辭,陳三郎起身,山路不好走,他要把大夫再送下去,再回來就太晚了,他今夜就在山下找個農家借宿一夜,明早再回。
李桃心里也由衷地為他們夫婦高興,念了兩句好人有好報,跟趙春娘說過山下集市的事情之后,她帶著弟妹往家走,腦子里裝的滿滿都是趕集賣山貨的事。
(https://www.dzxsw.cc/book/21620949/363660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