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第112章 年味


帽巷里住著都是一戶戶的人家,青磚瓦房,石板路,路面的雪也被掃的干凈。
  冬天太冷,一溜煙看過去,家家都是關緊門戶,幾人推著木板車走了過來,想找個問路的人都難尋。
  “姐,哪家是泥什么的家啊?”
  “泥猛。”  李桃答了一句,心里嘀咕不知道這人為何起了個這么個名字。
  賣餅子那人說泥猛家住在巷尾,幾人推著車一路走過去,到了巷尾,李桃選了一戶人家叩門。
  門開了,一個身量小的漢子走了出來,羅圈腿,嘴邊蓄著兩撇胡子,見是幾個陌生的女人和半大小子,皺眉問道:“找誰?”
  “這是泥猛大哥家嗎?”
  漢子點了點頭,說:“我就是,你們是?”
  李桃心中暗喜,這一蒙就剛好蒙對人家啊,她笑道:“我家是做豆子生意的,每天有幾十斤豆糟,聽人說你這里收,想來問問。”
  男人抬頭往他們木板車上看了一眼,車上蓋著粗布,他以為里頭都是豆糟,說:“我先看看貨?”
  趙春娘解釋一句:“這次我們沒帶豆糟來,下回來帶,價錢是如何?”
  “一文錢兩斤,摻水的不要。”  男人斜眼答一句,又問:“誰介紹你們來的?”
  趙春娘暗自咂舌,那巴掌大小一塊黍米豆糟餅子都能賣一文錢,這里收豆糟的價錢才半文錢一斤。
  李桃想了一下,說:“西市口賣黍米豆糟餅子的男人,說你這里收,你放心,我們都是正經(jīng)人家,做不來那摻水倒假的生意。”
  男人嗯了一聲,用手捂了捂凍的冰冷耳朵,說:“下次把貨帶來我們再談。”
  說完就轉(zhuǎn)身回屋了。
  李木很是高興,說:“娘,姐,家里可還有不少豆糟呢!”
  李桃也高興,放著也是放著,還占地方,白送給別人他們也心疼,自家吃又吃不下去,能賣出去最好了。
  年關將至,冒巷里不少人家門前都掛著紅燈籠,有的上面寫著福字,有的甚至還畫著年畫娃娃,紅色喜慶,在青磚瓦房之間瞧著很是亮眼,李棗看得時不時哇一聲,輕拽著趙春娘的袖子說:“娘,真好看!“
  李桃笑著說:“這還是白天,等晚上了,里頭的燈芯子亮起來了,面上的娃娃活靈活現(xiàn)的,更好看了。”
  李棗聽了就要流口水,但是紅燈籠太貴了,他們在西市問了,一對紅燈籠要賣上百文,有圖樣的更貴,家里不打算買,她也不鬧,眼神亮亮地看著燈籠,從木板車上站著踮著腳去夠。
  “小棗,別碰,這是人家家里的。”  李木把她抱了起來。
  李桃笑著說:“等明年,咱們家余錢夠了,我給你買兩個,不,四個,每個都畫上年畫娃娃,好不好?”
  李棗狠狠點頭,“好好好!”
  幾人順著路出了城門,接上了在城門口的騾子,騾子套上木板車,推車的幾人輕省了。
  雪融化成水,車轍印一壓就是兩排,路上的黃泥和雪水混在一起,幾人的鞋襪和褲腳都被打濕,還滴著黃水,濕濕噠噠的看著都糟心。
  羅招娣有些著急,褲子先不論,冬日里暖和點的鞋她可就這么一雙。
  李桃也難受的緊,說:“咱們明日無論天氣好壞都先歇息一日,這路也太難走了。”
  趙春娘道:“這條路我記得聽村里人說過,好幾年鋪的了,怕是又要修了。”
  修路就意味著要征役,他們家就一個男丁,還是半丁,難以應付徭役之事,要知道每年死在役上的青壯年都不少,他們由于是流民剛落地在這里,縣太爺免了兩年的徭役,想到這里,趙春娘大松了一口氣。
  把羅招娣送了回去,木板車趙春娘和李木推回家里,李桃跟著宋慧走了一段。
  宋慧有些疑惑,但是能看出來李桃是想要跟她說些什么。
  “慧姐姐,我跟我娘商量過了,以后你和招娣一起賣豆腐,生豆腐每賣出三塊獎一文,一板就是獎六文錢,石板豆腐每賣出一份獎一文錢,這兩個錢加總在一起,你們倆一人一半,就不再是之前固定的十五文錢了。”
  宋慧愣了一下,腦子飛快地運轉(zhuǎn),她一下就想明白了,這錢兩人一分,她拿的錢只會比十五文多。
  她瞬間狂喜,拉著李桃的手激動地說:“桃子,姐姐太感謝你了!”
  李桃嘿嘿笑了兩聲,小聲說:“慧姐姐,這多出來的錢你也可以存起來。”
  宋慧是個聰明人,她抿著嘴笑,說:“我曉得的,曉得的。”
  她和羅招娣不一樣,雖然都是苦命人,羅招娣受父母薄待,攢錢也不過是之前逃出家門口,才意識到需要手里有些錢才不那么受制于人,但是她不一樣,她是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偷偷攢錢要做什么。
  李桃把她送到門口,宋慧擺了擺手說:“你回吧,路上滑,小心些。”
  冬至過了,之后又斷斷續(xù)續(xù)地下雪,每逢天晴的好日子,幾人就出發(fā)去縣里擺攤,買回來屠蘇酒,又沒挨住李木的哀求買了兩斤羊肉,李桃買了幾斤綠豆和糯米,打算回去做糕吃。

  豆糟也分好幾次拉去縣里賣給泥猛,一百八十斤的豆糟換回來九十文錢。
  泥猛年輕的時候家貧,家無兩畝薄田,他沒什么正經(jīng)活計,做的是“幫閑”的事,即誰家有事就去幫一手,賺個吃飯錢,但是他心思活絡,辦事也利落,漸漸做起來倒買倒賣的生意,不光豆糟、糧食之類他做,有什么事大伙兒都可以去找他,他有門道。
  至于為什么泥猛叫這個名字,李木有次沒忍住,問了一嘴帽巷口聊著八卦的老阿婆們。
  老阿婆笑著說:“噢,他以前不叫這個名兒,叫什么栓子,二栓子,聽人說南邊海里有種魚叫這個名兒,他覺得聽起來很是威武大氣,就該叫了這個名兒。”
  李桃沒忍住笑了出聲,泥猛這個魚也就名字聽著虎人,實則又小又瘦,倒是陰差陽錯和他的身形匹配上了。
  ......
  雪紛紛揚揚地下,在這期間,錢都頭受命來了竹溪村兩趟,記錄了一下肥堆的數(shù)據(jù),情況還不賴,他滿意地回去復命。
  竹溪村的年味也足了起來,富裕些的人家買雞買肉,做糕做餅,家里養(yǎng)豬的兩戶人家拖了屠戶來村里殺豬,就地賣肉,李桃一家子去看熱鬧,沒忍住也買了兩盆豬血回來,貧困些的人家也咬著牙省錢置些肉,好過個吉祥年。
  這日清早,李桃在木板上刻上一道,轉(zhuǎn)頭笑著道:“娘,大木,小棗,明日就過年了。”


  (https://www.dzxsw.cc/book/21620949/363659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