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316章 李二無奈,李淵歹毒。
至于是怎么個不一樣法,李二很清楚。
大明王廷是李承乾的一言堂,這就是開國君主的底氣。
可大唐卻不是他的一言堂,他做不到,這就是他的無奈。
此番酒宴他也不是真的馬上就要出兵高句麗,只不過是為了釋放這樣一個信號。
告訴大家他的態(tài)度和想法,等到真需要兵發(fā)高句麗的時候,大家不會覺得那么突兀罷了。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今年李二一定會動兵。
李承乾的確給他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朕還活著呢,你就想強爺勝祖么?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大唐的群臣對李承乾太過于包容了。
這么說可能不好理解,換個說法,如果今天大明王廷是另一個皇子鼓搗出來的,那么群臣絕對不是現(xiàn)在這個態(tài)度。
原因很簡單,如果大明王廷的君王是別人,對于未來的大唐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真到了李二龍馭歸天之時,皇位之爭怕是要比當年的玄武門之變更加可怕。
甚至大唐還有分崩離析之危。
但這個人是李承乾,那就不一樣了。
說到底,李承乾才是大唐太子,是大唐的正統(tǒng),也是未來的大唐皇帝。
既如此,大明王廷和大唐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甭管現(xiàn)在的大明王廷多強大,最終都會成為大唐的一部分。
只要未來的大唐皇帝是李承乾就行。
而且,最主要的是,隨著大明王廷愈發(fā)的強盛,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愈發(fā)的穩(wěn)固。
哪怕李承乾當初在太極殿摘冠而去,但現(xiàn)在誰敢說他不是大唐的太子?
所謂的不爭便是爭,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李承乾還留在東宮戀棧不去,那么決定李承乾未來的人一定是李二。
但現(xiàn)在,李承乾的未來誰又知道呢?
縱使李二抽風真的褫奪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那有如何?
人家還有大明王廷,搖身一變就成了開國帝王,甚至廟號可以稱祖,你說氣人不氣人?
最最最重要的是,李二現(xiàn)在真要褫奪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滿朝文武能答應么?
不能的,通俗點兒來說,李承乾已經(jīng)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不單單是一個合格的儲君,就他現(xiàn)在的所作所為,勉強說是一個明君也不為過。
這樣的儲君他們不要,他們想要哪樣的?
而對他們來說,也有一個問題是他們必須考慮的。
那就是如果未來的大唐皇帝不是李承乾,那大唐和大明該如何相處?
李承乾會不會怒而興兵,從而將剛剛穩(wěn)定的天下再次拖入猶如隋末一般的泥沼?
所以,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當真是穩(wěn)得一批。
別看李承乾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為了那個位置,但事實上他的每一個舉動都在為自己的太子之位加碼。
這樣一來,李二就有些不舒服或者說是憋屈了。
作為一個皇帝,未來傳位于誰居然不是我能決定的,你覺得他樂意不樂意?
不是說李承乾讓他不滿意,相反,他很滿意李承乾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但就是不舒服,那種失去了掌控權(quán)的感覺,讓他很不爽。
這并不矛盾。
尤其是現(xiàn)在滿朝文武幾乎都認定了李承乾就是未來的接班人,你讓他怎么想?
別忘了,他首先是一個皇帝,最后才是一個父親。
搖了搖頭,李二說道:“不急于一時,但高句麗終究還是要打的。如今他們占據(jù)著大半個遼東,又和草原接壤,如果現(xiàn)在不加以遏制,未來他們要是控制了草原,隨時都有南下,顛覆國朝之危!
眾人聞言也是點了點頭,的確是這么個道理。
雖然李二急需一場大戰(zhàn)來證明自己,但他也并非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兒子強,就隨意的動兵。
高句麗對于大唐而言,絕非是金甌有缺那么簡單,為什么從前隋開始,兩朝四帝都會對高句麗動兵,就是因為高句麗的地理位置的確對中原王朝來說永遠都是一個威脅。
不過從李二這句話里面,大家也聽出來了,李二對于出兵高句麗的態(tài)度是很堅決的。
今天,也就是跟大家通個氣,或者說,讓大家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雖然李二不能像李承乾一樣在大唐也一言而決,但縱觀歷朝歷代,李二也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強勢的帝王。
之所以有些時候要妥協(xié),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拿大明的李承乾和大唐的李二作比較,其實對李二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大明才多大個地兒?
李承乾又是鎮(zhèn)南府又是鎮(zhèn)北府的……你整個大明王廷有大唐一個州府大么?
大唐雖然經(jīng)歷了隨末的亂世,人口驟減,但三百來萬戶還是有的。
看清楚,那是戶!
大明總?cè)丝诓湃嗳f,這里面差了多少倍?
“陛下,現(xiàn)在與其對高句麗動手,倒是不如圖謀一下吐谷渾!鼻≡谶@時,長孫無忌站了出來,說道,“吐谷渾這些年來,對我大唐屢有不敬,而之前我們沒空收拾他們,但現(xiàn)如今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說吐谷渾近年是連年雪災,國力大損。
最重要的是,他南邊還有個大明,他不敢,也不能不防。
如此一來,拿下吐谷渾可就輕松多了,要是殿下再在南邊策應,吐谷渾幾乎探囊可取。”
聽他這么說,李二笑了笑。
長孫無忌說錯了么?
其實并沒有,的確,按照現(xiàn)在的形式來說,的確是拿下吐谷渾最好的時機。
大唐和大明一起出兵,吐谷渾瞬間就會遭遇滅國之危。
但李二不會這么做,不是他看不上吐谷渾,而是作為一個帝王或者說是作為一個父親的驕傲,都不會讓他這么做。
“高明什么意圖,你難道不知道?”李二搖了搖頭,“吐谷渾就讓他折騰吧,他想證明自己,那就讓他去證明自己。
朕也好奇,未來的大明王廷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這話說起來有點兒矛盾,李二前面還覺得李承乾給了他不小的壓力,這會兒又讓他去證明自己,聽上去確實有些難以理解。
但事實上,這話其實很好理解。
說白了,李二也有著他自己的驕傲。
他是想證明自己,證明爹永遠都是你爹。
但他絕對不是用長孫無忌所說的這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絕對不是。
李二想要大明王廷么?
想要,這是肯定的。
大明王廷真的太過于神奇了,而且,大明王廷出產(chǎn)的那些玩意兒,也當真是讓他開了眼。
可想要歸想要,但有些事情他絕對不會做。
咋的,弒兄逼父還不夠,還得再加一條虎毒食子?
就單單是這一條,他就不會這樣做。
至少,此時的李二還是在意臉面的。
再說了,吐谷渾又跑不了。
真要是李承乾最終沒辦法拿下吐谷渾,他也有把握再把吐谷渾打下來。
到時候,誰是爹誰是兒子,不就一目了然了?
至于其他人,同樣是笑笑不說話。
李承乾的打算基本上就屬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誰還不知道?
“不過說起來,大明的那些工藝倒是值得我們學習!狈啃g笑道,“如今,市面上但凡能引起轟動的物什,一定都是出自大明,該說不說,大明的工藝的確是略強于大唐!
他這個略強于就有些意思了。
這是略強于么?
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好不好。
李二也點了點頭,說道:“這一點兒朕也認可,工部尚書,之前我們與大明交易得來的連弩可有進展?”
對于大明的工藝,不管是誰,都得說一句服氣。
工部尚書段綸一聽,立馬站了出來,施禮道:“回陛下,工部還在研究,但大明生產(chǎn)的連弩,看上去雖然不起眼,但真當拆解下來后,零件之繁復,也是極為少見,這么長時間工部依然摸不清頭緒。”
說起這事兒,段綸就有些無奈。
李二點了點頭,說道:“不著急,慢慢來,既然大明能生產(chǎn)出來,朕相信我大唐的工匠也能生產(chǎn)出來。”
段綸點了點頭,倒也不再多言。
最近一段時間,他們工部丟臉可丟大了,還是少說話的好。
但不管是李二還是段綸都沒抓住事情的關鍵點。
大唐的工匠地位和待遇都太低了!
這個年代不重視工匠,其實也不單單是工匠,這個年代除了讀書人和農(nóng)民,其他行業(yè)別說重視了,不歧視就算好的了。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工匠缺乏創(chuàng)造力也就不難理解了。
“陛下,之前大明王廷有意讓我大唐派遣一使者長駐大明王廷,以方便兩國友好邦交。
而大明那邊的意思是讓王德全長駐大唐,作為大明長駐大唐的使節(jié)。
大唐這邊一直以來都還沒明確給個答復,不知陛下以為如何!币姸尉]退下,房玄齡又站了出來,舊事重提。
李二聞言笑了。
李承乾現(xiàn)在做事是越來越老道了。
什么兩國互派使者,不過就是李承乾一種示好的表示罷了。
說得像是朕不答應你還能召回王德全一樣。
“既然高明有這個想法,那就依了他便是。”李二笑道,“有合適的人選嗎?”
房玄齡說道:“之前戶部倒是給了一些人選,不過微臣倒是有一個更好的人選。”
說著,房玄齡自己都笑了起來。
要是把這人送過去的話,不知道李承乾會是什么反應。
李二也來了興致,好奇地問道:“誰?”
“盧正卿!狈啃g道,“自從去年殿下為他們求情后,盧正卿便和那些人有了些格格不入,繼續(xù)留在御史臺也有些不合適了。而且,最近他在朝堂上屢屢受其排擠,不如直接派他常駐大明王廷,也算是人盡其用。
此人雖然是士族出身,但為人卻是剛正,才學也是有的,最關鍵的是……”
說到這里,房玄齡不吱聲了。
不過眾人一聽,也是立馬懂了。
就連李二都笑了。
這還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盧正卿這人要說的話,才學還是有的。
去年在太極殿上,他怒斥李承乾的時候,哪一句‘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到現(xiàn)在都讓他記憶猶新。
這八個字,當真是言簡意賅。
至于房玄齡沒說完的話,他也明白。
士族為什么能稱之為士族,就是因為他們家大業(yè)大,族人眾多等。
房玄齡這是想撕一道口子出來。
還別說,從去年的崔明遠到現(xiàn)在的盧正卿,士族還真未必撕不開一道口子。
當然,房玄齡之所以這么做,其實也是在還擊士族。
他一心振興文教,結(jié)果上次士族那些家伙居然想抨擊朝堂才剛剛開始的文教振興,他豈能一點兒動靜都沒。
之前之所以沒有反應,不過是在等一個機會罷了。
現(xiàn)在,時機剛好。
“那就讓盧正卿去。”李二笑道,“好像還要安排一支護衛(wèi)對吧?”
“對。”房玄齡說道,“殿下的意思是,護衛(wèi)數(shù)量不能過百!
李二點了點頭,道:“這事兒就安排給席君買,讓他挑選九十八人,隨盧正卿一起出使大明!
聽李二這么一說,房玄齡也就不再多言。
“來,諸君,飲勝!崩疃α诵Γ愣似鹆司票,“別忘了,今夜可是郡王的慶功宴!
李孝恭聞言笑了笑,便第一個站了起來:“飲勝!
接下來,那就真的是飲酒作樂,倒是無甚好說。
而在太安宮中,李淵難得的一個人小酌了兩杯。
自從退位后,他不是在造人就是在造人的路上。
對于他來說,好像除了造人,也確實無事可干,沒事兒干,不就只有……
這些年,他可是給李二添了不少弟弟妹妹,不過對于這些事,李二也不在乎,也沒法在乎。
不過從李承乾在吐谷渾站穩(wěn)了腳跟后,大明王廷明揚大唐后,李淵倒是樂意抽出一個造人的空隙,一個人小酌兩杯。
他就在等,等自己的兒子和孫子最后怎么收場。
擺明的說,他就是想看戲,看一場大戲。
都說知子莫若父,這話是一點兒不假,李二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是有發(fā)言權(quán)的,否則,他當初怎么會說出那句‘比起高明更是不遜半分?’他不知道這話會傳到李二的耳朵里么?
他知道的,但他就是故意的。
別忘了,他也當過皇帝的。
當初的李二還是秦王的時候,就給了他很大的壓力,否則他為什么要立李建成為太子?
不就是為了壓制李二么。(劇情需要,別抬杠。)
當然,很多人覺得李建成是嫡長子,所以立為太子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可真有那么簡單?
毫不夸張的說,大唐的半壁江山幾乎都是李二打下來的,李淵他心里沒點兒數(shù)么?
父弱而子強在普通人家的確沒什么問題,但是在皇室,尤其這個父還是皇帝,那就是大問題。
以己度人,他忌憚當時兵強馬壯的秦王。
那么如今的李二會不會忌憚自己的那個絕對堪稱少年英才的兒子?
會的,這是一定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二只會越來越忌憚。
別看李二現(xiàn)在還很驕傲,有著自己的堅持。
呵呵,你就等吧,等到他上了年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時候,等到李承乾羽翼漸豐的時候,這兩父子之間的對決,才真正的開始。
權(quán)利這個玩意兒啊,那真的是世間最誘惑人的東西。
只要沾染上了,誰又會放棄呢?
“陛下,天涼了,早些休息吧?”李淵剛喝完杯中酒,便有一內(nèi)侍說道。
李淵笑道:“現(xiàn)在什么時辰了?”
“亥時三刻!眱(nèi)侍說道。
一聽他這么說,李淵點了點頭:“都這么晚了?”語氣中帶著些意外,不過很快又笑道,“休息吧,朕還要多活幾年呢,未來啊,是真的精彩,可能還有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戲!
內(nèi)侍一聽,笑而不語。
也就只有這位敢這么想。
“那今夜陛下要那位妃子侍寢?”內(nèi)侍笑道。
李淵擺了擺手,道:“算了,朕要好好將養(yǎng)一下了,不然未來哪兒還有好身體看戲?”
他知道這話會傳到李二的耳朵里。
但他在乎么?
他在乎個屁,多年前他就詛咒過李二的兒子也會手足相殘,這樣的話他都說過,他還在乎這些?
再說了,李二還能拿他怎么著不成。
李二誰都敢殺,能殺,但唯獨不敢也不能殺李淵。
哪怕是李淵突然自己暴斃了,李二都得向全天下人解釋。
因為大唐以孝立國,就這么簡單。
至于說李二和李承乾最終會走到哪一步,那就難說了,反正李淵覺得,這兩家伙最后搞不好就會有一場大戰(zhàn)。
所以他才想要多活幾年,這樣的大戰(zhàn),他只要看一次此生便再無遺憾。
至于說最終誰勝誰負,呵呵,跟他李淵有什么關系?
他就只是想看一場大戲罷了。
縱使,那一對父子都死了那又如何?
難道說他李家還沒有人能繼承這碩大的江山不成?
帝王無親情,李淵算是把這一句話演繹到了極致。
但從他的表現(xiàn)來看,就知道當年的玄武門之變,讓他有多恨!
當然,他恨的不過是李二將大唐的江山從他手里奪走了。
僅此而已。
權(quán)利啊,只要沾染上了這個玩意兒,人性都不值錢了。
他的不值錢,李二的,同樣不值錢!
皇位之爭,從來都是血淋淋的。
這話是一點兒沒錯。
(https://www.dzxsw.cc/book/21564724/210417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