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317章 長孫無忌,各懷心思。
李淵這般其實也談不上對錯,試想一下,別說一個曾經(jīng)坐擁天下的帝王,就算是一個普通利益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有一天被他親生兒子趕下了臺,他也接受不了。
利益面前,沒有父子,不信的話,參考雙匯。
李淵能老老實實的當(dāng)他的太上皇,說實話已經(jīng)是他內(nèi)心強大的一種體現(xiàn)了。
稍微極端一點的人,搞不好都被仇恨沖昏了頭腦,開始報復(fù)社會了。
至于說他在不在乎大唐,這其實也沒法說。
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他都這樣了,你還要求他從大唐的利益去思考,過分了。
最后再說回親情。
呵呵,這玩意兒那就更操蛋了。
李淵有名有姓的兒女四十好幾個。
疼得過來嗎?
真要說的話,他連后宮的那些妃子都疼不過來。
親情這玩意是真沒體現(xiàn)在他身上。
李淵就寢,皇宮里的歡宴也落下了帷幕。
這一夜,大家各有心事,但唯一沒把這一切放在心上的,卻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這個老狐貍,當(dāng)真是把老奸巨猾這四個字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之前這老家伙提出兵發(fā)吐谷渾的時候,眾人還有些鬧不明白這老家伙要作甚?
整個大唐誰不知道,如今的吐谷渾就是李承乾的禁臠。
大明和吐谷渾之間必有一戰(zhàn),這是誰都逃不開也避不了的。
不管是李承乾還是慕容伏允都只是在等機會罷了。
曹操說得好啊,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
這個觀點放在李承乾和慕容伏允任何一人身上都是極其的受用。
從慕容伏允逼死天柱王,再到重開商道,其實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來,他想重振國力,以待時機。
而李承乾呢?
他其實也在做類似的事情。
遏制吐蕃,安撫百姓,大興土木,廣開教育,這些難道不都是么?
李承乾也在積攢國力,隨時應(yīng)對未來吐谷渾所帶來的威脅。
反之,如果李承乾沒有對吐谷渾有一個完整的計劃,那算得上什么樣的明主?你還指望和吐谷渾和睦相處不成?真要這樣,滿朝文武至少有大半都會失望至極。
他們雖然反對李二現(xiàn)在出兵高句麗,但不代表著他們就認為高句麗不用打。
恰恰相反,他們也愿意對高句麗出兵,畢竟高句麗的存在本身就是對大唐的一個威脅。
而吐谷渾于大明而言,更勝高句麗于大唐。
所以,李承乾和慕容伏允之間,必有一戰(zhàn)。
而且,他們雙方都視對方為一塊肥肉。
慕容伏允想獅子搏兔,從而再現(xiàn)昔日之輝煌,李承乾也想蛇吞象,完成最后的華麗蛻變。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李承乾為什么不聯(lián)手大唐一起圖謀吐谷渾?
那可比他一個人苦苦掙扎要輕松多了。
然而那卻是不可能的。
對,就是不可能的。
此時,李孝恭和李道宗兄弟正一道坐著馬車回府,說來也有趣,李道宗堂堂王爺,豈會沒有自己的馬車,之所以死皮賴皮的和李孝恭同程一輛馬車,不過是有些疑問罷了。
“王兄,長孫無忌這老兒是何意思?”馬車上,李道宗問道。
李孝恭聞言,笑了笑:“你說呢?”
李道宗搖了搖頭,李孝恭進而提醒道:“想想我們那位殿下做這一切的目的!
“目的?”李道宗想了一下,說道,“他是想擺脫太子這個身份的困境,為自己謀取一條退路?”
李孝恭點了點頭,說道:“對,作為臣子,你應(yīng)該明白的,伴君……”
這也就是他和李道宗私交甚好,才會說這樣的話,換一個人,他絕對不會這么說。
伴君如伴虎這話,對么?
對!
至少李孝恭很清楚,別看他是皇室宗親,但這句話他是深有體會的。
當(dāng)初李淵還還在位的時候,武士彟是怎么取代他的?
不過是一個關(guān)于他謀反的謠言而已。
當(dāng)然,說而已可能有些過了。
但作為當(dāng)事人的李孝恭太清楚這是怎么一回事兒了。
他到現(xiàn)在都懷疑,放出這樣謠言的人,最有可能的就是李淵。
甭管對不對,反正他就是這么認為的,畢竟這個謠言最終的獲益者就是李淵,這一點兒沒什么好辯解的。
“話是這么說,但長孫老兒此舉是何意?這事兒要是讓我們那位殿下獲悉了,他可算是得罪人得罪很了,吐谷渾畢竟是人家給自己留下的退路,未來萬一事不可為,人家也不至于全盤皆輸。
可長孫老兒都把主意打到這上面去了,就不怕未來殿下得勢,他……”李道宗雖然認可,但還是有些不明白。
迷糊啊他。
李孝恭笑了笑,說道:“這就是人家聰明的地方,你以為人家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放心,人家比你清楚多了!
“他知道還這么干?”李道宗有些不明白,或者說,他還沒轉(zhuǎn)過這個彎兒。
“你啊……”李孝恭搖了搖頭,道,“別忘了,我們是對誰效忠。”
對于李道宗,李孝恭愿意多說兩句。
皇室宗親里面,自從李神通離世后,也就他們兩人撐門面了。
兩人都是李淵的堂侄,而且私交也不差,李二登基之后削王為公,也只有他們和已經(jīng)離世的李神通因功保住了王位。
幾乎同樣的處境,同樣的環(huán)境,兩人共同的話題自然也就多了些。
而聽李孝恭這么說,李道宗也反應(yīng)過來了,他只是一時之間腦子沒轉(zhuǎn)過彎來,并不代表他不懂。
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哪兒還能不懂。
“長孫老兒這是想學(xué)三國諸葛家?”想明白后的李道宗也是搖了搖頭,“他難道就不怕陛下知道?”
“你以為陛下不知道?”李孝恭笑道,“行了,你就別操心了,陛下什么都知道,搞不好我們那位殿下也都知道。
但知道又如何?
別說陛下和殿下,你以為房玄齡這些人不知道,他們同樣也知道,但你放心,沒人會當(dāng)回事兒的。
因為,這是大唐,不是三國,明白么?
不管長孫無忌做了幾手準(zhǔn)備,大唐的天下都姓李,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聽李孝恭這么一說,李道宗瞬間就明白了。
長孫無忌這一手,確實是老奸巨猾。
這一下子,李道宗就明白了長孫無忌的打算。
這老東西,單純的就是站李二。
啥皇子太子的,他都不管,就是一個勁兒的抱住李二的大腿。
還別說,這老家伙是真的雞賊。
李承乾那邊有長孫沖在,只要長孫沖按照現(xiàn)在發(fā)展的趨勢走下去,未來在大明王廷絕對有一席之地。
而他在大唐抱住李二的大腿,不管未來怎么變,對于他長孫家來說都沒影響。
李承乾繼位了,有長孫沖,他長孫家還是大唐的頂級家族。
李承乾沒有繼位,還有他,長孫家依舊不倒。
他之所以現(xiàn)在圖謀李承乾嘴里的肉,就是為了以防萬一做的準(zhǔn)備。
這樣做的好處,可就太大了。
一來可以向李二表忠心,二來他也在告訴別人,他和李承乾不是一伙的。
別人都是撿了雞蛋之后不放在一個籃子里,他不,他是撿了雞蛋之后,還要盯著老母雞。
關(guān)鍵是,他這么做,還不犯忌諱!
你能說他投機?
不,人家還真沒,他就是堅定的站在李二的立場之上,這他媽叫忠誠!
……
次日,澆河郡。
定城王得到了慕容伏允的許可后,他也是馬不停蹄的就趕了回來。
拿著慕容伏允的手令走私,這是他沒想到的。
不過這也意味著這批軍械大部分都會落到慕容伏允手里,當(dāng)然,他也能順便撈點兒,但肯定不多。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要不是走私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的,他也想將這批軍械扣在自己手里。
可在這個當(dāng)口,他要是敢這么做,慕容孝雋肯定會咬死他不放,而慕容伏允也會懷疑他這么做的目的。
賺點兒錢,慕容伏允不會說什么,也不好說什么。
但你悄悄咪咪的想強軍,你想干嘛?
但對他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剛好可以消弭最近的走私風(fēng)波。
站在他的立場來說,他也不想太過于得罪那些人,畢竟剛剛得罪了慕容孝雋,再得罪那些人,搞不好他的處境比慕容孝雋還難。
不過定城王也是一個聰明人,在離開伏俟城的時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派人回自己地盤召集工匠。
買哪兒有學(xué)會了人家的技術(shù),自己做來得實惠?
不得不說,他的想法是對的。
只是他也不想想,李承乾敢把這東西拿出來賣,還會怕你偷師不成?
要是那么簡單就學(xué)會了,段綸也不至于那么無奈。
而回到了澆河郡后,定城王又將之前的那商隊管事找了來,當(dāng)即說道:“你現(xiàn)在就派人去大明,別的先不談,先確定他們有貨,貨還在手里,如果可以,盡量拿回幾件樣品,哪怕價格高一些都無妨。
但記住,你一定要親眼看到那些軍械,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一定要親眼看到!
他也有些擔(dān)心,這要是真能買回這批軍械,那之前的事兒就算個屁,甚至,他還會為此再立一功,雖然到了他這個地步,功勞這個東西用處也不大了,但有功總比無功強。
“王爺放心,我這就親自過去!惫苁碌鸟R上點頭說道。
定城王又說道:“聽好了,現(xiàn)在可別再整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了,首要任務(wù)就是敲定這批軍械,只要敲定了這批軍械,未來多的是賺錢的機會!
他不得不再叮囑一番,他也怕自己手下也有人跟拓跋釗的手下一樣,悄咪咪的還干著走私的勾當(dāng)。
不好明說,畢竟到底是怎么個情況他也不清楚,但適當(dāng)?shù)那么蛞环是有必要的。
管事的一聽,當(dāng)即也就明白了,最近的傳言他也聽到了,但這個事兒他也不好解釋,當(dāng)下便說道:“王爺放心,小的知道孰輕孰重!
單從他這句話來看,這管事的也不是個傻子。
解釋有什么用?
解釋再多,不如你做的多。
大家只看你怎么做,誰聽你解釋啊?
定城王點了點頭。
如此就好。
等管事的走了后,定城王又吩咐人準(zhǔn)備人手。
只要消息傳回來,這次他要親自去。
他也怕慕容孝雋橫插一杠子,自己不親自去,慕容孝雋真干得出來屠戮了商隊,然后收繳了戰(zhàn)利品,最后屁顛屁顛的去找慕容伏允。
到時候,縱然他有慕容伏允的手令,估計拿到了軍械的慕容伏允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伏俟城那邊的錢糧估計也在路上了,你派人去接應(yīng)一下。”定城王說道。
購買軍械自然是慕容伏允掏錢。
不過這點兒錢糧多慕容伏允來說,也是小意思,一點兒壓力都沒。
麾下聞言,當(dāng)即便點頭領(lǐng)命告退。
另一邊,管事的出來后,也是當(dāng)即就著手前往大明王廷。
對于親自前往大明,他還是有經(jīng)驗的。
現(xiàn)如今,帶著錢糧可能不好走,但是打著空手,還是很容易就能混過去的。
慕容孝雋雖然在軍隊的威信很高,但麾下的這些將士也是要吃飯的。
誰還沒有個私心?
要知道,普祁這些人之所以能幫著他們將糧食走私到大明,就是因為他們幾乎打通了所有關(guān)節(jié)。
這世間,最利的武器,金錢絕對可算其一。
怎么說呢,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
就這一句話,其實就能說明很多東西了。
之前說,李承乾為了他們在澆河郡扎根花了不少代價,就是花在了這上面。
到了晚上的時候,管事的終于進了大明王廷,然后就在這邊人的接應(yīng)下,火速朝著鎮(zhèn)北城敢了過去。
邱博聞駐扎的地方叫北邱城,是屬于這邊三座兵城之一。
而鎮(zhèn)北城剛好就在三座軍營的中間。
此時,黃嵩等人就在鎮(zhèn)北城里等信。
“這生意做得,怎么跟那些探子一樣了!睏钚丈倘藫u了搖頭。
他是越來越看不懂了,這他媽還是做生意么?
雖然在這里做的生意的確賺錢,好吧,那是真的賺錢,加一成利都有無數(shù)的商隊趨之若慕。
活了大半輩子,他還是第一次做這樣的生意,還別說,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一樣。
黃嵩聞言笑道:“你不懂,這是好事兒,這說明殿下已經(jīng)開始接受我們了。別說還有一成利,就算沒有,這筆生意也能做。”
他不在乎賺錢不賺錢,真的,自從看到王德全等人平步青云之后,他就對賺錢沒啥興趣了。
“我也知道是好事兒,就是這生意吧,做得太迷幻了一些!睏钚丈倘藷o奈搖了搖頭。
他印象中的生意可不是這樣子的。
不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xù)走下去。
和黃嵩不一樣,他不奢望跨越階層,畢竟那個太難了。
只要未來能當(dāng)一個富家翁他就心滿意足了。
“掌柜的。”就在這時,有伙計來報,“定城王家的商隊管事來了,他此番想來看看貨。”
“大魚上鉤了!秉S嵩笑道,“無妨,帶他去看,”
看兩眼咋了
你還能看兩眼就讓我虧本不成?
不現(xiàn)實。
說到底,這是大明的底氣。
而當(dāng)管事的看到那整整齊齊的軍械后,也是震驚了一下。
但震驚的同時,也松了一口氣,他知道定城王擔(dān)心什么,這下算是確定了。
再交涉了一番后,他也如愿拿到了樣品,然后一臉激動的又趕了回去。
等他走后,黃嵩笑了笑,道:“殿下當(dāng)真是料事如神,準(zhǔn)備一下吧,大買賣來了,做完這單買賣,未來我們最不濟也能混個皇商的名頭!
直接從商人入仕可沒那么簡單,他又不是李勤儉等人,從一開始就跟著李承乾,所以他渴望,但卻是知其難度。
“那要不要傳消息回去?”有人問道。
黃嵩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老夫雖然不知道殿下此舉有何深意,但既然是殿下親自交代下來的,肯定沒那么簡單!
他其實也明白,當(dāng)李承乾將這筆生意交給他們的那一刻起,他們至少半只腳都踏進了仕途。
至于說未來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那就不好說了。
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只要有機會,未來,一切都有可能。
“這樣,黃馳,你回一趟日月山,找李侍郎說有重要事情要向殿下匯報!秉S嵩當(dāng)即就安排了起來。
一聽他這么安排,眾人都是一臉怪異的表情。
這事兒干得,誰不知道黃馳是你黃家長子?
黃嵩倒也不以為意,笑道:“放心,大家都有機會,我等是回不去,也不方便回去,這一次是黃馳,下一次,總不會還是他吧?”
這種有機會面見李承乾的機會,他肯定是留給自家人。
為的,不就是在李承乾面前留個好印象么?
而且,他之所以連書信都沒寫一封,其實也是為了能讓黃馳順利的進宮。
眾人見他這般說,也就笑道:“黃家大郎也是一表人才,區(qū)區(qū)小事兒,倒也難不倒他!
黃嵩都說了,未來大家都有機會。
吹捧了幾句后,黃嵩就將黃馳拉了一邊說道:“此番于你而言,于我黃家而言,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但你別搞忘了,先找李侍郎,如果李侍郎執(zhí)意不帶你入宮,那你也別強求。
說到底,我們是為了大明王廷在做事,這個立場一定要認識清楚!
“阿耶放心。”黃馳的年紀(jì)就要大了一些,和尉遲寶林年歲相仿。
黃嵩點了點頭,他就是怕這小子不知道輕重緩急,到時候非要纏著李勤儉帶他入宮,那就麻煩了。
畢竟對于他們來說,李勤儉對他們還是有恩惠的。
若非是李勤儉沒他們不可能這么快就在大明王廷脫穎而出。
(https://www.dzxsw.cc/book/21564724/210417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