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在下柳永 > 第八章 上課

第八章 上課


“哦?你就是崇安柳永!”王六安還未答話,他的弟弟就已經喊了出來。

        “正是在下。”柳永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是的,我是柳永,崇安的,活的。

        察覺到自己的失禮,王鶴鳴趕忙向柳永抱拳表示抱歉。

        “柳兄弟,你是不知道,這幾日在汴梁城中討論最多的可就是你了。”王六安說道。

        “談論我么?談論我什么?”柳永疑惑的問道。

        “看來你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前些日子你是不是寫了一篇斗茶歌。這些天,你這斗茶歌可是傳遍了東京的大街小巷。”王六安有些羨慕的說道。

        自從那天寫下斗茶歌之后,柳永最近一直忙著在國子監熟悉環境。這幾日倒是還未在外邊忙碌。

        “柳兄弟,你可是要找時間去茶肆中坐一坐。我看擇日不如撞日,今天課后,便由我兄弟二人做東,邀請柳兄一起品茶如何。也算是給柳兄的迎新儀式。”王鶴鳴趁機提出喝茶的建議。

        柳永此時也想知道自己的斗茶歌到底引起了多大的反響,便也欣然應允。

        此時從王家兄弟口中得知,原來孫奭也只是教授他們三個人。孫師講課天馬行空,并沒有固定的課程內容。前段時間還有一位楊家子弟在課堂,不過最近邊境局勢緊張。他也被家中召喚回去了。故而今天上課之人應該就只有他們三人。

        三人正閑聊著,看到孫奭走了過來。便一齊向孫師行弟子禮。

        “嗯,都進來吧。”孫奭腳步未停,直接走入堂中,三人緊隨其后。

        柳永站在了靠右邊的條案前,等到孫奭落座,三人才坐下。正襟危坐的等待孫奭開講。

        只見孫奭今日似乎情緒不佳,頓了一會兒,突然說到:“前些時日,德政受召回到河北。皆因如今遼國侵犯愈加頻繁。今日,吾不講經義,只管策論。剛好景莊也是第一次上課,今日我們就論一論這抗遼大業。爾等可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柳永倒是有些沒想到孫奭今天竟然是要與幾人聊國策。如今,大宋海內陳平。沒有內憂,唯有外患是如今朝堂討論最主要的問題。

        如今,西夏目前還不成體統,女真也還是一盤散沙。唯有北地遼國,這些年一直與大宋爭奪燕云十六州,后世演義中出名的楊家將便是在此時戍邊抗遼。

        等了一小會兒讓幾人思索,接著孫奭便開始點名。

        “六安,你先來講一講吧。”

        王六安點頭,便開口說道:“孫師,我觀現在宋遼局勢,為敵強我弱。自咸平二年開始,遼朝陸續派兵在我邊境挑釁,掠奪財物,屠殺百姓。雖然在邊境有楊延朗、楊嗣等將領,積極抵抗入侵。但遼國騎兵進退速度極快,戰術靈活,邊防壓力愈來愈大。其實我大宋商賈眾多,錢糧充足。遼國所要不過是燕北之地。而且如今燕云十六州一直在其掌握中。我邊軍缺乏戰略縱深,與其與遼國連年交戰,不如索性就將燕北之地放棄。著重鞏固河北邊防,建立堅實堡壘。有堡壘依托,則遼國騎兵優勢不再明顯。我以為,再堅壁清野,則遼國威脅不足為懼。”

        聽到王六安的回答,孫奭并沒有做太多的表示。王六安的觀點也是現在朝廷中大多數人的觀點。自太祖以后,朝堂中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而且現在朝廷國庫充足,很多大臣的思想是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不戰思想大行其道。

        孫奭接著看向王鶴鳴。

        王鶴鳴整了整衣冠說道:“我與家兄之意見大致相同。不過吾還認為,我朝可嘗試將國都南移,可移至南京,或者成都。此二地之繁榮不下汴梁,且四周均有軍隊保護。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朝廷則可以更好的統帥全國。”

        “哦?你這倒也是一個新觀點。”孫奭點評道。

        “不過汝可知,我朝現在兵多將少。一旦國都南移,勢必使得北方邊境局勢更加惡劣。戍邊將士發現國主南去,必定會想是否已被朝廷拋棄。兼之四周強敵環伺,退就意味著讓,各國狼子野心。只怕一個雁北之地是無法喂飽這些惡狼啊。”

        孫奭打斷了還想說話的王鶴鳴,指著柳永說。“好了,該你了。”

        柳永整理了下思路便開口說道:“方才聽兩位學兄的觀點,余不敢茍同。”

        “哦?你不同意休戰么?”孫奭饒有興趣的問道。

        “是的,不僅不能休戰,吾認為,我朝還應主動出擊。理由有三。”

        “其一,固然,放棄燕云十六州我朝可以做到短暫的修養生息。但是毫無疑問,從此遼國與我大宋之間將無險可依。而我朝北地的命運從此將取決于遼國的憐憫。這對于國來說,則為屈辱之和。”

        “二來,我朝如今后備充足,反觀遼國,新君剛立,朝堂不穩。雖然遼軍騎兵威武,但是我大宋仍有堅城可守。我以為,打仗打的就是資源。我朝可以撐得起繼續打下去,而遼國卻不一定撐得下去。所以,余認為,只要打下去,我朝必定會勝利。”

        “第三則是遼軍大軍南下,國內空虛,如在戰場上長期堅持,遼國必定率先求和。屆時,即便談和我朝也可占據主動。燕北之地當然是要拿下,最不濟也要分得幾周,使得我邊軍有縱深之地。為了懷柔遼國,我朝可以開通商路,與遼國互通有無,一旦有了利益牽絆。那么對于周邊其他政權的侵擾,遼國可能比我朝還要積極防御。”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還是我朝一定要堅持打下去。”這么一通說出來,柳永這么久以來第一次有了酣暢淋漓的感覺。

        自從穿越過來,柳永就總想著為大宋做些事情。前世,宋真宗的懦弱導致宋朝在優勢情況下還是簽訂了檀淵之盟,放棄了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澶淵之盟》卻又間接使得宋遼兩國軍事實力下滑變得文恬武嬉。最終被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給一舉滅掉。

        正所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宋遼兩國長期的和平局面雖然極大的促進了兩國的發展,但也是在“溫水煮青蛙”讓宋遼兩國在和平中自廢武功。最終,重文輕武的宋朝自然淪為了戰五渣。而往日強悍的遼國鐵騎也在歌舞升平中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鋒芒。

        最終隨著東北的女真部落崛起,宋遼兩國曾無比強大的老牌帝國在短短十余年間就接連被金軍滅亡。而這繁華的東京汴梁城也被金軍付之一炬,只余下了歷史的塵埃。

        聽完柳永的一番話,孫奭那寵辱不驚的神色終是繃不住了,面帶激動。看來,孫奭應該就是朝廷中的主戰派。

        孫奭整理情緒,也對柳永點評道:“”現在的朝堂。宰相寇準一力主張戰斗,但是朝堂中具是一些未上過戰場之官吏。平日里紙上談兵,遼國在邊境的燒殺搶掠,早已把這群人都嚇傻了。想我堂堂大宋,以武立國,可憐,可嘆啊!”孫奭此時是恨鐵不成鋼。

        如果說之前孫奭對柳永有些興趣那只不過是純粹對于才學的欣賞。現在孫奭對于柳永已經不僅是欣賞了,雖然還沒有經歷過實踐,但是孫奭也認為此時只有戰下去才是大宋唯一的出路。


  (https://www.dzxsw.cc/book/21562576/321093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