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時和歲稔(重生) > 第54章 江識(九)

第54章 江識(九)


慚愧的地方多了去了。

        “先生想帶她離開?”

        說書先生一把老舊折扇搖來晃去,說:“十年前我化名古書潛回京城開了這家茶樓,她在鐘山的所有消息我都一清二楚,沈云舒將她護的很好,只是沈云舒對佟氏的行為過于不滿,對瑤姑娘的憐憫又過深,她不僅教會她如何做一個公主,更教給她如何恨一個人,恨一個家族,換句話說沈云舒覺得她應當拼上這一生為楚家討個說法。”

        “先生不這么覺得?”

        “不是我不這么覺得,而是楚家不這么覺得,已經折了個姑娘在宮里,何苦再搭一個進去。”

        “是,道理是這樣的。”

        古書先生嘆口氣:“原本和沈云舒說好的及笄年接她離開,誰知沈云舒早逝,她還是卷進了這京城的是非里。”

        四年前古書先生第一次和沈云舒傳書信,交代好楚家族牌一事,原想著李簡十年都沒記起沈時和,那么往后大概也不會記起了,即便某日忽然記起,大可說死了。

        可誰知沈云舒兩年前去世,沈時和漸漸露在人前,古書先生發現已經有人開始惦記她,并且這時候江昀寒冒了出來。

        別苑丫鬟、三重院刺殺、出山入京、文王晉王、京兆府七娘臺、失蹤……

        這些事遠遠超出古書先生原本的籌劃。

        “我本是楚家軍的軍師,精的就是運籌帷幄,楚家軍身陷沼澤幾近全軍覆沒時我在營帳內推演,營地剩余一千士兵奔襲救援,去時五萬之眾,歸來千數不足,自古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到了我們這里,大部隊已經死完了,糧草還未種到地里,援兵也還在胎腹之中呢。”

        楚家軍五萬人出征幾乎次次都能全數歸來,只這一次去了便再沒能回來。

        “江大人今日來找我不是為了聽這些故事吧?”

        江識道:“確實不是,只是能聽聽這些故事也很難得。”

        “那日你和晉王爺在三樓敘話,說起他的身份,我便知道你是個聰慧之人。”

        “何以見得?”

        古書先生呵呵一笑:“江東先生和瑤姑娘乃同一師門,你將他請來這里,不敘旁的只敘這個,無非是想告訴我們你既然查得到江東先生,自然也能查得到瑤姑娘,況且姑娘在你手中,看似你我毫不相干,但實則你已經將我等壓住了。”

        “哎,先生這話就太抬舉了,我哪有那心思,想告訴先生他的身份不假,但從未想過要用皇貴妃來做什么,想我也是飽讀圣賢書,做人最起碼的良知還是有的。”

        “那你想從我這兒得到什么?”

        “帶沈姑娘離開京城,到南疆去。”

        “那京中?”

        江識神色倏地一凜,沉聲道:“先生既不想將沈姑娘卷進這場是非中,想必送沈姑娘離開與您所謀之事是兩條路,沈姑娘就在京郊,您隨時可帶她離開。”

        “只是這樣?”古書先生問道。

        江識像是被問到了心里,回答說:“等回了南疆,請先生的人幫一幫舍弟。”

        “文王爺?”

        “確切來說,是安南將軍,江家的王銜已名存實亡。”

        江識回到江府時陌葉已經在等著了。

        “查到了?”江識問。

        陌葉抱拳行禮道:“查到了,那些尸體離開杏林堂后最終去了西山一個道觀里。”

        “道觀?做什么用?”

        “煉藥。”

        江識駭然:“用尸體煉藥?”

        “說是取之于人,用之于人,為首的人屬下在晉王府見過,是那個姓徐的太醫。”

        “徐太醫?杏林堂是晉王府的人在管?”江識長長出了一口氣,“怪不得京兆府拿著這樁案子不緊不慢的,感情這是晉王府的事,有查到練出來的藥去了哪嗎?”

        “這個還沒有,看到徐太醫屬下想到一些事情,著急回來告訴大公子。”

        “何事?”

        “當初沈姑娘帶陌柯進晉王府,陌柯裝病那些日子一直是徐太醫照料,后來沈姑娘為了救陌柯裝作瘋癲模樣,也是徐太醫解得圍。”

        陌葉將沈時和是如何瘋癲,趙管家如何不饒人,徐太醫如何搶下沈時和手里匕首的都和江識說了一遍,說完后江識兀自思忖,陌葉離去。

        現京中有四撥人,江府、佟府、晉王府和楚府。

        佟府想要的無非是皇位,他起初是想利用李蘭嫣制住江府,但李蘭嫣不嫁,江昀寒不娶,不能為己所用的人就是無用之人,于是江昀寒被貶,李蘭嫣枉死。

        京兆府馮度是佟榮之的人,杏林堂一案斷了晉王爺的路,七娘臺一事又將誠忠軍攥在手中,李蘭嫣之死引起的非議他們想到用沈時和的身世相互抵消,若非想要名正言順不背罵名,他早已是大梁的新王。

        會同武館和魏沅都是佟榮之的棋子,現在已經慢慢拱了出來,在他這里江識咬著一條李蘭嫣的死因還想救一救魏沅。

        晉王府想要為楚皇貴妃報仇,最痛恨的應當是佟府兄妹……

        江識忽然想通一件事,他之前其實并沒有想通晉王爺為何要收沈時和做義女,可以肯定的是為了沈時和的身世,直到現在他才恍然大悟,在沈時和入京前佟榮之之所以一味要李蘭嫣嫁給江昀寒,無非是忌憚江昀寒,他這個弟弟他最了解不過,即使手中無實權,府上也無兵,但文武之事之通曉足以讓佟榮之忌憚。

        晉王爺或許本義是想利用江昀寒來對付佟榮之的,在京時總有聯合的法子,可江昀寒一朝安南,晉王爺便完全失了把控,這時沈時和來了,她是江昀寒的軟肋,此去南疆雖千里迢迢,但只要沈時和在他手中,江昀寒便在他手中,至時不論發生何事,僅憑沈時和他也能得江昀寒助益。

        那杏林堂煉藥是做什么?

        較之晉王爺的報仇心思,楚府的人或許更想要一個說法,一個是誰讓鐵骨錚錚五萬男兒客死邊疆的說法,因為他們不想讓沈時和卷進來。那么皇帝也好,佟榮之也好,活著比死了更重要,這也是他們蟄伏京城十數年都沒有動手的原因,他們在等沈時和及笄?或許是吧,只要沈時和離開京城,他們就無所掛念了。

        那么這些事加在一起,杏林堂就變得格外緊要。

        京城之內斗的如火如荼,鐘山之上也不閑著。

        佟貴妃如今位同副后,甚至高過皇后,在鐘山別苑早已是一手遮天。但今日早朝孫太傅與魏丞相上本參奏佟貴妃引起軒然一片。

        李行義監國,此事必然是由他所批奏,朝堂之上礙于佟榮之在,李行義含含糊糊地只是問了緣由,才得知是李簡病了,太醫說病因為中毒。李簡的衣食都是佟貴妃置辦的,那這件事自然與她有關,只是后宮的事前朝不應這般大張旗鼓的商議,故而下朝之后李行義請出了孫皇后。

        自從李蘭嫣死后孫皇后大病一場,病愈便像是換了個人,從前綿軟的姿態一掃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不茍言笑的后宮之主,一個決斷者。

        尚坤宮院內擺下桌椅,孫皇后坐在屋內,一干人等包括孫太傅和佟榮之在內全部坐在屋外。

        聽完李行義的復述,孫皇后叫人傳話:“諸位在此爭辯不出什么,不如將陛下請回宮中多叫幾個太醫好好診治,一來是為陛下身體著想,二來也能還佟貴妃清白。”

        佟榮之當即駁道:“皇后娘娘,京中酷熱……”

        “有道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如今這京中本宮瞧著也涼快了,此乃是后宮之事,且累及國本,佟大將軍身為輔政大臣,想必會理解本宮的。”

        “皇后娘娘……”

        “太子殿下,此事還需你親自去鐘山,將陛下迎回。”

        “兒臣遵懿旨。”

        素日里以和為貴的皇后忽然變得強硬起來,佟榮之沒有多加阻攔,這是道懿旨,他堅信他可以名正言順地等來讓位圣旨,就在今歲,故而皇后的轉變讓他有些不安,這份不安來自于李蘭嫣的死。

        此時殿內坐著的是一位深受大梁子民敬仰的皇后,更是一位母親。

        佟榮之撥給李行義幾個人,李行義全部送回,只帶了東宮的守衛,此舉無疑是在挑戰佟榮之,佟榮之勃然大怒的同時感受到了來自孫皇后和李行義的威脅,也意識到他有些優柔寡斷了。

        李行義去的時候特地叫上了江識和商君赫,如果江昀寒在,他會叫江昀寒。

        這三個人各有各的心思,其中知道最多的當屬江識,偏他還是個慣會演戲的。

        “陛下這病來的蹊蹺。”江識說。

        李行義道:“誰說不是呢,去的時候好端端的,這才多久就病的不省人事。”

        “太醫怎么說?”

        “中毒,只是毒未即心肺,不致命,但需好好休養。”

        對于京中的形勢商君赫也是了解的,插話道:“皇后娘娘這才有中宮應有的模樣。”

        江識打趣說:“這就是你和太子殿下交好罷了,換做旁人聽了去,你不被扒皮抽骨,也得判個流刑。”

        李行義笑說:“大哥這話就是在罵我了,又不是什么說不得話,我也覺得母后此次與往時不同。”

        “想必是公主殿下的事讓皇后娘娘受了驚嚇,還沒回過神吧。”

        李行義搖搖頭:“大哥你想事情過于簡單,依我看,母后這次是真的怒了。”


  (https://www.dzxsw.cc/book/21553798/309361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