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陷入恐慌
回到古北縣后,邱小艾于當天晚上邀請了石更和胡雪菲在古北大酒店吃了頓飯。
飯桌上,邱小艾笑道:“早就想和胡書記和石主席一起吃頓飯了,但一直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今天總算是如愿以償了。看似是晚了一點,可是我覺得好飯不怕晚,從今以后,我想我們會經常像今天一樣坐在一起吃飯聊天的。”
邱小艾拿起酒杯說道:“當然,今天的主題是感謝。感謝胡書記和石主席的力薦,要是沒有二位到市委替我美言,我知道我是一定無法當上縣長的。千言萬語匯成兩個字,謝謝。謝謝二位。”
說罷,邱小艾仰頭將杯中酒全都干了。
石更和胡雪菲也分別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酒。
放下酒杯,胡雪菲笑道:“邱書記現在應該叫邱縣長了。邱縣長肯定特別好奇我和石主席為什么舉薦你吧?”
邱小艾點點頭,她確實對這件事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理由很簡單,四個字,證明自己。官場向來都是男人的天下,女人也有從政的,可整體來說非常少,而且多數擔任的都是無關緊要的職務,甚至很多人對女干部是帶有偏見和歧義的。我作為一個從政的女人來說,我是不服氣的,因為從政不是體力勞動,要是跟男人比干體力活,那我甘拜下風,可是從政是一種腦力運動,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所以我堅信如果我要是能夠得到施展的機會和平臺,我堅信我是不會輸給女人的。作為同樣是女人的邱縣長,我相信邱縣長的想法一定跟我是一樣的,對不對?”
邱小艾點點頭,作為古北縣的女干部,在被不看好這一點上,邱小艾感受顯然要更加深刻。
“正是知道邱縣長需要一個展現能力的平臺,需要一個為自己正名的機會,于是我和胡書記就決定向市委舉薦邱縣長。”石更擺出一副掏心窩子的樣子說道:“當然,還有一點原因,也不怕邱縣長知道,那就是邱縣長在古北官場的本土派中有較高的影響力。古北官場的情況無需我贅言,邱縣長肯定是比誰都清楚的。對于有些人來說,個人和家族利益是非常重要的,我個人的看法這并不是什么壞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可是身為一個黨員,身為一個國家干部,在生養自己的這片土地上,如果只顧個人利益,不顧這片土地的死活,那就不是一個稱職的黨員,不是一個合格的國家干部。所以我和胡書記希望邱縣長上任以后,不光是要展現自己的能力,更希望邱縣長能感染到更多的本土派干部,放下自己的私利,多為60萬古北的老百姓考慮。其實個人和家族的榮辱都是建立在這片土地的興盛之上的,如果這里窮困潦倒,我不認為這會是某個人或某個家族的榮耀。”
“改變古北命運的機會就在眼前,改變古北人腐朽落后觀念的機會也在眼前,我們必須要抓住這次機會,齊心協力打個翻身仗,讓所有對古北輕視的人都看看,古北是有能力的,古北更是有希望的!”胡雪菲揮著拳頭激動道。
石更拿起酒杯說道:“讓我們齊心協力干大事!”
胡雪菲馬上拿起酒杯附和:“齊心協力干大事!”
邱小艾聽了石更和胡雪菲的話后,熱血沸騰,心潮澎湃,這似乎是她步入官場以來的第一次,這種感覺讓她覺得非常美好。
邱小艾滿上酒,起身說道:“齊心協力干大事!”
三個人碰了下酒杯,全部將酒一飲而盡。
坐下后,石更繼續與邱小艾推心置腹:“從今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既是一家人,那就不說兩家話。我可以跟邱縣長這么講,我和胡書記都只是古北的過客,我們不會扎根在這里不走的。只要古北在經濟發展方面有了起色,我們可能就要離開了。所以跟胡書記現在的位置,日后就是邱縣長的位置。如果邱縣長有能力讓古北的經濟更上一層樓,我看到市里去工作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胡雪菲接茬說道:“沒錯,我相信邱縣長一定會有那么一天的,到時邱縣長要是成為了邱市長,邱書記,可別忘了曾經還與我和石主席同事過一場呢。”
邱小艾笑了:“怎么會忘呢,我永遠都不會忘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既然當了縣長,成為了古北的父母官,我就有責任也有義務讓古北變得越來越好,讓古北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我不會讓剛剛說的‘齊心協力干大事’變成一句空話。今天借著這個機會我表個態,我以人格和黨性擔保,不管古北從今以后發生什么事,我始終會站在正義的一方,只要對古北好的,我就無條件的支持和擁護。要是對古北不好的,我就堅決的反對和抵制。”
聽了邱小艾的話,石更和胡雪菲對視了一眼,兩人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邱小艾成為古北縣代理縣長后,隨即大河市委又任命市委辦公室綜合一處副處長李海濤任古北縣縣委副書記。
李海濤是吳興民的親信,在古北縣他又是外地人,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站到了胡雪菲一邊。
這樣一來,古北縣的前三號人物中,就有了兩個來自于外地,而邱小艾在很多本土派的眼中已經與外地人無異了。
這種情況在古北縣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這讓很多家族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很擔心這將是所有政治家族覆滅的一個開始。
一個月的時間稍縱即逝。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郭小倩將手下的一部分人兵分兩路,一路專門研究興龍肥牛公司的情況,并多次趕赴古北縣,一路全國各地的去調研肥牛和奶牛行業,并尋找行業內的人才。
一個月過后,郭小倩得到的反饋是,興龍肥牛公司的底子不錯,但若接手,需要對廠房和設備進行一定的改造。至于肥牛和奶牛的行業前景,可以說是非常樂觀。
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國內無論是肥牛還是奶牛,養殖的規模都很小,有些地方甚至是空白的,所以整個行業別說是百花齊放,就是一枝獨秀的都沒有,而從長遠來看,這無疑就是機會。
郭小倩作為一個每天腦子里幾乎都在想著怎么賺錢的精明商人,有掙錢的機會,她當然不會錯過。
于是郭小倩就決定收購興龍肥牛公司,因此二赴古北縣。
雖然早就預料到郭小倩會收購,但石更還是很高興,而胡雪菲和邱小艾的高興勁兒就更別提了,她們將這次收購看作是古北經濟騰飛的一個開始。
郭小倩來到古北縣以后,就與古北縣政府展開了關于收購的談判。立場不同,想的就不同。作為郭小倩一方來說,她當然是希望用最低的價格來收購的。而古北縣政府則希望盡量能夠多賣一些。都是無可厚非的。
經過兩天的談判后,郭小倩開出2000萬的價格,以全部承債的方式收購興龍肥牛公司,并說這是她所能開出的最高價格,如果古北縣政府接受不了,那她就沒辦法了。此外,考慮到廠房要擴建,郭小倩還向古北縣政府提出在土地和稅費方面給予照顧。
要論做生意談判,古北縣政府顯然不是郭小倩的對手。當郭小倩擺出一副要是不同意她就走人的架勢以后,古北縣政府只好妥協接受。
簽訂了合同以后,郭小倩將興龍肥牛公司更名為家緣牛業有限公司,然后投入一千萬,進行廠房擴建和購置所需的新設備。
縣政府這一邊,可以說祛除了一大塊心病,不光是停產的企業賣掉了,農民和銀行的債務問題也解決了,算是可以喘一口氣了。
不過心病祛除完,新問題就隨之而來了,發展旅游產業的錢到哪兒去找呢?
石更和胡雪菲去找吳興民,吳興民很想給古北縣拿一筆錢,但卻有心無力。大河市的財政收入每年就那么多,省里給撥的5000萬是用來建設比賽場館的,目前來看還不夠,但省里明確表示剩下的錢由大河市自己想辦法,所以吳興民真是拿不出錢來讓古北發展旅游產業,只能由古北縣自己想辦法。
讓古北縣自己想辦法就等于是沒有辦法,古北縣自己肯定是拿不出錢來的,唯一的一條路就是招商引資。
彼時招商引資不像進入21世紀以后那么大行其道,想要拉一些企業投資,只能靠人脈關系。
胡雪菲、邱小艾、李海濤三個人常年都泡在機關單位,所認識的人也全都是官場中的人,生意場上的人他們一個都不認識。
石更認識最大的老板就是郭小倩,但郭小倩已經收購了肥牛公司了,后期還要有很大的投入,眼下實在是沒有那么多精力和財力再去投資旅游產業。于是石更就找了關瓊和郝強,希望他們能夠聯手到古北縣去投資。
一開始聽了石更的話,關瓊和郝強還真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且親自跑到古北縣去考察。可是考察過后,又經過多方面的考慮,二人覺得風險比較大,最終決定放棄投資。
石更對二人的放棄感到有些失望,他覺得這兩家伙實在是太沒有眼光了,他們將來一定會后悔的。可這畢竟是做生意的,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而且每個人的判斷是不一樣的,所以石更知道他不能去責怪關瓊和郝強。
石更只認識郭小倩、關瓊、郝強這三個生意人,他們都不投,石更一時也是無計可施。
發展旅游產業一事隨之也就陷入了停滯,這可把那些壓根就不看好的政治家族們給樂壞了。
(https://www.dzxsw.cc/book/21521795/165383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