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回娘家
楊園正堂,和政郡主端坐在主位,目視廳堂外面肅立的丫鬟和仆人們。
現場一片安靜。
主母沒發話,誰也不敢吭聲。
楊錯早已起床了,但是見到和政郡主在分派差事,不敢擅入,躲在窗外偷聽。
只聽和政郡主沉聲道:“楊園以前沒有女主人,男主人又很忙,所以你們都非常的懶散。但從即日起,這種狀態不許存在。也別在我面前說‘以前不是這樣的’的話,只能依著我行。錯我一點兒,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都要被處置。”
說罷,她吩咐翠畫念花名冊,按名一個一個叫進來看一眼。
她在看過后,再根據她們的情況布置任務,布置的井井有條。
都知道和政郡主是太子的女兒,也不敢說一個不字。
連平常最調皮的高崇文,也老老實實的聽著。
楊錯聽了,也覺得很滿意,總算不用這么亂了。便離開了這里,去了書房看書。
過了一會兒,翠畫進來:“郡馬,郡主讓我來請你用早餐。”
“好,我這就來。”楊錯放下了書。
隨翠畫來到客廳,只見精致的菜肴滿滿當當的擺了一桌子,而和政郡主站在桌旁并沒有坐下。
她看到楊錯進來,笑著迎了上來:“郎君,餓了嗎?”
“還好。”楊錯大大方方坐了下來,“快坐下,餓壞了!”
和政郡主微微一笑,隨后坐下。
楊錯笑道:“等吃完飯,我帶夫人去楊園逛一逛,保證讓你眼界大開。”
“哦?我早聽說你在楊園‘搗鬼’,正想一睹為快呢。”和政郡主拿起一碗粥,用勺子小小的喝了一口。
“搗鬼?夫人,你這話也太難聽了。我可是為了大家的便利費盡苦心。”
“眼見為實,等我看了之后就知道了。”
“好。”
用過早餐,楊錯便攜和政郡主逛楊園。
楊園依山而建,以前是一個武則天麾下大臣的園子,武則天駕崩后,那個大臣也被清理。園子荒廢了很多年,被楊錯發現,以很低的價格買回來,然后修繕。
首先到的是稻香村。
和政郡主踏進這個院子,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黃澄澄的一片,是即將收割的水稻。
“難怪取名叫‘稻香村’!果然大有來歷。”和政郡主說著,用手觸摸水稻,聞到一股田間的氣息。
“這是占城稻,就是林邑國王子獻上的稻谷。但是皇帝所托非人,引進的效果并不理想。我覺得非常可惜,所以專門要了谷種,自己私下栽培。”
“哦?為什么要私下栽培?而不是大面積種植?”
“稻種需要細心培育,讓它適應這里的環境。這就像《晏子春秋·內篇雜下》里面所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和政郡主認同的點頭。
離開了稻香村,又來到醬香園。
還沒到門口,就聞到一股醇厚的酒香。
和政郡主稍微吸了一口,眉頭微皺,比上次還香很多。
在這里負責的楊天佑看到他們進來,急忙上前相迎:“大哥,郡主,萬福金安。”
和政郡主笑道:“我是你大哥的妻子,你稱呼我為‘嫂子’即可,不必稱呼我為郡主。”
“是。”楊天佑應下。
“你們是在研究酒嗎?”和政郡主問時,扭頭看向楊錯。
楊錯點頭道:“是,也不是。這里雖然都是研究酒,但是以養生為主。我本人并不愛喝酒,不過是玉真公主的要求,不好拒絕罷了。”
“你酒的配方從哪里來的?”和政郡主又問。
楊錯從袖子里拿出那本《酒譜》,遞給和政郡主。
和政郡主翻開,發現里面全是各類酒的配方。隨便看了眼,竟然還有壯!陽!酒!
“真是亂七八糟。”和政郡主俏臉一紅,把酒譜扔還給楊錯。
楊錯淡淡一笑,道:“咱們到下一個院子看吧。”
“走。”和政郡主轉身就走。
楊錯朝楊天佑使了個眼色,也跟著走了。
兩人沿著羊腸小道一路往西走,來到了沁芳苑。
名字取的很雅,但是和政郡主一進去,整個人都不好了。
逃了出來。
“里面是什么味道?”和政郡主一面撫著心口,一面問。
“是蚊香,用來驅蚊的。”
“驅蚊?用臭嗎?”
“臭是因為里面是牛糞,曬干磨成粉末與艾草混在一起,再添加一些香料,就可以做出蚊香圈。不過因為用來曬,所以味道比較重。”
“哦。”和政郡主拉著楊錯遠離沁芳苑。
白瞎了這么雅的名字。
遠離了沁芳苑,再來就是楊園最核心的機密。
放著楊錯上陣用的定國套,以及那桿霸王鳳凰槍。
看著這套鎧甲,和政郡主伸手摸了一下,赫然發現非常的干凈。
按道理說,一般鎧甲放久了都會落下灰塵。
這套鎧甲不會。
當然不會,這可是系統給的,花了陣營點數兌換。
楊錯當然不會說,只在她身后默默的看著。
“怎么只有這套鎧甲和兵器?”和政郡主回頭問道,“其他裝備呢?”
楊錯不會說只這套,笑道:“因為我覺得這套裝備很好,多也是沒有用的。”
和政郡主點頭,也覺得有道理。
這時,翠畫進來:“郡主、郡馬爺,太子派人前來傳話,說希望郡主和郡馬爺到東宮一敘。”
和政郡主看了眼楊錯,應道:“告訴來人,我們待會兒就到。”
“是。”翠畫退下。
楊錯笑道:“咱們收拾一下,走吧。”
和政郡主微微一笑:“聽你的。”
兩人回到臥室收拾了一下,精心打扮過后,離開了臥室。
乘坐馬車前往東宮。
和政郡主的父親太子李亨、大哥李俶、二哥李儋、三哥李倓,四弟李僅、二姐蕭國縣主、妹妹永和縣主等人早在正殿等候。
專心等候他們的歸來。
“小婿楊錯攜新婦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秋。”楊錯和和政郡主同時下跪。
“起來吧。”李亨笑道。
夫婦倆起身。
李亨向張氏使了個眼色,張氏上前拉著和政郡主的手,笑道:“丫頭,我們很久沒有見面了,一起到后面聊一聊,還有你的姐妹跟著一起來。”
“嗯,我也想念母妃和姐妹們。”作為太子之女,和政郡主自然知道張氏的意思。
殿內只剩下李亨父子三人和楊錯,這也是楊錯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同和政郡主的父兄見面。以前都是客氣客氣,但是看現在的情形,應該是有了變化。
因為以前都是點頭之交,現在卻是翁婿關系。
李亨看楊錯額頭上有細汗,笑道:“賢婿不要緊張,我們現在是翁婿,你就像平常見你父親一樣,見我就行了。”
楊錯苦著臉回道:“那我更緊張了!”
“為什么?”
“我父親生前對我管教極嚴,在他面前稍微說錯話,就要挨訓。”
李亨父子大笑,楊錯跟著笑了起來。
“妹夫說話真是幽默風趣。”李俶笑道。
“豈敢,豈敢。”
眾人坐定。
李亨故作好奇地問:“你這次成親,高適好像是你的大媒人。你和高適很熟嗎?”
“不熟。”楊錯如實道,“但李白和高適很熟。”
李亨眉頭一皺。
因為李白和永王親近,李亨有些不痛快。
李俶看到父親臉色的變化,連忙圓場:“他們都是一等一的大詩人,彼此親近也是正常的。倒是我這樣的‘大老粗’,恐怕想搭上話都搭不上。”說罷,笑了起來。
楊錯可不敢跟著笑,沉聲道:“郡王言重了。高適與李白的關系很單純,并沒有那么親密。何況兩人志不在此,李白更愛詩詞,而高適志向在仕途。”
李倓也道:“聽說哥舒將軍即將回朝養病,不再擔任河西隴右節度使。”
“不知道呢。”楊錯一句話回了李倓的試探。
李俶和李倓對視一眼,心里有數。
李亨問道:“賢婿在左龍武軍中郎將任上,自我感覺如何?”
楊錯趕緊答道:“小婿得陛下垂青,添居中郎將。只知盡忠盡責,沒有想其他的事情。”
這話表面上是在回答,實際上是在提另外一件事。意思是我不會做別的事,請太子放心吧。
李亨笑道:“賢婿能這樣想,實在是太好。世人貪慕權位多,往往忘了最重要的是一個‘忠’字。”
“謹遵殿下教誨。”
“聽說這次氈席是楊國忠府上送來的,你們是手足情深啊。”
楊錯里一個咯噔,猜出太子是在套他和楊國忠府上的關系。立刻回道:“為了能以最隆重的禮節迎娶和政郡主,也就顧不得兩府之間的不和。待事情忙完,會親自登門拜謝,并奉還氈席。”
“應該親自登門拜謝,這樣才是知禮嘛。”李亨笑著夸贊完,眼神示意李俶和李倓兩兄弟。
楊錯裝作沒看見的樣子。
李俶嘆息道:“以前我們東宮和左相府上多有誤會,還請妹夫多費心從中斡旋。”
楊錯知道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回答“沒問題”。
回答了他們就認為你是騎墻派,就會疏遠你。
同時還是在刻意試探,你會不會因為楊國忠這次的大方,而與他和好。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25006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