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局勢
前方捷報頻傳,叛軍將領崔乾佑累次攻打潼關都被哥舒翰擋住,郭子儀在北方成功的收復云中等地,更派騎兵大將公孫瓊巖領騎兵奪取東陘關,完成了連通朔方和河東唐軍的重任。
李倓聽了捷報,高興道:“妹夫,如果再算上在常山郡的顏杲卿,咱們的形勢可謂是一片大好。”
楊錯披著長衣,在燈下看著地圖,淡淡道:“哥舒翰疾病纏身,軍法極嚴卻又調度無方,以致上下離心離德。郭子儀雖然大勝,但麾下兵馬極少。已有進展,卻注定無法擴大戰果。至于常山郡,位置過于重要,等到叛軍反應過來,必定遭受重創。河東節度使王承業嫉賢妒能,不會救援常山郡。常山郡一丟失,河東的局面就難了。”
李倓聽了這番精準到位的分析,他看向楊錯道:“妹夫,你認為我方需要怎么做才能夠獲得勝利?”
楊錯指了指睢陽和潼關,道:“首先是扼住這個位置,確保江南財政不會枯竭。其次是潼關,必須換個人代替哥舒翰鎮守潼關。還有不能急躁,需要耐心等到郭子儀和李光弼在北方打開局面,再行反擊。”
李倓看了一會兒,搖頭嘆道:“妹夫眼光毒辣,我竟然無法反駁。難怪你會去信給我父親,請他主動去鎮守潼關。”
“可惜啊,無論是陛下,還是楊國忠都不會讓殿下前往。其實只要扼守潼關,靜待變化就行。殿下前往,可以鎮住各方驍將,這就足夠了。”
李倓眼中閃過一絲寒光,道:“我明白你的意思,陛下和右相都害怕我父親趁機奪位掌權,所以不同意。”轉而又道:“我想,哥舒翰將軍應該不至于輕敵冒進吧?”
楊錯搖了搖頭,道:“哥舒將軍再怎么拒絕,也擋不住陛下急功好利的心。一旦局勢穩住,心思就活泛起來了。”
李倓眉頭一皺,雖然想出言反駁,卻發現自己沒什么可說的。
看了眼一臉不甘心的李倓,楊錯笑了笑道:“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準備迎接各縣的縣令到雍縣,整合岐州的勢力,為后面的事做好鋪墊。”
李倓點頭稱是。
岐州是大州,下轄九個縣,北面是養馬的重鎮平涼,南面是蜀中,西面是隴右,東面是長安。一旦長安有變,這里將會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整頓好這里的防務,至關重要。
在歷史上,岐州后來被升格為鳳翔府,設置節度使抵御吐蕃。擔任鳳翔節度使的也都是名重一時的大將,李抱玉、李忠臣、朱泚、李晟等,還有后來五代時期著名軍閥李茂貞。
這邊整頓岐州,常山郡那邊也在做事。
顏杲卿和顏真卿兄弟二人把事情辦得有聲有色,十多個郡都歸附大唐。
這個時候,顏杲卿還派了一個人前去范陽說服賈循。
賈循何許人也,范陽副節度使,安祿山的心腹大將。
誰有膽子敢去說服賈循呢?
此人名叫馬燧,字洵美,汝州陜城人。少年時曾與兄長們一起讀書,馬燧認為國家危難,應該學習武藝保家衛國,于是兼修文武。
后人將馬燧、李晟和渾瑊并稱唐中期三大將之一。
不過馬燧因出身不好,眼下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尉。
顏杲卿看中馬燧有大智大勇,于是派他冒死前往,游說賈循反正。
馬燧欣然同意,扮作挑夫潛入范陽。
到了范陽,他又扮作給節度使府上送菜的菜農,尋找機會接觸賈循。
功夫不負苦心人,終于讓他等到了機會。
那一天,賈循獨自在書房里看書。
馬燧見機會難得,就開門直接進去面見。
當賈循從馬燧口中得知馬燧真實身份時,大吃一驚,同時很佩服馬燧的膽量。
賈循道:“汝敢來節度使府,我甚是佩服。不知閣下有何話說?若是說不通休怪我劍下無情!”說完,拔出佩劍插在馬燧的眼前。
馬燧見到后,哈哈大笑。笑聲爽朗,笑得賈循有幾分疑惑。
大笑過后,馬燧道:“我奉顏太守之命到此,本就抱著必死的決心。豈會害怕區區的長劍一柄。公還是留著此劍,自刎用吧。”
賈循冷笑道:“你好生放肆,竟然敢當著我的面,說我會自殺。”
馬燧道:“安祿山為人,您是知道的。像嚴莊、高尚等輩皆安祿山之佐命元勛,尚且自身難保,何況是公!公奉安祿山之命鎮守范陽,范陽乃是安祿山的根本,安祿山豈會真心實意的信任公。聽聞安祿山已經攻陷洛陽,有僭越的想法。一旦他根基穩固,豈會放過公。昔日漢高祖和蕭何的故事,公應該知道。以蕭何與高祖之親密尚且懷疑,何況是公。”
賈循聽了,心中煩悶仔細一想,又覺得十分在理。
馬燧道:“天下謀略在于先謀己,再謀敵。安賊得志一時猖狂,后面必然覆滅。公深知富貴長久之道,應該懂得順勢而為的道理。我的話說完了,剩下的事情全看公自己決斷。”
賈循嘆息道:“我當然知安祿山不能成事,但是我若舉眾歸附大唐,會不會被安祿山所記恨,而引軍攻打。范陽守軍薄弱,恐怕不是安祿山的對手。”
馬燧立刻勸道:“聽聞郭子儀大軍已經收復云中,顏太守也在常山舉事,還有如平原郡太守顏真卿等人響應,天下局勢已經看出順逆。只要公肯舉事,剩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賈循于是和馬燧同謀,想要誅殺安祿山留在范陽的將領向潤客和牛廷玠。
然而賈循是個猶猶豫豫的家伙,前腳談的妥妥的,后腳就變卦。
等了幾天,馬燧勸賈循不要猶豫,不然會大禍臨頭,可是賈循不聽。
馬燧只得提前做好準備,一旦賈循事敗,立刻溜走。
果然很快事情敗露了,賈循口風不嚴找手下韓朝陽商議。
韓朝陽表面上應和賈循,暗地里向安祿山去信告密。
安祿山見信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讓韓朝陽伙同向潤客等在范陽的將領,設法誅殺賈循。
十二月末,韓朝陽設宴請賈循赴宴。因韓朝陽是賈循的親信,賈循不疑有他前往韓朝陽府上。
賈循剛進屋,就被躲在廊上的刀斧手圍住了。
他驚道:“韓將軍意欲何為?”
韓朝陽喝道:“你背離主公,罪當滅族。”說完,將賈循亂刀砍死。并且趁勢入賈府,將賈循一族盡數處死。財產幾人分贓,算是安祿山的恩賞。
賈循一死,馬燧立刻從范陽逃走。
向潤客從韓朝陽處得知是馬燧的主意,于是派人追捕馬燧。
馬燧一路落荒而逃,慌不擇路的來到了西山中。有幸遇到了隱士徐遇,此人有忠心,得知馬燧是被叛軍追捕,于是將馬燧藏了起來。如此這般,馬燧才逃得性命。
他在山中待了一個月,等外面追捕的人稍微少點后,再離開。
有道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馬燧怎么也不會想到,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別無他法,只能投奔平原郡去了。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僭越稱帝,定國號大燕。年號圣武。封妻段氏為皇后,安慶緒為晉王,安思霖為鎮國承容公主,安慶和為趙王。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
稱帝的事情完成,安祿山開始重新部署自己的進攻計劃。
安祿山含威帶怒地審視著眾人,道:“右羽林將軍,潼關的情況如何?”
崔乾佑虎軀一震,皇帝哪里是問潼關的情況,而是在責備他屢次進攻潼關,都徒勞無功。
他硬著頭皮出列,奏道:“稟陛下,潼關守將哥舒翰驍勇善戰,雖然臥病在床,仍然不可小覷。臣回去后,會加緊進攻,一定拿下潼關。”
安祿山聽了,不滿意道:“你慢些攻打,朕有的是時間等你。”
“陛下……臣有罪。”崔乾佑撲通一聲跪下。
“哼!你有罪?不,朕看是朕的過錯,用人不當!畢竟你能力有限,連一個疾病纏身的老將都對付不了,朕還派你去。”
“陛……陛下……”崔乾佑手都在抖。
“父皇。”安思霖站了出來,“哥舒翰固然是疾病纏身的老將,但潼關到底是天下第一雄關,短時間內難以攻破。如果不施展巧計,很難攻破。”
“你有計策?”
“是的。”
安祿山立刻揮退眾人,只留下安思霖和崔乾佑。
連安慶緒都不得不退下。
等眾人退下,安祿山問道:“丫頭,你計策就說。”
安思霖道:“父皇還是唐廷臣子的時候,楊國忠為了對付父皇而拉攏哥舒翰,如今父皇已登基稱帝,哥舒翰對于楊國忠來說,已經不那么重要,反而危險的存在。”
一般人都不敢提安祿山以前是大唐臣子,只有安思霖隨便說。
安祿山不僅不生氣,反而問道:“你的意思是,楊國忠忌憚哥舒翰手里的兵馬?”
“不止于此,他還害怕哥舒翰反手來個武力逼宮,畢竟父皇當時起兵的口號是,清君側,誅楊國忠。”
安祿山成竹在胸,不禁冷笑起來。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22619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