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誘敵深入
七月二十九日午時,馬燧派出的的第一批探哨返回到平武,并順利地帶回了宋世禮軍的情報。
“宋世禮的平叛軍被擊敗?”
聽得探哨士卒的回報,楊錯著實感覺有些難以相信。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分析,宋世禮的平叛軍應該在六千以上。
他僅從平武便調動了兩千守軍,而龍州、江油也應該有這個數。
叛軍雖然有一萬余人,也不至于說如此輕易地便能將宋世禮軍擊敗!
而且從統軍大將來看,宋世禮本人雖然統軍才能不見得如何,但其麾下的朱翔卻是難得的優秀將才。
如此重要的平叛之戰,宋世禮沒有理由將朱翔留在城中。
相形之下,秦侃、陸萬二人名不見經傳,而且根據從章彝那里獲得的情報,這兩人不過是地方豪族,論及治軍作戰比之朱翔相差何止一點點。
“劍南軍折損情況如何?現在正撤往何處?”楊錯沉吟片刻,出聲問道。
“稟大帥,劍南軍折損情況不明,目前正朝石門山方向撤退,秦侃、陸萬率軍正尾隨其后追擊!”
“這里面有問題!”楊錯眼中精光一閃,沉聲說道。
“主公是說……宋世禮軍的失敗是假的?”韋皋對楊錯話中意思似明非明,疑惑地問道。
“不錯!”楊錯點頭道:“且不說宋世禮軍是否會如此輕易被一群烏合之眾擊敗。縱然真的被擊敗,宋世禮的敗軍也沒有理由往石門山方向撤退!”
“大帥說的很對,他要退也應該是退回龍州,那里才是龍州的核心所在!”馬燧接口說道。
“主公,難道宋世禮是打算設計叛軍?”韋皋腦中靈光一閃,迅速地說道。
“應該是如此!他必然是在石門山設下了埋伏,準備將叛軍誘入埋伏圈中,再一舉擊破!”
“這的確是迅速擊敗叛軍的好方法!”馬燧點頭說道,“看來宋世禮軍中不乏能人啊!”
“主公,那我們該怎么辦?”韋皋急切地問道。
“馬將軍,即刻集結軍馬,準備開赴石門山!”我嘴角微微一揚,“決定龍州歸屬的一戰,怎么能少了咱們!”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我不介意來做那只黃雀!
殘暑炎于火,林風爽帶秋。
盡管已是夏秋之交,但午后的太陽依然火燙,間或有陣陣暖風吹來,反而使人更覺燥熱。
濃綠色的樹間梢頭,蟬鳴鳥叫之聲仍是不絕于耳。
石門山東南十五里,一支三千左右的劍南軍正“緩緩”向石門山方向撤退著。
經過的一路上,不時能看見被他們丟棄于地的旗幟和兵器。
在隊伍的首列,龍州刺史宋世禮一邊小心地策馬前行,一邊不住回首顧望身后的士卒。
“太刺史,咱們的行軍速度好象有些快!”全身鐵甲、頭頂虎紋鐵盔的朱翔策馬來到宋世禮身旁,恭敬地說道。
宋世禮檫了檫臉上的汗水,喘了口粗氣,有些不放心地問道,“朱將軍,叛軍有沒有跟過來?
“刺史放心,這兩個叛賊一直領軍緊跟在咱們后面,但距離被拉得有些開!”朱翔點了點頭,和聲回答宋世禮道:“看來速度還得再慢一點才行!”
“已經是如此緩慢的行軍速度,他們竟然還是跟不上?”宋世禮對尾隨在后的叛軍行軍速度之慢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大人,您實在是高看叛軍……”朱翔呵呵一笑說道,“這些叛軍大半都是未經任何訓練的暴民,充其量只是一群烏合之眾。若不是他們人數太多,而咱們的士卒大部分都是新兵,要將這伙叛賊擊而破之簡直就是易如返掌!”
被朱翔言語中流露出的自信所感染,宋世禮心神大定,也笑著說道:“朱將軍所言甚是!”
“刺史,只要叛賊膽敢追擊到石門山,就必然是有來無回。這石門山就將是叛軍的葬身之所!”朱翔語氣異常肯定地說道。
“能死在石門山,也算是叛軍的造化!”宋世禮遙望著西北面石門山方向所在,有些惆悵。
“刺史不必擔心,些許內賊根本不足為慮。至于外敵,以我之見,憑郭節度之鴻福、哥舒將軍之治軍,不用多久也必可將其盡逐出我劍南之地!”朱翔信心滿滿地安慰道,“眼前的困局僅是一時之難罷了!”
宋世禮輕輕點頭,和聲對朱翔說道,“朱將軍,你讓隊伍把速度稍降一些,但不可被叛軍看出馬腳來!”
“是!”朱翔微一抱拳,沉聲應道。
隨即策馬向后,高聲呼喝起來:
“全軍聽令,放緩速度!”
“再扔掉幾桿旗幟!”
“準備好的兵刃也扔掉一些!一定要讓叛賊以為我們在逃跑!”
看著在隊伍中來回馳騁、不時大聲喝令著的朱翔,宋世禮不由流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當初在得到秦侃、陸萬二人叛亂的消息時,年輕的朱翔表現出的沉著老練,甚至要遠超過自己。
自己在驚慌之余險些便不知所措,但朱翔卻能臨危不亂,仔細籌謀策劃之后,定出了合龍州、平武、江油三地守軍迅速平叛的方略。
隨即在了解了叛軍的具體情報后,朱翔又迅速籌劃出了詐敗誘敵入伏的計策。
從目前的情形看來,誘敵的計策實施的相當順利。
“倉皇潰逃”的劍南軍身后約三里處,自號“蜀王”的秦侃,正不住急催麾下軍卒加速行軍,以期能夠追上劍南敗軍。
但更讓秦侃心動的是,那群敗軍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
郭子儀的親家、龍州刺史宋世禮。
若是能擒拿或是誅殺掉宋世禮,對于秦侃控制龍州是極為有利。
“都給我跑快點,千萬不能讓賊軍給溜了!”秦侃策馬揚鞭,厲聲大喝道,“追上前面的敗軍后,誰能擒殺賊酋宋世禮,我直接封他做將軍,賞金百斤!”
時年四十歲上下的秦侃,身材高大壯碩,短須長臉,相貌頗有幾分威儀。
秦侃本是劍南大族秦氏的一個旁支,但其家境極豐,有良田千傾,房舍更是不計其數,論及家資甚至要超過秦氏本家那一支,在當地更是無出其右。
但秦侃并不甘心只做一個田舍翁。
而至今年,秦侃自認為絕佳時機出現了。
雄據劍南的郭子儀竟同時遭到大唐兩路節度使進攻,而原先瀘州衙將楊子琳居然也起兵背反。
一時間郭英乂風聲鶴唳,形勢大緊。
其后,盡管楊子琳被哥舒晃迅速出兵誅殺,但郭英乂的危局也并未有多大改觀。
眼見著郭英乂的大軍陷在了東線戰場,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結束與山南軍的戰斗,秦侃終于按捺不住,聯結與自己意氣相投的另一豪族陸萬正式起兵,自封“蜀王”,拜陸萬為龍州刺史。
“大王,再向前追就快到石門山,那里地形復雜,對我們作戰不利!”相貌消瘦的陸萬策馬來到秦侃的身旁,謹慎地勸道,“不如暫且就追到這里!”
“哈哈哈……”秦侃放聲大笑說道,“不必擔憂,那宋世禮兵敗如山倒,還能有什么作為?你看這一路上,宋世禮的敗軍丟了多少旗幟、兵器,恐怕能丟的東西都被他們丟光,這樣的潰軍還有什么值得顧慮的?”
“適才探哨回報,宋世禮敗軍的逃跑速度已經越來越慢,看來他們力氣也耗得差不多了。只要再加一把勁,必定可以追上他們。若是能夠擒獲宋世禮……”
“龍州其他城縣便唾手可得了!而后我等再引得勝之軍乘勢奪取綿州、劍州,何愁大業不成!”
見秦侃如此信心十足,陸萬也不敢再行勸阻,只得將擔憂深藏在心中,按照秦侃的命令催促兵卒行軍。
在秦侃重重的封賞許諾刺激之下,原本已現疲乏狀的兵卒個個奮勇爭先,如重獲新生一般加速朝前方的宋世禮軍追趕上去。
但秦侃軍缺乏訓練、沒有良好指揮的弊病也立時顯現了出來。
沒一刻的工夫,行軍的隊型已經全然混亂,直如一盤散沙。
見到秦侃率軍逐漸追了上來,宋世禮軍也稍稍提了些速度,始終與其保持著一里左右的距離。
兩支軍隊一前一后,逐漸朝石門山南麓接近了過去。
臨近酉時,太陽漸暮西山。宋世禮軍終于“逃”至石門山下,但速度已經變的相當緩慢,與秦侃軍相距也已不到三百步。
秦侃已經能夠清晰地看到前面隊伍里僅存的一面的“宋”字帥旗,可以想見宋世禮必然就在那桿帥旗之旁。
臉上流露出興奮異常的神色,秦侃大吼一聲說道,“劍南敗軍就在眼前,給我追上去!”
“沖過去,殺!”陸萬一馬當先,揮舞著手中的大刀,不斷呼喝著麾下兵卒跟上去。
至此時,陸萬也已消除了心中的顧慮。
看前面宋世禮軍不少士卒的舉止動作,分明就亡命奔逃,根本不似在作偽。
并非宋世禮的士兵演技有多么高超,許多人是真的害怕了。
盡管事先朱翔已說明石門山上會有自家的伏兵,讓麾下士卒不要害怕緊張。
畢竟隊伍中一半以上的人是征召不久的新兵,見敵人追的越來越近,便不由自主害怕的潰逃了起來。
顯然沒有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朱翔也不禁神色微變。
但很快,他還是冷靜了下來,急聲對身旁的宋世禮說道:“刺史,不能再繼續退下去了,否則詐敗就得變真敗!幸好叛賊已進入埋伏范圍,咱們可以攻擊!”
“好!”盡管心中頗有些驚慌,但宋世禮還是強自鎮靜地點頭應道:“朱將軍,一切就交于你了!”
“末將領命!”朱翔沉聲應道。
隨即,他從馬側拿出自己的強弓,抽出一支特制的響箭,迅速地開弓搭箭!
“嗖~!”響箭帶著呼嘯沖天而起,凄厲的呼嘯聲在山間嶺內不斷地回蕩著。
“殺!”片刻之間,喊殺聲從左右兩側的山丘后震天似的響起。
“全軍聽令,停止后退,與伏軍合擊叛賊!”朱翔中氣十足的狂吼聲在猶自后撤的隊伍中響起,“平叛殺賊,建功立業就在此時!”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9247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