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破城入府
乾元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田神功領大軍萬余人翻山越嶺,悄然行至高靈山。
隨即就在高靈山,田神功進行了攻襲綿州的第一次正式軍議。
高靈山與魏城之間有一條靈江,想要南下進攻魏城,必須要渡過靈江。
呂賁也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沿靈江南畔嚴密布防。
因為北邊的昌明縣已經有郭英乂率的大軍屯住,北方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證。
現在唯一比較危險的是東邊。
而東邊唯一的城池,只有魏城。
魏城一旦被攻陷,綿州就在敵軍兵鋒之下。
高崇文認為,如果要直接強渡靈江,必然損失慘重。
如此一來,將非常不利于接下來攻略綿州的行動。
田神功認同高崇文的看法。
仔細察看地圖后,田神功提出一個大膽的“暗渡陳倉”計劃。
一面以大部兵馬屯駐靈江北畔,擺出將要渡江進攻的姿態;另一面派遣精兵搭乘臨時征召的民船。
乘夜色走水路繞過靈江的敵軍防線,在綿州腹地的巴西縣登陸,而后直抄綿州,端掉呂賁老巢。
如此一來,奪取綿州全州便可易如反掌。
年輕氣盛的嚴越卿對田神功的計劃大表贊同,并主動請命領軍奇襲巴西。
老成持重的馬燧卻提出異議。
自奉命來到龍州,馬燧就通過多種途徑,比較詳細地了解了綿州刺史呂賁的情況。
他認為呂賁知兵善略,為人謹慎,并非一般對手。
說不定,呂賁已留意到巴西遭襲的可能性,而安排了應對措施。
而且,縱然有夜色為掩護,也難保不被所察。
奇襲兵馬做不到“出奇不意”,將極有可能身陷死地。
馬燧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對他的意見,田神功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此時,在田神功的計劃基礎上,高崇文提出一個連環之策。
計策的前半部分跟田神功的計劃一樣,后半部分卻發生巨大變化。
高崇文提議將奇襲巴西的行動故意露出一些蛛絲馬跡,讓呂賁察覺。
以呂賁的謹慎性格,必然會加以戒備。
綿州軍力有限,為保綿州不失,呂賁勢必會將布防在靈江的兵馬回調。
靈江南畔可供大軍登岸的地點有好幾處,呂賁軍的駐防本就有些捉襟見肘,一但再撤出少許,漏洞就更大。
己方大軍便可在夜色的掩護下,尋找空虛處渡江。
同樣,高崇文也考慮到呂賁不上當的可能。
高崇文提議,走山路佯攻巴西縣的兵馬可做兩手準備,若呂賁并未上當,就由佯攻變實取。
仔細思考之后,田神功、馬燧等人采納了高崇文的提議,隨后眾人又就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商討。
三月三十日,田神功領大軍進抵昌言,并在靈江北岸大肆搜集船只,擺出準備強行渡江的姿態。
與此同時,按照田神功的要求,馬燧派出整整一屯山字營,以什為單位,負責獵殺擒拿呂賁派過江北的斥候。
另一方面,嚴越卿領本部兵馬趕至鹽泉,故意擺出了將要南下進攻巴西的姿勢。
綿州刺史呂賁近幾月來非常郁悶。
剛想通過“以戰補兵”之法擴充軍力,隴右軍的進攻居然就來了。
南面賀文與烏蠻族的戰爭,短時間內恐怕還結束不了。
此次烏蠻族表現出的韌性十足,盡管連續五次敗給賀文,但他們居然還在頑抗著。
賀文的戰報上估計,短則一月,長則三、四月,才有可能將烏蠻族組織起的數萬大軍徹底擊潰。
擊潰這股大軍后,才有可能掠奪人丁在充軍補戶。
賀文還強調,此次烏蠻族的火氣已經被自己徹底激起。
縱然自己撤退,烏蠻軍有可能尾隨攻擊而來,所以此戰務必分出勝負才能收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見了賀文的回報,呂賁已知此次抵御隴右軍的進攻,賀文麾下的數千士卒暫時是派不上用場了。
如今呂賁手中僅只有數千士卒,其中還有上千人是新兵。
不得已之下,呂賁將其中的兩千將士駐防在了靈江邊。
呂賁本還指望能夠從綿州幾大宗族那里再借幾千私兵作御敵之用。
但不知為何,那些與呂賁關系頗佳的宗族突然一個個都推委了起來,道族中已無私兵可用。
呂賁盡管知道是推委之辭,但半點火氣也發不出來。
一旦關系鬧僵,誰能肯定這些宗族不會對隴右軍倒戈相向。
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綿州就徹底完了!
千求萬懇之下,呂賁才非常艱難地借到了千余私兵。
就在這時,細作回報在鹽泉一帶發現有兵馬調動的跡象。
聽得消息,呂賁大為起疑。
如果隴右軍準備強渡靈江,也不需要從百里之外的鹽泉有兵馬痕跡。
仔細思索之后,呂賁震驚地得出結論。
隴右軍必然是準備繞過靈江,翻山越嶺奇襲綿州腹地,甚至有可能直接進攻州治所在地——綿陽。
擔心之下,呂賁即刻派遣斥候密切留意鹽泉方面動向。
四月初二傍晚,細作回報。
發現鹽泉方向有不少兵馬朝西南方向調動,并且數量不少。
田神功攻略綿州的同時,我也在太平,與昌明縣的萬余劍南軍形成了對峙局面。
楊錯屯重兵于油絳縣的舉動,可能是給郭英乂造成了錯覺,讓他以為楊錯將要進擊昌明縣。
很快,郭英乂便命鄧陽率萬余兵馬屯駐昌明縣。
與此同時,梁無忌也親率劍南水軍大部進抵昌明縣一帶江域,與隴右水軍對峙。
楊錯本就無意進攻,每日只是命賈耽、慕容復等人操練士卒。
鄧陽見楊錯居然不主動進攻,也無心主動出擊,萬余大軍屯駐在昌明縣附近,動也不動。
反而是崔寧與梁無忌在大江之上連干了三仗,雙方的損失都微乎其微。
對綿州的戰事,楊錯關心卻不擔心。
此戰的戰前準備,已經做的非常充分。
以兵力而言,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隴右軍皆在綿州守軍之上。
以統軍將領而言,田神功的用兵才能絕對不會在呂賁之下,何況還有沉穩持重的馬燧為副,有足智多謀的少年才俊高崇文為參謀。
而且,嚴波已與綿州多半以上地宗族大戶取得聯系。
這些宗族承諾,只要田神功進展順利,他們必將倒戈歸順。
此外,還有烏蠻族人作為策應……
綜合種種,奪取綿州可說是水到渠成之事。
果然,在三月十四日,攻略綿州地第一封捷報傳至油絳縣。
田神功大軍已突破靈江防線,破敵一千六百人。
受高崇文的連環計策蒙騙,呂賁錯誤地以為田神功準備行“暗渡陳倉”之計,翻山越嶺走山路奇襲綿州腹地。
由于腹地極度空虛,一旦遭遇奇襲后果將不堪設想,呂賁對此深感憂慮。
盡管如此,呂賁手中卻根本無兵作抵御之用。
不得已之下,呂賁只能行非常之策。
以綿州城中的七、八百名新兵急至靈江南畔駐防。
與此同時,卻從原先駐軍中密調千人返回綿州城待命。
為達到欺瞞敵軍的目的,呂賁命人在江畔的營盤中多樹旗幟,以為疑兵。
得到那千名老兵回返后,加之向諸宗族請求到的千余私兵,呂賁便準備以手中的兩千士卒,伏擊敵奇襲兵馬。
經細作多番打探,呂賁“確認”敵軍可能的目標是奇襲巴西,于是在幾處險要之處設下埋伏。
但苦候了一日一夜后,呂賁還是未見有敵軍奇襲,而且派出打探情報的細作卻連遭敵戰船攻擊。此時,呂賁才知情況不對。
呂賁在靈江故布的疑陣,根本就沒有瞞得過田神功和馬燧這兩個戰場老手。
很短的時間內,田神功就識破了呂賁的把戲。
在高崇文的建議下,田神功果斷決定分兩路強渡靈江。
趁著夜色,馬燧親率山字營突破了由數百名新兵把守的一處江岸。
一個地方被破后,整個防線立時陷于崩潰狀態。
隨即,馬燧率山字營繼續向縱深突破,直接將敵守軍的后路截斷。
最后,除百余人脫逃外,其余守軍非死即降。
而田神功軍傷亡不足五百。
四月十六日,綿州的第二封戰報傳至油絳縣。
田神功大軍包圍綿州城,綿州刺史呂賁一面據城死守,一面派人出城向賀文求援。
田神功大軍以圍三闕一之勢包圍綿州城。
綿州刺史呂賁只能憑借手中僅有的兩千兵據城死守。
嚴越卿率本部兵馬連掃鹽泉、涪城二縣,趕至綿州城下與田神功匯合。
嚴越卿本是奉命從山路佯襲巴西、借以吸引呂賁注意,從而配合田神功大軍強渡靈江。
當呂賁察覺中計退守綿州城后,嚴越卿敏銳地捕捉到了戰機,果斷自鹽泉一帶發起進攻,借著呂賁倉促回撤造成的混亂,輕松攻取鹽泉、涪城二縣。
嚴氏一族與綿州大大小小的宗族關系大都比較密切,嚴越卿攻取兩縣后,親自登門拜訪了縣中的幾大宗族,委托他們穩定縣中局面。
隨后,嚴越卿才領軍與田神功匯合,參與綿州城的攻略。
圍城之后,田神功耐住自己的性子,一連三、四日只是圍而不打,甚至連呂賁派出向賀文求援的使者都未安排人攔截,仿佛就是要與呂賁進行持久之戰。
呂賁起先還有些不解,但隨后會過意來。
顯然,田神功是準備以呂賁和綿州城為餌,引誘賀文回師救援,而后以逸待勞一舉將賀文擊破。
除呂賁手中的上千兵馬,整個綿州州也就僅只有賀文麾下有數千兵馬。
一旦賀文被破,綿州州于隴右軍而言便是唾手可得。
雖洞察田神功的計劃,呂賁卻是一點對策也沒有。
全州的糧草輜重大都囤積在綿州城中,即便賀文不回援,要不了幾日其糧草也會耗盡,到時便不戰自潰了。
對呂賁而言,惟一的希望便是賀文能夠識破詭計,并順利將田神功擊退。
但這希望,卻實在有些渺茫……
至圍城的第五日,田神功突然對綿州城發起強大的“攻勢”。
上百支箭從東、西、北三面被射入城中,奇怪的是,每支箭都沒有箭頭,箭身之上卻都綁著一封絹書。
每封絹書的內容都一樣。由喬琳起草,大唐隴右節度使、當朝駙馬楊錯署名的《告綿州百姓文》。
文中批駁了郭英乂的殘暴不仁,并大肆宣揚了郭英乂軍前番累戰累敗的景況。
另一面,文中又敘述了大唐是如何勤政愛民。
文章最后要求綿州諸宗族、所有百姓盡快棄暗投明。
喬琳此篇文章,僅只不到八百字,但文筆犀利,極具鼓動性。
呂賁看后,既驚其文才,又攝其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遂急命守卒將所有絹書回收。
盡管如此,仍有數十張絹書落入城中諸宗族大戶之手。
一時間,城中更是暗流涌動。
圍城的第八日。綿州望族鐘氏、吳氏、劉氏突然聯手向呂賁發難,意欲獻城歸降。
這三大宗族非但人、財、物力雄厚、在綿州的影響力更是其他宗族難以匹敵。
呂賁本與這三大宗族關系不錯,萬萬沒有想到在最艱難的時候,他們居然會倒戈一擊。
促不及防,呂賁雖極力想將形勢控制下來,仍是無力回天。
呂賁麾下兵馬,其中居然有近一半是從鐘、吳、劉三族借調過來的私兵。
三族倒戈時,這些私兵毫無疑問地跟隨原來的家族。
綿州城中的內亂,很快便被田神功、馬燧等人察覺。
高崇文認為,城中內亂必是有宗族大戶對呂賁倒戈相向。
他向田神功提議,由于情況發生變化,應當改變“圍點打援”的原定計劃,即刻出兵攻城,借以策應城中宗族,乘機一舉奪城。
簡單商議之后,田神功認可高崇文的提議。
隨即,田神功、馬燧各領一軍從東、西兩門同時發起攻擊。
綿州城中守軍原本便不多,因內亂的緣故又分為兩邊相互廝殺,刺史呂賁更是被叛軍死死糾纏。
田神功和馬燧的攻城幾乎遭遇不到任何抵抗,不到兩盞茶的工夫,山字營第一曲在其軍司馬的率領下,先登攻上西城樓。
將為數不多的守軍壓制后,軍司馬命人打開西城門。
其余士兵從城門一擁而入。
不多時,田神功也領軍攻破東城。
隨著田神功、馬燧大軍的攻入,城中形勢徹底逆轉,呂賁再無回天之力。
百般無奈之下,呂賁率領仍效忠于他的百余名士兵奮力從南城突圍。
田神功也不著急追趕呂賁,反而先命大軍穩定住城中局勢。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7100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