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筒車
正月二十六日,氣溫驟降。
至黃昏時分,雪花紛紛揚揚地降落人間。
到第二天中午,大雪才停歇了下來。
據報,這場大雪居然從華北,一直下到江南,覆蓋了半個華夏大地。
隴右道全境在一夜之間,變成茫茫一片白色,某些縣積雪竟深達一尺有余。
渭州,自然也在其中。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頗多不便。
有些地方,甚至因積雪而堵塞了車馬往來。
但有弊必有利,有禍必有福!
初降雪時,楊錯正在召集眾人議事。
當雪花飄落之時,一向沉穩自若的李泌居然放聲長笑了起來。
其時,包括楊錯在內的不少人都感到有些莫名。
但李泌的解釋,讓眾人恍然大悟。
李泌肯定地說道,這場大雪,對渭州的戰事將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吐蕃軍來自高原能夠抵御嚴寒,但不這意味著雪是他們的“朋友”。
相反,又見很重要的事會影響到吐蕃軍。
積雪,以及積雪融化后造成的泥濘地面,給糧草輜重運輸帶來的困難,才是吐蕃軍會遇到的最嚴峻的考驗。
只要安太清能抓住這樣的良機,勝利將指日可待。
而隨后的戰事發展,充分證明了李泌分析地正確性。
同時,因為道路受阻,糧草輜重運輸極為困難。
又急于進攻而突入渭州境內過深的吐蕃軍不到三日,就開始糧食吃緊。
就在吐蕃軍為糧食之事鬧的雞飛狗跳之時,安太清出手了。
這次反擊吐蕃軍之戰,安太清的表現可以說是出奇的沉著穩健。
安太清行軍用兵大膽中透著十分的慎重。
加上援軍,安太清手中可用的軍力基本與吐蕃軍相當。
但他并沒有采用最為簡單直接的辦法——硬拼,來謀求擊退來犯之敵,而是冷靜地與吐蕃軍周旋,一面利用地形的熟悉,以游擊的辦法不斷消耗對方軍力,一面尋覓著決戰的良機。
更聰明的是,他選擇了堅壁清野的策略。
在崔佑甫、鮮于叔明等人的配合下,整個渭州的百姓都選擇了堅壁清野。
不給劫掠為生的吐蕃半粒糧食,一片接著一片的村莊的沒人,都躲在山里。
而他則率領大軍時不時逼近吐蕃軍,使他們根本沒時間尋找村莊的百姓。一旦選擇分兵,就會被安太清以多圍少,聚而殲之。
大雪降臨給吐蕃軍帶來的不便,安太清第一時間就把握住了。
甚至,在天色剛剛起了變化,還未下雪之前,他便未雨綢繆,向當地的宿老請教下面可能的天氣轉變。
耐心地等待到吐蕃軍為籌集糧草而四處折騰的機會,安太清果斷將手中兵馬一分為三,以中路主力直搗扈屈律悉蒙的中軍,以左、右兩路偏師阻擊四處籌集糧草的吐蕃軍回援。
另有一路偏師早按安太清的安排,走小路潛行到扈屈律悉蒙軍的側后,也同時配合安太清中路軍夾擊起來。
扈屈律悉蒙顯然沒有料到安太清會這樣果決。
在先前的戰斗中,“保守”的安太清一直避免無謂的決戰,倒給扈屈律悉蒙造成了一種錯覺,以為自己的對手是個無膽之人。
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不動則已,動則如泰山壓頂,令敵無可抵御。
當日李泌講授兵法時所講的這些話,被安太清深深地銘記在心。
安太清親自沖鋒在前,率領挑選出來的最精銳的軍卒,毫不費力地突入敵中軍腹部。
四散在外的其他吐蕃軍拼死想壓迫回援,皆被阻截。
抵抗了不到一個時辰,扈屈律悉蒙率先崩潰,亡命后撤。
安太清毫不猶豫地領軍緊追不放,將吐蕃軍一路南驅,由渭源趕到鄣縣,由鄣縣趕到鹽井。
潰逃的扈屈律悉蒙軍,又沖擊到了仍在駐扎鹽井的吐蕃軍。
駐地將領雖然奮力想要約束住敗軍,但他的努力仍然被無情地擊了個粉碎。
從武州趕來的田神玉領軍,自側翼發起攻擊。
腹背受敵的吐蕃軍頑抗半日后,完全失去抵抗意志,一潰不可收拾。
安太清、田神玉領軍一路南驅,于二月十四日將吐蕃軍逐出渭州。
然后與劉玄佐的岷州、李晟的兵馬四面圍攻,把這股吐蕃軍徹底消滅。
扈屈律悉蒙于亂軍中被俘。
在這段時間里,一件對農耕極為有益的器械——筒車,在金城郡問世。
水利,向來都是農業中最不可缺的一環。
缺乏便利的灌溉,農耕便要受到極大的制約。
隴右道所處的地區雖然水網發達,而且歷代的治政者也相繼修建了一些渠道,以方便灌溉。
但不可忽視的是,隴右道境內山地眾多,不少高地離水源及灌溉渠道較遠,灌溉相當困難,從而直接影響到荒地的開發。
不少居住在丘陵高地的住民,往往需要徒步跋涉數里、乃至十數里,依靠肩挑手提汲水灌溉。
有鑒于此,以筒車為代表的灌溉工具便應求而生。
歷史上,水車是由三國后期的魏國人馬均發明。
但是設備不夠先進,與后世所看到的水車有很多不同。
筒車,是在原有基礎上改造出來的。
而“發明者”正是安思霖。
自從上次的投石車那件事情開始,安思霖發現了一樣新的愛好,鼓搗一些奇怪的器械。
這位胸有錦繡萬千的女人,放棄了隨軍參謀的機會,選擇改良器械。
繼前次成功仿制并改進了投石車后,安思霖又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將筒車做了出來。
而制造筒車的最初起由,只是因為在某次議事時談及某些地區因地勢過高,灌溉不甚便利,楊錯順口提了一下“要是改造汲水灌溉的器械就好了”。
安思霖聽了之后大受觸動,便著手開始研制。
就在節度使府上,在十多名仆婢的幫助下,安思霖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三臺真正意義上的筒車。
分別是水轉筒車、畜力筒車、高轉筒車。
其中最讓楊錯覺得驚艷的是高轉筒車。
這種筒車的構造是在岸上和水中各裝一個能轉動的大輪,水中的輪必須半個輪子浸沒在水中。
上下二輪間繞以用繩索和小竹筒相間連成的長鏈環。
用水力或畜力轉動岸上的大輪,使鏈環繞上下二輪循環回轉。鏈環上的小竹筒經過水中時兜滿了水帶到岸上的大輪處,自動傾入水槽里而匯流入田。
眾人在親自見識了這種人力水車之后,大為驚嘆贊賞。
第五琦主持下勘察各地情況,準備在隴右道全境加以推廣。
隨著對扈屈律悉蒙戰事的順利結束,這場大戰才算告終。
雙方經過這一番斗智斗勇,再度保持了穩定局面。
這次交鋒,雙方付出了不少的兵馬犧牲。
對于隴右道來說成果喜人。
宕州刺史高升和岷州刺史劉玄佐在山南軍的協助下,趁著兵力空虛,成功奪占了洮州和疊州。
河州也被楊錯得到。
至此,除了鄯州和廊州之外,隴右道故地基本上被收復得七七八八。
這些成果需要時間消化,楊錯明智的選擇了停下來。
沒有爭奪鄯州和廊州,當然不代表他沒計劃。
匯集了李泌、韓滉、董晉、韓洄等人的一份西征計劃書,放在了楊錯的桌案上。
眼下的對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反觀吐蕃方面也是問題很多。
首先是,瑪祥仲巴杰和達扎路恭、尚息東贊的矛盾。
尚結東贊是尚息東贊的弟弟,扈屈律悉蒙則是達扎路恭的親信。
他們都在瑪祥仲巴杰的計劃下孤軍深入,最終被俘。
這就引起了內部的不穩。
聰明如瑪祥仲巴杰察覺到了這點,派使者來隴右談判,贖買俘虜的事情。
楊錯也不拒絕,一面整軍備戰,一面選擇和吐蕃展開談判。
此時,叛軍內部出現了變故。
隨著史思明之死,叛軍內部相互攻伐,至洛陽一帶化作了焦土。
而在大唐內部也是矛盾重重。
郭子儀被免了節度使之職,滯留在京師,不讓他去赴任邠寧、鄜坊兩道節度使。
郭子儀算好的,如果再回過頭來看同期的其他幾位,就會發現朝廷對武將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來瑱,南陽防守戰中讓人認識這位忠心為國且能力出眾的人才。
他逗留襄陽不肯奉詔回朝述職,另履新職。
還學安思順的把戲,暗示自己的手下將領和官吏上書朝廷,請求讓來瑱繼續擔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襄州刺史和防御使等職。
尚衡、殷仲卿等人在兗州和鄆州,因私人仇怨相互攻擊。
這些事情不在他們個人的傳記,而是在《舊唐書·李光弼列傳》,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新唐書里面,史官將這一段刪去。
幸虧李光弼都統河南、淮南東西、山南東、荊南、江南西、浙江東西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這才平息了這場混亂。
仆固懷恩只做了代理的朔方節度使,心生不滿。打叛軍也是磨洋工,典型的出工不出力。
面對這樣的亂局,處于病重中的肅宗頭疼不已。
迫不得已,肅宗只好找到宰相裴遵慶,希望他給出個主意。
而裴遵慶張口就來了一句,“陛下可調和政駙馬擔任朔方節度使,出兵平叛!
肅宗默然。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51165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