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冒險北上
元載、劉晏等人神色微動,稍顯詫異地互視了一眼。
“呈上來!”代宗面色平靜無波,沖楊志廉點點頭,示意他進殿。
恭敬地將兩支細小的竹管放上御案后,楊志廉后退七、八步,再施一禮,轉身離去。
捏開竹管,分別取出一封薄絹后,代宗迅速地閱覽起來。
“陛下,有什么緊要事么?”等代宗差不多將兩封絹書全看完。元載謹慎地問道。
“襄陽的傳書是通報山南西道的戰事,嚴震、祝峻遭到黃琦的側襲,大敗于咸安,兵力折損過半。”
“果然!”聽了這個消息,元載倒是沒有太顯意外,“嚴震用兵過急。對黃琦這股叛軍又心存幻想,導致缺乏戒備,這一敗并不意外。如果嚴震能夠冷靜下來,或許還能先穩住陣腳,否則很可能會一潰如山倒。”
“山南西道要是被史朝義所得,對京畿道和山南東道腹地的威脅極大。看來得助嚴震一臂之力了,不過眼下要應付洞蠻和義軍,東道的軍力也很吃緊。”王縉為難地說道。
“可是再吃緊,也得幫嚴震先撐住。”元載肯定地說道,“陛下,駙馬在奏折里說了什么?”
“妹夫想讓朔方騎將楊武旭去恒州!”代宗語出驚人地說道。
廳內立時響起一陣輕微的驚呼聲。
“釜底抽薪!”元載第一時間反應了過來,“駙馬準備讓他帶多少人去恒州?”
“楊武旭和他的弟弟楊武舒再加幾名親隨……哦,對了……”代宗看著薄絹,嘴角微帶笑意地說道,“還有朕派給他的負責輜重的第五琦!”
“什么?”這一次的驚呼聲甚至還要大過前一次。
楊錯不經過代宗的同意,就把朝廷大員派往那么危險的地方,眾臣都覺得不太妥。但是看皇帝的臉色,似乎并沒有什么意見。
小半晌后,議論聲才逐漸停歇。
元載從沉思中恢復,出聲向代宗問道:“不知陛下之意如何?”
“準!”代宗的回答只有簡單的一個字。
徐州,彭城郡。
完成了對彭城的兩面包圍后,李春親臨城下,勸降城中守軍。
在妹夫張惠光的引領下,李忠臣走到城邊,手扶女墻,冷眼睨視著李春。
“如今你兩路兵馬皆已落入我朝陛下掌握之中,覆亡已是時日無多。李忠臣,識時務者為英雄。你若愿歸順陛下,萬戶之侯唾手可得……”對李忠臣,李春并不陌生,兩人甚至曾多次交鋒。
李忠臣的統軍用兵才能,李春相當清楚,他也知道如果無法拿下這個老對手,奪回彭城郡將是一句空話。
李忠臣地回答很簡單,迎李春而來的一支狼牙羽箭和倒豎的大拇指,說明了一切。
下一刻,喊殺聲便已沖天而起。
箭雨如蝗,漫天飛舞。
準備充分的叛軍,推著樓車、沖車、噴組,朝城池發起了潮水般地攻擊。上百臺投石車,咆哮著將巨大的石塊拋上了天空。
城樓上,李忠臣如嗜血地猛獸一般舔了舔嘴角,將右手重重下壓。
守城軍的數十臺投石車,同樣發出了憤怒的狂吼。
海上,近百艘斗艦、蒙沖戰船疾駛如飛,大紅色的戰旗順風勁鼓。
最當先的一艘斗艦大船上,沒有懸掛任何一面戰旗,只在主帆之旁,斜掛了一面大紅色的帥旗。
仆固懷恩奉令棄守汝州南部大縣,北上與楊錯會師于魯山。
荔非元禮也趕緊收兵,前來匯合主力。
面對兵力猶勝于唐軍的叛軍,分散兵力只能給對方提供個個擊破的機會。
尤其是叛軍中多達兩萬余的騎兵,憑借那優異的機動性和強悍的沖擊力,來一個百余里奔襲根本是輕松之至。
面對楊錯特意布下的疑陣,史朝義和張忠志的追擊也顯得不那么急切。
叛軍的大隊步軍尾隨在唐軍之后,大約五、六十里的距離。
張忠志的北疆重騎則分為兩部。
從汝州城尾隨而來的一萬三千余騎始終盯在唐軍左后翼大約三、四十里的位置,由梁縣而來的另一部騎兵則在唐軍右翼保持游而不擊的狀態。
這一、兩天里,只有風騎軍與叛軍的騎兵小規模地廝斗了十余次。揚長避短,以馳射與敵游斗的郝玭,以百余騎換回了敵軍近三倍的傷亡。
不過,這點傷亡,還遠不足以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
殘陽的余暉斜映在魯山縣衙的大堂內,為這座略顯破敗的建筑更添幾分蕭索之意。
將意圖說明后,楊錯舉目看向第五琦,緩緩說道,“禹珪,此事危險不小,對你,對我,都是如此。你也勿需太過顧忌。我斷不會強求于你……你仔細想清楚后,再給我一個回復。”
第五琦的面色沒有太大變化,似乎沒有被楊錯的話所影響,但凝重的眼神卻顯示出他正在沉思。
該說完的話都已經說完,楊錯索性也不再開口,只是靜靜地看著第五琦。
許久,第五琦抬眼回望著我:“大帥不怕我途中私逃?或是將楊武旭將軍賣給史朝義或者張忠志?”
“怕!”楊錯沒有說謊,很干脆地承認了自己的顧忌。“以禹珪之才,無論私逃還是出賣楊武旭,都不是太難的事情。第五氏家族也是河東道的名門,想要從史朝義手下安然脫罪并非難事。”
聽楊錯說“怕”,第五琦面色依然保持著平靜,不喜、不悲、不怒、不驚……
“但是,我還是愿意冒一次險!”話風突然一轉,楊錯相當肯定地說道。
第五琦默然片刻后,緩緩說道:“大帥可曾征求過陛下的同意?”
“已經傳書回了長安,暫時還沒有回訊。但我相信陛下不會反對!”
先搖搖頭,又點了點頭,楊錯淡笑說道,“禹珪,陛下應該比我更相信你!”
說起第五琦與代宗的淵源,還是要追溯到肅宗在彭原時,第五琦代北海太守賀蘭進明入京奏事,在肅宗面前陳述物資的重要。
肅宗覺得不錯,就讓他擔任了監察御史、江淮租庸使,在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代宗手下做事。
這段期間,兩人奠定了很好的友誼。
后來第五琦獲罪,代宗還私下傳信給楊錯,讓他設法保第五琦。
只不過,這樣的朝中重臣卻以身冒險,的確需要提前做好思想工作。
第五琦微怔了片刻,隨即眼睛再次閉起。
低頭思索了小半晌后,他站起來,躬身說道:“此事我也只敢說盡力,卻無法保證一定成功,還請大帥見諒。”
“嗯。”楊錯點了點頭,“禹珪有什么需要么?”
“當地民風剽悍,頗有危險。我雖粗通劍技,但難保一身安全,希望大帥能夠調派兩名山字營精兵隨行護衛。”第五琦想了想,提了兩個要求,“再者,楊武旭將軍還要能夠聽從勸諫,否則我縱然有千般籌謀,也難見寸效。”
第五琦的這兩個請求很有學問。
第二個請求是保證他發揮運籌帷幄作用的關鍵,而第一個請求,乍看是第五琦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但實際上卻是他為自己找了兩個監視者。
山字營士兵精通刺探、夜行、潛伏、追蹤、暗殺,而且忠誠度絕對不成問題。
有兩名山字營士兵跟在身旁,第五琦想要潛逃基本已不可能。
即使遭遇了陷阱、埋伏,兩名山字營士兵也絕對有把握在自己身死之前,先將第五琦擊殺。
找了這兩個“枷鎖”大于“護衛”意思的親隨,第五琦實際是在向楊錯表明自己的決心。
“好!”楊錯點了點頭。
“大帥,此事宜速不宜遲,那我就先去準備了!”
“去吧。”
第五琦起身離開。
楊武旭從外面踏入堂內,躬身向楊錯行了一禮:“見過大帥!”
“先坐下吧!”楊錯放下手中的軍情絹書,沖楊武旭擺擺手說道。
楊武旭左右張望了一下,尋了張事先安放好的馬扎上坐了下來。
“大帥,喚末將過來有何吩咐?”坐定后,楊武旭平靜地說道。
“武旭,你前日曾說想潛回恒州,現在主意改了么?”
楊武旭很肯定地搖了搖頭:“如果陛下和大帥的準許,末將還是想回恒州試一試。如果能成功奪回恒州,不但家仇能得速報,更可助陛下早日安定社稷;就算失敗了,也還有戎弟和孟起在,最多報仇的日子稍長一些罷了!”
“恩!”楊錯輕應一聲,繼續詢問道,“前日我曾問你的那些難題,想過怎么解決了么?”
“想了許久,已經有了些主意……”楊武旭點了點頭。
聽著解說,楊錯不時地微微頷首。
楊武旭確實仔細慎重地思考過如何潛回恒州,如何聯絡故人等一系列的問題。
雖然有些想法稍顯簡單幼稚,但總體還算是可行。
楊錯也直言不諱地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楊武旭也不惱怒,仔細地聆聽,有時也回辯幾句。
“此去恒州路途遙遠,行程艱難。我只能送你六個字:善察,謹行,慎思。”說到最后,楊錯長身而起,緩緩走到楊武旭身旁。
雖然已察覺到自己的請求可能被應允,但當楊錯確切地表明態度后,楊武旭還是騰地站起,臉上的平靜完全被激動所代替,隨即他深深地施了一禮:“多謝大帥成全!”
伸手托起了楊武旭,楊錯笑了笑說道:“先別忙謝。我也有個要求,答應了才能讓你回恒州!”
“請大帥吩咐!”楊武旭沒有絲毫猶豫地說道。
“其他方面我不擔心。但你缺少一個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助力。我想派個人做你的幫手,隨你一起返回恒州。如果你能用得好他。此人足可抵萬余騎兵!”
“大帥說的是誰?”楊武旭微愕說道。
“第五琦!”
“是他?”楊武旭很有些驚詫地說道。
是夜,楊武旭便將第五琦請到了自己的軍帳中。
臨近二更天時,楊錯巡視完各營各部曲,依然看到楊武旭地帳內燈火通明,不時傳出輕微的聲音。
清晨再見到楊武旭,他的神態雖然疲憊,但眉眼間卻流露出絲絲興奮。
看來他與第五琦地商談相當成功。
黃昏再次降臨。
楊武旭與楊武舒、第五琦及四名親衛,兩名山字營士兵,一行九騎,攜帶了干糧、偽裝用服飾等物品后,登上了北上的征程。
這是一次大的冒險。
雖然有許多不確定的可能,但這個險,還是值得冒。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3601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