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損失慘重
臨近黃昏時分,零零星星的戰斗徹底停歇,戰場也被清理了一番。
但也僅僅是收攏了俘虜、戰馬,為傷兵進行了簡陋的包扎救治,并收殮了唐軍陣亡將士的尸身而已。
而進一步戰場清理,只能留待明日。
是夜,停歇了不到兩個時辰的雨,又淅淅落落地下了起來,不過勢頭比起先前的那場豪雨卻要減弱不少。
綿綿的陰雨中,間或響起的呻吟聲,為略顯殘破的龍興縣城憑添了幾分沉肅氣氛。
龍興本是汝州境內的一座大縣。
在“開元盛世”這個最為鼎盛的時候,僅此一縣就擁有人丁達數十萬之眾,為汝州內第四大縣。
但在后來發生“安史之亂”,以及一系列的天災戰禍,使得這座繁華大縣逐漸地沒落了下去。
現在縣內可統計的人丁,包括老弱婦孺在內,也不過五萬。
但寬大的城池,林立的屋舍,還是可以依稀辨認出往日的繁榮。
在短短的十數日內,龍興縣的歸屬已經經歷了四次變更。
十二天前,唐軍不戰而下此城;兩天前,叛軍復奪回龍興;今日,在追擊史張敗軍的時候,仆固懷恩順手又把這座城池拿了回來。
為了躲避晚間的陰雨,同時也為能給傷兵一個比較好的療傷環境,楊錯統率大軍進駐了龍興城。
中原苦戰,十室九空,再加之不少豪族富戶因擔心戰亂的牽連紛紛南遷北走,以至城內空出不少房舍來。
這些空舍,全部都被楊錯下令征用來安置傷兵。
交代李泌和各部將領統計戰損情況后,楊錯便領著楊朝晟等十數名親衛,走房過舍,探望傷兵。
舉步進門,一股濃郁的藥腥味撲鼻而來。
入眼處,幾名負責照料傷員的士卒,正在熬制藥物。
這棟房子本是龍興一戶豪族宅邸的正廳,極其寬敞。
原本雍容華貴的廳堂,此刻卻儼然成了一座病房,數十名傷兵或坐或臥地在此養傷。
“參見大帥……”一見楊錯到來,熬藥的士卒急忙起身行禮,連傷兵們都紛紛掙扎著要起來。
“都不要亂動,該坐的坐回去,該躺的躺回去!睏铄e板起臉,厲聲呵斥道,“負了傷,就給我好好養傷!”
在他的積威之下,一眾傷兵也不敢再強自起身行禮,只得回復了原先的坐、躺姿勢。
走到一名全身上下布巾包裹得如同木乃伊般的士卒跟前,楊錯蹲下身子,探手阻止了他想要爬起的企圖,低聲問道:“傷了幾處?”
“十……十三處!”他艱難地回答道。
輕拍了拍他沒有受傷的右肩頭,楊錯寬慰說道,“等傷好些,讓人送你回隴右!”
從口音中。我已大致判斷出他的是隴右金城郡人氏。
“大……大帥!小人不……不回去。只要還能拿刀,還能走路,小人就要……隨大帥打到底!”隴右人特有地剽悍盡展無疑。
望著那雙渴望的眼眸,楊錯心中一陣悸動,輕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好樣的。只要你還能拿刀,咱們就一起打到底。”
“嗯!卑鼑缹嵉念^顱艱難地點了點。
探望過屋內所有傷兵,楊錯正要離去,舉步走到門口。突然又回過頭,雙手合抱,躬身向一眾傷兵深深地施了一禮。
城頭變幻大王旗!
似乎是經歷得太多了,對于城池的變迭,城內百姓倒也沒有顯得太過驚恐。甚至于一些百姓還在獲得了贈予的糧食后,主動燒水生火。照顧起我軍的傷兵來。
大約在兩個時辰后,李泌統計完了傷亡情況。
縣衙大堂內,各部將領齊集于此,只少了嚴越卿一人,他還需要時間來撫平父親陣亡的哀痛。
平叛大戰以來,唐軍陣亡將領中,嚴武是品級雖然不算最高的。
但他本沒有受命來援,但出于對戰局的擔憂,還是跟隨崔寧一起來了。
沒想到,這居然成了他戎馬生涯中的最后一戰。
除了嚴武,這幾月來,唐軍陣亡名單中,還包括李國貞、鄧景山等六位高級將領,都尉級將領二十一人。
李國貞是淮安郡王李神通曾孫,唐朝宗室;鄧景山官至南陽郡公,以簡樸嚴格 ,聞名于朝廷。
這些人都是大唐的棟梁之材,可惜就這樣戰死沙場。
其他的基層軍官和士卒,更是只能以“萬”為單位來計算。
這場戰事,雖然不可避免,雖然可能利在千秋后世,但過程也實在太過殘酷了。
“此戰我軍共陣亡兩萬一余人,其中風騎軍陣亡三千騎、朔方騎兵陣亡兩千余騎,羌族鐵騎陣亡七百余騎、契丹騎兵陣亡兩百騎,虎字營八百余人,熊字營一千五百余人,兩部飛軍五百余人!
通報傷亡數字時,向來豁達爽朗的李泌,聲音也顯得異常低沉,“此外,傷勢較重的士卒也達七千余人,軍中大夫正在全力施治,究竟有多少人能夠痊愈,仍是未知之數!
包括楊錯在內,堂內眾將一陣默然。
加上田神功和崔寧的援軍,這一戰唐軍共投入兵力九萬人,而傷亡居然就達到了兩萬八千余。
幾乎是把四分之一的將士,就在這里逝去了生命。
“戰果方面,暫時還未能統計出確切數字,但根據我大致了解的情況……”沉默了片刻,李泌接著說道,“我軍擊殺的史張兩軍兵馬,應該不下三萬。俘虜敵軍人數一萬三千余人,但其中有三、四千人傷勢較重,恐怕已經無法救治。此外,郭涔、莫辛二位將軍迫降近千余騎兵,被生獲的戰馬也有數千匹!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慘勝。
要不是上天庇佑,及時降下大雨,這場戰事的結果會如何,很難預料。
戰后,楊錯曾經假設了一下,如果這場雨來得晚上半個時辰,可能先行崩潰的就是自己了;再假設老天降下的如果不是狂風暴雨,而是細雨蒙蒙,那唐軍的傷亡恐怕要比現在多上三成到四成。
這老天爺,實在是很會捉弄人——在你需要的時候,他讓你失望;在你行將陷入絕望時,他又突然給了你希望。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誠如斯哉!
不過,唐軍雖然勝的慘烈,但叛軍的情況卻更加糟糕。
史朝義處心積慮地籌謀多時,意欲畢其功于一役的這一戰,最終竟以慘敗收場。
且不論那巨大的傷亡,就以行將勝利、卻最終在上天的安排下功敗垂成這一件事,就足以讓史朝義嘔血不已。
這個時代的人,往往將天命看得比什么都重。
史朝義因天數而戰敗的事情一旦散布出去,絕對可能會對他治下的民心、軍心產生震撼性地打擊。
而在戰事的最后階段,張忠志的北疆重騎的擅自撤退,也會在史朝義與張忠志間埋下分裂的種子。
唐軍慘,史朝義更慘。
所以,這場平叛戰事沒有理由停下來。
“我軍必須乘勝追擊,而第一步,仍然是奪取汝州全州,將汝州、新安與襄陽等地連成一片。并配合臨淮郡王的大軍,形成對河南道東部的叛軍形成夾擊之勢。”
在楊錯沉思的當頭,李泌已將話題轉到到了接下來的戰略問題上,“迄今為止,平叛之戰雖然異常艱難,卻已一步一步地向預定目標靠攏。我深信,實現奪取都畿道、河南道的大戰略,并非虛妄之說!”
眾將聽了這話,也漸漸地從悲傷中走了出來,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李泌的解釋上。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平叛之戰采取的是近乎拉攏的策略。使割據一方的叛軍大將都背叛了史朝義,而選擇歸順唐朝。
但是后遺癥極為嚴重,恒趙節度使張忠志、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昭義軍節度使薛嵩、幽州節度使李懷仙等割據一方,不服朝廷管束。更像山南西道一樣自行選擇節度使,唐朝的國勢也日落西山。
現在朝廷要把他們全部剿滅,自然會遇到極大的阻礙。
這些都是必要的陣痛。
議事結束后,楊錯將莫辛留了下來。
“莫將軍,王武俊被擒之事。你應當已經知道了吧?”我直接向莫辛挑明了事情。
“是,郝將軍已經告訴末將了!”莫辛眼中閃爍著異樣的神采。緊握成拳的雙手微微顫抖著說道。
“如果我把他交給你,你準備處置?”
“剮了他!”恨至骨髓的話語從莫辛嘴里脫口而出,但片刻后,他又搖了搖頭,“大帥,能不能把他先留下來。”
“嗯?”楊錯輕噫一聲,略感詫異地看向他。
“楊家一百三十口雖被張忠志所害,但王武俊卻是真正動手的人。末將希望能留下這個狗賊,等楊武旭他們回來,一起來生剮!蹦凉砩钍┮欢Y,期冀地說道,“懇請大帥準末將之請!”
“嗯!”楊錯點了點頭。
歷史上,王武俊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這樣的反賊,殺了一了百了。再有,那是另外一回事。
楊錯換了個話題對郭涔說道,“郭將軍,此戰羌族鐵騎可謂損失慘重。好在所擒獲的俘虜中,有不少張忠志的騎兵,你可以設法從其中招降人手,盡量擴充到你麾下!等到雨季過,需要借力你的地方很多!
“大帥放心!”郭涔沉穩如山的應道。
送走莫辛和郭涔二人后,楊錯在楊朝晟地引領下,來到了嚴武停柩的地方。
由于仍在大軍征戰期間,不宜舉喪,停柩的房間里只點了幾盞招魂油燈。
昏黃的燈火下,嚴越卿腰系一條白綾,呆跪在靈柩前怔怔出神。
揮手示意楊朝晟先行離開,楊錯緩緩走到嚴武靈柩前,恭敬地連施了三禮。
“呃……”嚴越卿這時才發現有人進房,機械地抬起頭,看清楊錯的模樣后,急忙準備起身行禮,“參見大帥……”
“越卿,不必多禮了!”楊錯伸手輕壓在嚴越卿的肩上,阻止了他的動作,“我只是來看看嚴將軍,看看你!”
“還記得去年出征,父親還說‘打完這一仗,回到家就能抱孫子’。沒想到居然……居然……”話沒說完,嚴越卿就已泣不成聲。我知道他一直在強忍悲痛,此刻終忍不住哭了出來。
“生于沙場,死于沙場,這就是你父親這一輩人的宿命,也是最大的心愿。我們把該打的仗,該流地血流盡,你們這一輩日后就不必再流血拼命!陛p拍嚴越卿的肩頭,楊錯悵然嘆道,“嚴將軍沙場而亡,也算是得其所了!越卿,不要太過傷悲!
點了點頭,嚴越卿的雙肩卻依然輕微聳動著。
“現在雖然是三月,但尸身不能久放,我準備明天就讓人護送嚴將軍的靈柩返回華陰安葬。”輕嘆了一聲,楊錯緩緩對嚴越卿說道,“越卿,明日也隨你父親一起回祖籍!”
默然了許久,嚴越卿搖了搖頭:“就照大帥的安排,明日送父親回‘家’,但我要留下來。如果我現在就回去,父親在九泉之下也不會答應……請大帥準許末將留下來!”
“想好了?”
“請將軍成全!”
“好吧!”
楊錯點了點頭。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3436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