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重兵叩關
此次急襲滎陽的重任,是由渾瑊一力承擔,而他也沒有辜負代宗和楊錯的信任。
雖然兩城守軍的實力相對有限,但渾瑊奪城的干脆利落卻是讓人贊嘆不已。
內應加夜襲,克陽城。拿下陽城后,渾瑊只是找幾位歸降官員隨意問了些問題,就敏銳地捕捉到了奪取滎陽的線索。
經一番曉之以勢,動之以利后,幾位出身門閥的官員主動跟隨渾瑊大軍行動,最終成功勸說鎮守滎陽的本族文武官員開城獻降。
滎陽的得手,意味著整個大分割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半。
史朝義治下的中原州郡,屬于河南的那部分,已徹底被切成兩瓣。
中原是一瓣,河南府則是另一瓣……
這才是真正攻取洛陽的上策。
后繼大軍陸陸續續朝滎陽急進之時,代宗和楊錯已經開始召集渾瑊,及其他先期到達的將領了進行下一步的軍議。
截止到目前,戰略計劃的實施還算是順利,但卻不可有絲毫的松懈。
察覺到唐軍的實際意圖,對史朝義而言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以他之能,相信很快就會有應對之策。
如果不能趕在他的反制措施來臨之前,布置好一切,那么這邊的戰略仍有功虧一簣的危險。
唐軍……必須要與時間競賽。
“滎陽易手的消息,應當已為洛陽方面所察。據斥候回報,虎牢關上的防備已明顯加強,同時洛陽方面還有朝虎牢關增兵的跡象!睖啲{指著沙盤,向眾人介紹著最新的情況。
“虎牢關原本駐軍就有萬人,增兵過后,恐怕要達到兩萬人上下!”李泌捧著一個小巧的銅制暖爐來為身體取暖,鼻音稍顯得有些重,“強攻虎牢,怕不會是件輕松的事情!
雖然已經是初春,但氣溫仍然沒有明顯回升,加上滎陽這一帶位置比較偏北,身體不甚強壯的李泌對此還是無法習慣。
在李泌下首,嚴莊卻已將那身厚重的裘袍脫了下來,換上了一身適合春季的錦布衣,這讓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強攻不易,但想計取恐怕也不太可能……”嚴莊沉吟著說道,“偽燕軍主將李春性情急噪,放在以前倒是一個很好利用的機會,可以設法激其出戰,而后尋機襲關!
“但在眼下,面對陛下數十萬北伐大軍,偽燕軍全面受迫。任何一處出現疏漏,都有可能使偽燕軍整條防線崩潰。史朝義知道這一點,他也必會提醒李春注意這一點。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李春怕是不會主動出關接戰!
“可惜黃河還沒有完全解凍,水軍過不來。要是侯仲莊和崔寧將軍能到這里,攻打虎牢關就沒有那么艱難了……”韋皋輕嘆一聲,很是遺憾地說道。
韋皋的話不無道理。
虎牢關能夠扼陸路的要沖,但卻控制不住北面的黃河。
由滎陽往西的黃河,河水湍急奔騰,沒有結實的船只和技藝嫻熟的操船人,想要施渡行船危險極大。
在北方,恐怕沒有幾個人敢于冒這樣地風險。
不過,這卻難不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在船上渡過的大唐水軍,連險惡至極的長江三峽在崔寧等將領眼里也算不了什么。
近年來,隨著新型戰船的陸續建造配備,崔寧和侯仲莊甚至嘗試過遠離近海,到更廣闊的大洋中巡行。
雖然失敗了好幾次,損失了數十艘大中型戰船,但他們已經有了很大把握進行遠洋航行。
但正如韋皋所說,黃河中下游還有幾個河段存在大面積冰凍,大唐水軍主力想參戰是有力使不上。
此外,史朝義對水軍也做了相當防備。
“既然我們無法計取,索性就不去費這心思。”楊錯拍了拍大腿,非常不以為意地說道,“強攻就強攻。反正早先就已為強攻虎牢做了準備。當年太宗皇帝也曾在虎牢關大敗竇建德。”
代宗展顏微微一笑,臉上流露出一絲對當年的回憶神色。
雖然那段歷史,是太宗出城與竇建德大軍激戰。但這里楊錯其實是把代宗比作了太宗一樣的人物,平定天下,中興大唐。
后繼大軍基本趕到滎陽時,細作也送來了兩條消息。
首先是,駐防穎水的端木固部偽燕軍似乎少了近一半。
此外,有大隊偽燕軍正朝滎陽方向趕來,兵力可能不下于三萬。
很顯然,這正是史朝義對唐軍行動做出的反應,而且手筆不小。
形勢已經相當緊迫,代宗當即與楊錯統領大軍兵進虎牢關,直指洛陽。
同時,安排渾瑊領偏師兩萬人,負責與史朝義糾纏。
急行一日半后,大唐主力大軍六萬余人進抵虎牢關。
沒有做絲毫的休息,楊錯當即與代宗一同前往關前察看軍情。
虎牢之名始于周時,傳周穆王射獵于圃田。將獵獲的老虎豢養于此,因而得名。
“控東西之咽喉,挾南北之橋梁”。虎牢是東去齊魯、西至秦隴的咽喉要沖,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歷朝歷代均在此設置關隘,戌兵固守,商賈往來,路人穿梭。
“天鎖中樞,控地四鄙”虎牢關北臨奔騰湍急、一瀉千里的黃河,南依逶迤起伏、墨潑黛染的嵩岳,大伾、浮戲、廣武三山綿亙,群山為壁,大河為壕,山壑溝癤之中,一條官道蜿蜒其間。上天造化之偉力,鑄就了虎牢泥丸封關之勢。
與細作稟報的情況相仿,虎牢關駐守偽燕軍已經進入了十成十的戒備狀態。
雖然以粗略的觀察實在難以確認偽燕軍地確切數量,但僅憑李春本人出現在關上這一點,楊錯就敢斷定至少半數以上地洛陽守軍已經來到了虎牢關。
我軍攻破虎牢關,則洛陽唾手可得:李春守住虎牢關,則可保洛陽無虞。
不過,眼前的虎牢關,還真是讓人有倒吸一口涼氣的感覺。
這道森然聳立地雄關,簡直就如同一道鐵閘死死地鎖在山壑之間,將西去的官道完全地攬入懷中。
高逾八丈的青石城墻,讓大部分云梯根本連夠都夠不著關上。
關上更林立著無數箭樓,憑借著高度優勢,盡可能地讓弓弩射程發揮到了極限。
“史朝義至少加高了兩丈!”代宗皇帝駐馬眺望著遠處的關隘,語氣略顯復雜地輕嘆道,“記得當年,虎牢關好象不超過六丈高。八丈高的城墻,也算是此生僅見。”
楊錯輕點了點頭。
雄關如鐵,固若金湯……這些詞匯加諸在虎牢關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
如果不是有了相當充足的準備,楊錯絕不會強行攻打這座雄關,否則便等同以卵擊石。
天下雄關出虎牢!誠如斯哉!
向潤客對辛京杲、辛云京兩人的痛恨簡直是到了極點。
首先是辛京杲狡詐陰狠。
在進攻冀州的路線上,辛京杲給向潤客玩了一個雙重的聲東擊西之計。
他反利用向潤客對河北地形的熟悉,大張旗鼓地兵進南宮縣,讓向潤客產生“聲東擊西”的錯覺。
為了做的更加逼真,辛京杲甚至真的安排了半數兵馬偃旗息鼓自堂陽縣而進,并將南宮縣一路的聲勢造的更大,卻不做實質性前進。
成功地迷惑住對手后,辛京杲親自引領精銳兵卒狂飆急進,在一個出人意料的時間里突然出現在向潤客安排扼守谷口的兩千精兵面前。
偽燕軍雖然并未混亂崩潰,甚至組織起了有效的防御,但在辛京杲不惜傷亡的三個時辰連續強襲下,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但辛京杲地狡詐陰狠還不僅僅體現在這里,他突破南宮縣后,一面安排主力叩擊冀州,吸引向潤客的注意。
同時自己卻親率少部精兵,在細作的引領下長途急進一百余里,抄到堂陽的背后,以不到兩千人的兵力對扼守道口的四千偽燕軍發起突襲。
激戰兩個時辰后,辛京杲成功擊潰兩倍之敵,打通堂陽縣,為另外一半兵馬掃除了障礙。
得到辛京杲的傳書后,領軍自堂陽縣以作偽兵的薛雄,當即強行軍急進。
利用冀州傳訊向潤客至向潤客回師所形成的時間差,辛京杲甚至利用易水河組織了一道防線,堵住了向潤客回師的道路。
面對這一連串的變故,縱然是身經百戰的向潤客,也產生了無法置信的錯愕感覺。
只不過是稍稍看輕了辛京杲,只不過是對辛京杲的進軍路線稍稍產生了些誤判,只不過是與辛云京糾纏得稍長了一些,戰局居然出現這樣驚人的變化。
似乎只是一夜之間,向潤客就徹底喪失了優勢。
而辛云京的死纏爛打,也同樣讓向潤客惱怒至極。
如若辛云京不是這樣韌性十足,至死也糾纏不松,向潤客本可速戰速決地返回冀州,讓辛京杲沒有半點機會。
更可氣的是,幾乎被打殘的河東軍居然在辛云京率領下,膽大到近乎癡傻地尾隨向潤客,追擊了下來。
打不死的辛云京,打不死的河東軍!
如今,狡詐陰狠的辛京杲、死纏爛打的辛云京一東一西地,與向潤客僵持在了易水河畔。
近在咫尺的冀州,卻只能對這場即將到來的血戰作壁上觀。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2204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