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奇幻步兵海
“嗚嗚嗚——”
凄厲的號角在洛陽城下回蕩。
北郊的鑲黃旗與洛陽的防御軍正在進行殊死搏斗。
一撥又一撥的鑲黃旗戰士,在付出沉重代價后,終于突破了洛陽防御軍的第二道防線。
然而,此刻東、南、西三面包圍的明軍已大規模推進,開始合圍,清軍吹響了撤退的號角。
“撤,撤!”
在明軍完全合圍前,多爾袞率領他的正白旗親衛,總共七萬多名滿、蒙、漢士兵,慌忙逃生。
再遲疑便來不及了。
清軍選擇了向東突圍,焦慮的多爾袞傾盡所有,命令五萬正白旗先遣隊開路。
大批親衛簇擁著多爾袞,上百名清朝貴族、漢臣,猛然向東方官道上迎面而來的中原二李部隊沖去。
“砰砰!”
二李的部隊剛抵達戰場,立即展開阻擊,明軍步兵與正白旗激烈交戰,火槍的轟鳴聲響徹田野。
正白旗在危急中承受重創,不顧槍林彈雨,奮力沖鋒。
為了生存,旗兵展現出驚人的戰斗力,硬是在二李部隊的殊死抵抗下,殺出一條血路。
北郊,第三道防線。
鑲黃旗幾乎已逼近沈天石,僅剩二百米的距離,此刻已是強弩之末。
等待他們的,是沈天石的六千精英營。
“唏律律——”
戰馬焦躁地嘶鳴,騎兵抽出轉輪火槍,沈天石放下望遠鏡,注視著東邊逃竄的正白旗……
這樣的戰局早在意料之中,步兵圍剿騎兵集群本就是艱難之事,圍住不易,消滅更難。
“可惜了。”
沈天石冰冷的嘴角輕嘆,未能留住多爾袞,他在中原一舉解決清廷上三旗的計劃化為泡影。
戰略上無懈可擊,但在戰術上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
如果李巖、李錦的部隊裝備更精良,擁有大量步兵輕炮,如果黃得功的四萬騎兵能提前一天趕到戰場。
或許他真的能留下正白旗。
但戰爭沒有如果。
這場戰斗本應在一年后上演,如今提前,中原鎮軍還未完成換裝,許多新兵仍在接受訓練……
在輝煌的戰斗中,正白旗與多爾袞已成功逃脫,然而……鑲黃旗卻仍在勇猛沖鋒!
多爾袞難道將鑲黃旗置于險境?
此刻的鑲黃旗付出了沉重代價,歷經七八輪猛烈攻勢,才突破了洛陽防御軍團的堅固防線。
“嗚嗚嗚。”
然而,撤退的號角聲響起,瞬間讓軍心動蕩不安。
一波又一波的攻勢戛然而止。前線的勇士們眼泛血絲,仍狂熱地沖擊著明朝的第三道防線,但后方的騎士們已勒緊馬韁。
眾多旗兵愣在原地,呆呆地看著正白旗在攝政王的帶領下逃離,而多爾袞竟舍棄了鑲黃騎……
大清的攝政王獨自離去。
鑲黃旗并非多爾袞的親信部隊,大難當前,各尋生路。
近半數的鑲黃旗士兵駐足不前,面對滿目瘡痍的戰場,木然望著逃跑的正白旗,不知所措。然而,前方數千騎依然茫然無措,持續猛烈進攻。
“砰砰砰,噼啪啪!”
硝煙彌漫天空。
自萬歷末年以來,已有三十載光陰,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兩代人的積累使鑲黃旗底蘊深厚,即便如今,其威猛依舊。
只是強弩之末。
滿員四萬八千余人的大清鑲黃旗,就這樣被攝政王多爾袞留在了洛陽城下。
“傳令!”
沈天石凝視著逃走的多爾袞,沉聲道:“命令李巖、李錦部不追擊,向我軍靠攏。”
多爾袞已無法追及,鑲黃旗這道大餐已被煮熟,只需慢慢享用。
“遵命!”
旗幟翻滾,李巖、李錦的部隊重新集結,緩緩靠近。
此時,夕陽西下,黃昏降臨。
落日余暉灑下,洛陽東郊由喧鬧歸于寂靜,只余一種聲音回蕩。
“嘩嘩嘩。”
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在兩小時后,明朝軍隊終于將鑲黃旗殘部,大約兩萬騎兵,圍得水泄不通。
嚴謹的步兵方陣無縫對接,從四面八方封鎖了鑲黃旗殘部的所有出路。
戰局瞬間逆轉,星辰倒掛,十五萬明朝精銳將鑲黃旗圍得密不透風,任憑插翅也難飛。
“嘩嘩嘩。”
包圍圈逐漸收縮,密集的步兵方陣步步緊逼,一排排火槍高舉,如林般矗立的明朝步兵層層疊疊。
這是火槍步兵的汪洋大海,一眼望不到邊際。
“唏律律。”
鑲黃旗積累了三十年的老底,仍舊頑強,在重重火槍陣中左突右撞。
“砰砰……噼啪啪。”
然而,迎面而來的是連綿不斷的火槍轟鳴,齊齊射擊。
“嘩啦。”
前排后撤,后排接替。包圍圈持續縮小,清軍騎兵的活動空間日益逼仄,在步兵的步步緊逼下,只能不斷后退,再后退。
活動空間被一次次壓縮,最后硬是被擠壓成一個……圓形牢籠。
一個直徑不足一里的神秘圓環。
身披暗金色釘甲的騎手,猶如馴服的荒野魔獸,被熾烈的火炮陣列步步緊逼,背靠著背,聚成了一團堅不可摧的堡壘。
當騎兵的機動優勢蕩然無存,活動的空間被壓縮至極致,再被步兵海洋重重包圍,他們便淪為了砧板上的獵物。
“呵。”
微風輕拂,沈天石微闔雙眸,感受著夕陽余暉下溫暖的風,那是硝煙的味道,還混雜著濃郁的星辰氣息。
十五萬步騎大軍。
這片無邊的步兵海洋,這密布的火炮矩陣,正是他多年嘔心瀝血鑄就的奇跡,足以篡改天命,顛覆天地。
戰場上彌漫著詭異的靜謐。
圍成一團的清軍士兵驚恐地尖叫、咒罵。
“圖其。”
“阿其那,賽死黑!”
然而,四周密密麻麻的明軍步兵卻默不作聲,只是不斷地推進,人貼人,人擠人,將排排火炮高高舉起。
太陽落山,黑夜悄然降臨。
沈天石輕輕揮手,低聲道:“出擊!”
“噼里啪啦。”
硝煙彌漫,四面八方的火銃齊鳴,將擁擠的清軍旗兵擊倒,撕碎,連人帶馬化作血色的葫蘆。
密集的齊射持續了半個時辰。
洛陽城外,再也找不到站立的旗兵,硝煙彌漫中再次沉寂,隨即響起如山海般的歡呼。
“大明萬勝!”
“萬勝,萬勝!”
這場大勝,戰略性的勝利,激發了十五萬明軍的高昂士氣,老兵們如釋重負地笑了,新兵們高舉火炮,歡呼雀躍。
深夜,洛陽城外。
“哈哈。”
“哈哈哈。”
城外尸橫遍野,各路明軍將領疾馳而來,聚集在沈天石周圍,暢快地笑聲回蕩。
“標下有愧。”
黃得功、李巖、李錦前來請罪,未能留住多爾袞,這是一大憾事,可惜……
沈天石淡笑,擺手道:“無需介懷。”
洛陽東郊的決戰,本就是以消滅清軍精銳為目標,這一仗硬生生擊垮了清廷上三旗中的兩旗。
十萬清軍在此覆滅,戰績已然輝煌,明與清的兵力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歷史的天平已向大明傾斜。
城內一片歡騰。
“追趕!”
留下損失慘重的洛陽民兵團在當地休整補充,明軍十數萬兵馬集結,由騎兵領路,沿著多爾袞逃逸的風向疾馳。
瘋狂追趕!
這中原之地,豈能任你隨意來去?
勝利的激勵下,明軍殺氣騰騰,無視自身的疲倦,集結四萬余騎兵緊緊咬住多爾袞的正白旗部隊。
直撲洶涌黃河,展開猛烈的追逐。
“追趕!”
兩天后,風陵渡口。
大軍潰敗,人心惶惶,嘈雜混亂的風陵渡南岸,此刻擠滿了等待過河的清軍。
風陵渡對岸即是山西。
新任命的山西巡撫馬國柱驚恐不已,這位老奴也是漢軍正白旗出身,資歷與范文程相當...
瑪格努斯·橡樹柱在緊張中迅速調動著神秘力量與資源,利用眾多魔法船只在蒼茫的赫爾墨斯河上搭建起幾座臨時的漂浮虹橋。
必須讓主宰渡河!
幸虧虹橋建成,幽影白旗的守護騎士們簇擁著攝政王多爾袞和一眾八旗貴族,疾馳而過,一過河便毫不猶豫地向著帝都遁去。
主宰逃離了,留下仆人們受苦。
等待撤離的白旗主宰眾多,漢裔與蒙裔戰士也不敢爭相穿越,瞬間被甩在了后面。
當輝煌軍團的騎兵如潮水般追來,顧前不顧后的漢裔與蒙裔戰士再次承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手持三目雷神炮的遼原鐵騎,握有輪轉炎槍的精銳營騎手主導了中土戰場,沖入敵陣,撕裂著敗退的清軍防線。
像從猛獸口中奪下的一塊塊血肉,他們從清軍的后衛中生生扯下。
"轟,轟。"
風陵渡以南,連綿的槍炮聲震耳欲聾。被主宰拋棄的漢裔與蒙裔軍隊走投無路,絕望之中只能依靠渡口附近的民居拼死抵抗。
然而,大勢已去,零散的士兵和個體的英勇已無濟于事。
勸降?
沈天石根本沒有這樣的念頭。這個時代的漢裔軍隊堅毅無比,比旗兵更為頑固,早已不再視自己為大明子民。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兩位帝王的策略,將大量漢裔提升至旗軍,甚至鼓勵聯姻,促進種族融合,實質上是對忠誠的漢裔軍人賦予了戶籍身份。
不僅賦予戶籍,還給予旗人的特權。
如此,繁衍出大批混血戰士。
但清朝后來否認了這一事實,乾隆時期,滿人自認為血脈高貴,推翻了先祖的政策。
(https://www.dzxsw.cc/book/21420711/3636582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