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祠堂巷這邊都是些百年祖屋,肖宴和王文瀚也住在這,兩人是鄰居,一起長大后來也一起在秦簫手下做事,雖然不是親兄弟但情同手足。
肖宴媳婦丁月梅挺著大肚,已經懷有九月多的身孕。嘴里嗑著瓜子兒,一手扶著肚子,一手抱著個果籃,找了個有太陽光的地方放下擺桌凳。
往旁邊的門喊了幾聲:“慧英,收拾好沒?出來磕會兒。”
“哦,馬上就好了……”
石慧英看見陰了幾天的雨終于出了太陽,趕緊把堆積的衣物洗了,又把被褥拿到太陽底下曬曬,大早上起來忙活到下午。
“這兩人不是說去蘇州接人,幾日就回嗎?怎么這都快一月了還不回來?”丁月梅坐在藤椅上,豐腴白皙的面龐在陽光下更顯白亮。
石慧英收拾完坐了下來,拿起果籃里的青李子咬了一口,被酸得皺眉:“誒呀嘶……嫂子,這么酸你就摘了!”
“我就愛吃酸李子,喏這有兩個紅點的。”
“我聽文瀚說來的是總督的外甥女,京城里的,或許是路上耽擱誤了時日?”
“兩位嫂子日子挺自在呀!”兩人談著,秦箏帶著人大跨步走來。
秦箏平日里時常抽閑都會來這里討口涼水喝,再聽這里的大嬸子小媳婦們閑談幾句,不僅是她,就是她身邊幾個跟隨的女兵對這里也跟自己家一樣。
“三妹子今日忙什么呢?最近營里可有啥大事?我倆剛還在念著咱兩家男人怎一倆月了還不回來。”
秦箏自己先倒了一碗茶,兩口下肚坐下來。
“也沒什么事,兩位哥哥應該今日就能回來,他們倆護送我表姐回杭州,我這幾日就是在城外等著接人的。”
下午申時,沈憶城的馬車終于進了城,秦箏馬也不騎了,直接上了馬車與沈憶城敘話,姐妹兩個上次見面還是兩年前秦府送嫡長女遠嫁京城,秦箏是親妹妹自然也是要去的。
東方曄與肖宴王文瀚二人告別,還不忘叮囑道:“這兩日你倆回家消停點,就沈小姐這事難免會傳到總督耳朵里。少將軍對你們不薄,你們還是少給他惹些亂子才是啊。”說完駕馬往城東總督署使去。
自從沈憶城被江潯擄走,二人一直心存愧疚。原本那條道是不該走的,只因想早些到杭州,又想著卓天曜與李闊在坪山北麓交戰,江潯定會跟隨前去,這才走了萬畝林那條道,誰知偏偏就在那里裝上了江潯。
正準備往家走,忽然有人在身后拍了下肩膀,二人回頭。
“你們怎么才回來?我在這等幾天了。”肖克嵐說道。
“你等我們干嘛?你怎么知道我們今天回來?”肖宴詫異道。
“你們把沈家小姐弄丟了,是我給卓天曜送信給秦家的啊。”
肖宴和王文瀚一驚,深怕旁邊有人聽到,趕緊按著捂住肖克嵐的嘴拖到路邊。
“小點兒聲兒!你怎么知道的?”肖宴壓著聲音講著。
肖克嵐掙脫開差點被捂得喘不過氣,罵道肖宴:“你個臭小子!想捂死我啊。”
又緩緩解釋道:“卓天曜給少將軍送的信是我去送的啊,載明為了落榜的事醉了幾天了,我看事情緊急就幫著送了。”
王文瀚:“怎么又落榜了?花大哥這都考了三次了……”
肖宴又問肖克嵐:“那你呢?”
肖克嵐頭一低搖了搖。
“你也沒考上!你記不記得上次四嬸兒說過再考不上你就要去酒樓打算盤了?”
肖宴與肖克嵐是同族,論起輩分肖宴得叫肖克嵐一聲四叔,但兩人相差只有三歲,交往甚密
肖克嵐家境貧寒,六歲啟蒙讀書。二十歲就婚于孫家,孫家在杭州世代經營酒樓,到這一輩香火不濟只有一個女兒孫秀娥,肖克嵐讀書讀得家徒四壁,便做了孫家的上門女婿。
幾人談得差不多,王文瀚和肖宴都急著回家,卻被肖克嵐拉著拽著拐去了千嬌閣。二人再三推脫,被自家娘子發現了不好。
肖宴還問著:“你不怕四嬸兒逮你嗎?”
肖克嵐拍著胸脯子:“怕她干啥?這會兒酒樓忙著呢……她沒那閑工夫,你們娘子要是問起就說我帶你們去的,快走走走……”
馬車從城北穿至城南,一座氣派的府邸出現在眼前,這是秦家的祖宅,已經經歷了十幾代人。
門外秦太太朱氏帶著人等候。
沈憶城走到朱氏跟前,雖然沒見過舅母,但看著打扮想必不差了。況且還沒等走近,秦箏攙著沈憶城一邊往這走一邊喊著:“娘,憶城姐姐來了。”
朱氏迎了幾步,說道:“可算是來了,你外祖母盼了好些天終于把你盼到了!”
沈憶城規矩做了個萬福禮,道一聲:“舅媽。”
老太太自打前年從京城回來,時常念叨著這個小外孫女,看著人終于到了,朱氏也是真高興,笑的嘴也合不上。
朱氏身后人群中,另有兩名女子顯得額外突兀,看著不像仆人,拉著沈憶城一一見過。
先是一位衣著淡雅,身材纖瘦的年輕婦人。
“來,這是二嫂嫂。”
這是秦簫的妻子潘氏,聽說今年上元節剛成親。這婚事是早就定下的,去年七月爹爹收到舅舅的來信時原本是要來觀禮的,順帶親自把沈憶城送到秦府。只是東宮太子選妃一事,從去年一直忙到現在,二姐姐選為側妃,家里幾個月一直操辦著姐姐出嫁這事,也顧不上沈憶城了。
旁邊還有一位,是一個看似與沈憶城年紀相仿的小姑娘。
身著鵝黃襖裙,邊角還縫制著雪白的兔子絨毛。第一眼目光相對,那純真明凈的雙眼相比那不遠處墻邊盛放的迎春花毫無遜色。雙眼似水水般靈動,神情又仿佛一只天真無邪的小鹿。
再仔細看是一對雙皮杏眼,左眼外雙熱情靈動,右眼內雙含蓄深意。忽來的春風吹動她額間的碎發顯得更加動人。這張面孔說是天上的仙姑娘娘也不為過,讓身為女子的沈憶城也見之心動。
“這個是燕喬,與你同年小兩個月,你就喚作妹妹吧。”
曾聽箏兒說過她舅舅的女兒也養在秦府,生的嬌俏動人,性格肆意乖張。原本以為身為京城第一美人的二姐姐是這世上最美的女子,直到今日見到朱燕喬覺得二姐姐比之遙不不及。
福壽堂內秦老太太也是坐不住了,若不是腿腳不便也想跟著朱氏去門前迎接,不是咽幾口茶壓壓。
“如煙吶!你去門前瞧瞧怎還不來?”
“老太太別急,方才如霜來報說表小姐申時入的城門,想是就要到了,您稍坐等等!”如煙一邊勸著一邊給老太太順氣。又囑咐個小丫鬟:“你到堂前守著,表小姐若是來了趕緊來報。”
一群人簇擁著朱氏和沈憶城來到了福壽堂,朱氏第一次見這嫻靜淑雅的姑娘不免想起遠嫁京城的大女兒,對沈憶城也是額外親近,自大門前見面后那手便一刻也不松開。
進了堂屋祖孫二人一見面淚涌而上,憶城跪拜:“外祖母,憶城好想您吶!”
秦老太太腿動不得,但身子也盡力往前俯:“哎喲我的小外孫女兒,趕緊過來讓外祖母瞧瞧!”
朱氏和如煙還有秦老太太的貼身嬤嬤徐氏深怕老太太摔著,趕緊扶著。
潘氏扶起沈憶城到老太太身邊坐下。
看著沈憶城圓潤乖巧的小臉蛋,老太太忍不住撫摸上去,忽覺不對勁。
“孩子啊,這小臉兒怎么?怎么有些燙呢?”
憶城:“想來是在船上淋了些雨,我沒事的外祖母。”
老太太趕緊讓朱氏去請郎中來。
沈憶城的住所老太太早就安排好的,就住在福壽堂,這樣也能天天見著小外孫女。
走出正堂往西南方向走,穿過一排排風雨連廊,池塘逐漸增多,甚至還有一小型瀑布,像是工匠打造的,與池塘連在一塊兒,這地方仿佛住在水上一般。進到一個院落,正堂匾額上寫著:“沁心閣”,兩側都有著兩三間廂房。
沁心閣原本只有朱燕喬住在這,秦老太太一直喜歡女孩子,秦笙和朱燕喬都是在她跟前長大的孩子,秦笙十歲前也是住在福壽堂,后來燕喬搬了進來,她也自立門戶有了自己的院子。老太太想著沁心閣屋子多,而且憶城和燕喬年紀也差不多,便讓人收拾屋子安排憶城住沁心閣了。
經過長途跋涉又在發燒,沈憶城確實覺得有些乏力,朱氏見狀趕緊吩咐人鋪了床褥,讓她躺下歇會兒等著郎中來。
從憶城的房間出來,看見朱燕喬和兩個小丫鬟正在堂屋踢毛毽子,玩得很開心,笑聲不斷。
“喬兒,到園子里玩兒去昂。”
朱燕喬有些愕然,又一本正經說道:“外邊兒還是濕的呢姑姑。”
“那就到廊下玩兒,但是別吵著憶城姐姐休息,姐姐生病了,喬兒最聽話了對不對?”朱氏耐心的勸著燕喬,畢竟這里原本是她一人住。
方才讓媳婦還在打理沈憶城的行裝,帶人往沁心閣搬,想著去看下,便往門外走。
朱燕喬跑上去叫住姑姑:“可是姑姑,我餓了。”
朱氏一邊繼續往前慢走,一邊指著桌上果盤說道:“還有塊兒酥餅方,你先吃了墊墊,我忙完了就給你做牛乳茶昂。”
看著朱氏匆匆離開,朱燕喬拿起果盤里唯一剩的一塊酥餅方,跟兩個小丫鬟排排坐在長凳上,將餅掰成三塊兒與丫鬟在廊下吃起來,還沒吃完就聽見北屋摔碗盞的聲音。
(https://www.dzxsw.cc/book/20911962/309814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