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五十九章 頂級紙張
“從此,蜀地就有了兩個造紙中心,即錦江畔的造麻紙中心和廣都的造皮紙中心。”
“大宗的麻紙運銷長安,用于抄寫書籍、草擬公文等較為端肅的官方用途;廣都紙則更廣泛地用于民間,如公私簿書、契券、圖籍、文牒以及印刷書籍等。”
“蜀中的麻紙和皮紙,這個時候已經(jīng)馳名天下了。”
“到了五代,南唐國主李煜朝廷于揚州‘置紙務’,求造紙工匠于蜀,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對宋代名紙的源流做了細致的考證。他在《后山談叢》中就曾寫道,‘主好蜀紙,既得蜀工,使行境內’,其目的就是尋找到適合造紙的水源。”
“最后工匠們發(fā)現(xiàn)——‘而六合之水與蜀同’,因此在那里建立了紙坊,最終造出了如廣都皮紙一般輕薄光滑的紙張,且更加地精工細作,最終得到了‘輕脆而精絕’的六合紙,李煜大喜,命藏之于澄心堂,這就是澄心堂紙的由來。”
“到了宋代,澄心堂紙已經(jīng)非常有名了,但是宋人對于蜀紙的追捧依然不弱于前代。”
“《箋紙譜》就曾記載,包括東京汴梁在內,‘四方例貴川箋’。當時出名的就有玉屑、冷金等多個品種。”
“北宋名臣文彥博作《蜀箋》詩稱:‘素箋明潤如溫玉,新樣翻傳號冷金’。司馬光也寫過‘西來萬里浣花箋,舒卷云霞照手鮮’。還在《送冷金箋與興宗》中稱贊其‘瑩若裁璆琳’,自謙‘嗟我蓄此紙,才藻不足任。愿以寫君詩,益為人所欽’——意思是這紙好得我都不配寫,還是贈給您書寫大作吧。”
“蜀中當時出現(xiàn)了‘交子’,便是‘制楮為券,表里印記,隱秘題號,朱墨間錯’,此外宋版書三大中心,蜀中眉山也成了一處。”
“甚至到了南宋,川紙的品質還非常優(yōu)良,朝廷大臣向皇帝上書稱偽鈔太多,主要原因是以前‘盡用川紙,物料既精,工制不茍,民欲為偽,尚或難之’,后來‘雜用川、杜之紙’,再往后‘全用杜紙矣’,導致市面上的偽鈔飆增,以至于影響商業(yè)交易和稅收。”
“最終解決辦法是,朝廷承認其他紙局所造印鈔紙質量不精,命蜀中‘抄造輸送,每歲以二千萬作四綱’。”
“此后蒙元軍大舉攻宋,相繼三次攻陷成都,并大肆燒殺,此戰(zhàn)直至南宋祥興二年釣魚城棄守方告結束,前后持續(xù)了多年。”
“在此戰(zhàn)亂期間,四川上千萬人口銳減至不足百萬,由于技術工人流失、產(chǎn)業(yè)體系遭摧毀,名聞天下的蜀紙也就從此中衰了。”
“從此之后,除了嘉州地區(qū)還有少量保留外,蜀中已經(jīng)沒品質優(yōu)良的書畫用紙產(chǎn)地了。”
“而直到千年以后,才有大千先生重新在嘉州夾江利用當?shù)刂癫暮颓嘁陆由细牧嫉脑旒埞に嚕谱鞒隽藠A江竹紙。”…。。
“既是一種不幸,或者又是一種幸運,澄心堂紙因為在歷史上名氣太大,導致在北宋中期就幾乎消耗殆盡,流傳至今的藏品里,韓干的《五馬圖》可以確認是用澄心堂紙,而蔡襄的《澄心堂帖》更是一張寄給別人的樣品,因為尺牘的內容寫得很清楚——‘澄心堂紙一幅,闊狹、厚薄、堅實皆類此,乃佳。工者不愿為,又恐不能為之。試與厚直,莫得之見。其楮細,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陽日,襄書’。”
“而蜀中的名紙,當時已經(jīng)開發(fā)出在皮紙上泥金的工藝,制作出來了新款的‘冷金箋’,備受追捧。”
“冷金箋也分了有紋和無紋兩種,有紋的又分作了絹紋和羅紋,其實就是布頭箋的升級版。”
“但是正因為奢侈的冷金箋開始風行,卻變相地將質樸無華的布頭箋保護了下來,尤其是有一種布頭箋,即便是千年以后,被大千先生得到,也是完全可能的。”
“是哪一種?能夠證明嗎?”羅仲榮問道。
“就是最初制作出來那一批,被官府當做契約用紙,存于庫房當中的——契箋!”
“宋代進行房宅土地等交易,管理非常嚴格,需要買賣雙方到官府訂立契約,一式三份,蓋上印章后方為具備法律效力。如果私下簽訂契約,則不受官方和法令的保護,只能稱為‘白契’。”
“白契可以逃稅,因此官方不但不保護,還要嚴厲打擊。”
“宋代商務非常發(fā)達,這樣的契箋用量很大,契箋預先會加蓋官印,統(tǒng)計張數(shù),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發(fā)放加蓋了新官印的契箋,并且將上一批契箋收回集中銷毀。”
“這套方法類似現(xiàn)在銀行里邊的重要憑證管理制度,但是如果某一批契箋的紙質特別優(yōu)良的話,政府的處理方式也不是真正的銷毀,而是將之悄悄賣給商賈。”
“這套做法到了后來更是成了衙門里的一門生意,小吏會用墨魚汁代替墨汁給契箋蓋印,這些印記會隨著時間而消失,這本來最初是一種商業(yè)詐騙手法,給他們在辦案過程中學到手以后,大事兒不敢犯,這類小偷小摸的行為卻是做得手滑。”
“任你官清似水,奈何吏滑如油!”茅筠松嘆道。
“不過因為他們這樣的行為,也成就了一批質量優(yōu)良的宋版書籍。”周至有些哭笑不得:“現(xiàn)在留存于世的書籍里,很多都是用當時坊間稱為‘庫里紙’的紙張來印刷的。”
“這種紙也分品類,最普通的銷售給商賈,高檔的一般都會拿去賄賂官員,還有一個去處,那就是僧院道觀,抄經(jīng)祈福。”
“拿偷的紙送廟觀里祈福,虧他們想得出來!”林婉秋啐道。
周至也覺得好笑:“但是不管如何吧,有一批宋紙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得以保留了下來,要證明它們的方式其實現(xiàn)在也簡單,最近在國家博物院研究所見識到了一些新儀器新方法,其中有一種特殊攝影技術,能夠將紙張上的千年前故紙上的砑花暗紋顯現(xiàn)出來。”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唐代王方慶摹寫的《萬歲通天帖》,響拓用的硬黃紙,上面就砑的羅紋;蔡襄《陶生帖》砑的是卷草紋,《致通理當世屯田尺牘》,用的是有蝴蝶紋樣的羅紋砑花箋。”
“王鞏的《北游貼》尺牘,是牡丹卷草紋鳳鳥紋;蘇軾的《致長官董候尺牘》是華麗精美的牡丹卷草紋;《致至孝延平郭君尺牘》,是六角龜甲織錦紋,每個六邊形里還藏有一只小烏龜;《致運句太傅尺牘》,處理后可以看見折枝梅羅紋。”
39314727。。
...
(https://www.dzxsw.cc/book/20803929/77126752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