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jié):第二部分 面對工作 5
3.牢記目標(biāo)
明確一下做手頭小事的長遠(yuǎn)目標(biāo)。\\WWW.QΒ5。COM//每天生活都很充實的人會經(jīng)常將自己一年甚至若干年以后的形象刻在腦海里。正所謂積少成多,大事不就是若干小事組合而成的嗎?沒有幾個月以后能出書的目標(biāo),那每天的寫作簡直就像苦役;沒有考上名牌大學(xué)的目標(biāo),那想記住一個個數(shù)學(xué)公式簡直是天方夜譚。討厭做微不足道的事情時去想想,這些小事到底對你的遠(yuǎn)大目標(biāo)有什么幫助,去思考的這件小事會對你有很大幫助。
4.覺得自己自私時
使別人幸福,自己才會幸福。這是滿足別人而得到的滿足,是成就別人而獲得的成就,是"我還能在這世界上留下一些東西"的喜悅。
地鐵里,碰到殘障人士來兜售小商品,我往往會敬而遠(yuǎn)之,心里想"千萬別過來"。若是那人不識趣,還對我有所期望的話,等待他的多半是拉長的臉和冰冷的后腦勺。在他失望之余,那令人生畏的臉和后腦勺的主人——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兒去,一邊嘀咕著"今天真倒霉……",一邊在意地環(huán)顧四周,生怕在別人眼中讀出譏諷。幾次這樣尷尬的經(jīng)歷后,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改變,嘗試去做一些與以前稍有不同的行動。
一天清晨,去市郊公車站的路上,有個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跑了過來,說因為趕時間,錢忘帶了,找我借點錢買票。知道來意后我馬上掏出錢包給他錢。小伙子接過錢連聲道謝,然后往車站飛奔而去。望著他的背影,突然覺得心情舒暢起來。
那天中午,在公司前面看到一個殘疾人在賣圓珠筆。產(chǎn)品包裝很一般,就兩支圓珠筆并排放在盒子里。盒子上寫著"助殘基金籌備"。單價一千元。思索了片刻,從錢包里拿出兩千元給他。見他打算找錢,我忙說"不用了",然后轉(zhuǎn)身進了公司。想想這些日子挺奇怪,這樣的事情還挺多,心情也不知不覺地好起來。
當(dāng)然,也不總是心遂人愿。前不久在路上遇見一個坐著輪椅的殘疾人向我求助。或許因為大腦性癱瘓,他表達(dá)意思含混不清,又言語急促。現(xiàn)在想想大概是因為臺階使他過不了馬路,可當(dāng)時見到他怪異的神情我非常慌張,于是裝作沒注意,從他身旁溜了過去。因為這事,我那一整天做事都恍恍惚惚。
上班時間,同事過來找我?guī)兔Α1緛硎俏沂值角軄淼氖虑椋僧?dāng)時繁忙的我毫不在意地用一句"我也不清楚"將他打發(fā)走。忙完工作,我想了想這事,心里覺得挺過意不去。從那天以后,他也就不太找我?guī)兔α恕?br />
這些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的事,使我知道了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清楚了自己的幸福要與他人分享,領(lǐng)悟了關(guān)愛別人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也才明白了這些事要先從自己開始。
阿爾貝特·施韋策(AlbertSchweitzer)博士是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在非洲建立醫(yī)院,一生都和當(dāng)?shù)鼐用裢使部啵瑢@獎所得的獎金全部用在醫(yī)療建設(shè)上。
一個人走在漆黑的夜晚,忽然感到一絲光亮,發(fā)現(xiàn)是一個盲人提著燈籠面對面走過來。那人很好奇,停下來問道:
"你既然什么都看不到,為什么還提著燈籠呢?"
"我雖然看不到,但對面的人看到燈籠后就會像您一樣,知道走過來的是盲人。"
使別人幸福的人,他得到的幸福是滿足別人而得的滿足,是成就別人而獲得的成就,是"我還能在這世界上留下一些東西"的喜悅。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能再多一個了解自己的人就別無所求。
對于"最重要"方面的問題,托爾斯泰曾在他的短文《皇帝的三個問題》中這樣說道:
"最重要的人是他,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給他做過的事情。記住,最重要的時間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是我們唯一能夠支配的時間。最重要的人是現(xiàn)在與你在一起的人,就在你面前的人。誰知道你將來還會與其他什么人有所聯(lián)系呢?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你身邊的那個人快樂,只有這才是生活的追求。"
◆覺得自己自私時
表現(xiàn)為
√在地鐵里或者大街上見到乞討的人沒給過一分錢。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9552/12839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