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做鹽要先熬高濃度鹵水,也就是濃縮鹽水,如果鹽水濃度不夠時是無法析出結晶的。
顧九月先找出一塊粗麻布過濾一遍鹽水,過濾進大鍋里用大火熬煮。熬的同時扔了十顆蓮子入水,用來檢測鹽水濃度。
家里的火一直不熄滅,下午的時候,有四五顆蓮子浮起來,就表示濃度達到理想狀態。
此時的鹽水中還含有大量可溶性雜質,無法通過過濾的方法除去,顧九月會豆漿進行粗鹽提純。
顧九月花一文錢提了家里的豆子去磨房中磨了一大桶豆漿,把半桶豆漿淋高濃度鹽水中混合熬煮,豆漿中蛋白質與鹽水中重金屬結合析出,過了一會兒,結合物就會漂浮在水面上,用勺子舀出則可。
如此反復加入幾次重復工序后,鹽鹵水中可溶雜質去除干凈,顏色逐漸清澈明亮,變成可食用的鹽水。
最后只需要撒一把鹽做引子,小火慢熬,等再揭開鍋蓋,就得到一大盆雪白剔透的鹽巴。
整個過程如同法術般流暢,管賢看得目瞪口呆,搓了一小把鹽巴舔了舔,竟然比官鹽還要細、純、白,而且沒什么苦味,可以稱得上上等的雪花鹽。
此時鹽價為三十文一斤,一家五口一個月要用一斤以上鹽,顧九月家這樣的,花在買鹽上的錢只會更多,但自己熬鹽就省了很大一筆錢。
顧九月看管賢還是一臉迷茫的表情,只好告訴他一個非常凄慘的故事。
在顧莊不遠的地方有個李莊,那里人又窮又苦,窮到買不起鹽,所以每次都擰干夏天被汗水淋濕的衣服作為調劑。
管賢于是被說服了,比起這種方法,他還是寧愿撬皇帝墻角。
因為有管賢幫忙磨豆漿和看火,這次煮鹽的過程輕松不少。顧九月很大方分了小半盆鹽巴給管賢,自己家留下大半盆。
鹽是顧九月一天快樂的源泉,因為精細的鹽能夠做出更美味的食物,讓她在忙碌的田園生活中享受美食。
她這邊是快樂了,管賢卻和她截然不同的畫風。
管賢精神恍惚地把鹽提回家里,和他一樣很感覺震驚的還有管爺爺。
管爺爺摸著鹽,最后確定說,“這是堪比貢品的雪花鹽!
管賢沉默了一會兒,把顧九月說過的那個例子說了。
管爺爺點頭不再多話。
做人都講究一個禮尚往來,顧九月教會管賢做鹽,管爺爺決定給她家打一套家具。
不過被顧九月拒絕了,一來她家連衣服都沒有,做家具沒用,二來家具這種精細的東西做起來很浪費時間。
但顧九月擋不住管爺爺的熱情,最后只好指著地上的石碓說,“能做個這個么?大一點的。”
管賢觀察了一會兒,覺得還挺容易,于是答應下來。
顧九月家里不是急著吃稻谷,就讓管賢不用太急。
管爺爺特意測量了地形,每天撲在顧九月家后院寬敞的地上敲敲打打。
管爺爺來的時候,還帶了一套做木工的工具,全是顧九月沒見過的。
顧九月問管賢,“你們居然還帶著這個!
管賢驕傲說,“因為我爺爺太喜歡做木工,寧愿把其他東西也扔掉!
顧九月看管爺爺實在太專注認真,干脆把爺孫倆的飯給包下來。
如果其他東西,管爺爺還能硬氣擺手,但面對顧九月做的飯菜,他那是真的拒絕不了,于是特別不好意思地帶著小孫子在顧家蹭飯。
雖然如此,管賢和管爺爺也很受顧家人歡迎,徐蓮巧還特意拿出曬好的甜菜根給他嚼著吃。
據徐蓮巧自己說,顧爹和管賢性格很像,也是溫柔善良的樣子。
顧九月聽徐蓮巧描述,在心里勾勒出一個溫和高大男人的輪廓。
招待客人的飯菜得花心思,當天晚上,顧九月就做了一盆熬小魚,主食是粗糧餅子。
小魚當然不是魚的幼崽,而是一種顏色很淺的魚。這種魚生活在小湖泊上游的溪水里,個頭小,比手指頭大一點,動作非常靈活,不容易被捉到。不過也沒人會捉這種話魚,因為實在沒什么肉可吃。
山清水秀,小魚像野草一樣野蠻生長。
顧九月為了捉魚也很花心思,她特意從大伯家里借了一個細網兜,攔在石頭中間。如此一來,小魚被攔在網兜前鉆不出去。
到半下午去溪水旁拉著網兜一提一收,就提了幾斤小魚回來,里面混了小龍蝦、螃蟹、黃鱔、水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時節的龍蝦不好吃,倒是聽說螃蟹肥碩,顧九月只留了螃蟹下來。
殺小魚后就要處理內臟,顧九月捉著小魚,用筷子從腹部穿入,內臟就從另一頭穿出來,扔水里洗得干干凈凈,放進陶釜里熬煮。
熬煮時釜中倒扣一只小石碗,先放入小魚,隨后加入蔥、姜、蒜和醬油,用小火慢慢熬,熬得又酥又脆,一道熬小魚就出鍋。
螃蟹自然不是什么大閘蟹,只是一種土蟹,顧九月等蟹把泥土吐干凈之后用刷子洗洗刷刷,狠心挖了一大團油做了一道紅燒蟹。
把餅子撕開,在里面夾著小魚,再蘸上汁水吃,顧九月能一口氣吃三四個。
螃蟹被切成兩半浸入味道,散發著獨特的香氣,這頓飯讓人吃得心滿意足。
吃完飯歇息了一會兒,顧九月就指揮小崽子們去干活。家里分工明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工作,連年紀最小的顧六娃也不例外,顧九月教育過他們,只有勞動過的人才有飯吃。
管爺爺看她家里家外安排得緊緊有條,家里小孩也很聰明的樣子,特別驚訝,最后忍不住開口問她有沒有把弟弟送去縣城讀書的打算。
顧九月老老實實搖頭拒絕。
管爺爺覺得很可惜,“其實你弟弟還是有天分的。”
顧九月說,“因為我覺得讀書好像沒什么用。”
想了想又說,“萬一學了很多字,但是又沒用怎么辦?”
顧九月在顧大伯家里看過現在的文字,茴香的茴有七種寫法,需要根據不同的氣候、環境應用,這在她看來這純粹是上層人壟斷文化的手段,就算真的學有所成也毫無價值。
她比較實用主義,自然是想學有用的東西。
顧九月就從沒想過讓她弟妹們以后當什么大偉人,她的教育理念是小崽子們能成為明事理、成為正直善良的人。
不過顧九月說話的時候沒帶什么其他想法,但管爺爺卻因此聯想到自己家和管賢的情況,恍惚覺得胸口中了一箭。
他自己讀書讀了一輩子,沒讀出頭,就讓自己最聰明的孫子管賢繼承衣缽。
管賢比他出息,小小年紀掙到神童的稱號,然而卻遇上禍事,不得不背井離鄉。
這到底該說時也命也還是?
管爺爺贊同顧九月的看法,卻道,“雖說讀書萬般無用,但有一點好處!
顧九月看著他,管爺爺微微一笑,“不用上稅!
顧九月:……
她現在后悔還行不行。。‰y怪管爺爺過得這般悠閑,原來是手有特權根本不怕。
直播間也在就這個問題討論
【不上稅?什么人不上?】
【好像是當官的、教師、德高望重的人,還有皇帝特赦的某些人群,比如皇帝家親戚,他喜歡的一些雜耍、戲班子等等,我翻的資料書,反正就看皇帝心情】
【那國家稅收怎么辦】
【其余人分攤】
【………好慘】
【如果你感覺負重前行,一定有人騎著你歲月靜好】
【好慘加一】
【心疼主播打賞棒棒糖x10】
【主播摸摸頭打賞彩虹x100】
顧九月流下心酸的眼淚,農人果然是這個社會的最底層。
有管爺爺這位手藝精湛的老木工,后院的石碓很快做好。這個石碓快有兩米長,一次能夠舂百來斤米,普通女人就能輕易踩動。
石碓作用很大,顧九月不準備自己一個人單獨占用,而是有償借給村里人用,算是一門收入。
舂米房用一次一文錢,一次最多可以舂百斤糧食。她的舂房則不收錢,只要留下舂后的麩皮、米糠等附加品就成。雖說收費方法不一樣,但大家對于價格各有各的看法。
一斤糧食能出六成左右精糧,剩下都是皮?傮w算下來,在百斤以內,若是舂得多,那么舂米房便宜,若是少,則是石碓便宜。
(https://www.dzxsw.cc/book/18820436/3040217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