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三兄弟腳店蓋新房 袁玉環回鄉…
袁玉環自丈夫亡后,回到爹娘身邊,轉眼已快兩年。
腳店除了一長排客房,只有兩間土坯西屋。袁玉環與爹娘晚上睡一條炕,白天幫袁大叔照顧一下生意。
腳店往來就那么多人,每日還是幾十枚銅錢,還是打掃客房、抱抱柴草那么點兒活計,袁玉環便插著空兒把紡車架了起來。
有時擺在西屋炕上,女客房沒人時就搬進去嗡嗡地搖兩個時辰。
有時王進福一家三口兒來,王進福與兒子去和腳夫們睡通炕,姜桂枝則與干爹娘、袁玉環四口兒人擠西屋炕上。
王進福便謀劃著挨著西房,再蓋兩間新房。
東外城賣的都是貴的好木料,官府對砍伐樹木管得又嚴,王進福托趙儉從戶房弄張砍樹的批文。
趙儉請人吃飯又給了茶水錢。王進福說:“原本是想省幾錢銀子,沒成想讓你破費得更多。”
“大哥的玉環妹就是我的玉環妹,花點銀子不算啥。”
趙儉還是嘿嘿樂著,只要是王進福托他辦的事,合不合算,賠不賠銀子他都照辦。
腳店外的樹林里揀著砍了幾棵楊樹,莫耀祖跟著來幫忙。
他常年在東外城行市浸淫,各種東西都懂,“這不行,木料太濕,馬上用,當柱子打彎兒,當檁走拱。晾干一些,用火把外面烤黑才耐得住。”
王進福說:“又不打算住多少年,過些年和西屋一起翻蓋,犯不上太費心。”
莫耀祖說:“檁一走拱,房頂就拱起一塊來,太難看,既蓋一回,就蓋好些。”
這天,莫耀祖帶著一輛騾車過來,上面拉了些粗的細的舊椽和檁,說:“東外城有一家拆舊房,我把他家的舊木料全包回來了。”
袁大叔一看有些犯愁,道:“雖說是舊的,可這椽、這檁都這么周正,得多少銀錢,咱這窩棚一樣的房用著不值。”
莫耀祖瞇眼笑著道:“剩下的木頭把門窗換一換。”
從三里外的鄉里二錢銀子買來幾車土坯,一錢銀子買了兩車蘆葦桿兒,一切就緒。
王進福一家三口兒便住過來,開始挖地基、壘墻了。
袁大嬸:“你們三口兒都跑這里,家沒人管,不怕進個毛賊啥的?”
“賊去我家干啥,缸里米面沒一斗,一點碎銀都帶在身上,得把賊氣壞了”,王進福咧嘴笑著。
也沒用別人,王進福自己和泥、壘坯,他在兵營里沒少干這些活,手上熟。
姜桂枝和袁玉環鏟泥、遞坯,墻居然起得挺快。
袁大叔夫婦燒水做飯,晚上就塊豆腐還與王進福喝兩盅兒。
一天,趙儉騎著小紅馬過來轉,拄著拐嘿嘿樂道:“我就知道我不出手,你們一男兩女無論如何蓋不起來。”
王進福蹲在墻頭上回道:“待我自刑捕司請幾個弟兄過來,把檁、椽一上,剩下我三個再慢慢干就是。”
趙儉:“上檁是精細活兒,干刑捕的又不是木匠。你們別管,回去我操辦就是。”
第二天,王進福早早頂著星星東外城去了。
太陽還未露臉,一個師傅帶了仨徒弟便背著錛、刨、鑿等家什來了,說是刑捕司趙爺讓來給上檁。
師傅還說:“趙爺已付了口糧(工錢),并囑我等在此搭伙吃小米飯,晚間睡通炕,啥時干完啥時走。”
有了工匠,姜桂枝和袁玉環就打打下手,燒水煮飯。
快要晌午時,要上正梁了,木匠師傅誦上梁文。說上年紀的人土地爺不爭,家中晚輩拜過即可。把姜桂枝、袁玉環和陽兒叫來磕了幾個頭,又放了幾個炮仗,給這土房、土墻、土院兒的腳店里增了幾分喜氣。
日頭西斜的時候,莫耀祖跟著王進福自東外城回來。
見正梁已上好,莫耀祖道:“恰今日行市生意忙,沒趕上正時候。”
袁大叔說:“上中檁不過正午。師傅自帶的上梁文和炮仗,也不用咱們請人寫,小輩磕過頭就算謝過土地了。”
袁大嬸一邊接道:“你趙儉兄弟請過來的,說口糧已給了,只在咱這店里吃住。”
莫耀祖里外轉了轉道:“上正梁的時辰沒趕上,這門窗的口糧歸我吧。”
說著要給木匠師傅幾個銀錁兒,算打門窗的口糧。
那木匠師傅笑說:“你這個兄弟給得遲了,你們那個眼、腿有殘疾的兄弟把我師徒幾個的口糧都包了。”
袁大叔對莫耀祖急道:“你拉來的一車木頭還沒算,總這樣往里貼哪行。”
莫耀祖:“那我就每日跟大哥一起來,第二天一起去行市。”
此后莫耀祖天天跟著王進福過來幫忙,兩間新黃泥屋立了起來,又是嶄新的門窗,比原先的兩間寬敞亮堂多了。
新房晾了一個月的潮氣,土炕燒干,鋪了葦席。玉環住了進去,支上了紡車,日夜嗡嗡不停。
王進福三口兒再來住,姜桂枝帶著陽兒跟玉環睡,王進福跟老兩口兒睡。
莫耀祖在東外城弄了個店面,向外發棉花、收棉紗。
玉環和鄉下的劉登柱、張丁、尚茂堂等都從他那里取棉花,紡成的紗也交他那里。
漸漸地,城里城外紡紗的人家多了起來。
姜桂枝也支了一架,王進福若回得早,見姜桂枝做飯,便坐在紡車前搖幾下,紡車嗡嗡地響成圓圈兒,手里一團團棉花變成細細的線纏在紗棒上。
夜晚,陽兒常常是在娘搖紡車的嗡嗡聲里睡去。
轉眼又是一年,王進福想著自出了正月還沒去干爹娘那里。東外城行市一散,便大步出南城門往腳店去。
明德門外,一場薄雪紗一樣地鋪在寬闊的黃土路上。
農閑,人們也起得晚些,進城的人三三兩兩。
進了腳店院兒,見干爹正佝僂著腰抱柴,步子有些蹣跚。
“不知不覺,人已經老了”,王進福心里嘆著氣。
走到近前揖禮喊:“干爹。”
袁大叔才看到,說:“進福來了,讓你妹燒水,先進屋去喝茶。”
王進福進屋,見干娘炕上盤腿坐著,眼睛有些腫,便問“干娘哪里不舒服?”
袁大嬸:“也沒啥事,就是頭昏沉沉的,粥水也吃不進。”
玉環這時端了碗粥進來,“干哥來了。娘早起暈得沒吃,此時好些,趕緊墊兩口”
王進福問:“咋不給娘就點兒咸菜,這么吃太寡淡。”
袁大嬸:“鹽價漲得厲害,快要吃不起了。”
王進福:“早知我出來裝兩塊咸菜,我院里種的芥菜,買一斤鹽自個兒腌一瓦罐,夠吃一年。”
袁大叔進了屋,帶著幾絲涼氣上了炕,“進福,當初給你妹夫辦喪事,后來又蓋房,你耀祖、趙儉倆兄弟搭人搭銀錢,你和你妹與人家算清楚沒有。”
王進福:“干爹,這種事你莫操心。我妹紡線賺些,二十畝田租折些銀,欠不下誰的。”
袁大叔:“幾日前耀祖送來一包棉花,就手把紡的線也馱走了。我看他是個好人,別看是個羅鍋兒,人卻能干,又實誠。還沒成家吧,尋不到是怎的?”
王進福:“干爹說得是么。我曾給他從流民里尋了個女子,誰知那女子造化大,成了富貴人家的妾。”
袁大嬸:“咱家的大事小事人家都跟自家的一樣,看有合適的閨女給說合說合。”
玉環:“娘一說,我想起秀才在鄉里有個遠房表親,秀才活著時雖無甚來往,但見面卻也和氣,那表妹今年似有十八了,我要不去提提親?”
王進福:“去也去的。順便去看看你那老房成了何模樣,總歸是自己的家業,總這么撂著,不如幾兩碎銀找個下家,反正你也不回去住了。”
第二日一早,玉環買了一斤綠豆糕回鄉里去。一路之上田野茫茫,荒草凄凄。
想到自嫁丈夫后,這條路不知走了多少回,除了剛過門兒的一兩年,哪次都是滿心凄惶。眼下秀才沒了,家也沒了,不覺黯然神傷。
遠遠看見村頭自家的院落,腳步沉重得有些邁不動,心想,要是干哥和耀祖兄弟跟著該多好。
房頂、院墻都長了尺高的荒草,她手扶著柵欄門往里看,丈夫生前的音容笑貌似在眼前,一時淚流滿面。
她抹了把眼淚,往村南頭的張二爺家去。
張二爺正戴個破氈笠,棉衣、臉上掛著一層土,坐在臺階上曬太陽。見玉環進來跪下磕頭,有些激動,喊道:“侄媳婦,你咋想起回來了。”
突然翻臉罵道:“你丈夫死后第三天就蹤影全無,圓三不見你,頭七也不見你,張家沒你這個人都快三年了,你還回來做甚?”
玉環哭訴道:“二爺,我是圓完三走的,過頭七也來過,年年初二來上墳,只是沒知會二爺。”
張二爺氣消了一些,“你且起來,進屋去喝口熱水。”
玉環把綠豆糕放炕上,“二爺,侄媳沒啥孝敬你的,從城邊買了斤綠豆糕,你早晚嚼兩口兒。”
張二爺臉上透出笑意,燒了熱水,倒了一碗放玉環面前。嘆了口氣道:“秀才沒了,與你是見一面少一面。”
張二爺上下端詳了玉環幾眼。玉環雖與爹娘日子過得節儉,畢竟不再像與秀才時,地里摟柴草、家里背米面那樣地整日做粗活。棉衣外罩著赭色長裙、玄色棉比甲,頭梳得整齊,臉和手也細膚了。
張二爺正色道:“侄媳婦,二爺與你說個理兒。你在那院,誰也占不去;你不在了,張家的祖產自然歸張家。還有你那地,你在張家門,田地是你的;你出了張家門,那就是張家的。看這苗頭你跟張家也是要斷了,今年的地租怕是拿不走。”
玉環道:“二爺可憐我。丈夫留的二十畝地,我就靠它度日,讓人奪了,我怎么活?我就問二爺,張家人誰想要我的地?”
張二爺一時語塞,噎了一會兒說:“我是不要。這鄉里張姓人丁不算少,你是不是張家人也不是我一個說了算,這事就先晾著,以后再說吧。”
玉環辭了張二爺,去秀才的遠方親戚春紅家。
進了院子喊,出來的正是她,叫高春紅,細瘦的身材,黃黃的鵝蛋臉兒、單眼皮兒、挺鼻子、薄嘴唇兒。
見了玉環忙萬福道:“嫂子來了,快進屋。”
春紅娘聽聲也迎出來,把玉環讓到炕沿上坐,說起秀才長吁短嘆了一回,問她這三年的日子是如何過來的。
嘆道:“當初多好過的日子,家里驢騾好幾頭,兒子中了秀才,方里五村有數的好人家,稀里糊涂就啥都沒了。”
說得玉環又眼淚汪汪的。
春紅道:“娘,我嫂子大老遠來,別總提傷心事了。”
給玉環沏了碗茶,暗里打量著玉環,“嫂子,你回平陽城住去了,那兒比咱這鄉里好,人來人往,見世面。”
玉環想到來此的正經事,抹了下眼,換了換心情,臉上掛起笑道:“嬸,我這回來是想給春紅提門兒親。”
見春紅娘期待地等她講,便說:“這男家父母早亡,就他一人,今年三十歲,秀才沒的時候他隨我干哥來幫了幾日忙,想你們見過的,就是背有些駝的那個。”
春紅娘聽了臉色有點兒沉,“你一說我想起來了,個子挺高,年紀也不算大,就是個羅鍋兒,和我家春紅怕是不般配。等她爹回來再說,這種大事總得讓他拿主意。”
玉環道:“一開始我看他是個羅鍋兒,也覺得比不上一般人。慢慢久了,才知道人挺精明能干。在東外城做牙紀已有些年,還開著店,咱鄉里、城里不少人都從他那里取棉花、送棉紗,日子要比一般人強許多。且人也仗義,要不整日與我干哥廝跟著。”
春紅問:“就是騎著紅馬往城里來回跑的那人?”
玉環:“就是他。他是肩羅鍋,不是背羅鍋,從前面看不出來。”
春紅娘數落閨女,“談親事哪有自己插嘴的,沒羞沒臊。”
春紅被娘罵得臉一紅,躲到東屋去了。
玉環道:“嬸,咱都知底,我也就沒避諱妹妹,你莫數落她。我是看這個人能撐家過日子,春紅妹也到了出閣的年紀。你若愿意,便讓我叔去腳店與我說一聲,我帶他上門來提親。若不愿意,就等等看有沒有更合適的。”
玉環一口氣說完,又與春紅娘說了會兒閑話,便要下炕告辭。
春紅娘說:“此時不當不正,你走半路正是吃飯時辰,吃過飯再走。”
春紅也竭力挽留。
玉環見春紅娘不大愿意,春紅也不清楚,這么稀里糊涂地走,不如等春紅爹回來,看看他是何態度。
飯將要煮熟的當兒,春紅爹背著一大簍谷茬兒回來了。
玉環忙出去萬福道:“大叔下地回來了。”
春紅爹把滿簍谷茬倒在院里,拍著渾身的土,“玉環侄女來了,自你離村就未再見。”
玉環看著院里成堆的谷茬說:“大叔地種得好,年年能收這么多谷茬。我在鄉里時候得干哥給送幾擔石炭,才熬得過去。”
春紅爹:“說起過去,是你們家秀才種地不行么。他要是自個兒能種地,再加上你紡線,也足夠你兩口兒人用度。”
玉環:“我那地說是二十畝,官家拿走一半,佃戶再拿走一半,最后便剩五畝的進項,我與秀才喝稀粥剛夠,連鹽錢都無。大叔你這是好地還是中地。”
春紅爹:“你那是富戶的日子過窮了。我這十多畝中地,一半谷一半麥,自己種省了佃戶那一份,加點瓜、菜也夠吃了。”
春紅爹有三兒一女,三個兒子早早成家另過,眼下與老伴兒、女兒一起過。
午飯是饅頭、小米稀粥,還有一小盤鹽芥菜。
春紅娘對老伴兒說:“玉環是來給春紅說親的,啥都好,就人是羅鍋兒。咱閨女長得周周正正,說起來尋個羅鍋兒,怕鄉里人笑話么。”
玉環又把莫耀祖的境況說與春紅爹,看了一眼春紅娘神色,“家境倒是挺好,人也高高大大,就是個肩羅鍋么。”
春紅爹吧咂著一口芥菜,道:“種地越來越不景氣,累死累活還吃不飽飯。我看不如城里,地不種,活不干,卻高頭大馬、綾羅綢緞,春紅要是落到城里,強似守著莊戶過日子。”
玉環一聽春紅爹像是同意,嘴里嚼著饅頭笑道:“我嬸說不行,大叔說行,不知春紅妹是何主意。”
春紅臉一紅,低頭道:“我聽爹娘跟姐的。”
玉環看出春紅心里愿意,便問春紅爹:“大叔,我沒章程了,你說咋辦?”
春紅娘接道:“他爹說得也對。發送秀才那天,我看那人除了羅鍋兒、歲數大些,倒是能干。我說話玉環別不愛聽,秀才那是文曲星下凡,要啥有啥,末了養活媳婦都費勁,還早早撒手把媳婦給坑了。”
春紅爹對老伴兒瞪眼,“侄媳婦來你家了,你瞎說也不管人家心里難不難受!”
老兩口兒抬了幾句,玉環道:“大叔,我嬸說的也是實情。我是晚輩,說話不用太講究。”
春紅爹說:“這么的吧,按鄉習辦,春紅大閨女出不了門,我隔幾日去相相他家。我看上了,這親事就能定,你便帶他來提親。”
(https://www.dzxsw.cc/book/18430245/812922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