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妻薄情 > 第135章 君前奏匯報工作

第135章 君前奏匯報工作


“臣想先魯王府的火災說起。”

        程丹若思路確,  口齒清晰:“王府的東苑據說被賊人燒毀,起火地點分散,有靠近前院的藏經樓,  也有院的繡樓。照理說,  放火是為了引開府的家丁護軍,應該選最重要的道院,  也就是魯王平時修行煉丹之處,  分得這么散,護衛四處救火,豈不是很容易發現異常嗎?

        “故臣認為,此事頗有疑點,  且東苑十余位女子同時亡故,更是蹊蹺。叛軍人數不多,反擊護軍情理之,  有什么緣故非要殺死手縛雞之力的女子呢?若此事并非叛軍所為,  恐怕另有隱情。”

        選擇魯王府作為切入口,而不是生教,程丹若自然有自己的考慮。

        眼下,皇帝最在意的已經不是失去的白月,  是魯王府,這個故事懸念迭起,很適合勾起興趣。

        她隱蔽地抬起眸光,  果然發覺皇帝進食的速度變慢,側耳細聽。

        她微微一笑,接著說自己的調查。

        “臣命人調查了失去的尸首,也是運氣好,魯王府常有年輕女子過世,  兗州府有媒婆專門說冥婚,親自檢驗過尸首,均是勒死……臣正欲詳查,不料碰見了喬裝打扮的白月……”

        這段故事,就要稍微包裝一下了。

        奏本里的她英果斷,馬上決定跟上調查,這話水分太,不能這么說。

        “臣調查東苑之事,被她發覺,挾持微臣做人質。臣以為機會難得,護衛們尋來時,未曾同意離去,讓他們潛伏在暗處,以便調查叛軍的情形。”

        程丹若知道,皇帝未必有興趣聽百姓疾苦,便只拿白月說事。

        “她自言本是好人家的姑娘,元宵節被拐賣了,她半途逃跑,遇見一個尼姑,為其收養,了一個家人。誰想那尼姑庵不是正經地方,時常有男客往來,她只好次逃跑,走街串巷說經為生……

        “她行走江湖,學會了一些戲法,原是蒙騙深閨的太太小姐們,賺些銀兩,不料為魯王看,入了王府……來的事,臣不知曉,她也不曾對臣言。只是說離開王府時,已經懷有兩月的身孕。”

        皇帝道:“噢?你繼續說。”

        “是。”程丹若平鋪直敘,“此,白月以戲法蠱『惑』人心,聚集了一些知民眾,為其所『操』弄。不過,她雖拉攏了一些死忠,整個生教其實是一盤散沙,互相算計。”

        她說點高興的給皇帝聽。

        “說來好笑,生教就這么些人,細分也就四股人馬,卻人人都想招安,還為這招安的名打手。”

        果然,皇帝有了興趣:“此話怎講?”

        程丹若就說,左右護法到處拉攏兵馬,想投靠官府,怕被生教報復,于是異想天開,打算裝軍壓陣,私下投降的事,誰知道天兵勇,一下把他們打垮了。

        然呢,白月仗著自己生下宗親,想做個王妃當當。

        “她同臣說,佛母看似尊貴,哪里比得上王妃之尊?”程丹若說,“至于教主亦有盤算,他不敢與朝廷作對,只是眼饞白月的財貨,蒙騙她交金銀,早就準備逃之夭夭,去外地做一富家翁。”

        皇帝搖搖頭,不由失笑:“果真烏合之眾,鼠目寸光。”

        程丹若附和地揚起微笑,繼續說。

        “白月狡詐異常,她希望臣能替她說服太妃,偷龍轉鳳,弄個名分,故透『露』其盤算,對其他叛賊,她仍妖言不斷,煽動百姓與朝廷為敵。”

        程丹若說:“百姓受其『操』縱,對生母之說深信不疑,而寨『婦』孺人,皆為叛賊的血親裔,一旦官兵攻城,必死戰。”

        皇帝問:“所以,你才決定刺殺賊首?”

        “臣不敢隱瞞陛下,最開始,臣并不認為自己能做到。”程丹若說,“我未學過武藝,被嚴加看守,初時所想之計,是破解白月生母轉世的謊言,動搖其軍心。”

        皇帝揚眉,道:“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你莫非學過兵法?”

        程丹若遲疑一剎,卻說道:“臣愚鈍,不曾讀過兵書。”

        然而,這不是自兵書,而是裴松之的注引。皇帝當然不認為她懂兵法,不過玩笑,而她這般回答,雖說不夠風趣方,卻顯一份懇切的實誠。

        “繼續。”他說。

        “是。”

        “臣雖有拙計,卻難施行。”程丹若說,“生教所在的山寨,僅有一狹窄的山道通行,易守難攻。她提前預備下糧草與兵器,修筑工事,若強攻,至少千人傷亡,若圍寨放火,秋冬多西北風,風向不利,反易燒到下風口的官兵,若夜襲,難傷筋動骨,糧食并不都在山寨,而是藏于密林,非親信不得而知,若投毒,山寨占據上游,亦難功。”

        皇帝點點頭,問:“是三郎和你說的?”

        程丹若一怔,疑『惑』道:“謝將軍不曾說過。”

        皇帝故意道:“你不是不懂兵法嗎?”

        程丹若心微動。

        她忽而發現,皇帝是隨和類的帝王,不是說他真的隨和,而是他喜歡更有人情味的氛圍。放在現,就是一個不喜歡會議室里開會,而是喜歡打打高爾夫、釣釣魚談事的領導。

        這可比公事公辦類的領導更難對付。

        可以理解,皇帝高高在上,什么都有了,就想要虛假的人情味。

        程丹若適時調整對策,『露』一絲緊張和赧然:“臣真的不懂,只是聽過一些話本戲曲,常有放火投毒偷燒糧草的橋段……”

        皇帝忍俊不禁,卻沒故意嚇她。底下巧言令『色』的官員何其之多,對實人還是寬容些好。

        他擺擺手,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臣思來想去,或許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我來動手。”程丹若道,“白月自持略懂武藝,而我縛雞之力,平日對我并防備。為萬全計,我有意吹冷風,著涼生病,進一步降低她的警戒之心。”

        皇帝靜靜聽著。

        旁邊的石太監見狀,悄悄對簾子頭的小太監揮揮手。

        小太監哈腰點頭,小跑著去偏廳,和候的官員們說道:“諸位人,陛下正忙著呢,您幾位吧。”

        官員們長吁短嘆,只好繼續。

        殿內,熱騰騰的火力自金磚下冒,室內溫暖如春。

        程丹若有些渴,卻不敢表現,謹慎地往下說。

        “白月挾持我上箭樓,我假作密語,讓她支開隨,趁她不備,刺了她,并將她推下樓。”

        最高光最顯赫的功勞,她卻說得非常簡單,“隨,叛軍『亂』,謝將軍命人攻寨強殺,生教核心的羅漢軍,至此全軍覆沒。”

        皇帝點點頭,若有所思。

        雖然奏本里也寫了事情經過,可寥寥數百字,有修飾有套話,還是親身經歷者的復述,更能體現細節。

        而程丹若的講述,也側面印證了她功勞的可信度。

        此前,皇帝雖不至于懷疑功勞作假,卻也以為是誤打誤撞的結果,現在聽她重復事情始末,方知實至名歸。

        “三郎說,你來‘破其妖術’,可有此事?”

        程丹若咽口唾沫潤喉,才沙啞道:“回稟陛下,臣聽過白月傳教,她自稱十世輪回,世世歷劫,倘若只身死,恐怕信眾并不干休,還要去尋找她的轉世。正好她房,搜了一些機關巧具,臣便當著她們的面演示了一番,戳破她‘法力邊’的謊言。”

        皇帝關切地問:“反響如何?”

        “痛哭流涕,心如槁木。”程丹若謹慎地說,“死信生教者不多,多數人是為其‘真空家鄉’的愿景所『迷』『惑』,期待與死去的親人重逢,續天倫而已。”

        皇帝輕輕嘆了口氣。

        愚夫愚『婦』,可恨可憐。

        “那白月所生之子,在何處?”他問。

        “在寨,具體是誰人照顧,臣也不知道。”她說,“白月行事十分小心,將其子與眾孤兒一道撫養,難以辨認。”

        皇帝點點頭,這個說法與謝玄英所言一致。

        他的疑慮,已經解開半,還有一件他關心的事:“太妃之死,你可有話說?”

        奏本里只說太妃病重,忽然過世,乍看似是病死,細品卻有蹊蹺。皇帝心知有問題,這才必須招她一問。

        程丹若立即跪倒:“臣死罪。太妃雖沉疴難愈,卻未到死期。”

        她不說結論,直接陳述:“那日,臣回到魯王府,求見太妃娘娘,欲轉達陛下圣諭,護送娘娘上京診治。太妃娘娘聽聞,感嘆‘陛下仁和,屢屢降恩,銘感五內’,隨便不言語,反而喝下了長史送來的『藥』,接著便毒發身亡了。

        “臣雖欲救之,然則毒為砒-霜,力回天……”

        皇帝問:“當真。”

        “臣不敢欺瞞陛下,當時太妃身邊伺候的人均在,除卻一嬤嬤撞柱病重,長史自盡,伺候的宮女均隨郡主上京,可證實臣所言非虛。”

        程丹若一個字都沒說謊,只是,意思已與真相南轅北轍。

        先嘆厚恩,喝『藥』,完全就是服毒自盡的意思。

        皇帝問:“長史自盡?”

        “是的,他在處理完太妃娘娘的喪事,就在家投繯自縊了。”她沒有提長史的家人,估計皇帝也不在意。

        果不其然,皇帝心里已經認定太妃自知有罪,服毒自盡,長史作為遞『藥』之人也已殉主,便不關心別人。

        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否則,太妃是伺候過穆宗的人,亦是他的長輩,不動手如鯁在喉,動手了有違孝道,左右難辦。

        如今“病亡”,皇家體面依舊,心頭梗刺消失,其余事,皇帝懶得計較。

        程丹若察言觀『色』,道:“微臣救治不力,望陛下恕罪。”

        “罷了,此事也不怪你。”皇帝配合地寬容度,“你此去山東,立功不少,想讓朕怎么賞你?”

        有功賞,有錯罰,皇帝在這方面不吝嗇。

        程丹若立時道:“臣不敢要賞。”

        皇帝稀奇:“為何?”

        “臣有一事,尚未回稟陛下。”程丹若道,“在魯王府時,郡主曾命人賜臣白銀千兩,這筆錢……”

        她伏首:“已經被臣拿去賑濟災民,法上繳了。”

        皇帝哭笑不得。他還是頭一回見到坦白自己受賄的人,還以為要上繳?

        更有趣的是——

        “賑災?”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3223514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