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千百事
忙完三圣廟的病人,程丹若顧不得休息,重新換了一個口罩,再次前往官驛。
云金桑布也該醒了。
早上照舊服解毒活血湯,又加了竹葉石膏,下午,云金桑布的頭臉明顯沒有之前那么紅腫了。
程丹若為她檢查,發現她身上沒有再出現淋巴結紅腫的情況,但腋下的淋巴結開始化膿。
她令侍女打開窗戶,保證充足的陽光,并燒一火盆,準備為她切開引流。
手術刀消毒,酒精棉花清潔皮膚,高溫煮過的紗布墊在身下,戴好紗布手套。
準備就緒,程丹若小心翼翼地用刀片劃開膿腫,塞入蘸過鹽水的紗布條,用一個陶瓷罐子承接住。
“疼嗎?”她問。
云金桑布道:“無妨,這就好了?”
“要排一天左右。”程丹若道,“膿液排干凈就好了,期間門不要碰到紗布,容易染病。”
云金桑布微微頷首。
程丹若沒有作聲,小心擦拭干凈周圍,方才將墊著的紗布扔掉,同樣燒干凈。
“一會兒繼續喝藥,藥方再加紫花地丁消瘡散熱,黃芪益氣托毒。”程丹若又斟酌著加減了藥方,“晚上如果不惡化,證明病情已經控制住,若有不妥,隨時派人找我,我傍晚還會再來一次。”
云金桑布點點頭,莫名有了痊愈的信心。
投桃報李,她也客氣:“你一日奔波三次,著實勞頓了些。”
“王妃早日痊愈,便是最要緊的。”程丹若笑笑,說起了場面話,“不打擾你休息了,記得每隔幾個時辰便喝些鹽糖水,告辭。”
云金桑布沒有留她。
這時,是下午三點多鐘,天還尚亮。
程丹若再返三圣廟。
和精心照料,又營養充沛的云金桑布不同,百姓生活艱苦,很難保持充足的肉蛋奶攝入,幾乎人人營養不良。
這些人的抵抗力,當然要比云金桑布差,且三圣廟的環境亦不如官驛舒服。
不過兩個時辰,便開始出現病重患者。
他高熱不退,面紅耳赤,甚至有胡言亂語的癥狀。
李必生一時焦頭爛額,和她說:“我明明給他用了兩副藥,怎么還是……”
程丹若打量病人,那是一個四十多歲的“老人”,骨瘦如柴,且一條腿明顯有些畸形,另一條腿上有兩個腫大的淋巴結,身下的草席散發出屎臭味。
年紀大,抵抗力又弱,難怪。
兩副還是太少了,怕是李必生顧念他年紀大,不敢開白虎湯所致。
“開白虎湯試試。”
“吳叔年紀大了,用白虎湯怕是太寒……”李必生說到一半,記起她的叮囑,思索片刻,勉為其難,“也罷,試試。”
他匆忙寫了藥方,傳給門口的守衛,他們會立時前往參將府,命人熬藥。
程丹若巡視了一圈病房,心中難掩憂慮。
其實,中藥的方子需要按照個人的情況加減,比如方才的老伯,原來的解毒活血湯加知母、白虎等藥材更好。
但廚房的大灶沒法為一個人單獨熬藥,只能加一副。
這就是瘟疫啊。
她看著屋里的老老少少,不知道他們之中,有多少人能活下來。
--
傍晚,趁著還有光,程丹若趕在七點鐘最后一次去官驛。
云金桑布給出了令人振奮的回饋:“我覺得好多了,沒有那么痛,也不渴了。”
程丹若仔細觀察她的情況,臉龐的紅腫明顯消退,但試過體溫,依舊高熱,問她是否有大小便,侍女說幾乎沒有。
她沉思良久,方才道:“晚上的方子,加芒硝、大黃和車前草通便利尿。”
一天時間門,病情就有明顯變化,云金桑布如何還能不信她,點了點頭,卻面露踟躕之色。
這么明顯的臉色變化,等于叫人開口問。然而,程丹若佯裝不覺,收拾藥箱準備離開。
云金桑布等不到臺階下,只好主動道:“程夫人留步。”
程丹若故作詫異:“王妃還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是這樣的。”云金桑布斟酌說,“除我之外,驛站里也有不少人染病。昨天大夫來過,開了藥,今天卻遲遲不見人……”
程丹若道:“得勝堡只有一個大夫,他太忙,抽不出空過來。”
云金桑布也知道,不可能讓程丹若給其他人看病,便試探地問:“大夏遼闊,大同府總該有大夫吧?程夫人,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難道你就眼睜睜看著他們這么死去?”
程丹若不語。
動之以情后,當然要示之以威,云金桑布頓了頓,又道:“他們也有兄弟姐妹,假如消息傳到關外,怕是容易誤會。”
可程丹若依舊不接話。
于是,云金桑布也沉默了。她關心自己的族人,可眼下自己重病未愈,程丹若是唯一的希望,自也不敢逼她太甚。
長久的寂靜后。
程丹若說:“沒別的事的話,我明早再來,告辭。”
云金桑布沒有再挽留。
離開官驛,天色已經黑沉。
程丹若拍拍春可樂,騎上它回家。
病人看完了,要做的事卻還有很多。她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便是問梅韻:“口罩做了多少?”
梅韻道:“一百多個。”
早晨,程丹若就吩咐她想辦法和參將府的丫鬟、婦女一起,盡量多縫制口罩,以備接下來使用。
程丹若說:“放滾水里煮一煮,盡快晾干。”
梅韻點頭應下,又問:“夫人吃些什么?”
“灶臺在熬藥吧?我隨便吃點饅頭米糕就行了。”她道。
參將府的廚房被征用為大藥灶,她這里的小廚房,則是專門為云金桑布熬藥,眼下還要熬晚上的方劑,一時半會兒怕抽不出空
梅韻擔憂道:“這怎么行?”
“我沒什么胃口。”程丹若給自己斟杯茶,冰冷的茶水灌入喉嚨,發澀的喉嚨才舒服了些。
梅韻只好給她端了些點心果腹。
但程丹若拿起一個米糕,卻毫無食欲,距離上次進食已經過去了十二個小時,她卻依然不覺得餓,只覺疲憊。
于是又喝了兩口冷茶,默默坐了一會兒,方才吃下半塊米糕。
梅韻在外頭晾口罩,沒忘記提醒:“夫人,爺的信下午就到了,在桌上。”
程丹若如夢初醒,這才看見桌上有封未拆封的信箋。
她拆開閱讀。
謝玄英的信很長,首先說了他回到大同府的對策,怕鼠疫引起恐慌,沒有過多宣稱時疫,而是以今春干旱,鼠類猖獗為由,召集下屬的縣令,要求各縣滅鼠,并嚴防人們接觸鼠類。
同時,擔憂關外的疫病會傳入,與聶總兵通過氣,派兵在各地巡防,不準私自與牧民交易。
藥材方面則已經在大同收購藥材,一起給她送過來了,但擔心后續大肆收購,會被民眾察覺,故聯系了昌順號的掌柜,讓他們緊急去太原收買。
給朝廷的奏折也寫好了,讓她不要擔心,大同府不會有事的,讓她照顧好自己。
“三餐不可忘,切勿食寒涼,縱然心切事急,也勿喝冷茶,保重身體。”他殷殷叮囑,“離別即相思,今夜夢寐神馳。時通消息,報君安危,切記切記。”
落款是,夫,謝玄英。
程丹若看著他的信,再看看杯里的冷茶,一時有些沉默。
但她還是把冷茶喝了。
——太困,需要□□救命。
振作精神,給他寫回信。
云金桑布的病情已經穩定,但百姓的病不容樂觀,不知道是否會惡化,官驛里的其他人似乎也不妙。塞外的情況還是未知數,如果大規模爆發,于大夏或許是一件好事,對百姓卻不然。
疾病無法控制規模,萬一傳入,便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人手還遠遠不夠。
程丹若本來只想寫幾句交代一下,可不知不覺,越寫越多,等到回神,差不多已經寫了兩張多。
她看了一遍,心下遲疑:似乎擔憂太多了,不確定也太多了。
這不僅不能給人信心,反而會跟著她一起惶恐起來。
有一瞬間門,程丹若想撕掉重寫。
但沒有。
興許是太累,興許是別的什么緣故,她猶豫許久,還是擱了筆。
就這樣吧。她疲倦地想著,把信放到一邊,脫掉累贅的衣裳,只穿抹胸和紗褲就躺下睡了。
倦極,睡得極沉,又累得不可思議。
但第二天,她還是在六點多就醒了過來,躺了約一刻鐘,方起身洗漱。
草草擦洗過身體,貼身衣物都換過,梅韻送來一碗熱牛肉湯面。
程丹若吃過,把柏木叫來,逐一問過:“昨兒衣服都送去三圣廟了沒有?”
柏木說:“送了。有人想了法子,叫人打馬從街上過,聽到聲音的把家里人的包袱丟出來,上頭寫好名字,再送到三圣廟里。”
程丹若松口氣,不愧是軍事要塞,執行力和統籌力都勝過別處,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我估摸著,今日大夫就該來了,你負責安頓。”她囑咐,“口罩都干了吧,你送過去,但凡給三圣廟送藥、送飯的,每個人都要戴。”
柏木:“是。”
她又囑咐幾件瑣事,沒忘記讓他把書信拿走,盡快送往府城。
“梅韻。”
“奴婢在。”
程丹若看著眼圈青黑的丫鬟,道:“你今日就帶人做紗布,裁剪過一樣滾水煮洗幾遍,其他沒什么事了,幫我盯著廚房的藥灶就好。”
梅韻點點頭,篤定道:“奴婢知道了。”
吩咐完亂七八糟的瑣事,程丹若看天色大亮,趕緊去官驛。
今天有了不好的消息。
官驛中有人死了。
是胡人。韃靼原還隱瞞不報,可官驛中的漢人小吏怕出大事,偷偷告訴了守衛的官兵。
程丹若到的時候,范參將麾下的游擊將軍,正和對方交涉:“病人的尸體一定要盡快焚燒掩埋,否則便會傳染同室之人。”
但胡人堅決不讓。
眼見雙方就要起沖突,程丹若不得不出面調解,卻忽然走出來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大漢。
他對胡人說了幾句話,他們不情不愿地嘟噥了兩句,讓開了。
她心中一動,故意此時策馬上前。
“程夫人。”官兵們紛紛問好。
“諸位都辛苦了。”她頷首,“處理病人尸身時,不要觸碰他們,拿席子裹了就是。”
“是。”
程丹若提起藥箱入內,看向剛出來的那個絡腮胡:“王妃可醒著?”
對方避而不答,側身讓開,用漢話說:“程夫人請。”
程丹若掃他一眼:“還不帶路?”
他遲疑剎那,低頭照做。:,,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3030995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