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 一只蟲 可算抓到了
永安宮中, 田恭妃臥在美人榻上,怔怔地望著窗外出神。
院子里的海棠花開得正好,她卻沒有心思欣賞,滿腦子都是皇帝的話。
昨日太醫診脈, 皇帝專門來探望。
太醫說她是憂思過度, 導致脾胃有傷, 皇帝當時沒說什么,可太醫一走, 他就忍不住道:“你也太沉不住氣了。”
田恭妃已經半月吃不進喝不下, 粥米喂進胃里就想吐, 入夜則無法安枕, 心跳如雷,冷汗層出,加上天氣熱,病了卻不好用冰, 過得著實艱難。
她不求皇帝對她像對月娘, 溫言細語, 好生勸說, 但張口就是指責, 未免太讓她寒心。
“臣妾愚鈍。”她費力支起身,“不知有什么地方做錯了?”
皇帝是什么人?他說你錯了,你還說不知道錯了,自然更令他惱怒, 斥道:“冥頑不靈, 愚不可及!”
田恭妃驚呆了。
“大郎正在風口浪尖,你不說沉住氣,好生替他張羅, 反倒病了,連照料他的本分都做不好,有你這樣當娘的嗎?”皇帝恨鐵不成鋼。
他對嫻嬪和恭妃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嫻嬪是愛妃,柔怯一些沒什么,何況又在孕期,多愁善感一些也正常。皇次子的生母不需要野心勃勃,安分柔順才是最好的。
恭妃卻是儲君之母,他的身體每況愈下,不知何時便會……大郎還小,難免需要太后垂簾。
可恭妃這樣子,連貴妃十分之一的穩重都沒有,怎么放心托付?
他越想越不滿:“都說為母則強,你這當娘的做成這樣,如何教導大郎?”
田恭妃的臉色頓時煞白。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竟惹來這樣的訓斥,一時間無法自辯,也不敢再說別的話,呆立當場。
皇帝愈發失望,拂袖而走:“恭妃病了,好生靜養吧。”
他走后,田恭妃就像是失了魂,怎么都無法掙脫出泥沼。
“娘娘。”榮兒見她怔忪,萬分憂心,“陛下也是擔憂皇長子,才說得重些,娘娘是殿下生母,這會兒可不能倒下,若不然,豈不是讓小人稱心如意?”
田恭妃苦笑。
她知道皇帝不喜歡她,也早就不奢求什么情愛恩寵,自懷有身孕起,她就清晰地意識到,孩子才是終身依靠。
被皇帝厭棄不算什么,可若是因為她害了大郎,這是田恭妃難以忍受的。
她想和皇帝認個錯,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認。
原本還能和月娘商議一二,和這段時日,她們姊妹好不容易修復的感情,又因為謠言而岌岌可危。
是的,田恭妃的理智告訴她,月娘不會做這種事,可大腦卻不受控制地想,皇帝是否因為月娘說了什么,才不分青紅皂白斥責她呢?
更有甚者,這滿宮謠言的背后,有沒有承華宮的影子?
月娘沒能抱走大郎,她心里……真的毫無怨恨嗎?
越想,越不安。
“娘娘。”榮兒輕喚。
田恭妃回過神,克制自己不要胡思亂想:“我有些……頭疼,你讓敏姑姑過來給我按按。”
榮兒松口氣,去喚敏姑姑。
敏姑姑是一個大約四十左右的婦人,她是老宮女了,一直沒有離宮。
年輕的時候找過對食,就像尋常夫妻過日子,可惜好景不長,對食死了,她又變成了一個人。好在熬得久了,在宮里也有一份手藝,她擅長按摩,宮妃們閑來無事,都喜歡找她按按。
于田恭妃而言,敏姑姑還有另一重作用,就是幫她按摩滿是皺紋的肚子。
雖說皇帝并不臨幸她,可她畢竟還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婦人,總想再好看些。
“娘娘。”敏姑姑在她身邊待了一年多,彼此已經很親近了。無需多言,她替田恭妃摘掉釵環,換好家常舊衣,這才挖了勺調配好的油膏,替她揉按腹部。
松弛的皮膚掛在腰間,即是孕有皇長子的榮耀,又是難堪的疤痕。
田恭妃忍受著痛苦,蹙眉不語。
敏姑姑見狀,尋了個話題:“娘娘似有心事。”
“不提也罷。”田恭妃搖搖頭,并不多言。
敏姑姑好言相勸:“娘娘也該想開點,該認錯的時候就認個錯,奴婢說句僭越的話,宮里說是母憑子貴,可子憑母貴的還少嗎?”
這話無疑戳中了田恭妃的心事,她擰眉道:“陛下讓我靜養,我該如何認錯?”
敏姑姑一聽,知道她沒有死犟的意思,不由松口氣。作為宮妃,怎么能和皇帝對著干呢?恭妃恭妃,更要恭順才行。
“娘娘,宮里的事向來是猜透不說透,您哪里需要真的認錯。”敏姑姑道,“皇長子在寧國夫人府上,您派人送些東西去,關懷兩句。陛下見你將皇長子放在心上,‘為母則強’,自然就高興了。”
田恭妃深覺有理,連忙吩咐榮兒將做好的夏衣送去謝府。
而敏姑姑見她采納了自己的建議,愈發上心,說話也大膽了起來,低聲道:“承華宮那邊,也不能不防。”
田恭妃登時沉默了。
-
田恭妃養病,何嫻嬪養胎,后宮中兩大紅人紛紛袖手,其余妃嬪更無能耐干涉。
只苦了柴貴妃,既不敢違逆皇命,又心驚肉跳,夜半睡不著覺,跪在小佛堂里念經祈禱。
眼見武宗末年的事,如今卻要重演,她說不害怕肯定是假的,卻不知道哪個菩薩能保佑自己,也不知道事情會以多少尸骨結束。
“不求富貴榮華,但求此生善終。”柴貴妃合十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倏忽間,天色微明。
冷僻的院落迎來又一日的死亡。
但今天,已經沒有哀嚎與慘叫了。犯罪的宮人被關押了兩天,這幾天里,他們忍饑挨餓,力氣早已流逝。
雖然還有求生的渴望,卻也覺得給個痛快也不錯,省得在受罪吃苦。
身強體壯的宦官走進屋,兩人一組,拖起委頓在地的宮人,將她們拖到梁下。勒死過上百人的白綾發黃發臭,地磚上還有隱約的水跡,在高溫下蒸騰發散,尿騷氣沖人。
宦官熟練地將她們掛到布圈里,一個抱腿一個套繩,然后手一松,一條人命就交代了。
如此絞死了十余人,日頭漸漸升高。
宦官們正準備絞殺下一批,忽然見潘宮正推門而入,立即叫停:“等等。”
宦官面面相覷,重重嘆了口氣:“宮正何必令我等為難?”
他們也不想殺這么多人,可皇帝的命令擺在那里,他們不想自己被吊死,就只能吊死別人。
“我不為難你們。”潘宮正徐徐吐出口氣,“寧國夫人清早進宮,說已經知道妖術何來,懇請陛下開恩,陛下已經準了。”
空氣驟然一靜。
足足過了半柱香,才聽見被捆押的宮人內侍爆發出歇斯底里的哭聲。
死里逃生的宮人哭天搶地,劫后余生,剛咽氣的尸體堆在墻角,身子卻在夏日慢慢冷卻,冰冷如鐵。
頃刻間,生與死的界限無限分明了。
潘宮正面露憐憫,卻道:“內侍那邊,應當也有人去了,你們……也先回去吧。”
不錯,即便是為宮人行刑的宦官,也有相熟的兄弟被牽連,有的已經死了,有的還在等死。
他們也露出了又哭又笑的表情,眼底卻是深深的迷惘。
寧國夫人怎么才來呢?她到底知道了什么?
鬧得沸沸揚揚的妖術……究竟是什么?
-
程丹若昨天晚上才破解妖術之謎。
事情是這樣的,這是她出去捉妖的第五天,前面幾日都是無功而返。
今天也不曾例外。
雖說是月黑風高的陰天,月光黯淡近無,整座京城都好像化在濃黑的墨汁里。沒有一絲風,天悶熱得難受。
程丹若擴大了搜尋范圍,也換了平日陌生的街道走。
路上遇見黃鼠狼、一群老鼠、幾只野狗、嗚咽的風聲、搖晃的鬼火。
鬼火被證實是兩只野貓。
“哪有鬼?哪有妖?”她已經聽說了宮里的動靜,畢竟靜樂堂在城北,北安門運尸出來,肯定會經過謝家的門。
每天好幾輛車的尸體推過家門口,想不知道也難。
“有本事出來我瞧瞧。”她火冒丈,“被我知道誰在裝神弄鬼,要他好看!”
回答她的只有雨絲。
下雨了。
謝玄英道:“回吧,別淋了雨。”
于是,又無功而返。
兩人到家已是更天,但還是習慣淋浴一回,沖去塵土。
程丹若餓了,準備先吃東西,讓他先去洗。
“給我吃口。”謝玄英一邊解衣裳,一邊示意她喂。
程丹若端著碗過去,挑了筷面條到他嘴邊。
他低頭吃了。
儀態并不優雅,但無礙賞心悅目,她出神地看著他的眼睫鼻梁,再滑落到他的下頜脖頸,最終停在松弛的衣襟。
衣服脫一半,就有這欲說還休的曖昧。
她的視線掃來掃去,感覺正好,卻被領子上的一點黑點破壞了。
“別動,有蚊子——咦。”乍看以為是蚊子,但她靠得近,細看覺得好像有些鮮艷,不是蚊子的花紋。
她讓他別動,放下碗筷,摘掉琉璃燈罩,舉起燭燈照明。
黑紅相間,確實不是蚊子,也沒看見翅膀。
“什么東西?”他伸手欲撣,被她一巴掌拍在手背上,“讓你別動。”
謝玄英:“……”
程丹若拉開家用藥箱的抽屜,拿了鑷子出來,小心翼翼地夾起他衣領后伏趴的小蟲,放到燭火邊觀察。
“螞蟻嗎?”他湊過來看。
程丹若研究了會兒,搖搖頭,把蟲子塞進琉璃瓶,拿布條蒙住口子。
“別洗了,和我去抓蟲。”她替他攏好衣襟,想了想,又把面碗推過去,“你吃吧,我不餓了。”
謝玄英看看她放好的小瓶子,沉默了會兒,語出驚人:“莫非這就是妖怪?”
程丹若平靜地說:“這是只蟲子。”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279837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