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妻薄情 > 566. 新篇新章 夢和現實

566. 新篇新章 夢和現實


服喪二十七日后,  除服,百日后,音樂、嫁娶、祭祀的禁忌也結束了。

這時已是春暖花開的四月,  微風拂面,  燕子自天際優美地劃過,翩躚可愛。

換下臃腫的冬衣,改穿輕薄的紗羅,  紫禁城的墻角磚縫中,野草蓬勃,  花壇內總有蝴蝶徘徊。

皇次子的身體漸漸壯實,哭起來終于有些力道,不再是小貓哼唧。承華宮上下都松了口氣,葉御醫瘦了一圈,  不用再瘦第二圈了。

田太后的身體有了起色,春光明媚,她內心的癥結緩解不少,  能出門走走了。

天地已大為不同。

天空不再低沉,  花草不再黯淡,  隨時隨地會責罵她的帝王已經下葬,屬于祝棫的痕跡,  就好像冬日的積雪、呼嘯的北風,正在緩慢消逝。

田太后發現,再也沒有人會斥責她了。

兒子天真可愛,  宮人笑臉相迎,  鳥語花香,人間竟然這般美麗。

她有些欣喜,也有些茫然,  一時不知該做些什么。

這時,就顯出程丹若未雨綢繆的必要之處了。

洪尚宮時不時請她裁奪宮務,什么何時搬到清寧宮,是否要先帝的妃嬪搬到壽康宮,端午怎么過,等等。

這些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田太后沒法立即做決定,需要費些心思,見些人,斟酌過后才知道怎么做。

比如搬家,照理先帝的妃嬪要全部住到壽康宮。這是清寧宮旁邊的宮室,南北三進,三間闊,不大也不小,住一堆的妃嬪就有些擠了。

淑太妃不想搬過去,她自己獨居咸福宮很舒服,干什么要和別人擠一處?莊嬪等人亦如此,齊齊向田太后求情。

田太后心軟,本想答應,可王詠絮暗示她,不能任由淑太妃等人拿喬,免得她們得寸進尺。

而洪尚宮認為,小皇帝年幼,讓母妃們再住一段時間確實無妨,但考慮到宮廷開支過多,建議將后妃都集中到東六宮或西六宮,方便管理。

大家各有各的訴求,輪番上門,絆了她大半個月。

最后,田太后聽取了洪尚宮的意見,讓東六宮的妃嬪搬到西六宮,離清寧宮也更近,而淑太妃住的咸福宮正好在西邊,不必搬。

果不其然,淑太妃訴求達成,也就不折騰了,她不出面,下頭的小貴人自然也沒話說,只好在住什么地方,和誰同住上下功夫。

程丹若等田太后做完決定,才出面建議:“既然挪宮,伺候的人就不需要這么多了。白發宮女有傷天和,不如放一批宮人離宮,也算為陛下積福。”

田太后才干完“大事”,對這樣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不甚在意,很快點頭:“夫人說得有理,就這樣辦吧。”

她叫來洪尚宮,吩咐放歸宮人之事。

洪尚宮含蓄地稱贊田太后:“娘娘仁德,六宮有幸。”

田太后最缺的就是肯定,特別是王詠絮、洪尚宮這樣有才學的女子,不由十分高興,對這事多了幾分熱忱:“從前可有章程?”

洪尚宮早就得過程丹若的暗示,當即便道:“還是聽憑自愿為好,年長者若愿回家養老,便給予路資,各宮當值的須與娘娘們商量,若無異議便登記在冊,之后幾年分批允歸。”

人不能一口氣全放走,得一批批放,免得主子身邊缺人伺候。

“此事還要太后娘娘出面,方算名正言順。”

田太后不由露出笑意,點頭應承:“哀家知道了。”

程丹若低首抿茶,掩住了唇角的弧度。

她沒有多留,喝過茶就回了光明殿。

值房的窗戶敞開,鳥鳴清脆,陽光照在琉璃瓦上,光彩奪目。

她坐在窗前翻看剛送來的奏章。

這三個月來,內閣動作很少,最大的任命就是戶部右侍郎孔廉之,最大的調動是西北。

初春料峭之際,胡人又南下劫掠了,且成員負責,牽扯到蒙古、吐魯番等地,但事情不大,推托是小部落的私下行為。

但甘肅一帶傷亡不小,內閣討論過后就決意調兵布防。

這也是皇帝臨終前最擔憂的事。

謝玄英二月份天天加班,就是為了這個。好在隨著天氣轉暖,水草漸豐,胡人即將轉場,陸續北歸了。

今天的奏章是關于年號的問題。

祝棫在大年初一嗝屁,年號就很麻煩,今年是繼續用泰平三十一年呢,還是取個年號,初一分配給先帝,余下三百六十四天歸小皇帝。

內閣為這事還專門開了小會。

最后決定,泰平三十一年只有一天,正月初二開始為新年號。

程丹若:“……”沒有統一的紀年法真的很難記。

但她也沒什么意見。

接下來就是討論年號。

年號從禮部擬定,到內閣決定,又花了好幾天的時間。

定下的新年號為“慶天”,今年就是慶天元年。

詔書已經擬好,蓋章后就能昭諭天下。

程丹若熟門熟路地請出“皇帝之寶”,敲章通過。

這是從她手上通過的第八份文件,截至目前,駁回的數量為……零。

——實在是沒什么好駁回的。

楊首輔等人一直提防她,好像怕她借機彰顯存在感,可天地良心,程丹若對這些事毫無興趣。

內閣不嫌麻煩的話,他們可以每年換一個年號,或是給祝棫一百字的謚號。

再者,就算她有什么想法,不會讓謝玄英說嗎?真以為他每天回家,吃飯洗澡睡覺交公糧外,夫妻倆就沒有別的事了?


程丹若一點都沒打算為難誰。

事實上,她近三年都不準備搞大動靜。

不是韜光養晦,也不是怕了誰,純粹是“與民休息”,不改革、不加稅、不征發額外的徭役,讓百姓自顧自活命。

雖然這樣看似消極,但其實非常有必要。

因為國家經不起折騰。

小皇帝太小,不夸張地說,還沒有真正立住,任何一場疾病都可能讓他死掉,改革這種需要帝王鼎力支持的事,絕對不適合現在干。

眼下最合適的政策,就是能不干就不干,別擾民、別做事、別打仗,讓國家機器按照從前的步調,遵循慣性往前走。

上頭的人不折騰,貪官污吏循舊例,百姓們的日子固然苦,卻能夠活下去。

當然,朝廷層面什么都不做,不代表她自己不能做。

放歸宮人就是其一。

夏朝的宮人自進宮后,如果不是格外開恩,只能孤老宮中,這無疑是相當殘忍的事情。

允許年紀大的宮女歸鄉,不僅能節省宮中開支,也能解決她們的人生大事。畢竟在古代,大部分人渴望家庭和后代,有兒女養老送終。

路費的問題,洪尚宮會解決。

程丹若思考的是,能不能給她們安身立命的機會。

出宮的宮人年紀不一,年青的好說,回家自然有父母許配人家,過普通女人的一生,年老的卻很難再嫁,勞動能力也下降了。

女人失去生育和勞動能力后,在古代的地位肯定一落千丈。

父母故去,兄弟難道肯養著白吃飯的姐妹嗎?子侄難道會善待這些從未見過的長輩親人?

她們必須有收入,才能安享晚年。

她想到了毛衣。

宮人幾乎人人會織毛衣,就好像她們全都會繡帕子荷包,屬于必備技能。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把她們送到毛衣工坊呢?

毛紡織發展也有七八年了,南邊不好說,北邊已經構建起了產業鏈的雛形,有人養羊,有人收羊毛,有人開作坊,雖比不得江南蠶絲成熟,但也算像模像樣。

一批熟練且服從性好的紡織女工價值不低。

是以,程丹若早在提出此事前,就給京城的商會遞了話。

晉商、豫商、冀商,主要是這三家,因為采選宮人時,也都是在京城周邊的幾個省份招人。

他們也是毛紡織比較興旺的三個地方。

三家商行都表示,他們十分樂意送老家的宮人們回鄉,如若她們愿意,也可在本地的作坊上工。

很上路。

但毛衣的局限性很大,原材料依賴進口,出口又很難,中亞是游牧民族,大概率是毛衣的祖宗,南方如越南、印度等地不需要,西方國家自己就有羊,只要拿到成品破解,他們就能自己搞出毛衣,不像絲綢一樣珍貴。

好在也不是沒有。

東瀛和朝鮮緯度高,臨海,畜牧業很一般,想要自主產毛衣難度較大。她打算在今年朝貢時,給朝鮮的賞賜里塞兩件上等毛衣,看看能不能打開銷路。

市場越大,國內商戶收購的羊毛就越多,長此以往,北方游牧民族的養殖重心或多或少會偏移到羊身上。

到時候他們再南下劫掠,就能試一試經濟制裁。

——但前提是,他們需要這么多羊毛。

是不是該找人制作機器紡織絨布?

英國的羊毛業崛起,也就是在這個時代,如果他們能紡織出便宜結實的毛布,就能出口擠占海外市場了。

程丹若越想越沉浸,久久不肯回神。

她太想扶持羊毛業了。

絲綢固然好,可種桑侵占農田,江南的糧食早就不復前朝,全靠湖廣。可糧食不多,人口卻在增加,人地矛盾一年比一年嚴重。

毛紡織卻不同,羊和羊毛不占農耕,且毗鄰蒙古,自己養不了可以直接收,還能制衡胡人。

更不要說婦女能增加收入,提高地位了。

再做夢一點,萬一運氣爆炸,直接從手工業變成工業就賺大了。

想要,太想要了。

她一邊想,一邊翻開了下一本奏章。

開恩科的。

新帝登基,總是大赦天下,恩科取士。

內閣就商量明年開恩科,多錄取一批進士。

她:“……”

想摔奏章,但忍住了。

夢可以隨便做,路還是要一步步走。

恩科取士,于她也同樣要緊,先把這份詔書敲了章再說。

程丹若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完工作,看看懷表的指針逐漸走向五點,差不多就準備下班。

明天就是端午。

放、假、了。  .w.  請牢記:,.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279837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宾| 深州市| 柳州市| 扎兰屯市| 连江县| 华容县| 手游| 湖州市| 嘉峪关市| 普兰店市| 城口县| 四会市| 沧源| 芜湖市| 浦县| 峡江县| 盈江县| 临夏县| 长宁区| 绍兴市| 旌德县| 武夷山市| 广宁县| 嵊泗县| 南安市| 霞浦县| 左权县| 裕民县| 双牌县| 沂源县| 勐海县| 闽侯县| 襄汾县| 思南县| 兰考县| 淮北市| 平昌县| 清流县| 尖扎县| 大安市| 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