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我妻薄情 > 569. 寫書難 萌芽

569. 寫書難 萌芽


慶天元年的夏天,  謝玄英在家寫書。

這是晏鴻之提醒他的,老人家委婉地表示,你這么多年經(jīng)歷了不少事,  有了很多心得體會(huì),為什么不寫兩篇文章,好好分說明白呢。

姜還是老的辣,  他替學(xué)生指了兩條路,  雖然沒有得到回答,但卻很清楚他們會(huì)怎么選。

——道統(tǒng)。

名利是一時(shí)之計(jì),道統(tǒng)才是治國之基。

但謝玄英位任高官,  沒功夫四處講學(xué),  別人怎么知道他的政治主張,  怎么了解他的理念?就靠寫文章,闡述思想,表明學(xué)派,只要傳播開去,  自然而然就有志同道合的人愿意靠近。

除此之外,他不是想做考官嗎?舉人參加會(huì)試前,  必定會(huì)拜讀考官的作品,  了解他們的喜好。

謝玄英沒有文集,  考生就如同無頭蒼蠅,拜佛無門。

故此,寫書是十分有必要的。

謝玄英也確有很多想法,很多念頭,可要落于紙上,卻一時(shí)不知從何下筆。

是從心即是理的世界觀說起,還是從為人臣子的本分說起?

他苦思許久不得,  仰首眺望窗外。

花園的造景歷時(shí)數(shù)年,終于完成了。山石堆砌,引來流水,一道飛瀑直下,匯入水閣前的池塘。

晶瑩的水珠四濺,折射出半彎彩虹,池中金魚游曳,藏入荷葉田田。

芍藥欄邊,姹紫嫣紅,薔薇架下,蝴蝶飛舞。

水汽蒸騰氤氳,揮去亭閣暑熱,樹蔭遮蔽廳堂,留下一地清涼。

他出神許久,還是擱下筆,問在碧紗櫥中打盹的妻子:“丹娘。”

“嗯?”程丹若抬頭,手上還在調(diào)冰,一勺果醬一勺酸奶,配著細(xì)膩的冰雪,可口涼爽。

謝玄英問:“若是你,你寫什么?”

程丹若想了想,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故古之王者,蓋以一人勞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儒家探討君臣關(guān)系上千年了,也不止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她說的這兩句話,前者出自呂氏春秋,后者很多人都說過,不過略微改動(dòng),大意是不變的,也不見得多么驚世駭俗。

謝玄英若有所思:“還有嗎?”

程丹若背誦歷史知識(shí)點(diǎn):“‘天下為主,君為客’‘循天下之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沒了?”他失望。

“沒了。”她坦然。

這些是明末清初提出的思想主張,看似先進(jìn),其實(shí)先人有過更狂放的,且并未跳出儒家的框架。

謝玄英師承純真派,李悟的思想已經(jīng)十分進(jìn)步,自然毫無波動(dòng)。

“你去睡午覺吧。”他好聲好氣地送走妻子,留下冰碗。

程丹若:“……”她劈手奪過冰碗,頭也不回地走了。

真討厭,居然嫌棄她書讀得少,有本事別問。

她的背影消失在花架后。

謝玄英舔舔筆,重新鋪平宣紙,斟酌再三,寫下“君者事國,利民避害,解憂平患,非享天下之利,當(dāng)為天下公仆”。

寫完看了看,還是揉成一團(tuán),丟進(jìn)了火盆。

現(xiàn)今寫來也無用,平白受人攻訐,還是論證氣理之說好了。

他這么想著,眼神卻控制不住地往瞟向火盆,猶疑片刻,重新鋪紙,端正地寫下四個(gè)字。

天下公仆。

然后把它卷起來,塞進(jìn)了畫缸中。

之后連續(xù)半月,謝玄英都沒寫出滿意的文章。

天也熱,他難免焦躁,快二更天了,坐在庭院的涼棚中,一邊打扇一邊看書。

“別看了。”程丹若仿佛看見了肝論文的自己,十分同情,扶住他的肩頭,“哪有下筆就十全十美的書稿,你還有半輩子呢。”

她看過他的廢稿,絲毫不覺有問題,說句“沉思翰藻”不為過。只有他自己不滿意,覺得不夠清晰明白,也有失說服力。

可他才三十歲,理念不夠成熟完善很正常,大可以后半輩子慢慢琢磨。

“睡吧。”她哄他,“大熱天的,咱們早點(diǎn)歇息,明兒還要早起呢。”

謝玄英卻搖搖頭:“我睡不著。”

“……你這么干想也寫不出來。”程丹若看看月色,出主意,“月亮這么圓,寫首詩吧。”

他有了點(diǎn)興趣:“聯(lián)詩嗎?”

她:“你自己寫。”

他翻了個(gè)白眼。

“你不睡我就去睡了?”她每天要上班,作息越來越規(guī)律,越來越古人,不到九點(diǎn)就想上床。

謝玄英摸摸她的臉:“去吧,我再坐會(huì)兒。”

“早點(diǎn)睡。”

“嗯。”

她進(jìn)去了,而謝玄英也離開涼棚,到東廂房的小書房坐著。這是程丹若平日寫書的地方,筆墨俱全,還有一些醫(yī)案的抄本,略有些亂。

謝玄英坐下來,點(diǎn)燃燭火,就著月光翻她的稿紙。

往事霎時(shí)涌入心頭。

剛定親時(shí),她還對他處處設(shè)防,連練字的紙被他看了都要生氣,轉(zhuǎn)眼間,夫妻也做了十幾年。

別說字了,他什么都知道。

謝玄英在書稿里挑揀了會(huì)兒,選出幾張字寫得最好的,給她圈出來,督促她繼續(xù)努力。

收拾好桌案,他裁紙鋪展,卻還是沒想好寫什么。

作詩嗎?月色這般美,可腦海中只有零星詩句,更多的還是她的臉孔。

記得她在海船上的小心翼翼,記得他們第一次聯(lián)詩,說起詩,還有當(dāng)年和王家兄妹的比試,她居然對王五笑了半天,卻看不見他……她總是如此,進(jìn)了宮也沒有改,他費(fèi)盡心思只為看她一眼,她卻分毫不覺,只當(dāng)是巧合。

哪來這般多的巧合與偶遇?分明都是他一力為之。

幸而一切都值得。

展眼十年,夫妻恩愛,矢志不渝。

謝玄英實(shí)現(xiàn)了少年的愿望,婚姻以情為系,相知相許,彼此扶持。


可嘆世人愚昧,總以為三妻四妾才是富貴美滿,實(shí)在大錯(cuò)特錯(cuò)。

人皆有私,妻妾再賢良也會(huì)生嫉妒,有嫉妒便有憤恨,有了恨就有了怨,怨憎多了,情誼便不復(fù)從前。

越珍貴的東西,越受不得磋磨。

一人只一顆心,唯有毫無隱瞞與嫌隙的兩個(gè)人,才能維系真情。

謝玄英想及此處,念頭通達(dá),不由起了心思,也許,他該把這一切都寫下來,讓后世人知道,人世間真正的圓滿,不在齊人之福,而在一心一意。

一生一世。

一心一意。

他寫下這八個(gè)字,霎時(shí)文思如泉涌。

“婚姻無情不始,情非婚姻不至。一人唯獨(dú)一心,一生唯此一人。”

月光皎皎,照映庭院。

-

謝玄英花了一夜寫完了《至情論》,卻沒讓程丹若知道。

他打算藏起來,等到兩人都垂垂老矣,滿頭霜發(fā),再拿出來給她看。畢竟“一生一世,一心一意”的諾言,也只有在臨死之際才能算完成。

平日里,他還是以寫普通文章為主。

論氣理一篇,論君臣一篇,論為民一篇。再有從前寫過的小品詩詞,挑選二三滿意的填充,就有文集的架構(gòu)了。

取名也很隨便,因?yàn)槭窃谙奶鞂懗傻模徒小痘毙驎罚錆M了敷衍。

但說謝玄英不認(rèn)真,倒也不然,他好好取了別號(hào)。

丹若為涂林,玄英便為北陸。

詩云“北陸玄冬盛,南至晷漏長”,北陸就是冬天的意思。

按照他的說法:“記得我們剛認(rèn)識(shí)的時(shí)候,你就說太陽在南北之間來回,冬天日照在北,就用這個(gè)吧。”

為此又專門刻了一方章,名為“陽景北陸”。

程丹若:“……”花樣真多。

此時(shí)的她還不知道,謝玄英的字號(hào)不止這一個(gè),出《四一集》的時(shí)候,他又換了個(gè)名頭,叫“檻內(nèi)清冬”。

——不過,再多的筆名馬甲,反正折磨的都是后人不是她,管他呢。

文集整理成冊,刊印出版,就不必多費(fèi)心了。

需要刻苦研讀的是別人,他們夫妻則投入到了社交中。

不出所料,顧太太帶著顧蘭娘上京了。

顧家原本有個(gè)二房做吏部侍郎,結(jié)果李首輔一下去,他也下去了,被踢出京城。

好在顧太太和柳氏是堂姐妹,閨中關(guān)系就不錯(cuò),上京不久就上門拜訪。

靖海侯為人無可挑剔,得知親戚來了,立即招待她們住下:“都是親眷,哪有讓你們住外頭的道理,家里還有一二空屋,若不嫌棄,就當(dāng)自己家。”

顧太太推辭不過,只能應(yīng)了。

莫大奶奶、榮二奶奶、魏氏等人忙來相見,又引薦下一輩的姑娘們,一時(shí)間,明德堂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顧太太知道三房別府另居,這會(huì)兒沒看見也不覺有異,挨個(gè)夸贊康哥兒他們,人人皆送有表禮。

柳氏笑她“破費(fèi)”,也不忘吩咐仆婦去查看院子。

大家都有眼色,莫大奶奶告罪說有事要出門去,榮二奶奶說一會(huì)兒發(fā)月錢,提前告退了。魏氏見狀,便親熱地拉了顧蘭娘,邀請她去自己院里坐坐。

不多時(shí),明德堂就剩了兩姐妹。

柳氏換了地方,請?zhí)媒愕轿鞔伍g坐,說說私房話。

這時(shí),她才知道得知顧蘭娘和文二爺?shù)氖拢指吲d:“你可算是能放心了。”

顧太太吁口氣,推心置腹道:“不瞞你說,當(dāng)年老爺給她說那家,我是看在同在松江的份上才點(diǎn)頭答應(yīng),誰知道是個(gè)短命的,白誤了我家蘭娘十年青春。”

“苦盡甘來了。”柳氏寬慰道,“聽說文二爺在通政司?那就是留京了,你且放心,有我在,必不會(huì)叫她吃什么虧。”

顧太太握住妹妹的手,懇切地托付:“她叫我給耽誤了,好在那邊只有姑娘,蘭娘又年輕,只要生下一兒半女,也算終身有靠。”

“這是定然的,你若不放心,就去天仙廟拜拜。”柳氏出主意。

顧太太趕緊記下,說過幾日就去。

兩姐妹又互相問候了近況。

顧太太這才得知,謝玄英竟是而立之年便入閣了,甚至程丹若亦在宮中。

“你可算熬出頭了。”顧太太驚嘆,“后半輩子還有什么可愁的。”

有還是有的,謝玄英一日無子嗣,柳氏一日不能安枕,但不方便直說,含混地笑笑:“老三懂事,我素來放心,可老四混不吝,都當(dāng)?shù)诉不著家,我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誰都想兒女個(gè)個(gè)成器,可說實(shí)話,有一個(gè)能頂立門戶,就算燒高香了。”顧太太苦笑,開始吐苦水。

她生育兩女一子,蘭娘守寡,蓮娘不功不過,兒子卻不爭氣,到現(xiàn)在還只是一個(gè)秀才,舉人死活沒考上。

姊妹倆互相抱怨兒女,都掉了幾滴淚。

丫鬟們連忙端水,服侍她們擦臉,重新上妝梳頭。

再上茶點(diǎn),情緒就緩和多了。

柳氏有心幫襯姐姐,問了不少婚事的事,不知不覺便到了傍晚。

“寧國夫人來了。”翡翠通稟。

“快叫她來。”柳氏親熱地說。

“母親,姨母。”程丹若進(jìn)門就賠罪,“我來遲了。”

近兩月,她隔三差五就去侯府請安。

一則維持孝順的名聲,二則也是通過柳氏了解京城動(dòng)態(tài),誰家結(jié)婚生子,誰家聯(lián)姻死人,保持消息靈通,同時(shí)和靖海侯見見面,互通有無。

顧太太自不會(huì)怪她,反而預(yù)備起身施禮,被她一把扶住手臂。

“您可千萬別多禮。”程丹若不缺彎下的膝蓋,穩(wěn)穩(wěn)攙住她,“我是晚輩,當(dāng)不起。”

柳氏也道:“一家人不必外道。”

顧太太這才立直,笑道:“許久不見了。”

大家主母,鮮少有記性差的,她當(dāng)然記得程丹若,記得她是陳家親戚,也記得她曾救過蘭娘,甚至還記得謝玄英求她尋訪女醫(yī)的事。

然而,縱使她記得來龍去脈,今日再見故人,仍舊感覺不可思議——寄人籬下的孤女嫁入侯門,已是運(yùn)道驚人,誰能想到,她竟能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

天子姨母,寧國夫人。

人與人的際遇,當(dāng)真難以捉摸。  .w.  請牢記:,.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2798371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南康市| 福州市| 右玉县| 鄂温| 泊头市| 泸定县| 应城市| 鄂州市| 铁力市| 勐海县| 沙雅县| 杭州市| 安福县| 昌吉市| 安达市| 灌云县| 周口市| 利川市| 海安县| 新乐市| 颍上县| 阿拉善盟| 精河县| 富宁县| 南木林县| 灵川县| 华蓥市| 类乌齐县| 久治县| 安塞县| 宾川县| 金昌市| 东源县| 寻甸| 南昌县| 佳木斯市| 德江县| 开封县| 海安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