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紅樓寵妻狂魔 > 第202章 第 202 章 二合一

第202章 第 202 章 二合一


秦太醫(yī)被請進來,  然后又送出去,前后不到一刻鐘的時間。

        黛玉看著面頰緋紅的沈氏,識趣的起身告辭,“我院兒里還有些事要處理,  就先回去了。”

        “哦,  那你回去吧。”沈氏起身送她出門。

        回到明心院,  黛玉本想去暖閣坐坐,  可走到半路上,  不由自主的來到陳蘊藉的書房。

        陳蘊藉正在練字,  見黛玉進來,  擱下筆,“你不是去嫂嫂那兒幫著料理家務了嗎?這么快就料理完了?”

        “還沒料理完,”黛玉搖搖頭,  在桌邊坐下。

        陳蘊藉在她身邊坐下,“那你怎么回來了?”

        “秦太醫(yī)來了。”黛玉道。

        陳蘊藉挑眉,“秦太醫(yī)來做什么?”

        “給嫂嫂診平安脈。”

        陳蘊藉聞言,  道,“咱家是有請平安脈的規(guī)矩,但都是隔三個月全家一起請平安脈,  上回請平安脈還是十二月中旬,  下一次平安脈應該是下個月十五。”

        “我在閨中的時候,  娘家也有請平安脈,  但都是半年一次,怎么家里是三個月一次?”黛玉覺得這個次數有些頻繁了。

        太醫(yī)院的太醫(yī)那都是給宮中貴人治病的,  即便是當官,無權無勢的人也請不到太醫(yī)上門。

        當然,陳家不在此列。

        即便如此,  每三個月請?zhí)t(yī)來請平安脈,也是有些頻繁了。

        “以前也是半年請一次平安脈,不過我嫂嫂懷第二胎的時候,差點沒保住,就改了三個月請一次平安脈,這規(guī)矩也是我大哥改的。”陳蘊藉解釋道。

        黛玉道,“從前那些個貴女們惦記你哥哥,還真不是沒有緣由的。”

        “那是自然。”陳蘊藉道。

        “話說回來,我家請平安脈的時候還沒到,秦太醫(yī)今日上門,怕是我哥哥叫來的,可是嫂嫂有什么不適?”

        黛玉笑著道,“是好事。”

        聞言,陳蘊藉挑眉,“有了?”

        “你反應倒是快。”

        “請?zhí)t(yī)上門診脈,不是好事,就是壞事。既然是好事,那還用猜嗎?”

        “這倒也是。”

        陳蘊藉喝了口茶,道,“我嫂嫂已經好幾年沒懷上了,突然有孕……”怕是有意為之。

        “嫂嫂的月份尚淺,我們要不要準備禮物?”

        陳蘊藉搖頭,“這倒是不必,還不到送禮的時候。”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黛玉就起身準備走,“不打擾你練字了,我回去歇會兒。”

        “那你去吧。”

        黛玉回屋后,陳蘊藉繼續(xù)練字,然后看書。

        申時末刻,陳蘊賢來了明心院。

        一聽他大哥過來,陳蘊藉一點也不意外。

        把人領到書房,陳蘊藉給他大哥倒了杯水,“大哥有事找我?”

        “你嫂嫂有孕的事,你應該已經知道了,我就不細說了,”陳蘊賢喝了口茶,“再過一兩月就要殿試,到時候你也沒時間做糕點,你之前用靈水釀了一些養(yǎng)身的果酒,勻我兩瓶就行。”

        這種果酒,孕婦也可以喝。

        每日一小杯,既能養(yǎng)身,還能緩解身體上帶來的疲憊。

        陳蘊藉笑道,“我去年還釀了不少桂花酒,大哥要不要也拿兩瓶嘗嘗?”

        “我送你的那兩顆金桂你就拿來釀酒?”陳蘊賢笑道。

        陳蘊藉道,“我不拿來釀酒,那桂花也是掉地上浪費了,何不物盡其用呢?”

        “算你有道理。”陳蘊賢道。

        陳蘊藉讓人將酒取來,“這青梅釀的養(yǎng)身果酒雖然好,可不能多喝,小心補過頭了。”

        “我省的,行了,院兒里還有事,就不多留了。”

        陳蘊賢起身告辭。

        送了陳蘊賢回去,陳蘊藉就回了屋。

        “聽說大哥來了?”

        陳蘊藉便將陳蘊賢的來意告訴她。

        黛玉笑著道,“這果酒是替嫂嫂討的吧?”

        “嫂嫂頭兩胎,我每日都有做了糕點送去給她吃,胎象也一直穩(wěn)固,生產的時候也沒受罪。這一胎我恐怕就沒那么多時間天天做糕點送去了。”陳蘊藉道。

        黛玉道,“嫂嫂嫁到陳家,還真是享福來的。”

        有夫君疼愛,公婆可親,妯娌也都好相處,連弟弟們也這樣敬愛。

        說是掉到蜜罐里,一點也不為過。

        “你這是夸自己呢?”陳蘊藉笑道。

        黛玉不也是嫁到陳家來了?

        陳蘊賢雖然不會做糕點給黛玉送來,但黛玉是他的妻子,單這一個身份,就能被陳蘊賢偏愛。

        黛玉笑道,“我可沒說。”

        “早上我已經去信給邵宜年他們了,他們都回信說去,過兩日就啟程。”

        黛玉聞言,便道,“那什么時候回京?”

        “這還沒去呢,你就惦記著回家啊?”陳蘊藉好笑。

        “我就隨口問問。”

        陳蘊藉道,“三月十五放榜前回京。”

        總不能到時候報喜的上門,他卻不在家里吧?

        展眼過了兩日,陳蘊藉帶著黛玉出門,在城門口與邵宜年他們匯合,然后一起往靈犀園去。

        幾人都是相熟的朋友姻親,關系自然親密。

        黛玉跟陳瑩瑩、梁馨宜、祝盈靜一塊兒坐馬車,陳蘊藉就跟邵宜年他們騎馬跟在馬車旁邊說話。

        一路說說笑笑的到了靈犀園。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靈犀園?果真是名不虛傳啊。”

        雖然都是陳蘊藉的朋友,但他們還真沒來過靈犀園。

        這靈犀園是送給黛玉的新婚之禮,陳蘊藉當然不會在送給黛玉之前,就讓別人來看。

        那些建園子的匠人不算在內。

        “你們自己找喜歡的院子住下,這次怕要待一二十天,若是臨時有事要回去,只管說,不必顧忌我。”陳蘊藉道。

        “我沒事。”邵宜年第一個舉手示意。

        祝盈靜看他一眼,微笑不語。

        邵宜年裝作沒看見,好不容易出門撒歡一回,當然要盡興。

        陳蘊藉笑著道,“你難得出來一回,讓你玩?zhèn)痛快,玩夠了回去好好念書,不要辜負了人家。”

        祝盈靜看了陳蘊藉一眼,道,“邵宜年,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

        邵宜年笑道,“我跟蘊藉當然不同,我要有他這個聰明的腦子,哪里還需要這樣苦讀?”

        “就是沒有這樣的腦子,才要更用功。”祝盈靜道,“我可聽說了,陳蘊藉當年在書院的時候也是最用功的,你呢?整日里就知道聽戲,自己不用功,就不要找借口了。”

        邵宜年訕訕,“年少無知嘛。”

        “好了好了,難得一起出來玩兒,就不要說這些了。”陳蘊藉笑著打圓場。

        祝盈靜收了聲,“給蘊藉一個面子。”

        “那就謝過嫂嫂了。”陳蘊藉笑道。

        一群年輕人,在園子里玩兒得不亦樂乎。

        幾乎忘了時間。

        陳蘊藉這個靈犀園可弄了不少好玩兒的東西。

        但大家最愛的,還是他從倉庫取出來的麻將。

        八個人,正好兩桌。

        在園子里待了十來天,三月初九眾人就一塊兒回京。

        分別前,邵宜年等人還祝陳蘊藉高中。

        然后毫不客氣的拿走了一套麻將。

        陳蘊藉跟黛玉一起坐馬車回家,笑著道,“要不了多久,這麻將估計就要代替葉子牌,風靡整個京城了。”

        黛玉道,“確實挺有趣,平日里拿來打發(fā)時間,還挺好用。”

        “你閑著沒事,也可以拉著母親她們玩玩兒,有東西打發(fā)時間也好。”陳蘊藉道。

        回家之后,黛玉果然帶著麻將找人玩兒,一開始只是黛玉拉著沈氏,還有二房的唐氏,再加上幾人身邊的貼身大丫鬟,輪著玩兒。

        后來,連陳蘊藉的祖母也愛玩兒,陳蘊藉聽說后,便一人送了一套麻將。

        這東西倉庫里多得是,放著還占空間,她們想玩兒,就送給他們。

        三月十五,官差上門報喜,陳蘊藉高中會元。

        陳蘊藉有錢,賞錢自然不會少,他準備了一箱銅錢,讓下人在門口撒出去,讓這些圍觀的百姓們沾沾喜氣。

        陳蘊藉如今已是連中五元,今年參加大比的人,沒有一個人能給他帶來威脅。

        如無意外,陳蘊藉已是板上釘釘的新科狀元。

        雖然有陳蘊賢連中六元在先,可誰也不嫌棄多來幾個。

        而且,兩個連中六元的是親兄弟,更是罕見了。

        陳蘊賢的功績,才能都擺在這里。皇上當然也想看看,陳蘊藉又有什么才能。

        四月殿試,只考一天,陳蘊藉沒什么壓力。

        三日后放榜,太和殿傳臚,陳蘊藉高中一甲頭名,成了本朝第二個連中六元的狀元。

        陳蘊賢是十七歲連中六元,而陳蘊藉今年已經十九。

        雖然沒有打破他大哥的記錄,但年未弱冠,連中六元,也是風光無限。

        跨馬游街時,陳蘊藉一馬當先,蘇州那個才子,被點了探花。

        授官時,按照舊例,陳蘊藉要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職,但陳蘊藉被破例,又另外給了個工部主事的職缺,秩正六品。

        工部侍郎是陳蘊藉的大舅舅宋池,嫡親的。

        他身上雖然有兩個職缺,但翰林院根本沒什么事兒,他每日都去工部。

        雖然他舅舅是工部侍郎,但也不會徇私。

        到了月底,陳蘊藉被安排去了琉璃廠。

        本朝其實是有琉璃廠的,只是琉璃廠的產出,實在感人。

        他被要求管琉璃廠,一度讓同僚們覺得他是得罪了自己的親舅舅,被發(fā)配了。

        被懷疑得罪了自己舅舅的陳蘊藉下午回到家里,直接去找他大哥。

        “大哥,讓我去管琉璃廠,是你的主意吧?”

        陳蘊賢挑眉,“你以前不是說,要將那些洋人賣到境內的玻璃做出來嗎?那就去試試,不行再換去都水清吏司。”

        工部下屬機構有不少,修造戰(zhàn)船、渡船,都是由都水清吏司來管的。

        陳蘊藉挑眉,“我知道了。”

        “有信心嗎?”陳蘊賢問道。

        陳蘊藉笑道,“當然有。”

        他這里可是有全套的玻璃配方,雖然純度高的玻璃需要高溫制作,可有些配方溫度稍微低那么一點也是可以做出來的。

        陳蘊賢還以為陳蘊藉會訴苦,找他要人。

        結果,并沒有。

        陳蘊藉第二天興沖沖的就去了琉璃廠。

        琉璃廠的這些匠人都是聽命辦事,陳蘊藉現在是他們的上官,陳蘊藉怎么吩咐,他們就怎么辦。

        不到兩個月,玻璃就做了出來。

        有朝廷在背后撐著,琉璃廠的這些匠人都是熟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做不出來陳蘊藉就該去跳護城河了。

        本以為陳蘊藉是被發(fā)配到琉璃廠的同僚們一聽陳蘊藉將玻璃做了出來,都有些難以置信。

        自從海外玻璃制品流入朝廷境內,海外那些蠻夷靠著玻璃發(fā)家致富,一個個富得流油。

        不是沒人眼饞,可外頭這些洋人將制作工藝瞞得死死的,根本就查不出來。

        而自己摸索,也是個耗費時間和金錢的事。

        工部不知道有多少人折在了琉璃廠這里,通常熬不過半年,就想辦法外調去了地方上當土皇帝。

        陳蘊藉是第一個將這塊硬骨頭啃下來的人。

        對這種事,陳蘊藉并沒有什么好得意的。

        海外那些洋人掌握的配方,怕是還不如他手里的齊全。

        他帶著人制作出來的玻璃很通透,而且造價極低。

        將成品和成本上奏之后,皇上驚喜之余,對那些海外的蠻人愈發(fā)厭惡。

        自從海外流入了大煙,皇上就對海外這些蠻人厭惡極了,如今玻璃制作出來,成本低得可憐,再看看那些洋人賣的價格。

        簡直是把他的子民當傻子宰。

        皇上立刻召見陳蘊藉,細問他是怎么將玻璃做出來的。

        陳蘊藉早已經有了腹稿,對答如流,絕不存在冒領別人功勞的可能。

        “你和你哥哥,都是好的。”皇上心情好極了。

        陳蘊藉恭敬的道,“微臣遠遠不如兄長。”

        “你們兄弟二人各有所長,你不必謙虛。”皇上道。

        陳蘊藉只能愧領了皇上的嘉獎。

        “你這官職,有些低了……”皇上想了想,道,“不過朕已經破格授予你主事之職,雖然你做出了玻璃有功,可這一時半會兒的,也不好給你升官,再等些日子吧。”

        陳蘊藉也不失望,“微臣明白。”

        他現在已經是站在風口浪尖,真要這么快就升職,只怕會引來更多人嫉恨。

        “琉璃廠那邊,你多看著點。”

        陳蘊藉領命,告退。

        要說陳蘊藉不想升官,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琉璃廠其實一直都有產出玻璃,但造價極高,實用性也不高。

        陳蘊藉沒有因此升官,這很正常。

        他回到家里,就去找陳蘊賢。

        “你想普及玻璃?玻璃易碎,實用性也不怎么樣,也就是一些勛貴們喜歡這種漂亮的東西,你想普及,怕是不易。”

        陳蘊藉笑道,“玻璃的用處其實很大的。”

        他將倉庫里翻出來的望遠鏡給陳蘊賢,“大哥看看這個。”

        “這是千里鏡?”

        “沒錯。”千里鏡就是望遠鏡的別稱。

        陳蘊賢眉頭一挑,“似乎跟海外流傳進來的不一樣?”

        “這是從系統的倉庫里翻出來的,系統的倉庫里雖然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可也有不少實用的東西,比如這千里鏡,以當下的工藝,想要做出這樣的千里鏡,當然不可能,但要比過洋人賣給我們的千里鏡,卻是不難做到。還有這個……”陳蘊藉取了一塊鏡子出來,“大哥看看這個鏡子。”

        這鏡子很清晰,“這是水銀鏡?”

        這都是洋人們賣過來的東西。

        “是水銀鏡,不過大哥覺得,這鏡子如何?”

        “感覺比那些洋人賣的要清晰許多。”陳蘊賢若有所思的道。

        陳蘊藉道,“其實這水銀鏡,也是玻璃做的,玻璃越透明,這鏡子也就越清晰。”

        陳蘊賢將鏡子放下,“鏡子倒是小頭,那千里鏡,你可以先試著做一做。”

        “我不想把時間都耗費在這些上面,”陳蘊藉道,“我覺得相比起千里鏡,讓人吃飽飯才是最重要的。”

        陳蘊賢眉頭微蹙,“你那新式水稻,去年產量也只是七百多斤,這還是上等的水田,遠遠達不到預期。”

        “我知道,那是因為現在的種田方式還不夠規(guī)范,僅僅是優(yōu)秀的糧種,并不足以達到我之前說到的產量。其實我給他們的糧種,若是能種好,能達到一千五百斤以上。”陳蘊藉道。

        現代的產量高,不止是因為糧種,還有環(huán)境,肥料等各種因素。

        京城不是種植水稻的最佳地點,這糧種如果拿去湖廣一帶種植,最差也能有一千斤,即便沒有現代的肥料,也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這糧種若是運去湖廣種,就有些太引人注意了。

        目前他莊子上新式水稻的產量,能達到七百多斤,在那些農夫的眼里,已經是大豐收了。

        這跟陳蘊藉之前的預估,沒有太大的差異。

        本身而言,京城的環(huán)境就不適合種植水稻。

        “蘊藉,你不要太心急了,慢慢來。”陳蘊賢知道他弟弟迫切的想要攻克這新式水稻,但他覺得這急不來。

        陳蘊藉道,“我知道,如果我地位足夠高,有充足的人可以用,這些事情,我完全可以帶著人一起去做,我沒有想過要獨占這些東西,本身也不是我研究出來的,我一人之力終究有限,我需要更多的人陪我一起去做。”

        而陳蘊賢顯然是沒有這個時間的,他的技能點也不在這個上面。

        陳蘊賢揉了揉額角,道,“你先將玻璃的事弄好,其他的事,急不來,你該清楚,這官職并非你想升就能升的,除非你有大功,這千里鏡是不錯,可還稱不上大功。”

        “我知道,大哥。”陳蘊藉嘆了口氣,道。

        陳蘊賢拍了拍陳蘊藉的肩膀,“你有這個心,就很好了,不用這樣逼迫自己。”

        陳蘊藉深吸一口氣,“嗯。”

        “回去歇息吧,千里鏡要做出來,只怕也不容易。”陳蘊賢道。

        陳蘊藉苦笑,“那當然,還好倉庫里有不少制作的方法,想要做出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慢慢來。”陳蘊賢溫聲道。

        從陳蘊賢這里出來,天已經徹底黑了,陳蘊藉揉了揉額角,跟他大哥說事兒,竟忘了做飯。

        他疾步匆匆的回到明心院,黛玉就坐在堂屋里。

        見他回來,起身走到門口,“事情談完了?”

        “怎么坐在堂屋里?”陳蘊藉牽著黛玉的手進屋坐下,“今天忙忘了,你用飯了沒有?”

        “沒有。”黛玉搖頭,“天剛黑,我之前吃了不少糕點,還不餓。”

        “糕點哪里頂餓?”陳蘊藉搖頭嘆氣,“下回我酉時還沒回來,你就去嫂嫂那兒一起吃。”

        一般他酉時還沒回來,多半就在陳蘊賢那里。

        沈氏也沒人陪著,正好妯娌兩個做伴兒。

        “你最近,好像很忙。”黛玉給陳蘊藉倒了杯茶,“聽嫂嫂說,你將玻璃做出來了?”

        “系統以前獎勵的玻璃制作方法,你也知道的。”陳蘊藉道。

        黛玉道,“有方法,想要做出來,也不容易。”

        “還好琉璃廠的人夠用,東西還是做出來了,等我回頭把鏡子做出來,倉庫里的全身鏡就可以放到你更衣室去了。”陳蘊藉道。

        黛玉笑道,“你現在就琢磨這個?”

        “其實這東西做出來,也能充盈國庫,這鏡子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消耗品。”陳蘊藉道。

        黛玉不懂這些,“你忙什么我也幫不上,但你要注意些身體,看看你眼睛都青了。”

        “我知道,等忙完這一陣,就能休息了。”陳蘊藉道。

        話音剛落,外頭傳來打更的聲音。

        陳蘊藉揉了揉額角,“我去做飯。”

        “不用忙了,不如讓大廚房隨便做點吃,湊合一下。”黛玉皺著眉道。

        陳蘊藉輕笑,“做一頓飯而已,沒事兒。”

        黛玉攔不住他,只能去廚房里陪著。

        陳蘊藉簡單做了幾個小菜,吃了便飯,就跟黛玉回屋。

        坐著說了一會兒話,就沐浴更衣,歇下了。

        陳蘊藉官職低,雖然不用去上朝,但也得早些起來去衙門里點卯。

        他去了衙門點卯后,就直接去了琉璃廠,沒理會這些同僚們的酸言酸語。

        千里鏡確實很難制作,三個月里失敗了不知道多少次,才終于做出了成品。

        但怕曇花一現,陳蘊藉還是叫人繼續(xù)制作。

        確定已經能穩(wěn)定的將千里鏡做出來,他才松了口氣。

        東西雖然做了出來,可陳蘊藉并沒有直接上奏,而是拿著東西去找陳蘊賢。

        “三四個月,你就把東西做出來了?”陳蘊賢有些驚訝。

        陳蘊藉笑道,“畢竟有制作方法,想要做出來,只是時間的問題,從失敗中獲得經驗,經驗積累夠了,東西自然就做出來了。”

        “你來找我,想做什么?”陳蘊賢道。

        陳蘊藉摸了摸鼻子,“想讓大哥幫忙呈上去。”

        這東西到底跟玻璃不同,他舅舅雖然是工部的侍郎,但并非陳蘊藉的直系上官。

        就陳蘊藉現在的官位,他沒有資格直接求見皇上,要把東西交給上官,他也不放心。

        思來想去,也只能來找他大哥幫忙了。

        陳蘊賢何等聰明?

        聽他這么說,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那我就替你走一趟吧。”

        陳蘊賢攤出手,“奏章呢?”

        他是替陳蘊藉出面,這奏章自然得陳蘊藉自己準備。

        陳蘊藉從袖子將準備的奏折給了陳蘊賢,“那就麻煩兄長走一趟了。”

        “小事兒。”陳蘊賢如今雖然只是吏部侍郎,但吏部尚書告病在家,吏部基本上都是陳蘊賢在管著,不是尚書,勝似尚書。

        吏部上上下下,都知道陳蘊賢必然是下一任的吏部尚書。

        現在的吏部尚書,只是給陳蘊賢占個位置而已,早晚要騰出來的。

        陳蘊藉目送他大哥往宮里走去的背影,吸了口氣,干脆直接回家。

        他回來的時候,正好遇到黛玉。

        “你今天怎么回來這么早?”黛玉看了看天,這會兒剛未時呢,陳蘊藉最近都是酉時才回家。


  (https://www.dzxsw.cc/book/178153/305399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景德镇市| 刚察县| 湟中县| 福建省| 金湖县| 都安| 乐昌市| 太仓市| 洛扎县| 闸北区| 遵义县| 徐汇区| 永仁县| 武义县| 新蔡县| 桓台县| 黔江区| 什邡市| 兴义市| 朝阳市| 虹口区| 墨脱县| 刚察县| 开平市| 杭州市| 疏勒县| 晴隆县| 玉山县| 林西县| 宜兰县| 元朗区| 会泽县| 安化县| 密山市| 特克斯县| 日喀则市| 隆化县| 沁阳市| 瑞丽市|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