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京城的議論
在京城城東北四五里有一個莊子,叫革營莊。據說以前是軍器司甲仗廠的鞣皮場,一堆皮革匠結營居住在這里,慢慢形成了一個莊子,取名叫革營莊。
革營莊現在早就不是皮革匠聚集地和鞣皮場,這里居住的多是在京城里討生活的瓦匠、皮匠、木匠、篾匠,以及落魄的書生秀才。
在革營莊東邊,靠著小河和一小樹林有座院子,方圓近十畝。原本是一家大戶人家,后來聽說富貴了,搬到京城西城去了,這座院子就賣給一位京官做別院。每天都會有人進進出出,聚在一起。
聽人說,這是因為那位京官還是一位大學問家、大宗師,這里是他專門用來教學生的場所。
這里的地保里正更清楚,這位京官是工部右侍郎、人稱昱明公的王云王大人。
這天,夏日炎炎,知了歇斯底里地在樹上嘶叫著,恨不得把自己叫死,好省得被熱死。白云像是凝固在淺藍的天空上,空氣被烈日曬得發燙,透著一種搖搖欲墜的悶熱感。
院子里有高大的樹,擋住了烈日和炎熱,勉強帶來了幾絲涼意。
在正廳里,王云端坐在上首,穿著一件麻紗褂子,搖著一把蒲扇,袒胸露乳。他四十三四歲,但是臉色黝黑,皮膚粗糙,就像祁連山上砂巖石。那雙眼睛格外有神,透著睿智的精光。
在他的下首,坐著十五人,全是他的學生。年紀大的將近四十歲,年紀小的二十一二歲,相貌各異,都是一頭的汗,在不停地搖著手里的扇子。
“觀瀾的書信,你們都傳閱過吧。那么今天我們的議題,就是談一談這位富口縣岑縣丞,主持的城西碼頭擴建的利與弊。大家暢所欲言。”
一位叫程子儒的學生搶先發言,“老師,學生認為岑縣丞過于重利輕義。地方官吏,重在教化萬民。當以宣講圣賢道德,知曉鄉野,讓他們知禮明理,遵行綱紀,各守本分,才能地方安寧,天下太平。....”
說了一通后,程子儒的結論是:“此舉不可行,一旦蔓延,萬民只言利而忘義,長此以往,將人心渙散,綱紀不遵,當立即傳令禁止。”
王云半瞇著眼睛,不急不緩地搖著扇子,對剛才的發言不置可否,繼續說道:“嗯,還有誰發言?”
一位叫曾葆華的學生迫不及待地發言,“老師,我說幾句。”
剛才程子儒講話,他一直蠢蠢欲動,幾次想打斷,都被王云的眼神給打斷。現在終于輪到他一訴心底的想法。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地方官吏除了宣風化,平獄訟外,更重要職責是教養百姓。什么叫教養百姓,除了教化之外,還當想辦法讓百姓吃得飽穿得暖。一味地知禮明理,遵行綱紀,就能吃得飽穿得暖?”
“當然了!”程子儒毫不客氣地插話道,“只要遵行圣賢道德,上蒼自會賜予風調雨順...”
你打斷我的話,那我也不客氣了,曾葆華不示弱地喝問道:“你這樣,跟那些拜龍王求風調雨順的愚民蠢婦何其相似!”
“你這是蔑視圣賢道理,致圣賢先師于何地?”
“呵呵,我反對你的意見,就是蔑視圣賢道德,就是不尊圣賢先師,感情你是圣賢先師的代表啊!要不要給你寫塊牌位,把你供起來!”
曾葆華不過二十歲出頭,剛中進士沒多久,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又才識淵博,思維敏捷,幾句話就把三十五六歲的程子儒噎得喘粗氣,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時,支持程子儒的幾位學生,也插了進來,異口同聲地聲討曾葆華。
曾葆華也有自己的擁護者,立即加入其中。整個大廳吵了起來,人聲鼎沸,連外面樹上的知了叫聲都被掩蓋住了。
“咳咳!”王云咳嗽幾聲,吵鬧聲頓時停了下來,眾人又重新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上首的他。
“圣賢書有說當如何教養百姓嗎?”
有個鬼啊,四書五經怎么可能講這些,那些經義都是務虛,根本不會講這些務實的事情。
看到學生們沒有做聲,王云繼續說道:“既然岑縣丞沒有盤剝百姓,沒有耗費民力,只是以利驅使商賈去擴建碼頭,以養民增稅,那就讓他去試試。朝廷法度里沒有說,一縣不準這個...岑縣丞說的‘招商引資建設碼頭’,既然‘碼頭搭臺,經濟唱戲’不違規,那就讓他去做,做錯了再說。”
“圣賢書里也沒說不準...”曾葆華剛接著說了半句,遭來了王云嚴厲的目光,連忙把話咽了回去。
“就好比這世上的路,都是先人們走出來的,雖然目標方向一致,但是有的路遠,有的路近,有的路坦途,有的路坎坷。切身走上一遭,大家肯定會取近舍遠,求坦途而畏坎坷。可是如果總是走老路,就算是走得再通暢,也只是在一個圈子打轉。”
說到這里,王云意味深長地說道:“我們鉆研圣賢經義,追尋先師賢哲的腳步,不敢說超過他們,只希望能在他們指明的方向越走越遠。”
眾人紛紛嘆服,“學生受教,謝老師教誨。”
討論一番后,學生們各自散去,有的幾人繼續辯論,有的自去藏書閣讀書。曾葆華跟著王云的身后,陪著他慢慢走到后院。
王云是來者不拒,所以每天來這院子向他學習的士子們有數十人,長期住在這里的有四五十人,各個都自稱是昱明公的學生。但王云真正的弟子不過四十八位,曾葆華就是其中一位,正好排名第四十八位。
“茂明,你的性子還是那么狷介,咄咄逼人,你已經占了上風,又何必說那句話呢?”進了后院,左右無人時,王云毫不客氣地批評道。
“老師,我是看不慣程子儒那德行,以為名字有個儒,自己就是儒家代表了?處處擺出一副衛道士的架勢來,其實是讀書把腦子讀傻了!”
王云停下腳步,轉過身來看向曾葆華,含笑問道:“茂明,你真的以為子儒是讀書讀傻了?”
“老師,難道不是嗎?”
“現在朝中和士林盛行崇古薄今的義理學。”王云淡淡地說道。
“老師,你是說程子儒故意這般,好投某些人之所好?”
王云沒有正面回答,“我支持崇古,只是希望改正摛藻雕章、堆砌浮華的文風,不是要他們薄今,而后一味地崇古,佶屈聱牙,艱深晦澀。從一個極端走到另外一個極端,中庸之道,他們真是白學了!”
回到后院的書房里,王云把丘好問完整的書信和附件遞給了曾葆華。
曾葆華看完后,驚詫地說道:“這位岑益之還真是位奇才啊,不耗費半點民脂民膏,就能修建這么一個聚寶盆?看這規劃書,似乎成功機會很大。”
“除了這一點,我更看重這位岑益之調和均衡各方勢力的能力。我在龍泉驛悟到一個道理,能做多少事,能成多少功,在于你是否能借勢用勢。而借勢的關竅在于審時度勢,用勢的關竅在于調和均衡。”
聽了老師的話,曾葆華忍不住再讀起手里的文卷,過了好一會才說道:“學生明白老師的意思了。借勢,在于署理知縣,有正堂一言九鼎的權力,正好行事。就算后面正印知縣來任,事已做,功已立,落袋為安。用勢,調和省、府、縣三級的權柄,拉攏韓尚書、樂王和其他人馬,以利誘之,讓他們不說支持,至少不反對。”
王云等了一會,發問道:“就這些?”
曾葆華詫異地問道:“老師,還有嗎?”
王云沒有直接回答,“再過一月,你就要散館了,到時候給你謀個巡按御史的特差,去富口縣看看。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實地看一看,再跟那位岑益之聊一聊,就知道里面的真正深意。”
“遵老師教誨!”
************************
繼續求票求收藏!!!
(https://www.dzxsw.cc/book/174192/88369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