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血戰遵化
<><> 第三卷 可否一戰 第五十三章 血戰遵化<>
我看到滿桂帶來兩萬的騎兵,心里更是有了把握。//Www.QВ⑤.Com\這滿桂我還是第一次見,長得孔武有力,是一員虎將。我安排他的騎兵作為生力軍在城東駐扎。雖然此番親征沒有按足朝廷的定制,我帶著三營就開拔到遵化,但現在我已經在遵化了,這是個既成事實。朝中的大臣雖然上疏,要我回去坐鎮京師,我都沒有理會。
遵化本身有一衛所的兵力,加上北面撤下來的,加起來有八千士兵。京師三營有六萬將士,滿桂帶來了兩萬的騎兵。遵化現在有九萬的兵力。但是面對十一萬左右的滿洲兵,我心里不是很有把握。直到我視察城樓,看到城墻上五十余門的仿紅夷的火炮,心里才有點底。當年袁崇煥一萬人馬憑借十一門火炮,便可抵擋十三萬的滿洲兵。沒理由我現在靠城而守,九萬人馬還會輸!
皇太極現在快到老河了,他應該會跟蒙古部落集結后才起進攻,大約三四天后就會兵臨遵化城。為了應付這次作戰,遵化城墻上堆滿了應付敵人攻城的石塊,熱油,火雷。我視察之后,還算滿意。這是我第一次親臨戰場,老實說心里有些緊張。剩余這幾天我在遵化行轅里有些坐立不安,接下來的戰役會怎么樣呢?!不過肯定有一點的是,以后歷史肯定不和后世的《明史》說講的一樣了。
在我焦急等待的時候,皇太極完成了在老河的集結,科爾沁部落伙同蒙古東部附近的小部落率軍前來會合。有蒙古人做前導,滿洲軍很快分三路進入長城。濟爾哈朗、岳讬率右翼兵攻大安口,阿巴泰、阿濟格率左翼兵攻龍井關。皇太極與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率兵跟在后面,左右翼很快就占領了各關隘。此番他們進來都感到很奇怪,每個兵屯里都只有少量的士兵,即使有些人馬也是望風就逃根本就不和滿洲人交戰。
皇太極望著空虛的兵營,心里不由感嘆明軍的差勁。他回頭對范文程道:
“昔年明朝太祖何等威風,想不到在他子孫手里竟敗落至此。如此羸弱的兵士,即使百萬又何足懼!只可惜苦了這天下的百姓。”
范文程恭敬的答道:“朱明無德,天道循環,我大金起于白山黑水間,如今帶甲十余萬,大汗已有霸王之資。不出數年,便可替朱明而得天下,那時百姓便可安居樂業,不受戰亂之苦。”
皇太極想著豪氣風,揮鞭指著遠方,道:
“好,我軍若攻下大明,必秋毫不犯。范先生,你看我軍現在從哪路進軍?”
“大汗,現在過這番家口,前面就是遵化城了,這遵化城依山而建。此去京師有三條路。其一是沿著長城北向,可到密云縣。不過此路難行,不利騎兵作戰,在山地間容易遭到埋伏。第二條路就是攻下遵化城,沿著大道迅向京師進兵。這第三條路徑就是從小路偷襲薊縣,但那地勢不夠開闊,只能6續進軍。”
“嗯,先前既然你說攻打遵化有如此多的好處,就攻打遵化城吧!先占據住些要道,這樣可防止明軍成合圍之勢!”
“大汗高見!”
皇太極對著身后的另一個滿洲將領下令道:
“阿濟格,你率領正白旗給我去把遵化城攻下來。”
“是,大汗!”
“其他人隨后出!待我等進了遵化城,凡貝勒大臣有掠歸降城堡財物者斬,擅殺降民者抵罪,強取民物,計所取倍償之。”
眾貝勒允諾。
然而遵化的堅固出乎了皇太極的意外, 遵化的明軍早已有備,不論敵軍如何用弓箭、用壘石、用云梯攻城,守城的明兵居高臨下,一一破解。特別是遵化墻頭的火炮,一炸就是幾十人連人帶馬的給炸得粉碎。不到一個時辰,滿洲軍已折了三千人馬,但兀自前仆后繼,奮勇搶攻。
阿濟格帶著傷回來報告說遵化難打的時候,皇太極坐不住了,他帶著眾軍來到遵化城下臨陣督戰。這滿洲正白旗就是原先努爾哈赤的正黃旗,有45牛錄,在八旗中最是精銳。此時滿洲人見大汗親至,齊聲高呼,士氣大振。只見黃龍旗招動,正藍旗加入城下隊伍分向左右,兩旗隊伍沖上來急攻北門。有了生力軍支援,人人要在大汗眼前建立功勛,數百架云梯紛紛豎立,滿洲兵將便如螞蟻般爬向城頭。
此時我在帳中聽見呼聲,知道是皇太極來了,也不理會勸阻,帶著禁衛登上了遵化北門的城樓。洪承疇跟遵化的巡撫王元雅等正在督戰,看到皇上來,嚇得忙調親兵手持盾牌把皇上護住。我居高臨下的望將出去,只見北,東北方人頭涌涌,盡是滿洲軍。即使灰朦朦的遠處,軍陣也不見盡頭。城下卻是鏗鏗鏘鏘,兵甲軍刃相撞之聲不絕于耳。我看著一個個往上攻來的滿洲兵,只盼守城的兵士把他們都擊下去。
守衛的兵士看到黃色的六纛皇旗,知道皇上親臨城樓,齊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呼聲自近而遠,如潮水涌至,城墻內數萬人齊聲高呼,真如同天崩地裂一般。滿洲人不知生何事,只見明軍各個精神大振。當下強強相遇,一時城內城外殺聲震天動地,空中羽箭鉛彈來去,有似飛蝗。
皇太極聽到明軍的喊聲,回頭用詢問的神色看了范文程一眼,想從他那得到肯定。范文臣也是苦笑了一聲,不管怎樣他是要回答的。
“大汗,朱明的小皇帝居然也在遵化城內,那城樓上的便是他的皇旗!至于他為什么會在城內,微臣也無從推斷。可能是游玩至此。”
“那小皇帝真的在城內?!”
“應該在,除了皇帝誰敢用六纛皇旗,大汗,若是大金能打下此城,活抓小皇帝,那何愁明軍不降!”
皇太極看到自己八旗子弟傷亡慘重便有明日再攻的念頭,如今聽范文程一說,立刻又下令。
“岳托,你帶著鑲紅旗前去增援,務必拿下遵化。誰第一個登上城墻,就封為‘巴圖魯’賞萬金。”
“遵大汗令!”
不一會,但見滿洲兵的尸體在城下漸漸堆高,后續隊伍仍如怒濤狂涌,踐踏著尸體攻城。傳令官騎著快馬奔馳來去,調兵向前。暮色蒼茫之中,地面上卻是十余萬人在舍死忘生的惡戰。
城墻上的明軍把地利揮得到了極致,往往等的云梯上的滿洲人爬到半腰時,一聲令下就是一陣火槍。下面用擂木撞門的兵丁都給明軍扔下的火雷炸傷,雖然盾牌可以擋住上面,火雷卻是在旁邊爆炸,激射出來的彈片殺傷滿人。而且時不時就有一鍋熱油倒下,接著放火焚燒。兩個時辰的攻防戰,滿洲人在強大的攻勢下沒有取得進展。
皇太極立馬于小丘之上,攻城的大皮鼓打得咚咚聲響,陣后沖鋒號角齊鳴。但見牛錄、甲喇一個個或死或傷,血染鐵甲,從陣前抬了下來。皇太極身經百戰,當年隨父汗努爾哈赤四處征戰,曾殺得明軍望風披靡,此刻見了這一番廝殺,也不由得想起了當年的寧遠一戰。他身子戰栗了一下,他看著一個個倒下的旗兵,城墻上吐出硝煙的炮口,知道今天怎么也占不到便宜,痛苦的下令:
“撤兵,停止攻城!”
一時間后面的鳴金聲頓起,滿洲人迅脫離明軍的攻擊范圍。皇太極黑著臉,帶著親軍回帳營去了。前去攻城的阿濟格,岳托,莽古爾泰身上都帶傷回來,各個咬牙切齒的。
明軍見滿洲人撤退,都高聲歡呼。老實說在這冬天,我還在三城樓上,可是我手心里全是汗。看著那殘缺不齊的肢體,哀嚎的兵丁,我覺得自己的胃在翻騰。我咬著牙關,強忍住。一直回到我的行轅我狂吐了一晚上,連膽汁都吐出來了。看來是看電視劇多了,我還居然以為可以在兩軍陣前答話。皇太極根本就不知躲在哪,人影都看不到,可惜火炮居然沒有打中他。
第二天我強打精神四處察看了下,皇太極在離遵化十五里處下寨,這一日卻是沒有來攻,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直到第三天才出現萬人隊伍,但沒有第一天如此猛攻,也是打打退退。一連數日都是如此,城內的將領憋了股氣,特別是滿桂,幾次請旨要出城殺敵。為了穩妥起見,我都沒有批準,只是火炮應敵。
過了兩日,前去偵察的探子回報,滿洲人現在四下劫掠糧食,不少百姓都給搶了去。薊縣,遷西都遭到敵人偷襲,但由于朝內重臣在,明軍堅守不出,跟滿洲人相互僵持,遷安附近的城鎮也有滿人騷擾。
現在冬季,我看他皇太極還有什么辦法,十萬大軍的糧草,在長途轉運是接不上的,他們境內的糧食已經大部分轉移。能搶的也只有留下的百姓。我記得《明史》說,皇太極出征前曾經下軍令不得擾民,這下我看他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不過我開始有點搞不懂皇太極到底在干什么,如此軟弱的進攻,決不是滿洲人的實力。他們往往我軍一放火炮便撤,稍會又來。如此拉鋸要到什么時候,但是沒多久,我便接到洪承疇帶來的一個壞消息。他走得如此焦急,看來事態嚴重。
“啟稟皇上,剛才微臣得到探馬回報,皇太極親率滿人從山間小路往西去了,繞道密云縣。駐守在密云縣的總兵劉策閉城不出,敵軍從城外小路而過,往京師開去。”
“什么?!大同的軍兵有一半在密縣,那劉策居然龜縮不戰!?”我不禁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真的是皇太極率軍?!”
“探馬回報,此隊騎兵打著黃龍旗,人數在萬人以上。因時間緊急,未能探明是否有后續跟上,臣已命探馬再去打探。”
皇太極居然乘我不在,偷襲京師去了?!我心里不由一陣焦急,如此則苦心經營的合圍全然無用,到時關內豈不是任滿人馳騁。
“洪愛卿,有什么應對之策?!”
洪承疇想了想,回答道:“皇上,如今只能戰決,先把城外的滿人解決。同時快馬旨讓京師九門提督戒嚴,然后三營迅回援京師。”
“好,皇太極居然派一萬人纏住我們,自己四下分軍攻占城鎮。既然如此,明日命滿桂率關寧鐵騎出城剿殺他們。三營稍作整頓,明日隨朕拔營回京。城墻防守教與遵化駐軍。”
“微臣遵旨!”<><a(全本小說網)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7416/936586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