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俺四叔是朱重八 > 第259章 朱元璋親自挖甘薯

第259章 朱元璋親自挖甘薯


  “楊大人果然深明大義!”

  見狀,朱元璋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我等也多謝楊大人慷慨!”

  八百多名識字農漢到手,湯和與李善長等人,也都滿臉喜色。

  有了這八百多識字農漢,不論是中書省,還是六部的人手缺少情況,都能緩解許多。他們這群各部長官的頭顱,也可輕松一大截。

  “臣慚愧!”

  楊思義連忙拱手,朝著朱元璋行禮。

  “戶部,你可知,現在南京城內,還有多少成人字母啟蒙學堂?”

  好似想到什么,朱元璋繼續問道。

  這話一出,一旁的湯和與李善長等人,也都是神色一震,連忙緊緊的看向楊思義,眼中滿是期待之色。

  “回皇上,現在南京城內,共有二十多家成人啟蒙學堂。”

  下方的楊思義一頓,詫異的看了一眼朱元璋,既然皇上都已經問出來了,這件事便別想再隱瞞下去。

  因此,直接詳細說道:“目前,在這些成人啟蒙學堂里面,共有四百多位成年男子,在用字母,學習識字。”

  “還有四百多人成年男子?”

  這下,李善長與湯和一眾朝中大臣眼中的喜色,更甚。

  尤其是吏部尚書滕毅,眼中光芒閃爍。既然被他知道了,那么四百多正在學習識字的成年漢子,已經被他暗中,納入吏部的選拔之中。

  “四百啊!”

  上方,聽到這個數字,朱元璋一臉滿意的點了點頭。

  再經過一個多月的啟蒙識字,便是會再次有四百多識字的農漢,可以填補大明底層官吏的空缺,還不用擔憂其品行之事。

  越想,朱元璋內心越是喜悅。

  “恭喜皇上,此乃我大明興盛之機!”

  隨著李善長的開頭,湯和與劉伯溫等人,也都連忙拱手,行禮恭喜。

  “恭喜皇上,僅憑那字母,我大明便不在短缺可以識字的官吏,百姓之政事,也不用再依賴那些村老族長們來管理!”

  “皇上,那字母,真乃我大明社稷之基石!”

  ……

  “父皇,諸位大人,不知發生何事了,這么高興?”

  從宮外回來,一臉興沖沖的回到御書房的朱標,剛一進來,便是看到一眾大臣,都在滿臉喜色的對著父皇恭維道喜。

  而這些天,正在為城外良田內,一眾莊稼被旱死,而憂愁的父皇,也是眉笑眼開,高興不已。

  不由也跟著,滿臉好奇的問道。

  “標兒回來的?”

  見到從殿外疾步走進的朱標,朱元璋剛滿臉喜色的問了一句,在看清朱標的模樣之后,頓時一愣。

  “太子殿下!”

  “見過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這是?……”

  李善長等人,在看到朱標的模樣之后,也都是愣在了那里。

  “父皇,諸位大人,我可有什么不妥之處?”

  朱標一臉疑惑。

  “標兒,你這是去哪了?怎么將自己身上,弄的如此……”

  朱元璋道。

  “父皇,兒臣剛剛了一趟城外的田地里。”

  朱標剛回了一句,突然想到了什么,連忙低頭在自己身上,查看了半天。

  隨即,便是滿臉尷尬。

  由于剛剛下過大雨,城外田地里的土壤,都沒干透徹。

  而朱標親自動手,挖甘薯。雖然最后,學著朱子安的動作,使勁的搓了搓手之后,還是無意識的用手,在身上蹭了蹭。

  這就導致,原本干凈華麗的衣袍,上面全是泥手印子,活脫脫一個下地回來的泥娃娃。

  不過,按照朱標的行為,也還真是剛剛從田地中,回來的泥娃娃。

  見慣了以前,干干凈凈的太子殿下后,仆一見到朱標這種模樣,怨不得一眾大臣,滿臉驚詫。

  “云奇,去拿一塊濕毛巾,讓太子擦拭一下臉旁!”

  朱元璋眼睛微微抽搐了下,便是連忙對著一旁的云奇說道。

  不過,在朱元璋的眼中,并沒什么惱怒之色。反倒是,看著朱標的模樣,眼睛比以前,更加的欣慰。

  “父皇?”

  見此,朱標眼中閃過一絲疑慮。

  不過,很快,朱標便是明白了過來。

  不等朱元璋解釋,云奇已經拿著一塊干凈是濕毛巾,還有一個玻璃鏡,來到朱標面前。

  “殿下,請擦拭一下臉上的泥巴!”

  云奇舉著鏡子,努力的憋著表情,輕輕對著朱標說道。

  “泥巴?”

  聽罷,朱標直接一驚。

  連忙將臉湊在鏡子面前,頓時一怔。只見鏡中,他的臉旁上,不知何時,被人抹上幾手泥巴。

  隨即,朱標眼中閃過一絲尷尬之色,便是連忙在臉上,擦拭了起來。

  擦拭好之后,便趕忙,偷偷抬頭,看了一眼朱元璋。

  卻是沒想到,朱元璋與殿內的所有大臣,都正在一臉好奇的看著自己。

  這下,朱標神色更是尷尬之色,

  “殿下,嘿嘿……”

  還是湯和與李善長等人,臉皮最厚。看到朱標發現他們幾人后,連忙收回目光,裝作什么事情,都沒發生。

  反倒是朱元璋,仍是滿臉好奇的看著朱標,道:“標兒,你這是在田地中,干什么去了?”

  “回父皇,兒臣在場外田地中,挖了兩窩甘薯!”

  聽到朱元璋的問話,朱標這才想起,自己急匆匆進宮的目的,連忙滿臉喜色的回道。

  “挖了兩窩甘薯?”

  朱元璋一愣。

  下方的一眾大臣們,也都是呆呆的看向朱標。顯然,是沒理解,挖了兩窩甘薯,到底是什么意思。

  見此,朱標直接一愣。

  隨即,便是對著門外大喊道:“萬喜,將那兩株甘薯,帶進來!”

  聽罷,朱元璋與一眾大臣,都連忙伸長脖子,往殿外看去。

  很快,便是看到,萬喜滿臉喜色,雙手捧著一個木質托盤,托盤上擺放著兩株他們從未見過的植物與果實!

  等到萬喜走到近前之后,湯和緊緊盯著萬喜手上的甘薯,回憶起什么,兩眼不由大瞪,一臉驚詫。

  “甘薯?”

  “殿下,這可是城外良田中,種植的甘薯?”

  說完,便是緊緊的看向朱標,滿臉期待。

  “湯大人慧眼,此甘薯正是城外田地中,種植的甘薯。”

  朱標點了點頭,便是看向朱元璋。

  “而且,這些甘薯,還都是我那良田中,種植的那些甘薯中挖出來的。”

  “本宮親手挖的!”

  “太子田地中,種植的甘薯?”

  聽罷,李善長與楊思義等人,都不由滿臉驚詫的看向萬喜手中的甘薯。

  “標兒,你可是說,這些甘薯,都是你那塊地中,挖出來的甘薯?”

  這會,朱元璋也急忙從上方起身,走了下來。

  瞪著一雙大眼睛,緊緊盯著萬喜手上的甘薯,最后直接忍不住,伸手拿了起來。

  “回父皇,正是兒臣田地中,種植的那些甘薯!”

  朱標連忙回道。

  “這么一株甘薯,結出來的甘薯,都已經有一斤重了吧!”

  朱元璋拿起一株甘薯,放在手上,仔細的觀察了一會,一臉驚喜。

  “回父皇,這株甘薯上結的甘薯,加起來已經有一斤二兩重了!”

  朱標回道。

  “一斤二兩!”

  聽罷,朱元璋臉色驚憾神色,更是明顯。

  “一斤二兩?”“一株甘薯,便能產出一斤二兩果實?”

  李善長與湯和幾人,都是滿臉驚喜,還有濃濃的震撼。

  要知道,一簇小麥,都產不出一斤二兩的麥子。

  而這甘薯,僅僅只是一株,便能結出一斤二兩的甘薯。

  這產量,完全是小麥的兩倍還要多。

  朱標繼續道:“父皇,小真人說,這些甘薯,現在都還沒成熟。等到再長一個多月的時間,應該才會真正常熟。而且,接下來的那一個多月,要是老天爺能風調雨順,雨水充沛的話,這些甘薯,還能再長大兩三倍呢!”

  “什么,這些都還未常熟?”

  這下,朱元璋與李善長等人,臉色更是震撼。

  “要是這么說的話,子安所說的甘薯一畝可產十二石,也并不是虛言!”朱元璋低聲喃喃道。

  “皇上,要是真如太子殿下所言那樣,小真人此前所說言語,還都有些說小。要是風調雨順,一幕甘薯可產十五石都綽綽有余!”

  戶部尚書楊思義,滿臉興奮道。

  “標兒,你田地中,所種植的那些甘薯,在這場旱災之下,都存活了多少?”

  朱元璋連忙說道。

  同時,手上的動作,扔沒停止,還一直在細細把玩著手上的一株甘薯。

  “回父皇,兒臣僅僅只是種植了二十畝甘薯,都還活著好好的!”

  朱標滿臉喜色道。

  “都沒被旱死?”

  朱元璋一愣。

  “回父皇,一株都沒死!”朱標回道。

  “走,咱要去看看!”

  聽罷,朱元璋臉色喜色更濃郁,連忙說道。

  隨即,連衣服都沒換,朱元璋便是帶著李善長還有湯和等人,一眾大臣,浩浩蕩蕩往城外走去。

  ……

  “唉,可憐了這些莊稼了!”

  大半個時辰時辰之后,朱元璋一眾人,便已經趕到朱標的田地處。

  抬頭望去,一望無際的田地中,只有單薄的幾條綠色的條帶。剩下的,全是干黃一片,那些莊稼,在大旱中,都已經枯死。

  不過,僅僅只是感慨一下之后,朱元璋與一眾臣們,都將目光,看向田中深處的那一塊綠油油的甘薯。

  “如此多甘薯!”

  看著眼前這些甘薯,李善長與劉伯溫等,第一次聽說甘薯的大臣們,也都滿臉復雜。

  剛剛出來的路上,湯和與楊思義兩人,便是將甘薯的所有信息,也就是朱子安告訴他們的信息,又再一次轉告給了李善長等人。

  不過,即便是如此,李善長與劉伯溫等人,在聽后,也是滿臉驚嘆。

  甚至,一想到一畝甘薯,便可以產出十二石甚至是十五石甘薯,便是滿嘴倒吸涼氣。

  這么高的產量,可是一幕良田莊稼產量的四倍還要多。

  “來人,給咱也拿來一個鐵鏟!”

  蹲在地上,兩眼放光的看了片刻之后,朱元璋便連忙抬頭,喊道。

  “是!”

  很快,便是有一個佃戶,拿著兩柄鐵鏟,跑了過來。

  “父皇,這些甘薯個頭都在這株甘薯植苗的周圍長著。因此,為了避免鏟傷甘薯,便需要從甘薯植苗外面,緩緩往里面挖掘!”

  看到朱元璋舉起鏟子,便要往下鏟,朱標連忙說道。

  “嗯!”

  聽罷,朱元璋緩緩應了一聲,稍微改變一下手中鐵鏟的方向,便鏟了下去。

  “出來了!”“出甘薯了……”

  很快,朱元璋幾鏟下去,便已經露出一顆碩大的甘薯。

  周圍李善長等人,滿臉驚喜,大喊道。

  接著,在朱元璋小心翼翼的鏟挖之下,一整株甘薯,都被挖了出來。

  甚至,最后,為了避免挖傷甘薯,朱元璋也直接用手,往出拋。

  而對于朱元璋的這種行為,周圍一眾大臣們,都絲毫沒有感到什么不妥之處。

  都兩眼巴巴的看著朱元璋的動作,等到那一整株甘薯出后,都紛紛松了一口氣,滿臉驚喜。

  “皇上,這株甘薯,有六顆!”

  湯和伸著頭,滿臉喜色。

  “嗯!”

  朱元璋也是滿臉欣喜,緩緩用手將手中的甘薯上的泥頭,抹干凈之后,這才戀戀不舍的看了一下眼前的一片甘薯田地,這才帶著李善長一眾大臣們,走出田地。

  “標兒,這二十畝甘薯,你一定要將其照顧好!”朱元璋叮囑道。

  “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照料好這片甘薯地!”

  朱標連忙拱手回道。

  ……

  “子安啊,你可知道,僅憑借著那二十六個字母,南京城一下子便是出現八百多名識字的農漢。現在,還有四百多成年人,在成人書堂中使用字母識字!”

  在朱府內,朱元璋滿臉喜色的坐在椅子上,對著一盤的朱子安,說道。

  “按照如此趨勢下去,我大明將不在短缺識字之人,選拔官吏,也不用一直依靠那些士紳大族的子弟!”

  隨后,不待朱子安說話。

  朱元璋繼續說道:“城外那一片甘薯田地,咱也去看了。沒想到,你說的一點都不假,那些甘薯,真是一眾上好的莊稼。一株甘薯,便能長出那么大的甘薯。要是我大明所有田地,都種植上甘薯,那我大明再也不會缺少糧食!”


  (https://www.dzxsw.cc/book/169653/89858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报价| 宜春市| 娱乐| 凯里市| 浦城县| 阿城市| 二手房| 盐城市| 昌都县| 汾西县| 新建县| 什邡市| 阳高县| 东平县| 宁南县| 梓潼县| 虞城县| 丁青县| 黔西县| 南华县| 牟定县| 通城县| 田东县| 清丰县| 阳谷县| 九江市| 南涧| 天峻县| 富顺县| 胶州市| 年辖:市辖区| 专栏| 濮阳县| 梅河口市| 阜新| 筠连县| 赤峰市| 东宁县| 永昌县| 鹰潭市|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