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天才女配覺醒后 >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捉蟲】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捉蟲】


“成邱宇數學獎”第三輪的評審,??其實也可以理解為賽區賽,??評比出本賽區內最優的幾篇論文,送去參加國際總決賽。

        國家集訓隊那邊的培訓還是很重要的,??不能缺太多,??明夏便一共只請了兩天半的假,往返的路程算了一天,答辯賽和賽前準備算了一天半。

        因為買到了合適的票,時間沒有那么趕,??明夏也就沒有急慌慌。凌晨出發,??上午的時候,飛機就從首京飛到了金陵。

        去到下榻的賓館,??吳琪琪從接到電話,??得知明夏下了飛機,就一直等在樓下。

        此時,??見明夏終于到了,??她立刻沖了過去,幫她把手中的行李箱拎了走,擁著她去樓上的房間休息。

        坐電梯的時候,??明夏突然想起來“王飛呢”

        “還在睡覺。”吳琪琪解釋道,“我們昨天一起看論文和資料,??學到12點就散了,估計他回房間后又繼續學習了。看到你在群里說,??26日我們團隊開始第三輪評審,??要答辯,??他都要緊張死了,在學校時就拼命學,下課上廁所都是跑的。”

        這么拼

        明夏有些驚訝。

        飛機是凌晨的航班,明夏便沒睡覺,在機場一直等著。雖然說,她坐飛機時也睡了,但睡得不太舒服,腦子昏沉沉的,不適合學習,便在吃了早飯后,也去房間補覺了。

        直到中午,三人才正式重新見面。

        “明姐”

        看到明夏,王飛高興地喊道,眼下的烏青一片卻把明夏嚇了一跳。

        “你這是怎么回事熬夜成這樣。”

        幫明夏倒了一杯飲料,聞言,王飛無奈地嘆了口氣“笨鳥先飛,基礎不好,為了不拖你們的后腿,只能多花點時間去努力了。”

        其實,答辯主要就是團隊派一個答辯人上臺,通過事先做好的t,代表團隊答辯。但“成邱宇數學獎”的含金量擺在那里,自然要防止一些人作弊,這一輪評審的目的便主要是把那些渾水摸魚的作假者揪出來。

        因此,這一輪評審,雖然通知上說的是一個答辯人上臺,可明夏查了一些資料,發現團隊的其他人也可能會突然被評委提到,要求回答一些關于論文里面的里寫理論,或者是上臺寫出某個環節的步驟,就還是得事先準備好,以防萬一。

        答辯安排在明天下午,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明夏就準備用來幫他倆更透徹地理解′性質相關理論,再抽空做t。

        出乎意料的,吳琪琪對那些理論都掌握得還不錯,也已經開始在做t了。

        明夏問了她幾個問題,發覺她都答得上來,也不是勉勉強強的那種,便放心了,麻煩她把t做出來,自己則專心輔導王飛。

        王飛還是基礎太差,雖然現在已經差不多掌握了高中知識,但正如“高中數學”和“高等數學”,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差距卻是十萬八千里,高中的“集合”、“元素”和這篇論文里的“′性質”、“單值延拓性質”也難度相差極大,不然也不會被碩士拿來寫學位論文了。

        再加上,論文涉及許多新的理論,文末引用的還是英文的參考文獻,對王飛而言,更是看得費勁。

        王飛郁悶得不行“我看資料的時候,感覺理論好像也沒有多難,一下就看懂了,就是一只小白兔加上另一只小白兔等于兩只小白兔的感覺。可等拿到題目,就直接變成了乚卐卪乇亍,簡直喪病”

        “夠生動,夠形象。”正在做t的吳琪琪樂了。

        明夏也笑了,看了眼時間,發覺已經一點半了,便要他們抓緊時間,都動起來。

        針對王飛走進的幾個誤區,還有思路繞不開的幾個糾結的點,明夏盡量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幫他講解了一下。

        于是,房間里的三個人,一個人講,一個人聽,還有一個努力做答辯要用的t,全都沉迷于學習。

        直到晚上九點多,王飛的肚子“咕咕咕”了,三個人才反應過來,還沒吃晚飯。

        “明姐,你嘗嘗這個,金陵特產咸水鴨,味道不錯。”示意明夏吃那道鴨子,王飛道。

        三個人邊吃,邊聊下午的學習成果。

        吳琪琪已經把t做好了,就等明夏看一下,有沒有什么問題要修改。王飛也把理論差不多弄懂了,說不上吃透,但也可以回答評委的問題了。

        圓滿完工

        王飛特別感慨“想當初,我還是一個拒絕學習的人,現在,居然不僅學習了,還學了高考根本不可能考到的理論唉,人類的本質就是真香怪。”

        明夏也覺得很感慨。

        半年多以前,她甚至都沒想過,自己還會有穿越回來的一天。

        “成邱宇數學獎”的地位很高,第三輪答辯還要頒獎,就相當于是賽區內的一個比賽了,比較正式,便安排在了金陵航空航天大學,借用學校的報告廳作為答辯現場。

        知道褚子儀的夢想就是這所大學,到了之后,王飛就立刻拍了一個視頻發群里,艾特他。

        這個時間,講座剛好結束,褚子儀在去自修室的路上,看到消息,回王飛一個微笑。

        褚子儀呵,本少爺自己考得過去,不酸。

        看到回復,王飛和明夏、吳琪琪兩個人說了,三個人笑了笑,便準備進校園。

        “王飛你怎么在這里”

        突然,一個男聲在他們身后響起。

        明夏回過頭,是一個和他們差不多大的男生,估計也是來參加第三輪評審的。

        “王杰。”

        看到來人,王飛方才還帶著笑的臉,頓時冷了下來。

        王杰

        明夏想起來了,這是王飛的表哥,在金陵讀書。當年,他的父母抓住機會,發了筆小財,家底頗豐,學習也還算不錯,王杰和他父母就一直很瞧不上家在小縣城,學習也不好的王飛一家,話里話外都是明朝暗諷。

        所以,王飛說他懂事后就不喊王杰“表哥”,因為覺得他不配,也沒有什么微信、qq的好友。

        “我還以為是我認錯了,居然真是你啊。”見王飛回應了,王杰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你是來參觀的嗎但今天不是上課嗎”

        “你是來干嘛的”王飛不答反問。

        王杰語氣驕傲“參加第三輪答辯啊。”

        王飛“那我為什么不能也是來參加答辯的”

        “這是成邱宇數學獎,又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進第三輪評審的。”王杰笑了笑,“你數學成績又不好”

        “你數學成績很好那我怎么不記得在ho國決見過你”

        明夏聽不下去了,直接打斷他的話。

        王杰的臉色當即不好了。

        國決他連省賽都沒能進,復賽就給刷掉了,這次成功進入第三輪評審還是因為論文讓爸爸找了朋友家數學系讀研的兒子幫忙指導了一下。

        “我只是沒發揮好。”王杰嘴硬,“張口就是ho,你進入國決了”

        “ho國決第一,滿分。”吳琪琪默默接話。

        王杰頓時語噎。

        明夏開口“儒林外史有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勸你還是不要憑過去的成績隨便把別人看低。”

        王杰明顯不服,但或許是被明夏ho國決第一的成績驚到了,“嗤”了一聲后,便直接轉身離開了。

        原本,王飛的心情還很好,被王杰這么一攪和,就沒那么高興了。

        明夏和吳琪琪對視一眼,有些擔心。

        結果,三個人進了學校,還沒走幾步,就見走在最前面的王飛轉過頭“呵,我有明姐帶著飛,答辯結束,他馬上就知道明姐的厲害了。”

        吳琪琪

        這突如其來的彩虹屁

        說好的悲傷、難過、壓抑、需要安慰呢

        果然還是那個樂觀一根筋的王二傻。

        按照答辯順序,每個團隊都依工作人員的安排,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靜地聽其他團隊進行答辯,想和隊友討論的時候,都會盡量壓低聲音,或者干脆寫字交流。

        這是禮貌,也是對比賽對手的尊重,更是一種素質。

        能進入第三輪評審的論文,都是經過了前兩輪審核,質量不錯的,明夏也聽到了許多有意思的想法。

        其中,就在她前面的那組關于在平移素數數列中的無平方因子數的答辯,最讓明夏覺得眼前一亮。

        這是費馬發現的一個定理,一個素數能表為4n1的數,可表為兩個數的平方和,但4n??1的數就不能表為兩個平方和的形式。這個團隊答辯人也在論文中全面闡述了,通過對整數的觀察,發現問題并論證與探索的過程,邏輯清晰,吸引了明夏的注意力。

        “我剛剛來的時候,聽走廊上有人在聊他。這個答辯人是金陵附中的,學霸,叫王耀,才16歲就已經把本科數學都學完了。他數學很好,但因為參加了成邱宇數學獎,沒有精力準備ho,就打算明年參加。”見明夏對他的論文答辯很感興趣,吳琪琪小聲說道。

        金陵附中

        明夏愣了一下。

        曹璐璐好像打算考這所學校。

        看來,明年的ho,這所學校要出風頭了。

        “第六組,論文題目廣義′性質的一個注記,團隊明夏、吳琪琪、王飛,請團隊答辯人上臺。”

        終于,輪到明夏這組了。

        作為答辯人,明夏走上了講臺,調整了一下話筒的高低,便開始了自己的演講。

        之前,明夏說,她看過有碩士的學位論文寫′性質,但也正如曹璐璐所言,她也看到過有博士研究′性質。

        但本科生,寫論文研究這個的并不多,更遑論是這個只面向全世界中學生的比賽了。

        因此,看到明夏團隊的論文時,幾個負責第三輪評審的評委就眼睛一亮,暗暗期待她的答辯會是什么樣。

        第三輪評審模仿總決賽,要求辯論全程用英語完成。

        明夏是“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的全國總決賽冠軍,英語水平自然沒問題,流暢地將自己論文的內容先進行了總結,然后借助t,一一解釋出來給評委聽。

        坐在下面的評委,手中都有一份打印出來的他們團隊的論文,聽明夏的答辯,神情從開始的略有期待,腰背愈發挺直,甚至擰開筆蓋,對照著論文,在旁邊的空白處寫著什么。

        三十分鐘的答辯,二十分鐘是答辯人自己對照著t進行演講,剩余十分鐘則由評委老師們用來問答。

        問答環節,坐中間的那個上了年齡的老師拿起話筒,低下頭,干瘦的手指在他面前攤開的那份論文上被劃了兩道線的地方。

        他問明夏“我的博士論文寫的就是這個′性質,看過許多相關資料,算是比較了解這個理論。但我看了你的論文,也聽了你的答辯,你第三節的攝動,有一個推論是新的,考慮的也是我沒在其他論文中看到的一個方面,這是怎么想到的”

        明夏有些茫然,直白地回答“i??thk??this??is??an??easy??asect??to??nsider我認為這個方面很容易就可以考慮到。”

        老師

        反應過來自己不應該這么答,明夏便又趕緊補充自己的“辛苦過程”。

        “其實是在看一篇論文,關于單值延拓性質的攝動”

        明夏的回答,評委老師們都非常滿意。

        這種比賽,大家心中有數,上去答辯的肯定是對論文貢獻最大、掌握最全的那個人,評委也不會特意為難團隊的其他人,只會問比較基本的幾個問題,確定他們也是理解這篇論文并且懂得其中理論的即可。

        比如,王飛被問了“eterey??theore”,即“彼得外爾定理”,這個理論的內容是什么,以及論文中是如何圍繞這個的另一變形“′性質”展開的。

        這些都是明夏昨天下午教他時,猜的幾個題。王飛的英語水平還不足以直接用來進行論文的答辯,便上了講臺,借助旁邊的手寫板,緩慢但盡量不聽起來那么磕絆地給出了答案。

        評委老師都聽出來了他英語水平不是很好,但答的內容還是很正確的,也沒有過分苛求,畢竟團隊重要的是合作,不可能每個人都全面發展,而是長短互補。

        比較巧的是,明夏他們下來后,下一組答辯的,就是王杰所在的那個團隊。

        他是團隊的答辯人,論文題目是基于vasicek利率模型的歐式期權定價研究,選得還不錯,論文邏輯強,思路清晰,二十分鐘的答辯也說得很穩。

        明夏有些意外。

        難不成,他也和王耀一樣,是為了準備論文,所以沒參加ho

        那她還真小看了他。

        就在明姐以為王杰其實數學很好時,到了回答環節,評委老師開始提問題了,她就發現了不對勁。

        論文明明從題目開始就寫得很清楚,是“基于vasicek利率模型”,結果,評委老師問他關于vasicek利率模型的問題,他卻只能答得出來比較基礎的淺顯表層,和論文的深入以及答辯的精彩不成正比。

        起初,明夏和評委老師都以為,他可能是負責的答辯,因為英語比較好。

        可當王杰的另外兩個隊友被提問,雖然比王杰了解得稍微多一點,但也對不上這個論文的水平。

        可以聽得出來,他們對論文中用到的理論都知道,但一點都沒有深入,也寫不出這個水平的論文。

        聽著他們磕磕絆絆的英語和淺顯的回答,幾個評委老師原本還很欣賞的面色,登時冷凝了下來,眉頭緊皺,互相對視一眼,低聲討論。

        坐在后面聽答辯的其他團隊也意識到了什么,微微躁動,原本安靜的報告廳開始有了嘀嘀咕咕的說話聲。

        “安靜。”

        坐在中間的那個年紀最大的評委老師拿起話筒,示意其他團隊的學生維持紀律,看向仍然站在臺上的王杰以及他的兩個隊友,眉頭緊擰。

        “你的演講很精彩,可惜,你和你的隊友在問答環節的回答都很讓我很失望,完全夠不上這篇論文的質量。對此,王杰同學,我希望你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王杰咽了咽口水,許久,才開口“對不起,老師,我太緊張了,所以”

        “這個理由并不能說服我。王杰同學,你剛剛的演講非常精彩,根本看不出你的緊張。”評委老師開口,“而且,我考你的問題是你在論文一直用到的核心思想,只是換了一種表述方式,緊張并不代表你會把那些最熟悉的知識都忘記。”

        王杰緊緊抿唇,面色發白。

        他已經猜到老師接下來要說什么。

        可他也確實給不出合理的解釋。

        這篇論文,和他最初的稿子相差極大,說是基本都由爸爸朋友家那個數學系讀研的兒子代寫了也不為過。

        見王杰還是在那邊說自己就是緊張的原因,他的兩個隊友卻一直低著頭,都沒試著解釋,心虛得一目了然。

        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將工作人員叫來,幾個評委老師壓低聲音,神色憤怒地和他說了些什么,好一會兒,才重新拿起話筒,開口,給了王杰和他所在的團隊最后的判定“由于答辯水平和論文存在的差距過大,綜合相關規定,由評委組給出決定,取消你們團隊的參賽資格。”

        王杰很不服氣,被工作人員要求下臺的時候,還狠狠踢了講臺一腳,要不是旁邊的工作人員反應快,差點把話筒都摔了。

        素質之差,由此便可見一斑。

        其他幾組的答辯都順利通過了,就等4月1日,會給出賽區內的最終結果并頒獎。

        一路上,王飛都樂呵呵的,一副心情很好的模樣,群里的表情包更是一個接著一個地發。

        王飛我得兒意的笑jg

        王飛春風那個吹jg

        王飛c哩c哩jg

        王飛;跟我一起搖擺jg

        在他刷了四十多條消息后,溫雅柔冒泡了聽明姐說,你遇到王杰了,他好像因為找了槍手代寫被取消參賽資格了是嗎

        王飛對

        溫雅柔爽嗎

        王飛;爽

        溫雅柔開心嗎

        王飛開心

        王飛被管理員禁言1小時

        溫雅柔那你靜靜,別打擾我學習。

        王飛消息發送失敗

        褚子儀哈哈哈哈哈哈

        答辯完畢了,明夏便坐了飛機,回首京繼續參加培訓。

        晚上,四個人一起去食堂,打好了飯,邊吃邊聊天,曹璐璐好奇地開口“明姐,你那篇顏表情論文的三審答辯順利嗎”

        明夏哭笑不得“你怎么把那篇論文直接不是知道那個不是顏表情嗎”

        抬手,抵了下眼鏡,曹璐璐一本正經“但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那個符號確實很可愛,就像是一個不完整的顏表情。”

        坐在旁邊的褚子儀

        舔狗

        比他還舔狗

        剛通過明姐認識曹璐璐的時候,性格傲,嘴還毒,被他吐槽小丫頭一點都不討喜。

        她還說“我討你的喜,是可以拿獎學金,還是可以瞬間學會某個理論”

        他就想著,算了吧,可能是性格如此。

        天才嘛,性格傲正常。

        結果,現在,卻眼睜睜看著前兩天還說數學是非常嚴肅的一門學科的人,就因為明姐說“符號可愛”,干脆直接順著稱之為顏表情論文。

        ′哭給你看哦

        蔣業是數學年刊的學術編輯之一,負責在技術編輯審核通過后的那些論文,進行學術方面的審核。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正職工作,是首京大學數學專業的教授,便只會隔個三天,根據自己時間的空閑程度,按照順序,查看一下郵箱里收到的那些論文,給出相應的審核建議。

        時間多,他會看一整個下午的論文,但要是時間不多,可能他那天就只看一篇。

        這兩個工作狀態是比較隨心的。

        今天是周三,正值下午,全校學生都沒有課。

        按理說,這應該是休息時間,但學校最近面臨工作檢查,老師們都在對材料查漏補缺,下午還要開兩個會,蔣業便在學校教工食堂吃了飯,便回辦公室了。

        他的性格比較嚴謹,喜歡按計劃完成工作,沒有什么需要補的材料,便干脆打開了郵箱,開始查看論文。

        頁面下拉,他正準備按照順序看論文,突然被上面的其中一個論文的標題吸引了。

        “周氏猜測”的證明

        在數學界,尚未被證明的猜測有許多條,“周氏猜測”便是其中一條。

        這條理論雖然是華國民科提出來的,但因為在梅森素數方面很有創造性,也可以據此成立許多新的理論,雖然比不上黎曼猜想這種等級,但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一直比較高。

        無論是上個世紀還是這個世紀,無論國內、國外,有許多人試著將之證明,包括蔣業也是曾經試著證明這個猜測的其中一人。

        但一直以來,始終沒人成功將之證明,也沒人成功將之推翻,這個“周氏猜測”便一直玄在那里。

        之前,蔣業還是在讀博士的時候,曾經研究了這個猜測的證明好兩年,終于有了一點思路,興奮地寫成論文發給自己的導師,想要投稿sci,導師也很興奮,兩個人都投稿sci了,過了一段時間得到回復說,論文的證明從第四步開始就有了邏輯漏洞,而他們一直沒意識到。

        當時,他特別失落,覺得自己兩年多的研究都白費功夫了。

        但導師卻很樂觀,說“被退稿,比過稿好。”

        他很疑惑,但sci可不是普通的學術雜志,如果刊登的錯誤論文,那可就是把臉丟向了全世界。而且,丟的不只是他蔣業一個人的臉,而是連同sci雜志,導師包括華國,都會被嘲笑。

        他那個時候才明白,證明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現在,時光荏苒,他成了數學年刊這本sci在華國的學術編輯之一,導師卻已經退休多年,聽說,前段時間還經常往醫院跑,不知道是不是生病了,真得找個時間去看望看望他老人家。

        回想到當年的那些事,蔣業實在感慨良多,便順從自己的想法,默默地給這篇試圖證明“周氏猜測”的論文插個隊。

        http://www.xqianqian.com/37/37421/6646558.html


  (https://www.dzxsw.cc/book/164303/237858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