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六十三章
盡管,??出于個人的想法,蔣業默默地給這篇“周氏猜測”證明論文插了個隊,但事實上,??他并沒有抱多少期待,??純粹就是為了滿足對自己年輕記憶的懷念。
“周氏猜測”是世紀難題,??想要證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人都在這條路上失敗,就連他自己也是其中一個。
因為相關部門對國民教育的重視,??現在,社會上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本科幾乎都成了公司招聘的底線。但其實,??仔細去看他們的學位論文,其實大部分人都是車轱轆話來回說,??不要說對那個領域了,就是對那個理論,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也沒有新意。
論文注水嚴重,這是學術圈近兩年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但真想抓也有些難。
畢竟,??想拿學位就必須寫論文,但有的學生不擅長,??或者有的學校教育水平不夠,??生源也一般,??總不能那么多學生都不讓畢業吧?
那可就是社會新聞了。
蔣業能做的,就是盡量指導自己帶的那幾個學生,不要寫沒有意義的論文,都是首京大學的學生了,發表學位論文,怎么也得稍微提出些有意思的點。
考慮到學術圈的現況,不論這這篇證明“周氏猜測”的論文到底能不能成功,沖著作者敢于向世紀難題挑戰的精神,蔣業就很欣賞。
即便他是《數學年刊》這本SCI的學術編輯,相對而言,平日里看到的論文已經是比較質量的,可也不是每一篇來投稿的論文,都敢向這種世紀難題挑戰。
挺難得的。
不過,還是先看正文吧,再耽誤一會兒,他就得去開會了。當然,如果發現了問題,他也得注意著給審核建議時措辭和語氣稍微溫和一點,不能打擊了人家的研究積極性。
這樣想著,蔣業便開始看論文。
【摘要:周海中于1992年在《梅森素數的分布規律》一文中提出的猜測,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當2^(2^n)<p<2^(2^(n??1))時,Mp有2^(n??1)-1個是素數。本文證明這個猜測是肯定的。并據此作出推論:當p<2^(2^(n??1))時,Mp有2^(n??2)-n-2個是素數。】
這個摘要寫得很簡單,就是把“周氏猜測”的來源、提出人、猜測內容以及推論,全都說了一遍,表示自己證明的就是這個猜測,連帶把推論也一起證明了。
還挺直擊重點的,不廢話。
蔣業笑了下。
【關鍵詞:周氏猜測;梅森素數;證明;】
這個比較中規中矩。
蔣業掃了一下,覺得沒有問題,便開始看正文了。
對一個猜測的證明論文,要不就是證明成立,要不就是證明不成立,但都要有理有據。
這有點像是律師在法庭為當事人辯護,必須拿出絕對有力的證據,給出足夠有說服力的且合乎法律條文的理由,才能讓法官相信你說的是真的,并給出相應的判斷。
因為曾經研究過“周氏猜測”很長一段時間,還試著證明過許多次,蔣業對它很了解,不需要太費勁,就能順利按照作者寫論文的思路看下去。
起初,蔣業是抱著鼓勵的態度在看,認真尋找論文證明過程的邏輯漏銅。
但看著看著,他唇角的笑就滿滿抑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挺直的腰板和漸漸擰緊的眉頭,還有亮得驚人的眼眸。
伸手,從電腦旁的筆筒里拿出一支黑筆,隨手將一份廢掉的單面打印文件翻過來,便在空白面上快速地計算。
沒錯沒錯,這步就是他當年有漏洞的那里,確實應該這么算。
……
等一下,這里居然可以考慮到這么多種情況?不會還有遺漏吧?可他感覺好像每個方面也都考慮到了。
……
這個計算過程有點長啊,讓他重新算算。
……
筆尖觸紙,原本的空白紙,漸漸布滿數字、字母以及符號,這邊圈了好幾圈,那邊劃幾道杠,潦草的字跡和許許多多的“?”、“!!!”可以明顯看得出來他計算的認真,還有內心的極度焦急。
“沒有邏輯問題,思路很清晰,計算也完全正確……”
按照論文的證明方法,蔣業一路瘋狂計算,因為曾經沒發現自己證明過程的漏洞,就想著努力幫這篇論文找出漏洞,如果能有針對性地重新思考,說不定有機會證明出來。
但他萬萬沒想到,到了最后,卻沒發現論文有任何一處存疑或者覺得不對勁的地方。
蔣業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氣。
這是……“周氏猜測”真的證明出來了嗎?
蔣業的心“撲通撲通”地狂跳起來。
“咚咚咚——”
辦公室的門被敲響,蔣業抬頭看過去,就見原來是和他一個專業的同事,對面辦公室的顧秉鈞教授。
“老蔣啊,開會時間都過去十來分鐘了,就差你一個人,大家都在會議室等你。在辦公室干嘛呢?怎么打電話也不接?”
顧秉鈞疑惑地看著他,示意該走了,去開會。
蔣業看了下手機,還真的是,有好幾個未接電話,之前定的鬧鐘也完全沒聽到。
事實上,在看到這篇證明論文之前,包括打開論文開始看的時候,蔣業一直定位很清楚,自己是利用開會前的空閑時間,在看投稿《數學年刊》的論文。
但現在,當他按照這篇論文的證明思路,仔仔細細地重新計算了一遍,發現居然真的沒有問題,整個人便無法平靜下來了。
這可是“周氏猜測”啊,該不會是真的要證明了吧!
不行不行不行,他還是得好好想想,在不跟著作者思路的情況下,逆推,或者試著將這個證明方法應用到“周氏猜測”的實際情況里,看看能不能依舊成功證明。
這個想法,就像是一根羽毛,在他心里撩啊撩的,癢得不行,工作又早就完成了,便根本不想去開那種干巴巴的工作會議,只想計算、計算再計算。
根本沒猶豫多久,蔣業就做出了決定。
“老顧,我現在有點事要做,非常重要,會議沒時間去了。”將手機拿過來,翻出院長的電話,蔣業解釋道,“我現在打個電話給院長,你回頭去會議室開會,幫我再說和大家說一下哈。”
“嗯,好,反正你這邊也不需要補材料了,應該沒事。”這只是小事,顧秉鈞便答應了。
轉過身,顧秉鈞剛準備走,想起方才無意瞥到的蔣業辦公桌上那幾張寫滿了式子的紙,便隨口問了一下:“你是在計算什么東西,到了關鍵頭嗎?”
蔣業抬起頭,看著顧秉鈞,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表情興奮又激動:“我是《數學年刊》的學術編輯你知道吧?”
顧秉鈞“嗯”了聲,當然知道,明夏的那篇證明論文就是投稿的《數學年刊》。
他現在就很著急,想讓明夏的那篇論文趕緊被審到,然后發表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周氏猜測”被證明出來了的事,但另一方面,又很清楚地知道SCI的審核周期還是挺長的,等兩三個月都正常,急不來。
唉。
“剛剛,我在看一篇投稿《數學年刊》的論文,關于‘周氏猜測’的證明,思路很清晰,邏輯鏈也完整。最起碼,目前為止,我是一個錯誤和漏洞都沒找到……”
說到這里,蔣業頓了住,看向顧秉鈞:“你懂吧?”
能研究兩年多的“周氏猜測”,并且,直到現在也沒放棄,蔣業也是個喜歡數學也熱愛研究學術的人,和顧秉鈞在同事里算是關系比較好的。
周氏猜測?
顧秉鈞心下登時一跳。
他和蔣業很熟,知道他的工作習慣,結合到明夏投稿和收到技術編輯回復的時間,按照投稿順序評審,現在就審核到她的論文,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可看蔣業這個反應,這篇關于“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絕對質量不低。
難道說,有人在明夏之前,已經將“周氏猜測”給證明了出來?或者,是明夏不小心把自己的證明過程告訴給了那些學術不端的人,或者論文被偷了?
顧秉鈞心下暗暗焦急。
“老蔣,我能不能看一下這篇論文?”他開口,“就看一下大概的證明思路,滿足我的好奇心。你知道的,我也對這個猜測很感興趣,之前不是還一直和你提?”
之前,因為心中掛著明夏對“周氏猜測”的證明,又不太好在證明被公開之前說什么,顧秉鈞覺得憋得慌時,就只能拉著讀博時就對“周氏猜測”很感興趣的蔣業一起討論,用的理由一直是“突然對這個猜測很感興趣”。
蔣業和顧秉鈞都認識這么多年了,對他的人品很清楚,也沒多想就答應了。
示意顧秉鈞過來,蔣業將自己的椅子讓出來,給他坐著,手指電腦屏幕,“老顧,你是知道的,我對搞學術有多挑。但說真的,這個作者的證明論文真是絕了,邏輯一環扣一環的,硬是讓我一點問題都沒找出來。”
坐在椅子上,顧秉鈞掏出手機,側著身掩住屏幕,趕緊給明夏發了條微信,問她有沒有把論文拿給別人看,而后,便轉過身,滑動鼠標的滾輪,將論文從開頭到結尾,快速地瀏覽了一遍。
之前,幫明夏修改論文的格式和部分細節上的用詞,他反反復復將論文看了好幾遍,又因為很是上心,自然印象深刻。
此時,一看便知,這就是他幫明夏改的那篇證明論文。
知道不是有人在明夏前面證明出來了“周氏猜測”,顧秉鈞稍稍松了一口氣,又不由得擔心起來是不是明夏不小心把證明方法給泄露了出去。
突然,他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明夏回了消息:沒有啊,小柔也沒有看過,怎么了嗎?
顧秉鈞沒有回,心下卻是終于一塊石頭放了下來。
在顧秉鈞看論文的時候,蔣業見他一直往下拉,看得那么快,覺得這么快都搞不清其中的思維,便忍不住一直在旁邊給他解釋。
“老顧,你是不是也沒想到,這里居然有這么多種可能?我和你說,我看她列了這么多種情況出來的時候,真是嚇一跳……”
顧秉鈞暗暗點頭。
沒錯,他當時也給嚇一跳,沒想到有這么多個方面需要考慮。
…………
“這地方,她是和前面那個公式套了一下……”
他知道,還算了好幾遍,就怕明夏會不會不小心算錯。
…………
“真不知道寫這篇論文的是哪個大佬,會不會是我們認識的?總不可能是學生吧哈哈哈哈哈哈,那我壓一個我們首京大學,畢竟我們的數學專業是國內最好的。唉,匿名審稿就是這點不好,再好奇,都不能提前知道作者到底是誰……”
不,其實人家才高三,你要是認識才奇怪了。
…………
把頁面拉到最末時,顧秉鈞便看到了論文的那篇引用文獻。
【引用文獻:梅森素數的分布規律[J].周海中.逸仙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04)】
蔣業也看到了,語氣十分慨嘆:“沒有參考文獻,引用文獻也只有這一篇,還是出于證明需要,得用到猜測提出者的部分言論才引用的。這種獨立性很強的論文,我都不知道多少年沒看到過了。”
顧秉鈞忍不住笑了:“這篇畢竟是對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啊,一直沒有人成功證明出來,她要是引用一堆、參考一堆,還證明得出來嗎?”
蔣業一想,還真是,忍不住也笑了:“也是。”
說了半天的話,蔣業早就渴了,端起旁邊的陶瓷水杯,喝了幾口熱水潤潤嗓子,就見顧秉鈞在那邊,看著電腦上的證明論文,笑得跟朵花似的,便忍不住開口:“老顧,你就這么高興周氏猜測被證明啊?看你這表情樂得。”
聽他這么說,顧秉鈞稍微收斂了一下表情,動動五官;“是嗎?”
蔣業:……
怎么感覺老顧有什么在瞞著他?
“唉,想當年,我也是很努力在試著證明這個猜測,還試著投稿SCI。可惜,失敗了。”靠在辦公桌上,想起當年學生時代的生活,蔣業便覺得十分感慨,“所以,今天,看到這篇論文也是證明的‘周氏猜測’,我一時沒有忍住,就沒按照投稿順序,直接點開看了。”
顧秉鈞這才知道,為什么,他覺得應該評審順序輪不到明夏,但蔣業卻這么快就已經看到了她的證明論文。
嚴謹按照計劃和安排的性格?
呵,不過是沒看到真正感興趣和足夠惹人激動的東西。
這不,打破自己的原則,打破得這么快。
顧秉鈞微微撇嘴,內心無限吐槽。
突然,他的手機響了。
顧秉鈞拿過來一看,是院長打來的電話。
顧秉鈞:……
啊啊啊啊啊啊他忘了自己只是半路拐回來喊人的,其實還要開會!!!
完了,不敢接院長電話。
意識到發生了什么的蔣業:哈哈哈哈哈哈,很好很好,曠會的不是他一人了,要被院長說也一起吧。
不過,能看到這篇“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只是挨一頓說而已,值了!
顧秉鈞接了電話,和院長道了歉,就見蔣業在后面偷樂,忍不住無語地斜了他一眼。
“說起來,這個論文,你打算給誰幫著一起看?”顧秉鈞那邊還有材料需要補,會議必須立刻去開,臨走前,想起來這個,問蔣業。
每本SCI的學術編輯并不是只有一個,基本都是有自己的工作,兼職看稿的那種。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思維誤區或者盲區,以防萬一,也是不希望雜志刊登出存在錯誤的稿件,導致淪為笑柄,每篇論文,尤其是這種非常經典又著名的猜測的證明論文,要經過至少三個有一定地位和水平的業界大佬去審核,都覺得可以通過,才會被刊登。
“美國那邊肯定得發一份,給你一份,然后就是找我老師看一下。”顧秉鈞剛從座位上站起來,蔣業就立刻坐了下去,拿筆拿紙,再次開始計算,“他老人家退休了也一直在堅持研究數學,尤其喜歡研究這種還沒被人證明出來的猜測,你也是知道的,肯定會很高興。”
喲呵,還有他一份啊,夠意思!
顧秉鈞滿意了。
“說起來,我上次聽說張老師一直去醫院,就打聽了一下,好像江教授病了,挺嚴重的,已經住院,我們找個日子得去探望一下。”提到蔣業的老師,顧秉鈞就想起來這事。
蔣業也聽說老師最近常跑醫院,方才還想著,找個時間,必須得去看看他老人家。此時,聽顧秉鈞這么說,知道老師身體沒出問題,心下稍稍放松了些許,緊接著又不由得擔心起了江教授,點了點頭:“是得去看看。”
*
收到顧秉鈞的消息時,明夏正在車上。培訓的第一階段結束了,現在,大家要一起去培訓第二階段安排的學校,也就是首京大學。
學校月底要考試,是月考,也是全市統考,但她要參加培訓,沒時間回去參加,就在家庭群里發微信,艾特了明父,說和班主任打個電話,幫她向學校請假。
明父很快就回復了,說可以,又問她在干嘛,最近累不累。
明夏說:還好吧,我喜歡學習,休息時間還是夠的。
明父回了句:那就好。
從之前的“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到如今國家集訓隊的培訓,明夏這一出來,就是將近一個月,而且,接下來還要繼續在首京待著,沒時間回家。
以前,她從來沒有離家這么遠、這么久過,明父、明母早就想她了,問了好幾次什么時候才有空回家,得知還要半個月,又問能不能探望,這個倒是可以,但她出門還要請假,流程比較麻煩。
盡管想念女兒,但明父、明母也不想給她帶麻煩,便作罷,說讓她忙完了就早點回去,家里給她做好吃的。
明夏也有點想家了,想念家里舒舒服服的床,還有那些媽媽味道的菜,當即應下。
她暈車,剛回了這么幾句消息,便覺得難受得不行,說了句“我有點暈車,不聊了”,就將手機放在了一旁,閉眼睡覺。
明母在家庭群里回了一句“好的”,戀戀不舍地將手機放下,去到客廳,坐在明父身旁的沙發空位上。
電視開著,客廳只有廣告的聲音,明父、明母兩個人都沉默著。
久久,明母開口了:“我感覺,做父母的真奇怪,孩子不優秀、不努力,就生氣,恨鐵不成鋼。可當她太優秀、太努力了,又覺得心疼,才這么小的年紀怎么就有那么多的事要做,這比賽一個接一個的,離家還那么遠,怕她累了、餓了或者受了委屈。”
明父笑了下:“那也沒辦法,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優勝劣汰,你不優秀,就被優秀的人給擠下去。夏夏這么優秀,我們應該以她為驕傲。更何況,她是享受學習的,覺得學習能給她帶來快樂。當然,如果她覺得累了,我們絕對不能逼她,要給她一個放松的空間。”
明母想了想,嘆了口氣:“也是,夏夏都長大了,什么事自己心里都有數。就是吧,我這個做母親的,忍不住心疼。”
明父笑容微斂。
他也擔心。
夏夏長這么大以來,還是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還一出就是這么久,就怕她有什么事不和家里說,自己一個人處理不好,又怕她什么事都和家里說,肯定心情每天都很壓抑。
唉。
…………
*
培訓第二階段,主要就是考試了,講座和自修都減少許多,開始篩選IMO的最終成員,培訓地點安排在了首京大學。
大巴行駛到首京大學中心噴泉旁的空地,停了下來,車上的學生便一一下車,去兩旁打開的行李艙拿自己的行李箱。
曹璐璐不暈車,見明夏緊緊擰著眉,一副很不舒服的模樣,便過去,將兩人的行李箱一起拿了過來,然后站旁邊,陪她緩緩狀態。
“明姐明姐,這是橘子,你暈車,趕緊吃兩個。之前,王飛和我私聊,提醒我記得買,我不小心忘了給你。”坐另一輛車的褚子儀快速跑過來,將手中的一袋橘子遞給明夏。
曹璐璐接過,幫明夏剝皮,遞給她吃。
因為最近老坐車,明夏的暈車其實稍微有點被強行治好的趨勢,倒是沒有第一次去市里參加“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那般難受,在原地站了一會兒,便覺得差不多好了。
第一天,換了新的學校,大家都要收拾宿舍,對首京大學感興趣的還要參觀學校,日程安排就是報道,沒有別的,大家便自由活動了。
明夏和曹璐璐依舊是一個宿舍,兩人便拉著行李箱,往女生宿舍那邊走去。
曹璐璐性格比較獨立,數學又很有天賦,從小就經常參加各種比賽,對頻繁更換宿舍還是挺適應的,收拾東西便也很快。
她收拾好了,就來幫明夏一起收拾,但只是幫著整理書架或者別的零碎。這樣做,既是小心注意,怕不小心碰到明姐的隱私,導致她最喜歡的明姐心里不舒服或者反感,也是想著幫明姐一點小忙。
李馨肚子餓了,沒收拾東西就出去買吃的了,她們便一邊收拾,一邊聊天。
聊著聊著,曹璐璐似乎突然想起什么:“對了,明姐,你平時用的什么瀏覽器?有用過ONT瀏覽器嗎?”
http://www.xqianqian.com/37/37421/6651567.html
(https://www.dzxsw.cc/book/164303/2378587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