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天才女配覺醒后 >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周氏猜測”是華國數學家周海中提出來的,??內容關于梅森素數,影響倒不是特別大,但在數學界還是挺受歡迎的,??被稱說是非常“具有數學美的式子”。

        別看式子似乎也沒多復雜,??但硬生生是從上個世紀起,??那么多試著證明它的人,??誰都沒有成功。還有不相信這個猜測的一些人,??想著要證明出這個猜測的不成立,說周海中的數學成果是錯誤的,??也一直沒證明成功。

        Ethen本人對“周氏猜測”的興趣不是很大,??更關注“哥德巴赫猜想”或者“黎曼假設”這種leve的,??但也因著身邊有好幾個和蔣業類似的,??出于喜歡或者征服欲而堅持在試著證明這個理論的朋友,??便對這個頗有了解。

        自從成為《數學年刊》的學術編輯,??這幾年里,他看到的這些著名猜測的證明理論,不說一百,??也有五十,但每一次都有很大的問題,??便也真的沒報多少期望,??只是耐不過蔣業一而再的催促罷了。

        肯定又是一篇“一步錯,??步步錯”的證明論文吧。

        在看正文之前,??Ethen是這么想的。

        只是,當他點開這篇論文,??卻發現自己完全想錯了。

        摘要干脆,思路清晰,最重要的是,那個證明過程看似繁瑣至極,但仔細想想,其實都是必須考慮到的方面。

        就像是高考數學試卷的難題也要考慮好幾種情況,必須所有情況都答到且正確,老師才會給你滿分,證明理論亦然。

        看這種證明論文,Ethen習慣面前放著筆和紙,不看投稿人的計算過程,只相信自己親筆驗算的結果,因為在驗算的時候經常會突然想到另一種可能,直接就能發現論文證明過程最關鍵的錯漏。

        可這篇論文,無論他怎么去驗算,正推、逆推、甚至是直接代入到其他用到“周氏猜測”的實際案例,始終沒發現任何有疑問的地方。

        當即,Ethen便倒吸了一口氣,一時間,心情又是激動,又是緊張和忐忑,既期待“周氏猜測”真的被證明,也害怕自己如果真的判斷這篇論文成功證明出了這個猜測,期刊將論文刊登出去,卻被發現錯漏之處,導致期刊的地位受到影響,在學術界成為反面教材。

        Ethen已經在看論文的事,蔣業并不知道,依舊每天都在瘋狂暗示地催促。

        終于,在一天晚上,他收到了來自Ethen的消息:“蔣,那篇論文,你和你的朋友們,是都看過并驗證過了嗎?”

        因為那篇“周氏猜測”的論文,對Ethen的消息,蔣業一直是時刻準備著,便在看到他的問話后,秒回:“是的,Ethen。我,我的同事顧秉鈞,還有我的老師江海潮,都沒有找出這篇論文任何存疑的地方,給的評審回復都是通過,你怎么看?”

        能怎么看?

        羨慕地看唄!

        深呼吸一口氣,Ethen敲擊鍵盤,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緩慢地給出自己的決定:“蔣,我的評審回復也是通過。”

        這幾天,他用了各種方法,試圖找出論文不合邏輯或者存疑的地方,卻始終毫無進展。

        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他還愈發清楚地意識到,這篇論文投稿者在寫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驗算了太多遍這個證明過程,還是自身的實力夠,可以感覺到那種游刃有余的輕松,而不是緊繃著在那里寫的撲面而來的生硬感。

        能把“周氏猜測”證明出來的人,要不就是自身本來就是數學大佬,要不就是數學天賦絕對高得驚人,但數學天賦高得驚人的也肯定是數學大佬,這就是一個互通關系了。

        *

        美國和華國有時差,Ethen找蔣業的時候,時間已經臨近半夜12點了,他差不多都要閉上眼睡著了。

        可現在,看著屏幕上Ethen發來的那個消息,蔣業一個鯉魚打挺便從床上坐了起來,旁邊早已睡著的妻子被他這動作弄得一驚,迷瞪瞪地翻了個身:“大半夜的,你干嘛呢?”

        “周氏猜測!周氏猜測真的被證明了!”蔣業拿著手機的手都在抖,開口,聲音甚至是有些哽咽的。

        “周氏猜測”的證明,是蔣業從當時年少便開始的堅持,如今,終于被成功證明,他真的很開心,更是激動得有些熱淚盈眶。

        搞學術的人其實很單純,他們熱愛搞研究,往往愿意將自己的一生奉獻于此,就算羨慕他人的研究成果,也會被領域有了新進展的喜悅壓住,只剩歡欣。

        蔣業沒有孩子,他是丁克一族,覺得既然自己更愛學術,給不了孩子那么多的照顧和關愛便還是不要生的好,妻子也很能理解他的想法,更是清楚如今的他到底有多開心和激動。

        之前,丈夫剛剛拿到那篇“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時,就一副很開心的模樣,高興又有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這個猜測上。

        后來,他覺得這篇論文確實將“周氏猜測”證明了,便大半夜和他那個叫顧秉鈞的同事煲了好幾個小時的電話粥,還每天定時去給Ethen發“Good??morning”,真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開心成這樣,也毫不意外。

        *

        Ethen是負責這篇論文審核的最后一個學術編輯,因此,當他給出回復后,期刊就會立刻通知被匿名了的投稿人,Ta的論文已經通過審核,將會被《數學年刊》錄用,等待排期。

        這個等待排期,是個比較玄學的事,短的一到兩個月,長的一到兩年,都有可能,具體情況要根據期刊來分析。

        《數學年刊》是季刊,一年四期,今年六月,也就是下個月,就會出第二期,稿子自然是早就選好了的,前兩天剛被拿去,下廠刊印。

        按理說,這篇“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如果排期,最早也得在四個月后的第三期才能刊登出來。但是,因為這篇論文在數學界眨眼就能預見的可能引起的熱潮和影響,幾個學術編輯都覺得,可以廢掉一些成本,將之插個隊,直接刊登在下個月的期刊上。

        同樣是為了銷量和影響力更換稿子,但學術期刊和八卦娛樂類雜志的不同,就是根本的出發點是為了一個學科領域的進步。

        反正會付錢,廠家那邊沒有什么問題,爽快地重印了。

        《數學年刊》的官網還發了一個預告宣傳,表示即將上市的6月刊有一篇關于“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期待大家共同研究,為數學領域做出貢獻。

        作為SCI之一,也是數學類學術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較高的一本期刊,《數學年刊》自然是許多數學愛好者以及學術界人士的重點關注存在。

        在上個世紀,數學界有許多驚才絕艷的天才數學家,給出了許多猜測的證明,也提出了許多非常有建設性意義的理論,但這個世紀,數學界卻略略有些平靜,小小的波紋有,像這種證明世紀難題的人也很多,但基本都是空包彈、瞎吹,真的登了SCI的,這還是頭一個。

        因此,這個消息一出,當即引起了數學界許多人的注意,所有研究梅森素數、喜歡看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對“周氏猜測”感興趣的人,便都在期待這篇論文了,官網后臺的雜志預定量蹭蹭往上漲。

        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是身為SCI的《數學年刊》出了錯漏,還是真的有人把“周氏猜測”給證明了出來。

        數學界的人好奇,《數學年刊》的幾個學術編輯也很好奇。

        只不過,他們好奇的,是這篇論文的投稿者到底是誰,都覺得是歐洲人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英語水平看起來很不錯,非常自然和流暢,但也說不準,畢竟寫慣了英文學術論文的人都寫得不錯。

        Ethen在群里直言,說覺得是他們美國的,甚至直接猜測就是他認識的一個朋友,也是普林斯頓數學研究院的,因為興趣,一直在研究“周氏猜測”,最近看起來心情不錯。

        蔣業覺得不是,肯定是他們華國的,華國人提出的猜測,就應該由華國人自己來證明給全世界看。

        Ethen心中暗暗搖頭,覺得蔣業肯定是要失望了。

        的確,華國的應試教育搞得不錯,無論年齡,華國學生的數學水平普遍比歐洲的學生高。但事實上,近幾年,華國根本沒出幾個真的在國際有巨大影響的數學家,小波小鬧當然有,可這種世紀難題……

        抱歉,他真的想不出來華國有哪個關注梅森素數或者“周氏猜測”的比較厲害的數學家。

        學術編輯審稿都是匿名,以防有認識的人給走后門,或者因為國籍而有差別待遇,但在已經給了作者回復后,稿子都已經下廠了,下個月就會直接開售,負責相關方面的期刊工作人員直接告訴他們也沒什么。

        明夏,女,東云縣第二中學,高三9班學生,無其他過稿經歷,無指導老師,無第二作者,也無另外的通訊作者,只有她自己。

        Ethen震驚了。

        高三?這是才18歲嗎?18歲就證明出了“周氏猜測”這個世紀難題?

        他只是近幾年不怎么關注華國那個應試教育了,什么時候就出現了這么一個天才!!!

        Ethen趕忙打開網頁,試著搜了一下“明夏”這個華國學生。

        原來她是華國那個“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全國總冠軍,怪不得英語寫得那么好,但是也確實是用詞很嚴謹和合適,遠超同齡人的水平。

        至于數學方面,倒是沒有什么顯著成果,但也可以看得出實力不錯,寫的論文進了“成邱宇數學獎”的總決賽,是今年HMO國決的第一,今年暑假會參加IMO……

        等一下。

        IMO?

        他今年也是美國IMO國家隊的領隊數學家,看來,有機會和華國這個叫明夏的學生見面交流一下。

        沒錯,是交流,而不是單純的見面滿足好奇心。

        這個年紀,就把那么多數學界還算比較有地位的人都沒有證明出來的“周氏猜測”給證明了出來,真的是后生可畏啊。

        看來,日后,華國還是有希望在數學界大震聲望的。

        而太平洋的那邊,正坐在辦公室的蔣業,在看到投稿人的真實資料后,當即就震驚了。

        明夏?是上次老顧給他介紹的那個拿了HMO國決第一的女生?

        他靠靠靠靠靠!!!

        老顧知道嗎!!!

        那個女生竟然把“周氏猜測”給證明出來了!!!

        震驚之下,他甚至來不及和剛剛敲門,想來問問題的學生說一下,便趕忙沖過去找辦公室就在對面的顧秉鈞。

        “老顧老顧老顧!你知道嗎?我之前給你看的那個周氏猜測的論文,竟然就是那個名叫明夏的女生投稿的!!!”

        沖進顧秉鈞的辦公室,蔣業便將手機直接懟到了他眼前,差點沒把他眼鏡直接懟下來。

        顧秉鈞被他嚇一跳,下意識往后仰了一下身子,離得稍稍遠了點,才去看蔣業手機屏幕上的消息,眼睛頓時一亮。

        這個證明論文總算是過了!但明夏這丫頭怎么還沒和他說?

        拿出手機,顧秉鈞就想發消息問一下明夏,卻被蔣業一把拉了回來:“你怎么不理我!我說這個論文是明夏寫的,你聽到了嗎?她!證明了!周氏猜測!!!”

        被迫不許碰手機的顧秉鈞只好坦白:“我知道,因為,是我幫她修改的論文格式,還有一些不是很嚴謹的用詞,算是幫了一點小忙。她的朋友,就是我世交家的那個女兒,溫雅柔,你知道的。”

        蔣業:????????

        “我靠!你這么早就知道是她寫的了,怎么還一直瞞著我,什么都不說!”蔣業激動得忍不住用力拍了一下桌子。

        顧秉鈞只好和他解釋,自己是不想他先入為主,對明夏有偏見,或者對明夏下意識放寬送要求,希望審稿公平,畢竟《數學年刊》本來就是匿名投稿的。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在這幾個月里,作為唯一的知情人,每次聽蔣業在那里感嘆寫出了“周氏猜測”證明論文的肯定是一個數學大牛,肯定拿過多少多少獎,在SCI過了多少多少論文,業內影響多么多么厲害……

        他就莫名覺得心中暗爽,有種掌控全局的感覺。

        沒錯,這個“數學大牛”就是我認識的人,但你不知道的是,她其實才高三,最喜歡的學科還不是數學,而是歷史,這篇論文也還是我天天催催催,她才終于寫了的。

        這邊,顧秉鈞和蔣業兩個人,既是震驚于這篇論文其實是明夏寫的,也是因著一方的故意隱瞞,便說了許久。

        而還在對面蔣業辦公室安靜等著的那個學生,因為聽不太清他們在說的是什么,只是感覺有爭吵聲,還有拍桌子聲,心里便忍不住直打退堂鼓。

        顧教授和蔣教授是吵起來了嗎?那他是不是假裝什么都不知道,趕緊走比較好啊?

        可是,后來,他就發現,自己可能是誤會了什么,因為蔣教授和顧教授兩個人似乎更加形影不離了一些。

        但事實上……

        顧秉鈞:“好了好了知道了,我回頭會問一下明夏的,問她愿不愿意加你微信,但你不許老打擾人家啊,我感覺她平時也挺忙的。”

        蔣教授:一切好說!快讓她加我啊!!!

        *

        學術圈之所以是一個圈,就是因為,許多人都是彼此認識的。

        因此,《數學年刊》預告說下個月會刊登“周氏猜測”的證明論文,居然是華國一個高三的小女孩寫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空包彈,絕對是空包彈!一個高三學生能懂什么?居然就證明出來了“周氏猜測”?

        可《數學年刊》也不是普通的小雜志,而是SCI學術期刊,也不至于為了增大自己的知名度做出這么吃虧不得好的事啊。

        如此一來,就連不關注梅森素數和“周氏猜測”的人,也出于好奇心,不由得訂購了下個月的期刊,想看一下所謂華國高三生寫出來的證明論文到底如何。

        *

        明夏倒是不知道自己在數學界已經引起了如此多人的好奇心,其中不乏許多著名數學家,依舊安安靜靜地在學自己的量子力學。

        其間,她收到回復,順利拿到了《數學年刊》“Cpleted-accept”的回復,即接受稿件,不需要修改,等刊登即可,便告訴給了顧教授。

        顧教授很淡定,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證明了“周氏猜測”的論文還過不去SCI,有這個可能嗎?那這個學術期刊大概早就八百年出不了刊了,因為沒有投稿能達到那么高的要求。

        然后就是之前在首京大學,進行國家集訓隊第二階段培訓,和顧教授一起開講座的那個蔣教授正好是《數學年刊》的學術編輯,覺得很欣賞她,便和她互相加了微信,倒是一個非常和善的性格。

        當然,最讓明夏覺得開心的,是蔣教授的妻子是物理學博士,目前在國內的一家五百強企業的研究所工作,在明夏學習量子力學方面,給了一些建議。

        五月重傷旬,明夏收到了“成邱宇數學獎”的總決賽答辯通知。

        因為成邱宇教授是華國人,雖然比賽接受全世界各國選手的參與,但總決賽的地點一直都是華國,也一直選在數學專業非常好的大學。

        去年選在了首京大學,今年便選了金陵航空航天大學。

        總決賽以英文答辯的形式舉行,由國際評審委員會主持。國際評委來自世界各國,有權對參賽的所有論文進行審閱,也有權在經過一致討論后,讓懷疑是被黑幕了,在前面幾輪落選的沒有學術不端的團隊直接參加全國總決賽,重新進入獎項的評選。

        和之前第三輪評審一樣,依舊是明夏負責上臺答辯。

        能拿“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的全國總冠軍,明夏的英語水平自然不錯。

        三十分鐘的答辯,前二十分鐘,她總結了自己上次答辯的經驗,一帶而過眾所周知的基礎知識,著重強調了自己最有創新的地方,便是發現了“廣義(ω′)性質”相關研究的一個空白方面,聽得臺下在看過論文后,早就對她有所期待的國際評委們紛紛點頭。

        在最后十分鐘的問答環節,她的回答,更是給了評委們非常好的交流體驗。

        答辯結束,明夏便下臺,安靜聽其他團隊的答辯。

        見明夏的答辯表現非常好,剩下幾個還沒有上臺的團隊便在商量,要不要取長補短地學習一下。

        就坐在明夏他們旁邊的那個團隊,有一個人方言很嚴重。王飛默默聽了一會兒,就忍不住小聲問旁邊的吳琪琪:“哎,他在說什么胡蘿卜記憶?這是什么理論?”

        吳琪琪:“他說的是忽略不計。”

        王飛:“……原來如此。”

        總決賽分兩天,第一天答辯,第二天給出評比的結果并舉辦頒獎典禮,明夏他們便在金陵住了一個晚上。

        金陵是六朝古都,旅游勝地很多,夜市也很熱鬧,麻辣小龍蝦是美味一絕。

        吳琪琪和王飛兩個人心動了,想出去玩,明夏本來不想去,實在拗不過他們,只好跟著一起去了,想著正好去吃麻辣小龍蝦,嘗嘗味道,卻沒想,偶遇了國際評委中的那個來自英國的女評委,身邊還有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男人,看親密程度,應該是愛人。

        三人禮貌地去打了招呼,女評委也很熱情地招呼他們坐下來一起吃,和明夏說了句:“好久不見,恭喜你進入‘成邱宇數學獎’總決賽。”

        明夏笑了一下:“謝謝,真的沒想到您是評委,真的太巧了。”

        女評委名叫Amanda,正是去年,明夏和明母去步行街買衣服時,在奶茶店的門口,無意幫助了的那對外國情侶中的一人。

        不過,現在看來,她應該是換對象了,明夏記得去年不是這個男人。

        “合不來,和平分手。”Amanda大方地告訴明夏。

        吳琪琪也記得,那天是她第一次發現明姐的英語水平那么高,印象比較深,只是真沒想到世界這么小,Amanda居然就是他們參加“成邱宇數學獎”的評委。

        幾人聊了一會兒,吃了四盆小龍蝦,見時間差不多了,便各自回了宿舍。

        臨走前,Amanda似乎是突然想起來什么,轉頭問明夏:“對了,你是不是華國今年準備參加IMO的國家隊一員,還投稿了《數學年刊》?”

        明夏點頭。

        Amanda的表情頓時若有所思,笑了笑:“加油,我有點期待下個月了。”

        “下個月?”王飛和吳琪琪茫然地問明夏,“下個月有什么事?”

        明夏:……

        她好像忘了告訴他們,她投稿了《數學年刊》的事。

        而在得知明夏背著他們,竟然默默投稿了SCI,還是證明的“周氏猜測”的論文,甚至已經收到“Cpleted-accept”的回復,看官網的預告,似乎是下個月就刊登出來了,王飛他們頓時震驚了。

        臥槽,明姐,你的時間到底是一分掰成幾分用的?

        而群里的其他人,得知這件事,也是忍不住“臥槽臥槽臥槽”地刷屏了。

        褚子儀:當我以為,和明姐一起進入國家隊就很棒,明姐卻默默投稿了SCI,還證明了世紀難題[卑微.jpg]

        王飛:當我以為,和明姐一起進入“成邱宇數學獎”的總決賽就很棒,明姐卻默默投稿了SCI,還證明了世紀難題[卑微.jpg]

        溫雅柔:當我以為,和明姐一起“希望之光”英語風采大賽的總決賽就很棒,明姐卻默默投稿了SCI,還證明了世紀難題[卑微.jpg]

        溫雅柔:可是我早就知道明姐把周氏猜測證明了[嘻嘻嘻.jpg]

        曹璐璐:你居然被明姐獨寵了???[套麻袋.jpg]

        *

        第二天,“成邱宇數學獎”的評比結果出來了。

        明夏所在的團隊因為發現了空白的研究領域,脫穎而出,毫無疑問地拿到了第一名,全球唯一的金獎,第二名是她之前注意到了的那個名叫王耀的男生所在的團隊。

        “你的答辯真的很棒,論文本身更精彩。”頒獎典禮結束之后,王耀特意過來,和明夏說了話。

        吳琪琪和王飛都記得他,印象還不錯,便幫忙介紹了一下。

        明夏也很欣賞他的那篇論文:“我覺得你寫得也很好,研究內容很有新意。”

        王耀伸手,抵了下鼻梁上的眼鏡,面無表情:“那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嗎?”

        咦?這動作有點眼熟……

        明夏突然想到了曹璐璐,不由得稍稍仔細觀察了他一下,發覺果然耳根紅了,心中不由得暗笑,覺得有點可愛。

        “當然可以。”她說。

        *

        因為之前的英語風采大賽,明夏一直上熱搜,這次又拿了“成邱宇數學獎”的金獎,更是被關注這方面的媒體們爭相采訪。

        比較逗的是,是竟然還有娛樂公司的星探來挖她,說她長得很漂亮,之前的熱搜也有了粉絲基礎,正能量形象非常好,希望簽約出道。

        對此,明夏只是一臉的:你在開什么玩笑?

        她只愛歷史,努力研究數學、物理之類,也只是為了心愛的國家,但娛樂圈……和她有什么關系?

        耗時耗力,雜七雜八,肯定沒辦法讓她安心學習,也沒辦法安心做研究,就算能趁機宣傳歷史,反而失去了本心,她才不愿意。

        但這些媒體和星探,實在是粘人得很。

        后來,明夏覺得煩了,感覺被打擾到了,想著反正學校也同意,便干脆就一直待在家里,自己看書、學習,反倒覺得很安心。

        媒體們找了她幾天,發覺她確實不是擺學霸譜子,而是真的不喜歡這些,驚訝之余,倒是對她好感更高了,也都回去了各自的公司,不給她添麻煩。

        畢竟,這是學術方面的采訪,也不是明星八卦的狗仔,死纏著什么的真沒必要,太難看了。

        *

        五月下旬,全國軟件考試開始了。

        之前,明夏報名的時候,給自己的要求定低了,沒想過會學到一口氣把“團子”搞出來的水平,只想著要比計算機二級的含金量高,便報名的是初級軟考。

        但事實上,以她現在的水平,別說初級了,高級軟考也不在話下,但已經沒法改了,便只得乖乖去考。

        http://www.xqianqian.com/37/37421/6705993.html


  (https://www.dzxsw.cc/book/164303/2378586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营口市| 肃南| 旬阳县| 大英县| 互助| 莆田市| 绩溪县| 桓仁| 洞口县| 济南市| 白沙| 成都市| 华容县| 盘山县| 阿拉善右旗| 唐海县| 旌德县| 乐安县| 广丰县| 云和县| 廉江市| 华坪县| 布尔津县| 深州市| 宿迁市| 卢湾区| 泰顺县| 嘉定区| 绥化市| 江源县| 永泰县| 林芝县| 酒泉市| 桓台县| 河津市| 顺平县| 舟曲县| 沂水县| 常熟市|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