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同時要寫三篇畢業論文,??還要準備答辯,??再加上,??前段時間,??明夏一直忙著做研究和準備在首京人民大會堂的發布會,??忙得團團轉,先前,??明夏在選擇物理專業的題目時,想要盡快搞定,便覺得可以從自己更了解的量子通信領域,甚至是直接針對已經由自己研發出來的新型qkd產品和微處理器進行分析和討論。
但后來,??她改了主意,??想要跨領域去研究核物理,便決定寫核物理相關的一篇論文,??也是希望可以作為自己在核物理界禮貌上門的一塊敲門磚,??可以讓相關團隊注意到她,尤其是華國科學院那邊,當然,如果能邀請合作就更好了。
本科畢業的答辯,??干貨量其實通常不高,??有的時候,就算是研究生寫論文,也會被導師吐槽整天把通俗易懂的常識翻來覆去地寫,??這是華國現在國民高學歷也是學術界灌水常見情況的一個縮影。而明夏雖然沒專業深入學習過核物理,卻在這篇論文中,??針對核物理放射源輻射問題,在結合可編程器件、高速數字化器件以及asic技術研制出核脈沖信號源的基礎上,提出極具創新的虛擬仿真技術在核物理研究方面的改進,讓不只是負責給她審核答辯的老師和潘院士都眼前一亮。
現在應用于核物理實驗虛擬仿真技術,其實在數據的精準度方面還是存在些許誤差的,所以,要求數據精準度的科研人員就還是必須一次次頂著放射源的輻射去做實驗。而要是能更進一步地改進相關虛擬仿真技術,提高數據精準度,達到和直接實驗一樣的模擬效果,這就會極大減少相關科研人員對放射源的直接接觸,絕對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大變革和進步。
的確,明夏提出的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建議,具體的實驗能否成功還未知,但也足夠引起核物理研究者甚至是國家的重視。畢竟,在華國的以前和現在,和張老一樣,一心給祖國做貢獻,隱姓埋名研究核物理,卻也葬命于核輻射的前線科研者實在是太多了,這早已成了華國卡在心頭多年的大事,必須認真對待。這也是明夏選擇首先對這個方面提出改進建議的原因。
她真的不想看到第二個和張老一樣,受病痛折磨,躺在床上,戴著氧氣罩都覺呼吸困難的為祖國奉獻的科學家。
“明夏,我看你的這篇論文還沒有發表,有打算投稿的目標期刊嗎”聽完明夏的答辯,負責審核的老師們甚至忘了自己身后坐著的就是著名的“量子之父”,忘了緊張,眼睛灼灼地看著她,滿面期待地問道。
明夏的畢業答辯,在他們看來,根本就不是答辯,而是觀點的陳述和教授,甚至可以說是創新的提出。先前,那些數學家都來聽她畢業答辯的事別以為他們不知道,耳朵都支棱著,之前上廁所的時候還特意去數學專業和歷史專業那邊“路過”了一下,心下無限歡喜她能選擇把精力專注于物理,就算只是暫時的決定,那也是他們物理專業的相對勝利。
老師們心下清楚,明夏這一篇論文的發表,絕對會在物理界引起熱議,也會給他們學校帶來新的關注,甚至也可能是物理專業的新榮譽。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招生季了,學校覬覦首京大學“國內理科第一院校”的名頭已經很久了,特別想進一步發展自己的理科專業,物理專業也是其中之一,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作為宣傳點的存在,明夏這篇論文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她這篇論文的指導老師可是寫的張地凡院士,一個經歷過抗戰時期的炮火轟鳴,現今,在國內外物理界都有絕對話語權的真正國寶級的專家,就更讓他們眼饞了。早在答辯之前,這些老師就被校領導千叮嚀萬囑咐了好幾次,一定要好好和明夏討論一下這件事。
聞言,明夏搖了搖頭“不投稿,張老已經幫我把論文交給了國科院那邊,說是等待審核通過,就可以由國家出資,試驗性投入研究。”
國科院國家出資投入研究
這兩個名頭一砸下來,老師們當即懵了。
他們知道,以明夏這篇論文的創新性和意義,絕對會引起物理界的動蕩,但怎么也沒想到,這個動蕩居然跨過他們的普通人一層,直接上升到了國家在關注的級別,當即,心下酸澀,甚至忍不住的有些難受了起來。
她才二十歲啊,就已經到了這個他們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這就好像普通人和馬云,就算再多次的知道甚至是清楚自己和對方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也忍不住羨慕和難受對方可以擁有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卻也最向往的東西。
近段時間,因為華國和米國膠著的關系以及量子通信領域的大跨越,本就行程安排得很緊的潘院士便愈發的忙碌,自然不會特意來一趟京華大學只是為了聽明夏的畢業答辯,而是有別的覺得當面說或許更好的重要事情。因此,在明夏結束最后一場物理專業的畢業答辯后,他溫和地拒絕了負責給明夏審核答辯的幾個老師想要交流的請求,在保鏢的陪同之下,兩人一起,走出了教學樓。
現下,正是楊絮狂飄的季節,漫天白色絨毛,乍一看,好似渺渺仙境,實則撩得人皮膚發癢難受,還有一些人穿的是容易粘毛的衣服,就更頭疼回宿舍后的衣服后續處理問題了,對它厭煩得很。
明夏和潘院士戴著防塵口罩,示意保鏢保持距離地跟著,走到了學校現在沒人待著的小草坡,低聲交談。
“你是真的打算接下來去研究核物理了”潘院士問道,看了眼路旁團簇的月季,濃烈張揚,充滿活力的模樣讓人一見便覺心情愉悅。
明夏點頭,態度堅定地“嗯”了聲。
潘院士不由得嘆了口氣“我覺得,你在量子物理方面很有天賦,可以考慮專心這個領域,而不是跨領域研究。畢竟,雖然核物理和量子物理都是物理,兩者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人的精力有限,你很可能搞不出任何成果。”
“在我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后跨領域量子物理,也有很多人是這樣說的,覺得這是我不自量力的表現,貪多嚼不爛,做不好研究。”明夏沒有語氣激烈地反駁,只是在陳述事實,“但現在,無論是新型qkd產品,還是微處理器都證明了,我可以。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我覺得,在沒有去做之前,沒有任何人可以否定一個人的可能性。正如在我看來,英文單詞iossibe也不是不可能,而是i\'??ossibe。”
聽到明夏說的,潘院士不由得想起來,自己之前上網看到的,明夏在第一次決定跨領域研究物理時,網絡上那些鍵盤俠的臟話連篇和人身攻擊,也是深有感慨。
“也是,你一直都優秀得不在常理范圍內,自然也不能拿常規的眼光去看,還是做你自己吧。”潘院士理解地笑了下,沒有再勸,將防塵口罩往上拉了拉,轉而說起馮華義,也就是國防部長昨天和他提的那件事。
“部隊那邊微處理器的更換已經結束,我去看過了,都適配,沒有問題。不過,關于你研究出來的那個微處理器,軍方的研究員想要把它應用到一個禁止使用國外電子元件的軍事領域,但好像只是拆解出其中一部分。具體的我也不清楚,那個部分是你負責的,我告訴了他,他就提出想要和你簽協議,讓你加入研究,協助他們,讓我來問一下你的意愿。”
禁止使用國外電子元件的軍事領域
明夏在腦海里過了一下,但她不了解華國的軍事,沒想到會是什么方面,但還是點頭“能幫上忙的話,當然愿意。”
“對了。”潘院士想起來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便把手機拿出來,打開備忘錄,看了一眼,再看向明夏,眼神就有些擔心,“馮部長說,這個研究有核輻射,而且輻射程度不確定。”
在不了解的人聽起來,“核輻射”好像很可怕,給人一種只要接觸就完蛋的感覺。但實際上,這通常被稱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物質之中,是正常現象。少量的輻射不會危及人類的健康,過量才會對人體會產生傷害,甚至致病、致癌、致死。一個人受輻射的時間越長,受到的輻射劑量就越大,危害也越大,這是一個正比的關系。
既然馮部長說,輻射程度不確定,其實就是明示了,這個研究高風險、不安全。
但是
“沒關系,我能接受。”明夏完全沒有猶豫,依舊是這個回答。
只要國家需要,她隨時都可以,這是明夏永遠不會改變的最高原則,比對歷史的熱愛更高一級。因為,她之所以熱愛歷史,就是愛自己存在過的證明,也是發自內心對自己身為華國人的驕傲。
見潘院士眼神心疼,明夏便寬慰他“放心,我今天的答辯不是還和虛擬仿真技術應用有關嗎張老已經幫我交上去審核了,項目肯定能批下來的。”
潘院士想了想,軍方的這個項目似乎也在準備之中,估計要到下半年才會啟動,但明夏對虛實重構的核物理實驗想法已經比較成熟了,這才稍稍寬心。
http://www.xqianqian.com/37/37421/7000013.html
(https://www.dzxsw.cc/book/164303/237858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