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 第149章 千萬貫

第149章 千萬貫


王雱實在是無法理解明遠的想法。

        這個時代的“路”,從來是不會對路人收費的。

        當然,那等“此路是我開,似樹是我栽”的剪徑大盜不能算在內,他們收的“買路錢”和明遠所說的“收費”也并不是一回事。

        這個時代的道路,或由官府征調民伕修建,或由本地士紳出面,出錢出力,喚取本地兒郎,為本鄉本鎮鋪路修橋。修筑完成之后多半在路橋便立上一塊“功德碑”,以吹噓一下自己為本鄉所做的貢獻。

        換句話說,如果是由私人出資,修建而成的道路,都是富人“仁德”的體現,而不是為了獲取“回報”。

        如今明遠說要修建一條超越本鄉本鎮范圍之外的高等級公路,同時要求王雱代為向王安石建議,將他收取“回報”的行為合法化。

        這王雱一時間實在是不能理解也無法接受。

        但他認識明遠已經有一陣子,猜想這個年輕人想必能說出些道理,于是直接問出心中疑慮:“既然遠之認為,山陽與汴京之間需要一條這樣專事運輸貨物的道路,為何不向官府建議,由官府主持修建呢?”

        明遠一笑:“如今朝廷的歲入本就不足,另有無數與民生國計相關的大事都在指著國庫支出。區區一條公路,若是建議官府,元澤兄以為,在三五年之內,這路能修出來嗎?”

        王雱沉默了:朝廷入不敷出的事實,連明遠這樣的“局外人”都看出來了。

        “所以小弟以為,若是民間有意愿,也有能力修筑這樣的工程,朝廷應當予以鼓勵。”

        “再者,這也符合家師橫渠先生對‘生產力’發展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

        明遠臉都不紅地大聲回答。

        至于張載的最新研究成果么——張載托呂大忠從關西帶來的文章,第一次提出這樣的理論:組織生產的層級越少,生產便越有效率,生產力就越高。

        而明遠在此基礎上直接進行了進一步闡釋:相對于官府的征發民伕、組織與運輸材料,民間來做這些事更有效率。

        而官府更應把有限的人力花在檢查與監督,防止出現“豆腐渣工程”或者重復建設上。

        但如果民間付出了努力,卻不能得到回報,就會缺乏動力——這些對所有人都有益的工程就無法推進。再者,筑路的成本也需要彌補,否則主持筑路的人蒙受虧損,無力持續,可能會出現“爛尾路”、“斷頭路”之類的工程出現。

        用民間的資源,回報民間的付出,以支持“生產效率更高”的民間工程。

        明遠將他這一套有“理論”支持的說辭說完,平靜地望著王雱,心中在暗暗猜測王雱能不能點頭,幫助他把這個極其重要的建議轉達給王安石。

        他非常清楚,如果現在相位上坐著的是司馬光,自己提出的建議不僅沒法兒得到通過,自己估計還會被這位司馬十二丈一通大罵。

        因為他提出的這個觀點,實在是有悖于傳統道德觀念,是一種“為富不仁”的體現。

        但若不能如此,破除就有觀念,逐漸建立“私有產權”的意識,明遠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什么其它更好的切入點。

        但事實上,北宋社會對于儒家經典的詮釋,造成了整個社會中每個人的自我抑制和對人謙恕,這確實是美德,但也妨害了人們對于合理權益的爭取,可能令社會發展停滯不前,更加可能讓那些表面謙恭禮讓,背地里卻見錢眼開的人鉆了空子。

        所以明遠要做的,并不只是希望官府能出面鼓勵私人筑路,令筑路能得到回報。

        更重要的意義是,“合理利益”這件事,應該能被光明正大地說出來。

        現在明遠在賭的就是,王雱能夠出于對于他的了解和信任,把這個建議轉達給王安石。而王安石能夠借助其超脫于時代的眼光,看清他這個提議的本意,能夠讓這項建議偷偷摸摸地混在一眾新法中予以出臺,在盡可能少受攻訐的情況下收到回報,并慢慢地改變社會觀念。

        王雱坐在明遠對面,皺著眉頭冥思苦想,看樣子應該是把二十多年所學的經義都在腦海里溫習了一遍,實在是沒覺得明遠這項建議符合儒家大義——但要說它哪里不對,又偏偏說不出來。

        最終王雱冒出一句:“行走在這道路上就要收費……實在是難以接受啊!”

        豈料明遠沖他燦爛一笑:“但朝廷征收路稅卻是可以接受的?”

        如今商路貨物運輸,每過一個州縣就要繳納貨物價值2的路稅。這在明遠看來,等同于朝廷負責修繕道路,并維護道路附近的治安。因此路過的商旅提交一定數量的稅金作為回報。

        這樣一說,王雱的臉就紅了。

        只許朝廷征收路稅,卻不許民間為耗費巨資,辛苦營建的道路受“使用費”,這樣聽起來,著實有些“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意味。

        “遠之,你的意思我已完全明了。我會代為向大人轉達……”

        王雱看向明遠的眼神,卻像是在說:請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過了兩三日,王安石那邊的討論結果出爐。王雱不無遺憾地來找明遠。

        “遠之,大人那里,因你的建議,出現了兩派意見,誰也無法說服誰……”

        明遠的眼光一溜,王雱趕緊坐正了身體,用眼神表示:我絕對是站在你這邊的。

        “……大人因此有了一項折中的提議。允許私人筑路,也允許按照遠之說的,收取道路‘使用費’,但前提是遠之要能將沿路所有的土地買下。”

        也就是說,明遠修筑的整條道路完全是在自家土地上,那么只要他按時交稅,他在自己的土地上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明遠一時怔住,隨后差點想要捧腹大笑。

        這個結果,對他來說,真是太合適……太合適不過了。

        只要用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對他來說就不是問題。

        而且是幫了他的大忙,能夠讓他在修筑道路的同時,好好花上一大筆錢。

        王安石說到做到,不久,新黨果然推出了一項新法:“收費公路法”。

        這項新法混在其它新法中一起被推出,但也與其他新法一樣,沒能逃脫被攻訐的命運。

        朝堂上群情洶洶,舊黨與御史們紛紛將矛頭指向這一項“有違孔孟之道”的新法。

        ——修路,修路怎么能收費呢?

        王安石號稱“拗相公”,這回在朝堂上自然延續了他“拗相公”的本色,將來自四面八方的攻訐一一擋回去。“以山陽鎮到汴京的‘高等級收費公路’為例,修筑一條高等級公路,計算上購買土地、材料與人工,總耗費在六十萬貫左右。”

        “這條公路修成,每年從此,可以將超過五倍的貨物從汴河渡口運入汴京。這意味這京城所收的駐稅能夠增長五倍。此法若能推廣,天下貨物流通也能因此快上許多。”

        “使用道路所支付的錢鈔,不過在每輛車十文上下。而這些錢鈔,集腋成裘,正好是維護道路平整與暢通之必須,并非為了為難百姓或是牟利。”

        “若是各位不同意此法,試問,有哪位愿意自掏腰包,出六十萬貫,為朝廷修一條運送貨物的高等級公路?”

        朝堂上不少人向前踏上一步,準備繼續分辯。

        王安石又補充一句:“六十萬貫或許太多,剛才出言反對的十位詞臣,各位每人出六萬貫,各位是否愿意?”

        這下馬上沒有人說話了。

        剛才王安石說“六十萬貫”的時候大家還不害怕,現在說“六萬貫”大家全縮了回去。

        這是因為,“六十萬貫”對于普通官員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但“六萬貫”……他們家里真的有啊!

        倒是坐在上首,一直傾聽爭論而一言不發的官家趙頊,此刻開口提了一個問題:“王卿家剛剛所說的‘高等級公路’,究竟是什么。”

        王安石沖官家一躬身,道:“如今京師附近,山陽鎮內與鄰近幾處作坊之間,已經修造了一段這樣的公路,只不過道路還不長,僅限于山陽鎮之內。”

        他將前日里王雱前去山陽的觀感當著趙頊與群臣描述了一番,又道:“王雱見此道路中,車駕馬匹始終保持高速通行,并不與鄉野之民混用。他先是認為此事不妥,繼而又發現,不欲令步行的百姓進入道路乃是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不令發生事故。”

        舊黨與詞臣那里,一句“假惺惺”眼看就要出口了。

        “如今那條道路上,已經專設了‘便民馬車’,專門邀請在山陽鎮各處之間有往來需要的百姓乘坐。所費亦極其便宜,付不起車資的,能為那‘便民馬車’的驛馬帶上一把草料就足夠了。”

        這話一出口,反對者的話立即又全被堵了回去。

        這一條其實也正是王雱與明遠反復商議的結果。

        那天明遠受路過的那一對老年夫婦啟發,意識到普通百姓也有使用這條公路的需求,就決定專門設立“便民馬車”,在這條“高速公路”幾個固定地點之間往來。

        這種“便民馬車”所費不巨,兩名乘客只需提供一個銅板就行。如果沒錢,就給拉車的驛馬送一把草料,也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便民馬車”以外,明遠還安排了從山陽炭廠到山陽鎮的“職工班車”。

        山陽炭廠的工匠們絕大多數在山陽鎮上賃房子住,每天都有不少人需要步行小半個時辰到山陽炭廠“上班”。

        明遠便專門命馬車去接送,算是“員工福利”的一部分。

        山陽冶煉廠那邊看了也覺得眼饞。在種建中之后,接管山陽冶煉廠的是賀鑄,賀鑄就給曾孝寬打了報告。因為所費不巨,所以曾孝寬那邊很快就點了頭。

        于是,山陽鎮上住著的工匠,就都有班車坐了。

        王安石在朝堂上轉述的這些,滿朝文武大多不敢相信。

        “陛下若是對山陽鎮如今的交通設施有興趣,不妨請皇城司前往察看,想必要比臣之轉述更加清晰。”

        王安石口中的“皇城司”執掌宮禁,號稱是皇帝耳目。皇帝身邊的大貂珰石得一如今正任著皇城司提舉之職。

        王安石這么說,就是明擺著句句事實,根本不怕查了。

        趙頊想了想,點點頭,道:“如確如王卿所議,這‘公路收費法’,便理應頒行天下……”

        一群諫臣馬上上前一步,齊聲開口:“陛下……”

        趙頊話鋒一轉,道:“然而新法頒布,莫不有試行。不如先按王卿所說,允許民間先將山陽到汴京的這條道路先建起來,并準予收費。以觀后效。若是效果確實如王卿所言,那么便將此‘公路收費法’頒行天下。”

        王安石立即躬身應是,向后退了一步,同時輕輕地吁了一口氣。

        在他身后,朝堂上有一名諫官,此刻不滿意了。


  (https://www.dzxsw.cc/book/15611431/2987583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井陉县| 鲁山县| 顺昌县| 本溪| 孙吴县| 新民市| 江西省| 金沙县| 阿尔山市| 庄浪县| 满城县| 河间市| 交城县| 鄂托克前旗| 恭城| 武邑县| 昌平区| 且末县| 黄梅县| 琼海市| 兖州市| 仙桃市| 长宁区| 高阳县| 梓潼县| 浏阳市| 兴安盟| 贡嘎县| 甘孜县| 古田县| 临洮县| 武陟县| 扎兰屯市| 岳西县| 乳源| 鄄城县| 兴和县| 宜阳县| 阿图什市|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