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 第201章 千萬貫

第201章 千萬貫


這日正是蘇軾在望湖樓上設(shè)宴,  宴請親朋好友。

        這望湖樓如今在二樓新安了據(jù)說是在汴京城中風靡的玻璃窗,透過這完全透明的象眼玻璃窗格,剛好能夠看見遠處西湖斷橋上的殘雪還未融盡,  而白公堤上已早有綠意蔓延,  早春氣象已現(xiàn)。

        可是此時此刻,  望湖樓上,任誰都沒有把心思放在新安的玻璃窗和窗外的美景上。

        人人都聚精會神,  望著蔡京從那枚精美漆盒中取出的物品。

        “這是……小自鳴鐘?”

        蔡京自己也有些不太確定,  聲調(diào)上揚,  向明遠詢問。

        他手中,的確像是一個小號的“自鳴鐘”,  只是體型極小極薄,  可以由一只手握住。

        這“小號”自鳴鐘的鐘面,  泛著一層瑩潤色澤,看似只是乳白色,  在日光照耀下卻流光溢彩,  反射出五色光輝。

        在座頗有懂行的人,知道這多半是取了珍珠貝母殼中那一層珍珠質(zhì)打磨,  才制出了這樣平滑光亮,  神采內(nèi)蘊的鐘面。

        小小一幅鐘面四周,劃著與自鳴鐘完全一樣的刻度,  但這外面細細鐫了兩圈漢字,  卻是與每天十二時辰的對應(yīng)。

        鐘面正中,  是不斷運動的指針。

        從指針的色澤來看,  應(yīng)當是金質(zhì)或者是鍍金的。除了在座眾人已經(jīng)相當熟悉的時針與分針之外,  另有一枚極細的銀針,  在鐘面上不停轉(zhuǎn)動。

        以往人們使用自鳴鐘,  要看上好久才回發(fā)覺分針是在運動的,時針則看起來根本不動,要過好久才能令人察覺辰光的流逝。

        此刻那枚細細的銀針,卻肉眼可見地不斷轉(zhuǎn)動,像是在提醒使用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這金銀指針之外,“小號”自鳴鐘外還嵌著一層完全透明的,不知是水晶還是玻璃,將指針們都罩住,免得人為影響指針的運轉(zhuǎn)。在此之外,還有一層精致的銅殼,此刻已被蔡京撥開,令銅殼內(nèi)的內(nèi)容顯露無疑。

        蔡京定睛看了良久,突然向四周做了一個手勢,似乎是請眾人小些聲而說話。

        而這望湖樓上的賓客們由于太過好奇,一時間集體噤聲,眼睜睜地看著蔡京將那枚“小號”自鳴鐘送至耳邊,聆聽了良久。

        終于,蔡京抬起頭來,笑道“我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竟能聽見‘時光流逝’的聲音。”

        他這么一說,蘇軾等人全都好奇得不行,心癢癢地想要借蔡京手中的物事來聽聽。蔡京卻似乎全無此打算,只是慢條斯理地將東西放回匣子中,抬眼望向明遠。

        明遠恰于此刻開口。

        “這是我家作坊最新推出的‘懷表’。”

        “懷表?”

        人們異口同聲地重復(fù)這個名字。

        馬上也都覺得很合理——可以揣在懷里的,用以指示時間的……表?

        “嗯,對!”

        明遠點點頭。

        “我找了工匠研究了‘自鳴鐘’的全部結(jié)構(gòu),讓他們自己嘗試,看怎么才能夠?qū)⑦@東西做得體型極小,可以隨身攜帶。結(jié)果真做出來了。”

        “它需要每六個時辰上一次發(fā)條,”明遠輕聲指點蔡京將那懷表翻過來,看見上“發(fā)條”的結(jié)構(gòu),“就可以保證計時準確。”

        “當然了,最好每天也能將它與大自鳴鐘的報時核對一下,就更萬無一失了。”

        “這樣一來,每天就算是我們出門在外,也可以用這件東西來確定時辰。”

        明遠笑著解釋完,眾人看向蔡京的眼神又有不同。

        這么有用的東西,剛剛制出,明遠就把東西先送給了蔡京。

        蘇軾當然明白——明遠這是為了還蔡京上次仗義幫忙,懲治“騙保”船東的人情。

        但他還是以羨慕的眼光看著蔡京手中的懷表,隨口相詢“遠之,這新制的懷表,只有這一枚嗎?”

        “當然不是!”明遠笑著回答。

        蘇軾頓時大喜。而蔡京則轉(zhuǎn)頭看向明遠,仿佛頭上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明遠笑笑“剛才是為了吊一吊眾位的胃口。但其實……各位友人也都有份。”

        明遠沖候在望湖樓二樓階梯旁的長隨揮了揮手,那名長隨立即轉(zhuǎn)身下樓,卻捧了七八個匣子上來。

        明遠親自接了,將每個匣子送至與座的各人手中了,一邊送一邊道“各位都有,各位都有——”

        眾人接入手中,紛紛打卡匣子查看,取出放在里面的懷表;又都按照明遠所示范的,將時針與望湖樓里的座鐘校對一次,然后上緊發(fā)條,便令表面上銀色指針開始勻速轉(zhuǎn)動,并且發(fā)出輕微而細密的“噠噠”聲。

        “只不過各位手中懷表的花色各有不同。都是小弟揣摩各位的愛好專門定制的。”

        明遠便隨口介紹起贈給各人的懷表——給蔡京的自然是“金玉其外”,什么材料貴就用什么;給蘇軾的則是渾然天成,用到的裝飾越少越好;贈給沈括的那枚,表殼上沒有與十二時辰對照的小字,畢竟沈括早已熟悉了24小時計時法……

        一時間席上眾人的注意力還都在懷表上,忽聽“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鈴聲響起。眾人左顧右盼,才發(fā)現(xiàn)那聲音是從種師中手中那枚懷表處傳來的。

        明遠微笑著解釋“需要上學的學子們最好能配備一枚有‘鬧鈴’功能的懷表。到早上要起床的時候鈴聲自響,能將人喚起,這樣就再也不用擔心上學會遲到了。”

        滿座中還需要上學的,就只有種師中和宗澤這兩位。

        兩個小朋友手中托著明遠贈送的這一份禮物,相互看看,宗澤臉一紅,而種師中的笑容變得有些尷尬。

        明遠則抱著雙臂看著他們兩位發(fā)笑難道我會不知道你們有時會錯過府學的課程,而“睡過頭”就只是借口嗎?

        “遠之,蘇子容那里……”

        蘇軾出聲提醒明遠。

        蘇子容就是蘇頌。如果沒有蘇頌干脆地貢獻出了他設(shè)計的擒縱結(jié)構(gòu),也就不會有今天眾人所用的鐘表。

        “子瞻公,放心吧!給子容公的那一份,早已隨著‘郵遞’送往婺州去了。”

        明遠當然不會忘記這一點。

        “對了,還有一些人,最是會對你這些東西感興趣。”

        蘇軾想起另一群人,頓時面露狡獪的笑容。

        明遠略想了想,也狡猾地笑了出來

        “高麗人!”

        “對!”

        蘇軾拊掌大笑。

        明遠也很努力地控制自己,避免笑得過分夸張——

        高麗人還真是喜歡從他手里買東西,尤其是這種華麗而奇巧的物品,幾乎毫不還價。

        上一次高麗人想要購買自鳴鐘,明遠特地留了一個心眼,將自鳴鐘的鐘芯制成一體化的鐘芯,并且還在鐘芯上鐫刻下“大宋熙寧四年杭州制造”的字樣,免得將來這些東西成了古董之后,高麗后人說這些都是他們自己先造出來的。

        但是隨船前往高麗的海商回來之后告訴明遠,說高麗貴族對自鳴鐘極其追捧,但凡有身份地位的,莫不以擁有一架“自鳴鐘”為榮。

        但根本沒有人關(guān)心鐘芯的原理,他們只為擁有一臺從“中華上國”舶來的自鳴鐘驕傲。

        那第一批自鳴鐘運往高麗,上岸的那一剎那身價就比明遠賣出去的價格翻了十倍。

        而明遠賣出這一批自鳴鐘的價格,也超出生產(chǎn)成本十多倍。

        以此類推,等到這些“懷表”能夠量產(chǎn)了,送到高麗去,估計也一樣會賺翻——

        只可惜,高麗國里,能夠享用機械帶來的便利,又能借此奢華裝飾彰顯身份地位的,全都是不事生產(chǎn)的貴族。平民百姓卻只能日復(fù)一日地重復(fù)勞動,從來得不到與付出相對等的回報……

        明遠正想著,蘇軾那里已經(jīng)又換了話題。

        “遠之,你的自鳴鐘作坊,如今又添了這懷表的生意,不會是又新雇了人手吧?”

        明遠回過神,點點頭,笑著道“年前人手就已經(jīng)翻了一番,不過最近是年節(jié),我讓他們都放了假,十八收燈之后工匠們才會回來。”

        明遠在杭州城中為他的作坊招工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杭州很適合建鐘表作坊。因為這里向來是珠寶首飾的重要產(chǎn)地,能工巧匠很多,甚至還有不少女性。

        高級鐘表與珠寶行業(yè)向來是相輔相成的,這便立時讓明遠的杭州作坊有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但這令本地珠寶首飾行業(yè)多少生出一些怨言——明遠把他們用熟的工匠都“拐跑”了,本地的小珠寶作坊便雇不到合適的人手。

        杭州首飾行的行老甚至還找了明遠一次,想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結(jié)果被明遠反過來說服年后會和明遠共同建立一座包吃住的“珠寶匠人學校”,專門教導(dǎo)和訓練年輕工匠,教會他們一些辨識與處理原材料的基本常識,當然還有基本技能。

        這所學校以半年為期,半年結(jié)業(yè)一次,培養(yǎng)出來的年輕工匠立即可以進入各家作坊。

        以往珠寶首飾行業(yè)的技藝都是以師徒口口相授來傳承的,首飾行行老那里見過這種陣仗,半年就能教出一批徒弟的?

        但明遠的建議極大程度地解決了首飾行的用工荒。首飾行行老不知被怎么忽悠的,竟昏頭昏腦的就同意了明遠的建議。

        此刻聽明遠這樣一解說,蘇軾拈著胡子笑道“聽聞原本兩浙土地兼并風氣日盛。而遠之此舉,卻似是將原本耕作的農(nóng)人都吸引到城市中的作坊里來做工……會不會有哪一天,那些買了田的大戶會后悔喲!”

        明遠頓時笑著回“那當然會!”

        “當然會?”

        蘇軾又險些拈斷了一根胡子——大宋說實在的還是以農(nóng)桑為本,如果所有人都離開土地,那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大家都吃什么?

        “到時候那些手中有田的大地主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以原有的待遇已經(jīng)吸引不到足夠的佃戶為他們耕作,因此無法繳納足夠的錢糧。這時候他們可以有三個選擇”

        “一是將土地賣出一部分,重新變回小地主。”

        滿座的人聽明遠這么說,都哈哈一笑。

        “二是對佃農(nóng)好一些,讓佃農(nóng)們耕田能夠拿到與在城里做工差不多的工錢。”

        笑聲漸悄,人人都開始思考,仿佛明遠講了什么了不得的道理。

        “三是想辦法改進農(nóng)具,引進良種,以期能用更少的人手干成更多的活計。”

        種師中與宗澤聽得懵懵懂懂;秦觀與蘇軾試圖深思,卻暫時沒有答案;沈括聽了,眼中有異色,連連點頭;蔡京卻是緊盯著明遠,眼神始終莫測高深。

        “各位,以上論點在我橫渠門下最近的《橫渠學刊》里都有論述,來來,學刊就在這里,各位請自取。”

        “哈哈哈哈——”

        望湖樓上頓時一片笑聲。

        “遠之真是好本事,用這種手段為橫渠先生推廣學說,這《學刊》我等不看都說不過去了。”

        “……”

        明遠也笑得很歡暢,也不知是不是受了他的影響,最近同門們寄來的文章和書信中的討論,開始越來越向他所“熟悉”的那個方向轉(zhuǎn)過去。

        他在興奮之余,忽然瞄到了蔡京的眼神,頓時便像僵住了似的,笑容凝固在臉上。

        剛才他送了蔡京一枚懷表,算是還蔡京一個人情。

        但一轉(zhuǎn)眼,蔡京身邊的所有人都收到了同樣的禮物。

        明遠這是一碗水端平,好讓蔡京知道,他不過是他眾多知交朋友之一,遠遠比不上遠在西北的某人。

        只見蔡京低下頭,右手拇指輕輕摩挲著那枚懷表的背面表殼。

        那枚懷表背面由高手匠人鐫刻了一枚“回頭鹿馬”,寓意最是吉利。而明遠送給他人的每一枚懷表,背面的花紋都不一樣,只有蔡京的是這個圖案。

        蔡京以指肚輕撫著那背面的圖樣,唇角微微上揚,流露出幾分志得意滿的樣子,似乎已經(jīng)見到了自己將來身居高位,手握權(quán)柄的模樣。他似乎在說遠之,高官厚祿、馬到功成,固我所愿也。


  (https://www.dzxsw.cc/book/15611431/296248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巧家县| 博白县| 扬州市| 通河县| 特克斯县| 高平市| 昌江| 思南县| 宁都县| 饶阳县| 开封县| 平安县| 武宁县| 都匀市| 哈密市| 海林市| 韶关市| 牟定县| 舟曲县| 彰化市| 潞城市| 和顺县| 九台市| 梅河口市| 罗源县| 中牟县| 惠安县| 永济市| 泗阳县| 铁岭县| 星座| 开远市| 南康市| 肃宁县| 礼泉县| 新邵县| 太谷县| 黄冈市| 洮南市| 双牌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