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我在北宋不差錢的日子 > 第276章 億萬貫

第276章 億萬貫


目標?他來這時空的花錢目標?

        明遠的記性甚好,  當即報出一個數字:“一億二千零三十四萬……多一點。”

        他馬上明白了1127問他這個問題的目的。

        自從進入這個時空,他已經成功花出去,  或者說注定將成功花出去一億貫——但是目標是一億兩千萬貫帶個零頭。他已經完成了目標的大部分,  卻還有六分之一需要繼續努力。

        但是明遠告訴自己:小意思,不用慌,眼看著這一個億都花出去了,  兩千萬貫還有什么難的?

        “親愛的宿主,  您真是太棒啦!連這個都記得清清楚楚:準確地說是貫!不過您的數目也差不多啦。”

        “但是1127記得您真正的目標,最關鍵的是……”

        明遠頷首:“對!”

        最關鍵的是要扭轉這個時代的走向,  解除橫在人們頭上的厄運。

        他選的道路是幫助“極貧”“積弱”的北宋漸漸“富”起來,“強”起來。

        但按照1127所說的,  這最多只能扭轉北宋國運的60。

        但還有剩下的40怎么辦?難道他還得主動創造偶然因素?

        但“偶然”這種東西,  其實等同于不可控。他如果真的創造了“偶然”,但這歷史的偶然不向他所期望的方向運行,該怎么辦才好?

        明遠想象自己在蒼茫的歷史長河里嘗試開盲盒……

        這怎么總令人感覺不大靠譜啊!

        于是明遠向1127確認:“1127,  試驗方是否承諾,  我在扭轉了北宋的國運之后,  生活在這個時空里的人可以得到‘劇透’提醒?”

        1127恭恭敬敬地回答:“確實是如此。”

        明遠沉思良久,反問:“但這有意義嗎?歷史的走向已經得到了改變,  人們才有機會得知改變之前的未來?”

        1127卻興高采烈地回答:“親愛的宿主,您要明白——這個決定,實際上使您扭轉國運的那個臨界點向前移了,您實現這個目標的難度也大大降低了。”

        明遠一怔,突然明白了試驗方的意思。

        他只要能夠觸發那個臨界點,  就能夠讓這個時代的所有人,  從皇帝到朝臣,  從尋常百姓到普通士兵,  都能夠窺視自己的命運,歷史的輪轉,從而激發這個時代所有的力量,和他一起,完成全部振興的偉業。

        居安時亦可思危,且避免犯下那些不可挽回的過錯——就好比蘇軾與司馬光,這兩位現在對新法的態度亦與尋常“舊黨”有所不同。明遠相信他們雖不似自己那樣,有超出時代對歷史的了解,但這兩位也多少正以自己的行動試圖改變,以避免大宋真的像明遠所“劇透”的那樣,滑落到亂世兵燹的深淵中去。

        所以明遠不需要徹底顛覆大宋與各國鄰國的國運,他只需要觸及那個臨界點——

        只是那個臨界點在哪里,他如何才能觸及……這又是個大大的盲盒,他甚至不知道盒子的開口在哪里。

        沈括與賀鑄等人很快完成了在陜西路設立軍器作坊的可行性報告和項目預算,將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已經相應的花銷都算得很清楚。

        官家趙頊看后很滿意,不久便宣布了一連串任命。

        沈括依舊權三司使,此外兼判軍器監。

        賀鑄調任陜西路轉運司,擔任轉運副使。

        最引人矚目的任命是給種建中的——種建中任陜西路副都總管,經略招討副使。雖然都是副職,但是職位品級是扎扎實實地升上去了。在陜西一路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破格升遷,更加沒有過如此年輕的武職官員,在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升到這個位置上。

        明眼人都看出,官家這是要在西北加強武備,并且將相應的財權和物資調配的權力全都給了新黨一系,沈括一系。

        這些任命一出,舊黨中頗有反對之聲,首相馮京的聲音尤其大。

        但是舊黨中堅司馬光,和一直較為活躍的蘇軾等人那里都沒有提出異議,文彥博又因年紀老邁而致仕,這次官家趙頊順順利利地完成了一切與軍器作坊西遷相關的人事變動與資源調配。

        這也意味著分別。

        沈括、賀鑄與種建中將同時前往陜西路。

        沈括是奉旨巡視,他將負責選址等方面的工作。

        賀鑄與種建中將在京兆府常駐,賀鑄負責軍器作坊的興建,種建中則需要負責作坊的安全防備一切事項,并開始訓練西軍將校使用火器,磨合戰術。

        這次明遠與種郎團聚了一月有余,就又要分開了。

        只不過兩人本就商議在先,等到明遠將京中與新青苗法和金融司相關的一切事務都告一段落,他就辭去朝中的職務,返回陜西,與種建中團聚。

        日后明遠或許會去橫渠書院侍奉師長,也可能會插手西北諸路市易務,摻和來自絲綢之路的貿易。

        但是種建中有軍職在身,必定要戍邊駐防的。將來兩人是否有機會長相廝守——這兩人誰都不知道,也都刻意避開這個話題,不去深思。

        七月下旬,汴京一帶已經不再如盛夏時一般炎熱,早晚的徐徐清風已經能讓人感受到幾分秋涼。

        在這樣清亮舒爽的日子里,明遠在長慶樓主持酒宴,率一眾新朋舊友,向沈括、賀鑄、種建中等人餞行。

        這一席餞行宴不可謂不榮耀——連時任副相的呂惠卿,都撥冗出席,向沈賀等人敬了一杯水酒。

        只可惜,話不投機半句多,呂惠卿喝完這杯酒,便推說還有其它要務,匆匆離開了。

        等到“閑雜人等”離開,長慶樓的大閤子里才氣氛自如,一眾至交好友索性將離情別緒拋在一邊,盡興喝酒唱曲。

        董三娘抱著琵琶,坐在席間給眾人湊趣。

        “各位聽過蘇子瞻公近日新作的一首《江城子》否?”

        董三娘在開口之前,手揮五弦,她抱著的琵琶發出“錚錚”一聲響,聲調鏗鏘,似乎有金鼓之聲,立即將人們的注意力盡數引來。

        明遠一聽“江城子”這三個字就立即來了精神:“可是蘇太守在出獵之后所作?”

        “正是!”

        董三娘向明遠盈盈笑著頷首。

        “據說,蘇太守出城,有上千百姓隨行。蘇太守還曾說要親自射虎呢!”

        這一下眾人全來了興趣,紛紛請董三娘演唱。

        只聽董三娘手中琵琶弦動,傳出一聲,清亮激越,似可裂帛——她手下的琵琶眾人聽得多了,還從未聽過如此鏗鏘的開場,頓時精神一振。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1……”

        董三娘是一介妙齡女郎,嗓音嬌柔,唱出這樣的句子本有些違和,但是她的琵琶聲激越而鏗鏘,令她清亮而高亢的聲音也多出了一等昂然威烈的氣概。

        整座閤子里一疊聲地喊好。連長慶樓其他客人都忍不住探頭觀望,尋酒博士打聽,那邊閤子里究竟為什么這么高興。

        明遠對這首小令自是再熟悉不過了,只是此刻聽來,只覺得蘇軾有時會太過自謙——“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如今也不過三十多歲,縱然鬢微霜,當真又有何妨1?

        有時蘇軾又雄心壯志得十分可愛——“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1”為了報答百姓隨太守出行,便要學著當年孫郎的模樣,要親自射殺猛虎。

        這時,董三娘手中的琵琶聲漸漸轉弱,女子的歌聲里則帶上了一絲愁緒,幾分期待。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1……”

        那“馮唐”二字的尾音未落,董三娘手中的琵琶頓時再次錚錚作響,曲中的豪情壯志似乎排山倒海而來。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1”

        “好——”

        由種建中帶頭,眾人一拍桌面,全都站起身。蘇軾詞中興國安邦的豪情壯志在這一瞬間感染了所有人。

        種建中高舉手中的酒盅,大聲道:“好一個‘會挽雕弓如滿月’!讓我等盡飲杯中之酒,明日便能‘西北望,射天狼’!”

        他一個揚脖,手中的酒盞立即空了,胸前則多出一片淋淋漓漓的水漬,當真是豪情萬丈。

        與座余人也如他一般,痛快地飲盡了杯盞中的水酒。

        就連平時最怕夫人說他渾身酒氣的“五好老公”沈括,此刻也被這詞中的豪邁氣象感染,舉杯痛飲,又將空空如也的杯盞重重頓在桌面上,哈哈大笑,讓在旁隨侍的酒博士幫他再將酒杯滿上。

        這一首《江城子》,調起了席上諸人心中所有報國熱情,甚至人人都用羨慕的眼光望著沈括、賀鑄與種建中三人,種師中甚至流露出躍躍欲試的表情,似乎就要開口向阿兄請求,將他一起帶回陜西去,“西北望,射天狼”。

        這時閤子中的氣氛已經到了頂點,無論董三娘再唱什么,都似乎越不過這首。

        董三娘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心中便有些猶豫,目光在席間游移。

        突然她看到了秦觀,雙眼一亮,趕緊道:“聽聞秦官人于今年七夕也做了一首小令,如今名動京師,似乎叫做《鵲橋仙》?”

        明遠心頭一喜:《鵲橋仙》?

        秦觀終于把《鵲橋仙》作出來了?

        他終于不用擔心自己當文抄公了?

        誰知秦觀絲毫不以為榮,雙手直搖:“不不,千萬別,子瞻公珠玉在前,某的這首小令便著實難上臺面……千萬別!”

        董三娘想了想,也覺得與剛剛那一首的風格相去甚遠,便笑笑不再提此事,只隨意奏些調子,不再歌唱,而是任由席上眾賓在“酒酣胸膽尚開張”時來幾句豪言壯語。

        明遠想了想,湊近董三娘,在她耳邊說了幾句。

        董三娘聞言忙不迭地答應,隨即又眼帶驚喜,向明遠看了一眼。

        明遠垂下眼簾,表示默認了。董三娘知他不愿聲張,默不作聲地站起,雙膝微曲,竟是不動聲色地沖明遠福了福,以示賀喜。

        明遠抿著嘴唇微笑,算是謝過董三娘的心意。

        終于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眾人的酒都喝得有些沉。明遠與種建中便留在長慶樓前,看著酒樓的伙計們一一安排,將沈括等人一一送回家去。

        種建中又與種師中道別。種師中依依不舍,種建中則作為長兄,鄭重囑咐了幾句,才送他上車,返回國子監。

        最終長慶樓前只留下明遠與種建中兩人。

        “師兄,今晚月色正好,不如我們一起步行回去吧!”

        月色正好?

        種建中仰頭,只見天邊一彎殘月如鉤。相形之下,反倒是汴京街頭的燈火更輝煌燦爛些。

        但是此刻分別在即,無論明遠說什么,他都會答允,無論明遠要什么,他大概都會豁出一切去滿足。

        何況只是陪著走一小段。

        于是,種建中背著雙手,亦步亦趨地跟著明遠,陪著這個他心中無論如何都舍不得放不下的小郎君。

        忽然只聽身邊長慶樓上有人“豁落”一聲地推開了玻璃窗,幽幽地嘆息了一聲,仿佛在為明種兩人心中的離愁而感嘆。

        隨即是清亮的女聲開口清唱。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歌聲柔美,調中蘊有深情無限。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這就是秦觀前日里為七夕所做的那首《鵲橋仙》吧!

        種建中聽得腳下微頓,卻只聽耳畔明遠笑著問:“種郎可記得前幾日正是七夕。你還送了我一對磨喝樂呢!”

        種建中頓時面紅耳赤——七月七日的時候,他看著滿大街都在賣磨喝樂,便買了一對回去,想要送給明遠。但真要送出手的時候卻又有些不好意思。他似乎從未認真送明遠任何一件禮物,一旦真的想起來了,卻只準備了這樣一對小小的看起來傻傻的人偶。

        誰知明遠卻將那對磨喝樂珍而重之地收藏起來,說這對人偶既在一起,那他和師兄也就在一起。

        一想到這里,種建中便感到心中微微刺痛,

        忠君報國、驅除胡虜,是他終身之志,這樣一來,卻似乎難與心上人長相廝守。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一次又一次的分別,令種建中心存歉疚,仿佛有一道難以療愈的傷口,相聚的歡愉能夠將它暫時掩蓋,可是一旦分離……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忍顧鵲橋歸路……或許就是他種建中此刻的心境吧。

        種建中不由得開口抱歉:“小遠,我……”

        “噓!”明遠將食指放在唇上,打斷了種建中的道歉。只見他眼神明亮,眼中蘊著無限笑意,低聲提醒:“師兄,你聽!聽這最是點睛的一句!”

        只聽那歌聲里卻無分離的感傷,沒有如泣如訴與纏綿悱惻。它似乎只是在說一個事實,一個普普通通卻又至真至誠的道理。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https://www.dzxsw.cc/book/15611431/2900917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乳山市| 延吉市| 英超| 瑞金市| 吴桥县| 石首市| 枣强县| 大安市| 麻城市| 永寿县| 宽城| 兴城市| 崇州市| 手游| 宁南县| 收藏| 右玉县| 永安市| 雷波县| 登封市| 烟台市| 扬中市| 东丰县| 尖扎县| 曲周县| 绵竹市| 潜山县| 罗源县| 香格里拉县| 娄烦县| 安西县| 甘肃省| 阳东县| 洪泽县| 循化| 卓资县| 黄大仙区| 万源市| 乌兰察布市|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