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代桃僵
大牛這邊的事完滿結(jié)束之后,陳池老人當(dāng)然就知道何曉軍下來的就是要說服自己,讓他接受餐館的股份。
本來只是抱著幫何曉軍一把的心態(tài),投資入了這家餐館,所以,陳池老人當(dāng)天已經(jīng)表明了自己只占餐館的兩個房間和在餐館白食,不參與分紅。
腰纏萬貫的陳池老人,當(dāng)然就不把眼前這些在常人眼中已經(jīng)不算少的錢放在眼里,而餐館的小樓,暫時沒有打算在國內(nèi)定居的他,當(dāng)然也不會想要什么產(chǎn)權(quán)。嘿嘿,雕樓那么大的產(chǎn)業(yè),都已經(jīng)空置了,還在乎那半棟的小樓?
打定了主意不接受何曉軍任何分紅提議的陳池老人,他也沒有作聲,靜待何曉軍開口。
口才,也是檢驗一個人才華的標(biāo)準(zhǔn)嘛,陳池老人就是想看一看屢屢給你驚喜、讓他特別欣賞的這個年青人,會用什么辦法來說服自己?
何曉軍望定了陳池老人之后,并沒有馬上就跟他說什么股權(quán)和分紅,而是問了一個讓他出乎意料的問題。
何曉軍問陳池老人,問他準(zhǔn)備怎么安排他的小姨子梅姨?
被何曉軍這個與現(xiàn)在不搭界的問題弄愣了一下的陳池老人,告訴了何曉軍說,他在給何曉軍他們辦到“金山”勞工的手續(xù)時,也給梅姨辦了,他要帶梅姨到“金山”去,一是方便自己以后照顧她的生活,二是讓辛苦了大半輩子的梅姨以后能享享清福。
知道了陳池老人的打算之后,何曉軍才對陳池老人說到了股權(quán)上去。
“陳伯,以您現(xiàn)在這樣的環(huán)境,您肯定就不會回國居住了,因此,這餐館的小樓對您老來說,您要了也沒用,所以,小樓就不劃給您了。不過,三樓那兩個房間我會留住,您喜歡什么時候住就什么時候來住。”
何曉軍這合情合理的話,陳池老人當(dāng)然就點頭贊成。
“按分配方案,您老不要小樓,應(yīng)該分上六百多塊的光洋。”何曉軍擺手截住了陳池老人正要說出口的話,把他要說的話搶先給說了出來。他說:“陳伯,您老肯定就想說,我不要這份分紅,是吧?”
待陳池老人點頭確認(rèn)后,何曉軍才繼續(xù)說道:“陳伯,或許,這份錢并不放在您老的眼里,但它卻確實是因您老的投資,才得到的收獲。”
何曉軍再次擺手截住了陳池老人的話,繼續(xù)說道:“陳伯,我知道您想說,您的這份投資是為了幫我。好,您不要這份分紅也沒有問題,我就當(dāng)您的投資是幫我的。但既然您幫了我,我是否也應(yīng)該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幫您一次?”
陳池老人就奇怪,自己有什么需要別人幫呢?
“陳伯,您年老走路不便,所以,我準(zhǔn)備幫您一個小忙,就是幫您跑個腳,給您與梅姨買船票,您說好嗎?”
由于那時的海山還沒有客運碼頭,市里才有航運,所以,船票就要到離寧城有好幾十公路之外的市里去買。
讓一個老人來回坐百多公里的火車,再跑好幾里的路,才能買回船票,確實是極不方便,所以,陳池老人也沒有什么想,就答應(yīng)了何曉軍。
“那就這樣說定了,您老與梅姨的船票,就由我來買。”
買船票好像與股權(quán)、分紅的事沒有關(guān)系呀,何曉軍他怎么就把這兩件事混到了一起談呢?腦子急轉(zhuǎn)了片刻的陳池老人,馬上找出了其中的關(guān)鍵,就是買船票的錢。
何曉軍說的船票由他來買,就是要出錢替自己兩人買船票了。一張去“金山”的船票價格,在當(dāng)時高達(dá)兩百多個大洋。也就是說,何曉軍跟自己打了個馬虎眼,把分紅轉(zhuǎn)嫁到了船票上。
陳池老人想通了關(guān)鍵之后,就笑著對何曉軍說:“阿軍你這就不對了,跟我還要耍心眼,把分紅轉(zhuǎn)嫁到船票上。”
“陳伯,我這不是跟您老耍心眼。您老幫我那么多,既出資我開餐館,又幫我辦去‘金山’的手續(xù),如果不為您做點什么,受了您這么大恩惠的我,就會時刻感覺不安。”何曉軍誠懇地對陳池老人說道:“陳伯,在國內(nèi),我能一您做的,就只有買船票這樣的瑣事,等到了‘金山’之后,我再出力幫您做更多的事。”
“阿軍,其實我也沒有白幫你呀,我不是每天都在這里白食?而且,你不也幫過我修車、修手表?”
“陳伯,那些都只是小事而已?”
“那我出點錢,也是小事呀。”
“陳伯,既然我們都已經(jīng)在相互幫助了,這事就這樣算了,您也不想我每日不安而精神恍惚,導(dǎo)致做不出美食來招待您老吧?”
對何曉軍的不貪,陳池老人更是欣賞。最后,他只好接受何曉軍這個分紅的轉(zhuǎn)換方案,免得讓他精神恍惚而做不出美食,令自己缺失了口福。
大老難的、在其它地方肯定就見不到的把利益往外推的股權(quán)與分紅,終于在何曉軍那李代桃僵的計策里,得到了完滿的解決。
雖然,縣城的“新年墟”只延續(xù)到年初八的那天,但“新年墟”之后,只是四鄉(xiāng)到來縣城的人少了許多,縣城的新年氣氛并沒有減弱,何曉軍他們的餐館也還一樣的興旺。
新年的氣氛,一到延續(xù)到了正月十五的那天吃過了元宵,才算淡了下來,讓高節(jié)奏忙碌了半個月有多的何曉軍他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
正月十五鬧元宵過后的第一個節(jié)日是“二月二”。
何曉軍從前世的資料中知道,不少的地方稱“二月二”是龍?zhí)ь^的節(jié)日,但他在海山卻沒有聽說過這種說法。
何曉軍只知道在“二月二”的那天,海山當(dāng)?shù)氐娜硕紩鲆环N叫“艾糍”的食品來拜祭祖先和供家人食用。
“艾糍”,用一種叫“艾”的植物葉子,曬干后磨成粉與面粉合在一起做成。
這種叫“艾糍”的食品,是海山的一種特色,它的味道怪怪的,很特別,就像榴梿一樣,有人歡喜有人討厭。而且,傳說這種叫“艾”的植物葉子,還有驅(qū)濕旺血的功效,所以,喜歡這種食品的人還是不少。
何曉軍記得在他的前世時,寧城里就每天都有“艾糍”賣,供一些喜歡這一口的人吃。而且,不少從國外回來的華僑,還會專程到那些有“艾糍”賣的地方,買上一些這種食品品嘗。
長年在外的陳池老人,屬于那種喜歡這種味道的人,他嘗過了阿梅與梅姨她們應(yīng)節(jié)做的“艾糍”之后,贊口不絕,并吃個不絕口。
(https://www.dzxsw.cc/book/152414/787840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