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回家的路上,方圓問媽媽:“媽,我什么時候能再來市里玩?”
葉梅沒有直接回答方圓的話,而是問她:“圓圓,你田奶奶想教給你廚藝,你想學嗎?”
葉梅不知道女兒能不能聽懂,她還是告訴了女兒,想讓她自己選擇。主要是她看圓圓這段時間聽話懂事,整日跟小大人一樣。也許圓圓能聽懂她的話。
要說起讓圓圓跟田姨學廚藝這件事,葉梅聽田姨說過這事后,她心里也掙扎過,是讓圓圓學,還是不讓她學?
至于葉梅為啥會反對,是因為她自己羨慕文化人。她總認為,那些坐辦公室的都是有文化的。她沒上學幾天學,沒有多少文化,不想讓女兒將來向她一樣是個半文盲,為生活奔波吃苦。
在葉梅的想法里,方圓上學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容不得三心二意。若是上學了,就應該好好學習,這樣將來才有可能考上大學。上學就不應該三心二意,總不能讓女兒顧此失彼,為了廚藝耽誤學習。
葉梅是覺得,一個人一心一意做一件事總比三心二意好,只要學習好了,將來還愁鐵飯碗?
葉梅也不舍得孩子受苦。這么小的孩子就學廚藝,肯定會動刀啥的,作為當媽的她,在她有能力撫養女兒的前提下,實在不忍心受那份罪。
方圓聽了媽媽的話倒是眼睛一亮,馬上就回答了:“媽,我想跟田奶奶學,她懂得好多,田奶奶對我可好了,比我親奶奶還好。”
方圓還是很了解她媽的想法,怕她媽不想讓她學廚藝,肯定是怕她將來耽誤她學習。因此,她說田奶奶好,就是想打感情牌,讓媽媽同意。
方圓早就給自己計劃過了,既然重生了,就不再向上輩子那樣平庸,不說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最起碼得有個拿得出手的特長,比如畫畫、毛筆字,這兩樣都是她想好好學的,她打算小學初中這兩階段多學點東西,因為這兩階段課程比較輕松些。
方圓想多了,思想又跑火車了。她沒忘記,要學這些的前提是必須有錢。媽媽沒有賺足夠的錢,就不可能送她去學才藝。現在田奶奶給創造了條件,方圓當仁不讓,一定要跟田奶奶學,最好多學幾手,她還想做個多才多藝的小美女呢。
方圓前世底子不錯,身高有一米六五,不胖不瘦,一直維持在百斤左右,雙眼皮兒,眼睛大而深邃,還曾有人問過她是不是回族人。就是皮膚沒有保養好,雖然白皙,鼻梁上卻長了幾個雀斑,還有點粗糙,耐不住細看。
女孩子都愛美,她還要好好保養皮膚。最好再學上幾年舞蹈,練習一下身體的靈活性和柔韌性,以后練瑜伽也不會太困難,還能保持好身材。
以后她不求大富大貴,只要過悠閑的小資生活就足夠了。
方圓又跟媽媽保證:“媽媽,我以后一定會好好學習,你就讓我跟田奶奶學習吧?舅舅教給我的東西很簡單,我很快就能學會,不會耽誤上學。要是將來我學習不好,就不再跟田奶奶學好了。”
方圓想急切地證明自己,噼里啪啦說了一通,完事發現自己好像說過了,媽媽該不會懷疑什么吧?
其實是她想多了。
因為方圓這段時間確實表現良好,家人都夸獎她,因此葉梅直覺地認為女兒開竅了,長大了,懂事了。所以葉梅答應了方圓的要求,但她還是嚴肅地跟女兒說:“圓圓,你想學就要好好學,也不能浪費你田奶奶的一片心意。先學上幾年,將來日子還長著呢,到什么時候再說什么事。”
方圓自是滿口答應:“嗯,我知道了,媽媽。”
方圓沒把自己想學才藝的想法跟媽媽說,不然媽媽一準說她貪多嚼不爛。她不打算告訴媽媽,想以后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她不但能學好才藝,還能兼顧學習,做一個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方圓知道自己小學初中的課程沒問題。小學不用說,簡單的很;初中課程難一些,但難不倒她,多用點心也不在話下;高中再努力拼一把,大學穩拿。
前世方圓根本沒跟田奶奶見過面,自然沒有收徒這一說。方圓現在就是想,她的蝴蝶翅膀已經扇動著改變了上輩子生活的軌跡,不知道明年還能不能按時上小學,若是因為學藝這事耽誤了上學,不行將來就跳級。
這么一想,方圓心里沒了負擔。
田奶奶舍不得方圓這個開心果走,跟葉梅說了,若是家里同意方圓學廚藝的事情,可以直接把方圓帶回來。
確實,自打方圓到了田奶奶家,田玉香臉上的郁氣不見了,越發像兒孫繞膝下的奶奶。方圓又貼心,給她端水喝,讓她記得吃藥,兩人相處起來跟親祖孫沒啥差別。
葉梅帶方圓回家以后,就把事情跟家人說了。家人有贊成也有反對的。姥姥是個傳統女人,她倒是贊成圓圓學;大舅覺得方圓太小,要想學過再過兩年也行;兩個舅媽嘴巴上都說是好事,眼睛里分明有羨慕的神色,看來她們覺得這是好事;二舅啥意見沒有,主要是看方圓是否愿意學,他也覺得孩子太小,可能吃不了那份苦。
總的來說,兩種意見算是各占一半。葉梅看結果是這樣,也就同意了。她還想過,就是現在不讓圓圓學廚藝,長大了她也得學著做點,女孩子總不能連飯都不會做,不然以后嫁人后怎么辦。
賢妻不好說,良母必須做,既然學廚藝是必須的,早學晚學又有何區別。現在同意圓圓學,單看圓圓能堅持多久了。
葉梅跟方圓姥姥說:“媽,人家田姨說了,家里要是同意,可以讓圓圓跟她一起住,這樣也方便教她。若是你想她了,可以讓她誰來住幾天。”
那邊大舅媽立即接上話了,略帶嫉妒地說道:“哎呀,這可是好事,人家不光教圓圓學東西,還給養孩子。葉梅,這可是打著燈籠沒處找的好事,你可得讓圓圓好好學。不是說那什么田姨家就她一個人了嗎,說不定收了圓圓當徒弟,以后把家產和房子都留給圓圓了,到時候你娘倆就有落腳的地方了……”
方圓聽大舅媽這么說,忍不住在心里只翻白眼,暗想:怎么當初大舅就相中這么個媳婦,小氣吧啦,愛占便宜,性子一點都不討喜,根本沒有做長嫂的氣度;她也就是長得苗條點,實在沒看出她有哪些優點來。大舅長得挺有男人味,據說當初好多人給他說媒,他怎么就相中了大舅媽?幸好大舅有脾氣,能壓住大舅媽,不然以大舅媽的性子,家里指不定怎么鬧騰呢。
葉梅也看不上這個嫂子的作為,聽聽她說的這話像樣子嗎,當下不客氣地回嘴:“嫂子,話哪能這么說?人家田姨能教給圓圓本事,咱感謝人家還來不及,哪能眼紅人家的東西,我可沒盤算過誰。田姨喜歡圓圓,能看中她,是圓圓的福氣;就是沒有田姨,我也能自己養活圓圓,不會讓她在姥姥家吃白飯。”
大舅媽訕訕地假笑說:“我就是這么一說,不當真,反正圓圓能遇到這好事,都是咱爹的功勞。當初他就是給你找個伺候人的活計,哪能想到還有這造化呢?”
方圓覺得大舅媽還有未說盡的話:當初若是讓我去,現在能得濟的說不定就是我了?
她也就看現在得了好處才這么想,當初就是讓她去她也不會去。在農村,但凡家里有點余糧,誰愿意去干伺候人的活。所以說,方圓大舅媽看方圓攀上了城里人的高枝,這是得了紅眼病。
在八十年代中期,進城打工的人著實不多。那時農村人思想守舊,寧愿守著家里幾畝地勞作一輩子,也不愿離開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到外面去討飯吃。那些出去混的,都是家里實在過不下去了,被逼無奈之下背井離鄉。哪像后世,農村人都想進城打工賺錢,家里留守的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就像葉梅這樣,是因為離了婚,街坊四鄰閑言不斷,住娘家不方便,自己還沒個正經工作,只能找點關系出來混,不論什么活計,能靠自己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二舅媽這時插話了:“大嫂,這也就是趕巧了,咱爹提前又不知道。還是圓圓有福氣,以后又多了個人疼她。”
還是二舅媽會做人辦事,大面上的事從來不會讓人挑出毛病,方圓想。
二舅媽就是精明,誰都不得罪。更會算計,是那種占了人家便宜還得讓人說謝謝的人。家人都沒她腦子轉的快,但凡有點什么事她心眼子一轉就能看清得失。快人快語,是個爽利人。如果她不打方圓的主意,方圓倒是不介意跟二舅媽這樣的人交好。
方圓跟田奶奶學廚藝這事就這么定下了。
葉梅收拾一番,給女兒多帶了幾件衣服和兩雙鞋子,還有她自己的,全都包在一個花包袱里。
天氣越來越冷了,多準備點衣服沒錯。
葉梅臨走前又給了她媽十塊錢,算是給爹媽的孝敬。方圓不在家吃飯,不用交生活費了,可葉梅知道家里錢緊巴,她能能出點力就出點,只要爹媽不嫌少就行。
娘倆收拾好后,跟家人告了別,又坐上了返城的汽車。
(https://www.dzxsw.cc/book/145702/75018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