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穿越女遇到重生男 > 12.再提過繼

12.再提過繼


  三月十二日乃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恰是寒食節。前日曰炊熟,次日便是清明。

  因寒食正日不能生火,需要在炊熟這天備好飲食。吳柳打算雇的做飯婆子一直沒有遇見合適的,只能自家準備。吳淑娘自恃來自現代見過無數美食,即便沒見過實物也看過圖片,安心今日大顯身手征服眾生,便自告奮勇要準備寒食那日的食物。

  心下盤算,如今三月天氣,做好的食物已經不能放好幾天不壞了,看來要多做一點油炸的,最好是熱食美味,放涼后亦是佳肴,首先便想到了現代的KFC,與招弟商議買雞腿。招弟奇道:“小娘子,哪里有單賣雞腿的?”

  淑娘大窘,想起自己其實也不知道調料配方之類,原來習慣了網購什么都方便,現在沒了現成的就捉襟見肘起來。況,就算有材料,也沒有現代那多樣的爐灶能夠滿足制作條件。不免情緒低落起來,不肯再自找麻煩,只按著記憶里往年的樣子備了棗錮飛燕、白面炊餅之屬,又令招弟去街市買來泥偶、木刀。恰好王大跟著劉媒婆來送節禮,便請王大折來新鮮柔嫩的柳條。待吳柳打發了回禮去了,淑娘又跟招弟拿了柳條串了飛燕掛在門楣上。

  忽然又想起老爹吃的藥不能斷,便叫招弟到藥鋪買幾枚藥丸子暫且支應幾日,待能動火時再繼續吃湯藥。

  吳柳因今年女兒定親將嫁,又有心過繼堂兄之子孫為繼,便早早盤算回小吳村掃墓之事。這邊叫過淑娘,吩咐她道:“招弟年前喪父,今年正須祭掃新墳,叫她歸家兩日。你已定親,怕年內就要出嫁,爹正要回鄉掃墓,不放心你一個在家,只得帶了你去。”淑娘應了打發招弟回家。

  只余父女二人,吳柳因喚淑娘整理衣著行李等物,自己出門雇了一輛牛車并趕車的伙計。申初二刻(下午三點半),兩人關門落鎖,乘車出城往太平鎮駛去。幸而當年泰祖皇帝派人修的平坦大道走起來不怎么顛簸,申末時分便到了鎮上,直驅吳家酒樓。

  太平鎮只有一條大街貫穿南北,另有大小街巷若干連通東西。只見大街兩側房舍整齊門面簇新,各有營業:或絲綢,或米糧,或木石,或酒菜。吳家酒樓正面大門匾額上設有飛檐,檐下亦掛著幾串子推燕。兩扇黑油大門敞開,內有一棟三層樓閣,一層大廳人聲鼎沸,二層隔間觥籌交錯,三層閣樓極目遠望。從一層大廳后門穿過便是中院,此處便是造酒所在,其后還有一層內院。只此一所房舍,前店后宅,三家共居。

  牛車停與酒樓門口,便有小二迎上來熱情招呼。吳柳道:“去告訴你主家,我自是親眷來客。”小二一面引了牛車到西側門,一面招呼小廝往后院報信。不多時兩個須發皆白的老人親自來迎,正是吳柳大堂兄吳桐兩口。淑娘就門內下了車,跟著大伯娘進了后院。一路行來只見人口繁多,來來往往。待到了后院坐定,吳桐兩口便叫兄弟子侄等都來見。

  淑娘一邊跟著老爹叫人,一邊在心里暗暗計數:堂伯、伯娘三對夫妻,長一輩的有六人;堂兄七個有六個成親生子,只有一個七哥吳沐與自己同年尚未成親,同一輩的十三人;堂侄有九個,六個已經成親,矮一輩的十五人,這還是六個堂侄女都嫁出去了,不然還要更多;侄孫亦有了六個,最大的已有十三歲了。淑娘一邊招呼,一邊覺得頭昏腦脹:“自己才十六歲,連孫輩都有了六個……”

  現代小家庭,哪里有過這么多親戚一起住的?畢竟四五十口人住在一起,又不是筒子樓單元戶,整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日夜相處便多有摩擦。首先妯娌之間難免口角,次則兄弟之間不甚甘心。淑娘至此終于認同了日前大表姐的話。分家看來是勢在必行的,只不知道這樣一來自家老爹過繼的事會不會受到影響?

  相見已畢,畢竟前面店中還在開業,有事可做的人便紛紛出門忙活。自留下幾個女人陪著淑娘敘話,另有吳桐、吳楊、吳松兄弟三個跟吳柳到另一房間。吳柳便道:“日前叫漢哥兒帶的書信,大哥可看了?”吳桐尚未答話,吳楊搶著說:“大哥已跟我們兄弟通過氣了。柱子,你想通了?想過繼誰呢?大哥家不肖提了,我家漢哥兒有兩個兒子呢,過繼一個與你……”被吳松打斷:“柱子,你怎么看?”又拉他看吳桐臉色。吳柳看看默不作聲的大哥吳桐,他今年已經六十八歲了,須發皆白,對長子無后的事情怎不憂心?偏二弟直說了出來,臉上略顯出一分無奈來。

  吳柳見了大哥面上無奈之色心中酸澀,幾乎要流下淚來,不由的道:“大哥,二郎家既有兩個兒子,何不過繼一個與大郎?正可與我過繼之事一并辦了。”又道:“我心里自是樂意過繼沐哥兒,一則輩分恰好,二則年紀與淑姐兒相仿,三則尚未成親。源哥兒家雖有三個兒子,卻差了輩分。只不知三哥三嫂如何?”吳松本欲一口答應,又慮及妻子對老來子萬分寵愛,不免訕訕:“若論沐哥兒,確是合適,只你三嫂……怕我還要問問她的意思了,想來她也愿意的。”至此,幾人談話無法繼續,只待晚間各自問過妻兒再作打算,便又轉而說起掃墓之事。

  忽然吳柳道:“今番來到鎮上,我欲去探望長姐一番。”便叫吳漢兩口——吳漢妻子張大美正是吳柳長姐吳桃的長女——陪他一起去。及至見了,姐弟兩個難免敘話。吳柳說起過繼之事,道:“據我看來,過繼沐哥兒怕有九分了”。吳桃不免動了個心思:自己倒有個老來女今年一十四歲尚未許配,這沐哥兒亦不曾說親……便對弟弟說了。吳柳心下盤算,也覺得是門好親事,況且自己一母同胞長大成人的只得姐弟二人,正要親近親近,兩人遂定了這事。又坐片刻辭了去。

  如今卻說晚間吳松與老妻蔣氏提起。蔣氏盤算半日,問道:“若分家,咱們可分得多少財物?”吳松不知蔣氏為何提起分家之事,卻答:“據大哥的意思,父親留下的基業我兄弟三人均分。”蔣氏不忿道:“你大哥二哥子息少,比不得咱們家人口多,為何不多分些?”心中卻知其不能,因向丈夫說道:“分了家咱們得的不多,分給三個兒子便有些不足,沐哥兒過繼給四弟倒可以繼了他一房的財物,只怕比他兩個哥哥還強些兒。”言語之中便同意過繼了。吳松只聽得她一句“同意”便好,余者抱怨之語皆不理會。

  次日大寒食,前面店中仍有人飲酒,只得將就調些涼菜下酒。家中男子俱整理衣著,攜了炊餅、肉食、果品、酒水,并紙陌金錠一齊往小吳村掃墓去了。店中只留下女人并幾個來往使喚的伙計。淑娘與一眾人都不甚熟,只得仍拉了表姐張大美閑談,卻有一個年輕小媳婦也來湊趣。淑娘看時,道是個侄媳婦,卻不記得排行第幾。張大美見淑娘不認得,便說:“這是你二哥家筍哥兒的媳婦兒,才娶了不到三年,比你大不了一半歲。你來時經過的鋪子,有一家專賣干鮮果品的章家果脯,就是她家娘老子開的。”幾人閑聊,不久男人都回來了。

  又分派人手前去購買豬頭、羊頭、牛頭,預備明日大祭。又與吳柳說定過繼吳沐為子,明日一并敬告祖先。至于吳桐的長子過繼弟弟的兒子一事,因未能說定,只得以后再議。

  當晚無話。次日正是清明。前面正店閉門一日。男人們帶了紙錢金錠,攜了三牲之首,搬了大壇酒水,又有女人們四更天起來做的肉饅頭、酸餡饅頭,蒸的白面大炊餅,抬的一筐各色時令水果,另又有人擔著烤架,亦有人拿了锨、鏟之屬,一行人浩浩蕩蕩出門去了。淑娘看了,心里驚奇,昨天不是已經掃過墓了嗎?怎么今天比昨天還要大陣仗?

  男人們將近正午方才掃墓歸來,攜去的食物吃了大半,留下些少分與眾人,讓每個人都吃點,沾沾祖先的“福”。吳柳便告辭了要回縣里去,待三月之期過了再行過繼以及繼子定親之事。淑娘自然跟隨老父一齊離開。

  牛車一路慢行,回到縣上已經申時末了,淑娘一下車,就見招弟正跑來,便一起進門,問起招弟這兩日之事。招弟嘰嘰呱呱,一時郊外掃墓到處紙陌,一時年輕男女攜酒帶肴飲酒作樂,一時寺中香客絡繹不絕,把那熱鬧情形說個不停。淑娘一邊靜聽,一邊從中分辨信息,一邊心里感嘆在親戚家不如自己家痛快。

  吳柳打發了牛車并趕車伙計,淑娘看見爹進來屋里,忙起身問好,忽然問起自己不解之處。吳柳見了女兒渴望,就縷一縷殘須,慢慢講解:

  “先時重耳公子流亡在外,得手下多方援助。就中有個介子推,曾經割肉侍君。重耳登位后重賞手下,獨獨漏了介子推。待人提醒,晉文公想起舊事,派人去請時,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親自登門去請,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躲進了綿山,于是派人上山搜尋也未找到。晉文公知介子推素來孝順,若縱火燒山,顧及老母性命定會下山。火燒三日三夜,介子推母子始終不曾現身。”

  “其后晉文公派人上山搜尋,于一株枯柳旁發現介子推母子,已吃大火燒死了。柳樹樹洞內藏著子推留下的一塊衣襟,其上乃鮮血寫就的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亡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致清明復清明。’晉文公感而落淚,將他母子二人安葬綿山,改綿山為介山,立廟以記之。其后晉文公又下令介子推遭火那日嚴禁煙火,只吃冷食。這便是‘寒食節’之來歷了。”

  “第三年寒食節那日,晉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見子推死前所踞那株枯柳死而復活,便將那株柳樹賜名‘清明柳’,便是‘清明節’之來歷。又規定從寒食到清明,人們都要祭奠介子推。”

  “其后日久,寒食清明相近,又都源于介子推。兩者今已顯出混淆之相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https://www.dzxsw.cc/book/145600/74915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拉萨市| 萍乡市| 正蓝旗| 榕江县| 广东省| 繁峙县| 岚皋县| 邹平县| 玛沁县| 北京市| 滨州市| 老河口市| 定西市| 桦川县| 廉江市| 安阳县| 南召县| 分宜县| 鹰潭市| 浙江省| 宣武区| 刚察县| 花莲县| 莎车县| 新泰市| 涡阳县| 高淳县| 丰县| 和田市| 彭水| 龙门县| 锡林浩特市| 鄂州市| 交口县| 白沙| 津市市| 漳平市| 大埔区| 龙山县| 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