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路上
半夜時分曉梅聽到時斷時續的聲音,是四叔回來了,回來這么晚應該不會很順利 。低語聲持續不久就安靜下來,明天還要趕路,還是抓緊時間睡覺!
第二天起來時,二奶奶李氏帶著女人們已經燒好水,給孩子們的粥也煮好留下早飯剩下的裝進罐子留在路上用。速度解決好早飯,男人們拆窩棚,女人們收拾行囊。
曉梅趁機把柴草倒騰進空間。李有福讓大伙趕緊上路,又留下兩人收拾殘局,盡量掩埋痕跡。這次沒按原來路線走,而是拐進山里更深處,初春早晚還是很冷 ,大人孩子外面有套上棉襖,走熱乎了在慢慢脫。大人不說話,孩子們更不敢言語,一路都默默走著,只有人踩在雜草石子上的聲音。本來就沒路越往里行走起來更困難,女人們行走中看到土里冒出的野菜也不忘採了,現在可是一口吃的都是好的。
樹林濃密起來,曉梅也是深一腳淺一腳的跟著大人,不時四下觀望,此處山還是以石頭為主,即便有樹林范圍也不會很大,矮灌木叢隨處可見,如果是夏天人在其中很好隱蔽,現在是初春,草木剛發芽,還是不利隱蔽,只能靠大山遮擋,人行于大山本來就很渺小,再借著溝壑如果不是故意來尋,不會容易發現。
傍晚時分尋到一處隱蔽所,此處由山體石頭形成兩面墻,地面有些凹 像是天然掩體,能找到這么個地方很不錯了,山洞哪有那么好遇!有了上次經驗,不用說大伙都知道該干什么了,大點的孩子也幫著找野菜拾柴草,曉梅找了一下抱樹枝放在窩棚前,隨后找到尋野菜的張氏:“娘,我跟爺爺去找水了” “唉,小心點,快去快回啊”張氏點頭又囑咐一聲,她知道公公最近對這個孫女很上心,出去了也喜歡帶著,既然公公喜歡她更樂見其成。
曉梅尋到李有福后,李有福和李曉梅挑桶帶了一把鍬離開人群,這次沒走遠,李有福找個低洼處,是一處河床,低洼處有淺淺水坑,四周土地潮濕,也有野菜冒出頭,李有福放下水桶,讓曉梅先進空間過會兒再出來那他帶進去,自己拿起鐵鍬在有水地兒挖坑,這幾天的水可要在這里解決,水必須有來處才好。曉梅看四下無人閃進空間,空間的野菜,長大不少,水靈靈的很誘人。曉梅用水井里的水再次把菜和莊稼澆上一遍等,這才從倉房里拿出谷子用小磨磨小米,這幾天一直吃野菜團子,餓得不行,有吃的哪還能餓著自己!磨出大約一倆斤小米這才想起應該把李有福接進空間了。一出一進也快,等李有福站穩腳,李曉梅才對李有福說道:“爺爺 ,你先幫我把灶壘起來,我好能做飯,這里有糧食咱們還餓著呢,先填飽咱們肚子,再想法兒解決大伙的”
“嗯,石頭是你收進來的?” 李有?吹降厣想s亂的放著石塊,望著曉梅好笑的問道。
“這不是著急嘛,就收進來幾塊 。” 曉梅嘿嘿笑,肚子不爭氣的叫起來。好餓!
簡單搭灶臺,燒水淘米 ,小米好煮,沒一會兒就好了。有現成的碗筷,先盛了兩碗,爺倆也沒動地,找塊石頭坐下,邊吹邊喝。餓的時候什么都是人間美味,何況是空間出品的小米,怎么著也比外面的強。曉梅美美喝了兩碗小米粥,李有福也是一連喝了四碗,自己都不記得多久沒這么吃了,肚里有食,心情也暢快,曉梅又把剩下的粥灌進瓦罐。她還想著外面餓肚子的鳳兒,風兒太小,如果不趕緊調養身體一定受影響。看李有福又去忙著開地種莊稼,曉梅就在一邊把草,
“那個爺爺 ,我們這是要往哪里走?” 曉梅先試探著問,
“先往南走走,看看情況。這里肯定不能呆了。唉! 亂世!百姓日子不好過”老人感嘆,也沒把曉梅當六七歲的小孩子,總覺得這孩子比同歲的孩子懂事穩重。
“那南邊就好些嗎? ” 曉梅一直想問爺爺這么決定的原因,即使知道這么做是對的。
“這邊條件太差,太平時生活都不易,更何況亂世,太閉塞了,不到外面長長見識永遠不會有出息!南面地處平原,離沿海近,路方便,人也多,等找到合適的地兒咱們就留下了,人挪活樹挪死,古語講的都有道理,真能讓子孫后代受益受點苦也值當!”李有福感慨發自內心。
原來這才是爺爺的想法,做他的子孫真是幸事。李有福這一決定改變了李氏這一族的命運,如果讓他知道他們走后鬼子幾乎把全村屠殺,該多慶幸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
空間時間要比外面長,爺倆忙活半天,又整出一塊地,李有福還是種上了玉米,玉米生長期不算長,一般五十多天就成,按空間作物生長期減半大約也就二十多天就有糧食吃了,而且產量也高,所以種植首選玉米。紅薯產量最高,但是生長期長,在空間大約需要倆三個月。土豆也需要一個多月時間,爺倆算計許久最后敲定就種玉米,考慮到孩子們也要適當種植谷子和水稻,空間里沒水田,不知道能不能長好。曉梅不管那么多,先找小塊的地試種一下,成了更好,不成再想其他方法。蔬菜也要適當中,尤其西紅柿黃瓜生熟都可以吃的更要種。要種的太多,七七八八一忙活就是小半天。
(https://www.dzxsw.cc/book/145440/74705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