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嫡幼子的從容人生 > 204.殿試

204.殿試


  定國公府對東宮而言始終都是一條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陸家兵權在握不假,可陸翼江死摁著人手, 從不出頭,東宮早先勢微的時候多次卑躬求援, 結果呢,老岳丈視若未見,任憑太子被人吊著打。

  后來,永安侯府站了出來,在武勛中為太子搖旗吶喊之后,陸氏一族又在外面風言風語,話里話外怨懟東宮不把他們當自己人看。

  趙秉安幾番勸說定國公拿出誠意, 哪怕是為了陸良媛與二皇孫著想呢, 瞧瞧人葉家,為了大皇孫,五軍都督府的傳承都舍了出去,更不用說糾結的一大幫姻親了, 衛家馮家, 哪個不是東宮麾下干將。

  相較而言,陸家盛則涌敗則退的嘴臉可謂涼薄到了極點,若非陸良媛個人心智了得,只怕早被人扒皮吞骨了。

  趙秉安不意外二皇孫首先被拋棄,他只是心寒東宮的選擇,老話說的好,虎毒尚不食子, 尤其是皇太孫已立,這種時候還將二皇孫推出來,將來那孩子的下場絕不會比廢誠王好到哪去。

  而且,太子不比圣上,膝下滿打滿算也不過立住了三個后嗣,屆時真有個萬一,悔都來不及。

  “明誠給您出個主意,文大人權且一聽。”

  “你說。”這小子是東宮心腹,從他的言語中總能揣測到幾分儲君用意。

  “將詹事府那封折子轉呈內閣,交由諸位閣老票擬決定。”

  “啪”,“你,你讓我甩鍋給內閣,顧閣老、邵閣老可都是太孫的師傅,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經由您手直入乾清宮,顧邵兩位閣老會更加生氣。”

  “可這是天子家事,內閣也沒有插話的余地!”

  “藩王封號封地都要經內閣核印,兩位帝孫的前程擋是擋不住的,讓幾位閣老早有準備也是好事情。”

  關鍵是要讓世家明白,新一輪的游戲已經開始了,太子重開了棋盤,可不能空置著。

  東宮早先露出來的棱角被自己磨平,但世家的警惕不知能消解幾分,現如今,太子拋出膝下二子為餌,那些走投無路的士族未必不愿再搏一次。

  投奔東宮的兩位小殿下,縱使短時間內不能見到成效,但最起碼是站在東宮這棵大樹底下了,能爭得幾年休養生息的時間對這些因站錯隊而屢遭打壓的世家來說難能可貴啊。

  乾封帝現如今抗拒東宮所做的決定,一部分可能是不想太子走他的老路,但極大緣由是被踩到了痛腳。誠王、魏王、康王,縱使是棋子,那也都是親生的血脈,養了二十年,疼寵愛重總不都是演出來的。

  帝王于天下多情,卻對自己最是無情。乾封帝真不知道太子恨他嗎,心底總是明白那么一點的吧,只是不愿戳破,天家這出戲啊,不怕演的假,只恐無人捧場……

  趙秉安斷定內閣不會掩下這封折子,畢竟顧椿獨自脫身,剩下蘇張兩位還在渾水里掙扎著呢。就算明知道這是太子設的局又怎么樣,人只要有貪欲總會自己尋摸出各種各樣的借口。

  東宮兩位皇孫的出身都夠硬,外家無一不是重權在握,若能再得一位閣老之力襄助,那霎時間便能追上皇太孫拉開的距離。

  別忘了,孟家說到底已經落寞許久了,皇太孫身后除了乾封帝可啥都沒有。一旦圣駕早崩,以東宮目前的態度,那國儲移位未必沒有可能啊。

  以江南士族之力施壓乾封帝,這封奏折不會不準,只是,太子走了這步,可就是把自己最后一點偽裝扒了下來,日后與乾清宮那位的父子之情怕是再難回緩。

  話說回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誰又能分得清楚呢。

  文濂腹中千千怒罵,臨到口又憋了回去,能做到正三品大員,御前心腹,他自不是愚魯之人,趙明誠此舉背后的含義他一聽便知,正因如此,他才明白,折子轉道內閣會引起什么樣的后果。

  圣駕絕不會輕饒了他!

  “文大人不是一直籌謀著擺脫東宮的控制嗎,眼下正是個好機會啊。”

  “什么意思?”

  “將折子交到內閣,您就可以從通政司隱退了,說不定圣上會著意將您外放。離了京城這攤渾水,去地方上做一封疆大吏,執掌一方水土民生,豈不快哉。”

  “你就如何肯定圣上不會直接將本官罷黜了呢,我文家趕不上永安侯府家大業大,闔族富貴可全擔在本官這頂烏紗帽上了。”

  “呵,文大人休與明誠玩笑了,您服侍圣上十余載,深得信重,豈會因為這區區一件小事就被罷官革職,最多不過是錯失進階禮部的良機,您說是不是?”

  “你!一派胡言,本官何時著眼禮部升遷了,再說,這與你何干!”

  “哼,文大人,不要當所有人都是傻子,您當初在河北如何忌諱明誠的回京之后也不該忘了。想拿隴西士族當踏腳石,也得看您有沒有那跟腳啊。明誠覺著,人吶,還是不能好高騖遠,您要是真看不上東宮也沒關系,人可以走,我們不強留,但通政使的位子,得留下來。”

  “這是你的意思還是東宮的意思?”

  “您覺得呢?”

  太子不是沒給過文濂機會,秋闈結束之后,東宮便私下里往通政司試探過,可惜無一不是碰壁而返。

  尤其是沉都一事,乾清宮提前三日便收到了消息,太子卻一無所知,致使行差踏錯,差點一敗涂地,從那時起,太子便對文濂失了期望。

  從沒要求過你知無不言,但最起碼的漏漏口風都做不到,那還要你何用!

  “河北的案子等不到幕后真兇,年處仁已經頂了鍋,四月大祭之后,河北的折子就會發往京城,屆時您再想脫身可就未必像如今那么容易了。”

  文濂沒想到東宮下手那么快,那么決絕,沒給自己留下一點反應的余地。

  “臣并非不愿替太子出力,只是通政司機關嚴密,事有規制,所以……”

  “不必解釋了,文大人,明誠是看在令師的份上才好說歹說從太子那里為您謀得這最后一絲尊嚴。

  辦完這件事,文家在京師依舊是名門,您的烏紗帽也不會掉,知足吧。”

  沒有價值的棋子哪來的自信可以討價還價,明德書院教出來的這幫蠢貨怎么一個個都這么自視甚高。文濂是一個,那所謂的江成云也是一個,不知所謂。

  把話撂完,趙秉安便起身回了侯府,留下文濂一人在小樓里愴然驚駭。

  時隔五日,殿試之期終臨。

  趙秉安等三百貢士天還沒亮就候在了午門外,只等宮內金雞啼曉便會被引入太和大殿應試。

  巍巍皇城,氣勢鴻盛,那一眼望去直通天庭的長街此刻在眾人眼中是那么神圣奪目。

  三百士子置身其中,不過是渺小的塵埃顆粒,難藏卑怯。

  兩列隊伍,前靜后動,劃分的十分明確。

  領首的二十人目光幾乎全集中到了最前面那道單薄消瘦的身影上,他已經連勝五場,今日若是六元及第,日后必能流芳千古。

  身為一個讀書人,最大的榮譽莫過如此吧。

  “沈栗,你覺不覺得明誠好似又變了,變得愈發難以捉摸。剛才看著他的眼神,就好像被什么東西突然蟄了一下,我都不太敢抬頭跟他說話,那感覺,就跟對著我爹似的……”

  自從趙懷玨出鎮兩江,沈家與永安侯府的關系就愈發微妙,沈栗一輩的郎君也漸漸從他們的交際圈中劃去趙秉安的名字,可惜,有些人縱使不日日相對,也能聽見他的聲名傳揚。

  沈栗垂下頭,默默的給雙手哈著氣。

  “是人都會變的,我們早就不是當初的模樣了……”

  “呃,你們一個個的,怎么說話都這么奇怪。”

  明明小時候那么好的情誼,為何現在相逢不相識,宋毅鏡不明白,到底是歲月改變了他們,還是他們之間原就什么都不存在。

  “咕咕咕……”

  宮墻高梢,金雞朗鳴,朝陽的第一縷晨輝撒到了長街上,禁軍調位,重戟執面,厚重的宮門一道道打開,遠遠的就瞧見了疾步而至的司禮監內侍。

  入宮清身,這是規矩。

  貢生們眉梢緊凝,無人愿讓這幫閹宦近身,可金鑾殿就在眼前,誰又會為這一時之氣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就連不可一世的春闈亞元江成云也不得不敞開雙臂,任人檢測。

  倒是趙秉安,只輕抬了一下手臂,小宦官們立時彎了腰,那恭敬的姿態讓身后之人艷羨而又嫉妒。

  太常寺今日敲大鐘報時,厚重暗沉的聲音傳遍了宮中各道,隆寶四年的大比終于到了最后關頭。

  響鞭甩足了九聲,三百名貢生被延引入殿,行大禮參拜帝皇。

  三公九卿,六部堂首,今日朝廷中樞的棟梁幾乎來齊了。唯一與往年不同的,可能就是太子身旁已空無一人了。

  趙秉安是會元,座位就在乾封帝左手邊,中間站著沈邵唐幾位老大人,瞧見青年謹然落坐,幾人眼眸中都閃過一絲暖意。

  到底是自己偏心的后輩,這姿態拿捏的恰到好處。

  殿試是最簡單的一場,也是最容易失手的一場,能走到大殿上的士子才學無一不精,唯一能相較的也就是心態了。

  乾封帝瞧著這一屆新出的英才,心情不自覺的也暢快了幾分,大朔人才濟濟,保他盛家江山永固不是難事!


  (https://www.dzxsw.cc/book/143664/75508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丰市| 城口县| 旅游| 宁陕县| 富阳市| 治多县| 布尔津县| 清镇市| 寿阳县| 呈贡县| 洞头县| 贵溪市| 平塘县| 玉田县| 彭泽县| 渝中区| 英吉沙县| 定襄县| 安达市| 林甸县| 鄂州市| 翁源县| 深水埗区| 北宁市| 金溪县| 建水县| 久治县| 哈密市| 沙坪坝区| 磐安县| 青田县| 江山市| 甘德县| 雅安市| 清远市| 安图县| 扬州市| 杭锦后旗| 杭锦后旗| 稻城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