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小草遠志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學生家里倒是給孩子們專門備了上學用的馬車, 少爺姑娘們各乘一輛,算作是府里的公出。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各房都很重視學業, 但上學的時間總不能統一, 每回都是早到的在車中等著晚來的, 放了學更是如此,有的姐妹要參加社課活動, 有的要和同學們小聚, 遇到這種事兒,家里的馬車就只能等著,馬車其實沒跑多少路,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等人。幾個上學的孩子占著家里的馬車和車夫, 一占就是一整天。”笑笑感覺自己的闡述更像是一種腹誹,憋在心里太久了, 總要找個人說一說,“咱們商學一向提倡學生獨立,已經禁了丫鬟和書童,那這隨叫隨到的馬車車夫是否也該禁了呢?”
牢騷少女說完了,還拋出了一個問題給山長先生。
“笑笑怎樣上學?”童先生問道,憑他的直覺, 面前這孩子不可能浪費時間去和姐妹們擠馬車。
“學生自己出錢, 長租了一輛馬車, 總不能讓府里的馬車跟著我去丈量京都街道吧。”笑笑輕輕聳了聳肩, 繼續說道:“再有, 群英巷口每天都在堵車, 尤其是上學放學的時間段,各家各戶的馬車都候在那里,簡直密密匝匝的連人都擠不出去。”
“耗時傷財,不能人盡其職,物盡其用。”童山長念出了笑笑的《從學車的推廣與普及試談元龍朝的交通發展》中的句子。
如果推行了校車制度,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笑笑湊到山長桌前,翻開自己文章的其中一頁:“學車路線主要針對的是居住在京都城區內的學生們,若是算上郊區或郊區之外的學生,那就很難計算了。”
“你們家的大宅子,不是搬到南郊了嗎?”童先生對唐家的事倒是頗為了解。
笑笑點點頭:“據學生觀察,家里有大宅子的人家多是住在郊區,但離城區并不算很遠,頂多也就一站地的距離。”
笑笑繪制輿圖的初衷,就是為了摸清學車的各條線路與站點,每一站地設定的距離大約是四五里路,放到現代,也就是大概兩公里。年輕人步行兩公里并不成問題,如果懶怠走,也可以暫時乘坐自家馬車趕去學車車站。——就唐家的情況而言,三姑娘舒顏寧肯自己步行三站地,也不愿每日坐在車中等待那幾位經常遲到的姐妹吧。
“步行一站地,就權當是強身健體了,學生認為,咱們商學里出來的學生們,總要走出家門外出行商,以后說不定還要風餐露宿,不練就強健的體魄怎能行呢?”笑笑實話實說,女學里的這些女孩子們,也實在都太嬌懶了。
“笑笑也準備走出家門去行商?”童先生禁不住問道,望著眼前的女孩子,只覺得其眉眼與海闊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笑笑并未立刻回答,作為一個古代的女孩子,自己還真沒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究竟是做小草,還是做遠志,學生還未考慮清楚。”
“遠志,不過就是一棵小草。何必非要分得如此清楚。”童先生一笑,慢慢說道:“遠志小草,皆在人心。想好了就去做吧。”
笑笑一時不語,盯著窗外的修竹出一回神,方一字一句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是對商界兒女最好的歷練。”
“笑笑若是男兒,也會如此執意行商嗎?”
哎?自己若是男兒郎…山長今日所問,都是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學生覺得,理想并無男女之分。對學生來講,行商只是手段,并非目的,學生只是想把一些自己認為美好的東西,傳達給更多的世人。”
非常冕堂皇的一個解釋,把經商說的像做慈善似的……我終究不是一個真正的商人,笑笑在心里說。
兩個人良久不語。
笑笑站起身來為山長先生續上茶:“童先生,咱們方才說到哪兒了,關于學車。”
“唔,一站地。”
笑笑很快回到關于學車推廣的課題中來:“推行學車之后,學生們頂多走一站地,就能來到車站坐學車。”
因為提前細讀了笑笑的文章,童先生對‘一站地’的說法并不陌生:“這些車站的設立很不錯,學生們更方便隨時下車。”
笑笑的文章中舉了很多生動的例子,譬如,某位學生家住淡水街,在乘坐學車回家的路上,途經棠梨街思存書坊,想要買書,大可以下車去書坊選書買書,買好了書只要回到‘思存書坊站’繼續等車便是,頂多半個時辰,下一趟學車就又到了。
“每一趟學車之間,相隔半個時辰。早學車集中在卯時與辰時,晚學車則是從午時一直到酉時。老夫認為,晚學車不宜相隔半個時辰,應將間隔時辰拉長。”童先生是商量的口吻。
早高峰上學的學生們比較集中,學車的班次的確應該排得更緊密些。女學的課程一上午就講完了,中午放學后會有很多同學留在學里參加下午的意趣社,因此,學生們放學回來的時間并不確定,下午每個時間段都會有陸陸續續走出校門的女學生。依童先生所言,將下午的學車班次排得松散些,也是很有道理的。
“那就把午時之后的學車改為一個時辰一趟!”笑笑拿起隨身的秀麗筆,在自己的文章上做了個簡單的標注。
文人對于文房四寶總會格外的關注,童先生不免看了看笑笑手中奇特的小楷筆,不用蘸墨就可以直接使用?這孩子身上總有令人驚奇的東西,連她的筆都如此與眾不同。
“下一回學集,笑笑可以賣這種不必蘸墨的筆。”童先生的話,笑笑也分不清究竟有幾分戲謔,有幾分認真。
笑笑喝了口溫溫的茶,笑道:“學生已經想好了下回學集要賣什么了,恐怕要用到很大的場地,希望山長到時候能批準。”
“聽你如此說,老夫倒有些好奇了。”
“商業機密不可透露。”笑笑慧黠地眨眨眼睛。
“今日賣的東西,你父親可知道?”童山長看似不經意地問道。
“家父并不知道的,學生已經幾個月沒有見過父親了,他一直在忙生意。”笑笑看似不經意地答道。
然后兩個人都像在逃避什么話題似的,一起看向輿圖,笑笑道:“學生畫出的這六條學車線路,山長覺得還可行嗎?”
“這六條線路看似簡單,卻幾乎遍布京城主城區所有能供馬車通行的街巷,且充分考慮到了時辰和距離的問題,特意繞開了那些擁堵的街道,如無特殊情形,應該能保證每一趟車的暢通與及時。”童山長翻了翻自己的批注,又道:“只是,學里約有三成學生家住在京郊的大宅。步行一兩站地,于學生們好說,在家長那里卻未必通得過,要知道,這些學生都是商家女兒,家長可都是極善算計的。”
的確是這樣,學車推行計劃的最終買單者,還是這些學生們的家長。住在京郊的學生家長會認為自家吃了虧,掏一樣的錢,為什么別人的孩子出門走幾步路就能坐上學車?而自家的孩子,卻要走上五六里地?這不公平!——他們一定會借此壓價。
笑笑一時為難:“若是算上京郊的路途,那學生起初設計的這六條路線,就全都被打亂了。”
“老夫倒有個設想,”童先生在一張草紙上畫起簡圖來,“之前計劃的六條線路維持不變,剩下所有住在京郊的學生,走第七條路線。”
“第七條?”笑笑一怔,望著童先生在草圖上畫的那個大大的圈,眉頭漸漸展開:“先生的意思是,環城公路?”
童先生并沒有計較這個陌生的新詞兒:“第七條線路,便是沿著郊區畫成一個圈,單獨開辟出來的一條郊區線路,說其為環城路倒也合適。”
“環城路的路途雖然遠,但卻一點兒都不擁堵,走起來應該比較順暢。”笑笑指著先生草圖上的路線道:“趕時間的學生們,可以多走幾步路去坐城內學車。懶得走路的學生,那就早一點兒起,做好長時間坐馬車的準備吧。”
環城路的設計完全堵住了那些學生家長的嘴,山長先生真是有辦法。
“笑笑設的這些車站樞紐,非常有靈氣,”童先生難得贊嘆一句,“學生們在放學路上,可以換乘馬車去很多地方。”
其實,擷英女學就如同一個公交車集中的終點站,每天,七個線路的公交車從終點站發車,駛向自己的目的地。途中,難免在線路交匯處形成樞紐,學生們可自由轉乘換車,使行程更加方便快捷。
“笑笑想過這七條線路的學車如何區分嗎?”
“這個……一路二路三路,一直到七路?”現代公交車套路太深,一時跳不出來。
“依老夫之見,不若以馬車帷幄的顏色來區分。七個線路的車,用七種顏色不同的帷幄,到時候將七個線路的站名一一列出來,印成單子,發到每一位學生的手里。”
校長先生好有策略呀,赤橙黃綠青藍紫,正好七種顏色!又好看,又容易辨識!
笑笑一興奮,就忍不住給這位老爺子普及起現代公交車知識:“若是允許設置站臺就好了,像個小亭子似的,有簡單的頂檐兒和座位,讓等車的人們也好遮風避雨。站臺上再立一個站牌兒,站牌上用大字寫上本站名稱,再用小字將這一路線的所有停靠車站按順序寫清楚,令人們可以對本車路線一目了然。”
童先生一次一句認真聽著,不覺驚嘆起笑笑的思路電轉,末了慨嘆一聲:“學車之計,可行天下。”
校長先生,學生簡直要對您五體投地的崇拜了,作為一個古人,作為一個年近六旬的古人,能夠對逆天的現代知識迅速消化理解,并能加以大膽延伸假設,實在是令人佩服。
笑笑也不覺憧憬,元龍朝若真的能實現了城市公交,那就再方便不過了。
外面的天色已漸漸暗下來,必須要告辭了。
“你父親預備在承德開設成衣鋪子,老夫認為,不妨按著京都海意閣的規格來辦。”童山長突然冒出這一句。
老爸要在承德開成衣鋪子?笑笑都不知道呢:“可是承德的購買能力遠遠不及京都。”
“圣上在選避暑行宮,承德的勝算很大。”童先生言簡意賅。
承德是清朝皇帝的避暑山莊,本朝皇帝說不定也會選在此處避暑呢!一旦皇帝入住,此城必定繁榮。
笑笑了然一笑:“山長遠見!學生一定將話給家父帶到。”
至于童山長為何不親自與父親說這些話,笑笑并未多問。
手機用戶瀏覽m23wxwcc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喜歡看都市鄉村 家庭倫理的請 nbsp; llxsww 精彩的佳人公眾號點擊書城首頁
(https://www.dzxsw.cc/book/143598/75417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