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法為天道之仿
墨翟言簡意賅,殷陽再從觀眾角度提出疑問并旁征博引說出后世觀點,一問一答,不僅墨翟對后世學問有所驚嘆,許多觀眾也以殷陽作為橋梁破除文字障,更加熟悉了墨子這位只見其名不知其學的圣賢學說。
“天下之道,必有規矩。隨后我做《法儀》篇,游說各國,希望采納我的主張。”
此時卷軸中的畫面再次如漣漪一般恍然如夢,浮現出另一個時空的畫面。
楚國宮殿,楚惠王坐在寶座上,墨翟跪拜獻上竹簡。
“陛下,墨翟今日獻書,愿您能采納其中之策,以興國利民。”
楚惠王接過衛士遞上的竹簡,粗略一翻后緩緩放至案幾上,語氣恭敬地對墨翟笑道:“先生之書,我自會細讀。但聽聞先生有高見,何不當面陳述?”
墨翟站起身目光堅定地向楚惠王行禮:“陛下,我主張兼愛非攻,以和為貴。望陛下能以天下為己任,減少戰亂,使百姓安居樂業。且法為規矩,若能一國上下以法立國,陛下所擔憂的內亂之事自可迎刃而解。”
“好!好極了!”
楚惠王的笑聲洪亮,伴隨著冕旒的輕響,在宏偉的大殿中回蕩,顯得極為愉悅。
群臣竊竊私語,擾動著照入大殿的陽光也駁雜不清。
“您的大作很好。請您留在楚國。每年俸祿一百鐘,委屈您這位賢人了。!”
楚惠王目光如炬,凝視著墨翟,語氣中滿是贊賞。
群臣震驚!
此刻的墨翟卻是擺手拒絕,神色依然平靜:“謝陛下厚愛,墨翟此行前來只愿傳播墨學,不圖私利。”
同時他的心里幽幽一嘆,響徹在所有觀眾的耳邊,只覺無盡心酸。
古來圣賢皆寂寞。
從楚惠王的眼神中,他早已讀到楚國不打算實行自己的學說。
“哦?先生不再考慮考慮?”
楚惠王似乎頭次見到不圖名利的學者,不禁深深凝視了座下的墨翟一眼,語氣里終于帶有一絲敬意和好奇。
“翟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一生志向所求,無非兼相愛,交相利一事,若大王以黎民蒼生為本,不興兵戈,于國中行墨家之道,翟必感佩莫名!”
臨行之前,墨子想再見一次惠王,惠王說自己老了,派大臣穆賀為墨子送行。
墨子利用這個機會,又向穆賀陳述自己的學說,但沒成功。
魯陽文君聽說此事,連忙面見楚惠王:“大王,墨翟是有名的北方圣賢,您不給予禮遇,豈不是叫天下士人寒心嗎?”
楚惠王想起大殿之上那道筆直如劍的背影,沉吟說道:“傳令下去,賜墨翟先生城南良田五百步!魯陽文君,且為寡人給墨翟先生問好。”
墨翟望著神色激動的魯陽文君,先是輕輕一笑,接著嘆息道:“公孫寬,多謝你了。只是這土地,我無福消受。”
魯陽文君面色一滯,焦急勸說道:“這,這可是楚王的好意啊,我可是知道,墨翟先生您手下可是有一大幫平...工人學徒吃不飽穿不暖呢,有這土地,起碼你們能有個安身之所啊,后續徐徐圖之,終究有成就大志的一天。”
墨翟卻是望著窗外的色彩斑斕的野雞搖頭笑道:”山梁雌雉,時哉時哉!我聽說賢人進諫,君王不聽,不接受賞賜;仁義學說不被采用,不滯留于朝廷。現在我的觀點未被應用,所以我決定回魯國去,請你向楚王轉達我的謝意。”
此時所有觀眾都被墨翟這位俠者的精神所震撼!
畢竟...和如今以利為先的觀點相差太遠了!
或許應當說,即使在當初儒家以致仕為目的的風氣中,墨翟也是獨樹一幟的理想主義者!
從來憂國之士,俱為千古傷心之人。
只是人類歷史上,注定有些英雄和圣賢是背負著比普通人更沉重的責任前行。
當墨翟此時講到《法儀》篇,卻是眼神沉凝!
“殷陽,你說法家出現于我故去之后百年,他的思想和我對于法的理解,是同是異?”
墨翟,可以稱作全才,按照現代分類,他既是先天理工科圣體,又是先天邏輯學圣體,辯才無礙,古代羅翔!
殷陽甚至認為,法家思想很有可能受到了墨家《法儀》篇的影響,其中思想可謂一脈相承!
“先生學說,邏輯清晰,在后世與古希臘哲學和印度因明學并稱為三大邏輯學說。”
殷陽說到此處,將早已準備好的另外兩門學說書籍遞給了墨翟。
而墨翟更是雙目流露著對真理的渴求!燦若星辰!
也許對于有些人來說,精神滿足比物質滿足更令他們開心?
同時殷陽也簡短介紹了一下墨家《法儀》的前瞻性。
《法儀》篇認為“天下從事者,不可無法儀。百工從事,皆有所法度”。
而2200年后,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寫道“法是源于客觀事物性質的必然聯系,所有的存在物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法。”
這就是殷陽一直想強調的,同樣一輪明月,中西用不同的眼睛寫出的文字都是那根手指,而不需要非要中國人用西方的眼睛去看月亮。
話語權,需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產生文化自豪感。
《法儀》篇討論了墨家對于法的理解,法的起源,就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客觀規律,而客觀規律從哪里可以獲取?
墨家使用排除法先排除“師長、父母、君主”,因為他們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仁”的境界,只要沒有做到,就會有偏私,就不會完全正確。
所謂“仁者寡,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仁這個概念最早不僅僅是儒家的專屬。
人在社會中生活,幫自己、家人、鄰居屬于正常。可是如何處理陌生人以及萬里以外的人們關系?
戰國時期小國寡民,如今四海一家,對于那時的山東人來說,北京就像書上寫的長安一樣,或許比太陽更遠。只是古今一體,中國和外國相比,概念和戰國時期相比只有量的差距,并沒有性質的區別。
(https://www.dzxsw.cc/book/13632993/3636590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